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自寻我道 >

第82章

我自寻我道-第82章

小说: 我自寻我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宇林干笑两声:“这哪能呢,咱们好歹也是宾主一场,我是什么人二位庄主还不了解么?我怎么会做出虎假虎威的事来呢?”
    杜远还待再说,卓非凡在后头拉了拉他的衣角,笑眯眯地接口道:“吴兄自然不是这种人了,老杜你这不是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么?”
    吴宇林擦擦头上的冷汗,陪着笑脸连连称是。卓非凡又悠悠然说道:“大不了我们匿名陪着吴兄去赴那什么府尹的宴就是了,吴兄自然是不会泄露咱们的身份的,即使是吴兄一时口快说漏了嘴,咱们再找他算账也不迟,你说是不是啊?”
    吴宇林脸上的笑意立时转成了苦笑。
    不得不说的是,这一路以来,杜远与卓非凡夜夜笙歌,对这种腐朽靡烂的官场应酬是深恶痛绝的了,这次两人那么爽快地答应吴宇林一同赴宴,实在是给足了他老人家的面子――虽然吴宇林未必会这么认为。
    此次吴宇林虽然只说是散心游玩,但杜远与卓非凡也大约猜得出是怎么一回事。
    杜远和卓非凡离开正气山庄虽不能说是一时头脑发热,但也是事起苍促,杜远又是独断独行惯了的人,很多事情都没有与手下商量就做了决定。此次他离开正气山庄的内幕大多数人都不知晓,最多就接到他如何善后的一纸通知而已。
    佟湘玉当初为了能够执掌正气山庄的大权定然没少与吴宇林等旧部接触,虽然并没有真正动手,但其后杜远与卓非凡自愿远走中原。吴宇林想当然地认为杜、卓二人的出走是佟湘玉暗中使了劲的后果。他既看不起这种背后使劲的行径,又不好改换立场,所以选择在办完杜远交待下的事之后离开了正气山庄。
    对他这种行为,杜远与卓非凡嘴里不说,心中却是感动,早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帮吴宇林一把。
    两人对吴宇林一番刑讯,就差没动用了老虎凳、辣椒水,吴宇林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说了实话。
    这又是一个很老套的才子佳人的故事。
    当年吴宇林年轻之时,亦是个风流倜傥的翩翩佳公子,在各地也不知欠下了多少风流债,惹出了深闺怨妇的多少相思泪。
    吴宇林却是一个“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主。,自许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于是他在花丛里头逍遥自在了许多年。只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后来他终于栽在了一个女子的手下,发誓非她不娶。眼见两人情投意合的年轻人就要花好月圆白头偕老,可惜此时天下风云突变,吴宇林致仕的大汉王朝在紫金山被世祖皇帝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眼见就要覆灭。
    那时的吴宇林还有几分读书人的酸腐气,誓死也不愿背主投敌,于是便和几名忠心耿耿的大内侍卫带着佟湘玉四处流亡。自然,大时代里纯真凄美的爱情故事亦就这样无疾而终了。
    此次吴宇林来到登封县,却意外发现旧日情人居然也在登封县里,还开了一家金饰坊。吴宇林自然是喜出望外,立马就想再续前缘。只是当初不告而别伤得人家太重,所以昔日情缘仍在,但却有淡淡随风而逝的危险。更糟糕的是,吴宇林发现他还遇到了一个十分强大的情敌,温州商会的会长似乎也对他的旧情人虎视眈眈。吴宇林论钱没有别人多,论势没有别人大,吃了好几次的亏。幸好吴宇林手底下还有两手功夫,而且温州商会的会长也深恐在美人面前失了礼数,下手极有分寸。即便如此,吴宇林也生生被气得吐了好几口鲜血。此时吴宇林突然在此碰到了杜远与卓非凡,病急乱投医之下便想拉着两人助他一臂之力。
    温州商会!
    杜远和卓非凡牙疼似的倒抽了一口凉气。
    温州炒房团之名天下皆知,市井传言,这些温州富豪动辄出手便是亿万金银。此言虽不可全信,但温州炒房团到了哪个城市,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哪个城市的房价炒得奇高,然后他们再倒手赚钱。几年下来,这些人手里的资金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者说来,要炒高一个城市的房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也得将这个城市的房子买下一小半。在小城市里还好说,不过在南京、北京、西安等等数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他们也可以做到炒高房价,这便可以说明他们的厉害了。
    杜远和卓非凡的正气山庄虽然也算得上是日出斗金,但他们自己用于奢侈消费的银两却不多,大部分都花在了二次投资上面。两人此次身上也不过带了十余万两的银子,以这十几万两银子要跟这些手上掌握着无数流动资金的温州富豪比富的话,那无疑是痴人说梦。若是动用正气山庄的资源,在这种形势微妙的时候又不免引起皇帝老子的猜疑。
    据闻某年某月某时某地,有一温州商人入某城公干,酒席之上偶尔流露出要在此城买房置业的想法,一时席上皆惊,以为温州豪商欲入此城炒房,数日之内,城内房价暴涨一倍有余。以此可见温州炒房团的影响力之大。
    可纵使是再难,又怎么阻得了杜远和卓非凡。而且他们自恃身上还有爵位,实在不行便仗势欺一下人也不是不可以。
    更何况……
    房地产商人便真的那么有钱么?
    对此杜远深表怀疑。杜远亦是精于算计这人,对于炒做房地产也不是没有想过。按照他的想法,要炒房便须得先与本地官府合作。将国立银号的掌柜先行搞定,贷个几十万两银子出来买他一二个社区的房子,只要先造成恐慌,后面的事情自然容易了。
    杜远自嘲这种方法叫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借百姓交予国家的赋税用来提高房价,再卖房给老百姓从百姓身上再搜刮一次钱财。
    当年杜远亦属于都市贫民一族,对于房价虚涨深恶痛绝,此时便是吴宇林不开口,他也要想想办法整治整治那些房产商人。何况此事还关系着吴宇林的终身幸福,杜远当即便把胸脯拍得乌青,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吴宇林大喜,拉着杜远和卓非凡便要回登封城。据他所言,程光明程府尹今晚在登封城的悦来客栈宴请各界名流仕绅,那个温州商会的会长和他的旧日情人亦是座上嘉宾之一。
    吴宇林前几日在与情敌的对决当中尽处下风,屡屡吃瘪。正憋屈得不行。此时忽得强援相助,立时兴奋了起来。恨不得立时便给情敌一个难堪,削削他的面子。
    看吴宇林兴奋成这个样子,杜远与卓非凡相顾愕然,不住感慨爱情的魔力居然如此之大,竟然能把一个不要钱财要脸面的文化人改造成一个如此心狠手辣之辈。
    三个鬼头鬼脑的家伙一商议,也顾不得什么不得暴露身份的规条,决定由吴宇林先行挑头招惹情敌,最好能把他挑拔得火冒三丈见谁咬谁。待到把杜远与卓非凡惹得毛了,两人再亮明身份,狠狠给那温州商会的会长一个难堪。
    吴宇林对此颇有微词,认为最好能够趁他病要他命,直接把危险隐患消灭于未然比较好些。反正杜远手上不是有把尚方宝剑么?
    杜远拍着吴宇林的肩膀解释道:“孔老夫子说过,女人俱是水做的。这些女人才不管你谁对谁错,只会滥发同情心,你要把那个什么会长给欺负得太狠了,说不准反而会适得其反,惹得她同情起失败者来。若是再由怜生爱……”
    接下来不用杜远说完,吴宇林便陷入了沉思。良久之后,吴宇林心服口服地冲着杜远一揖:“听君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吴某受教了。似杜庄主这般英雄人物若是早出生个几年,哪有我吴宇林厮混欢场的份。”
    这记马屁拍得巧妙异常,杜远闻言立时作豪情万丈状。卓非凡冷眼旁观,冷笑不语。
    三人既是要决定扮猪吃老虎,便得好好地置办几身行头。吴宇林沦落江湖多年,对这点最有心得,过不多时便人沽衣铺里买了两件二手成衣,将杜远与卓非凡打扮成两个落魄书生模样,对外就说是跟着吴宇林打下手混饭吃的。杜远亦在无人之时,加倍给卓非凡脸上手上涂了一层黄粉,把他打扮得似一个面黄肌瘦的书生模样。
    至于杜远嘛,他声明他天生一股英伟气质,怎么化妆亦是遮掩不住的,是以他无论怎么化妆都没有用。
    化妆完毕,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吴宇林深恐去得晚了,特意花钱雇了一辆马车,拉着一行三人直奔悦来客栈而去。
    第三卷 第一百一十二章 芙蓉姐姐
     更新时间:2009…1…4 14:49:31 本章字数:4075
    其时已是大明世祖二十四年,西域匈奴经内乱后已不成威胁,蜀中虽仍有前金残余盘踞,但天下大势已定。泱泱中华已渐渐显露出盛世迹象。
    时秦西佛朗机、英吉利等诸国的红番土人乘船千里迢迢来到中原做生意,红番教士亦有入中原传教者。
    西风东渐之下,秦西风潮日渐流行,高官显宦社交之时莫不以在话语中夹带佛朗机语、着英吉利服为荣。
    程府尹这次设宴亦未能免俗,他以英吉利冷餐会的形式在悦来客栈的花园中搭设了几个蓬子,两边摆上碗碟餐具与精美点心。来客自取自食,名为自助餐。
    吴宇林等三人故意穿得衣着寒酸,三人一人取了一个餐盘,拿了几个点心躲在背光角落里,听吴宇林一一介绍往来宾客。
    此次程府尹乃是为了升职而造势,自是下足了血本,不但在餐会布置上挖空心思,宴请的宾客亦都是重量级的。少林寺的方丈真观大师、开封白鹿书院的山长朱喜先生,还有开封府衙的各级官员,河南道内的知名人士莫不在座。
    整个餐会的食物由佛朗机国知名大厨一手包办,管事仆役亦是由英吉利国来中土淘金的人士担任。以如此豪华的阵容摆出如此正宗的秦西冷餐会,已经不是光有钱便能做到的了,以杜远与卓非凡豪富身家亦不禁为之赞叹。
    杜远咋舌道:“光是这些金银餐具便价值万金,真不知程府尹是如此有钱,早知咱们当初当官去好了。”
    吴宇林冷笑道:“你以为这餐会是程府尹自己出的钱么?这次餐会是以开封府百年诚信老字号授牌仪式为名办的,开封府衙里出一部分钱,工商人士又出钱赞助了一部分。你没见四周彩旗上全是商号的名称么?”
    卓非凡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傻呵呵地说道:“这方法倒也不错,衙门授出百年诚信老字号的铜牌,百姓买东西时也有个凭据。”
    “狗屁百年诚信老字号。”吴宇林笑着指着四周的彩旗、铜牌说道:“这种挂在店门口的铜牌、锦旗开封府几乎每家店都有几个。什么信得过商社,什么开封府卫生免检商铺,二百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个铜牌挂上,哪怕你今天刚刚开业也可以,只要你肯出钱,程大人保证童叟无欺,绝不加价。每年程府尹都得发出上百个这样的铜牌。人说开封府内有三多:招牌多、广场多、庆典多。招牌多指的就是衙门授予的各色信誉铜牌多、广场多指的是开封府各类休闲广场、市民广场多,庆典多指的是程大人喜欢热闹,常变换着由头搞些晚会庆典什么的。”
    卓非凡又不明白了,问道:“招牌多是为了敛财,广场多是为了出政绩,庆典多又是为了什么?”
    杜远笑道:“这你就不明白了,这搞庆典才是最来钱的。每次庆典不过是搭个台子,放些花灯,请几个名角出来唱几出戏而已。账面上看起来支出十分的浩大,但其实很多搭台用的材料其实可以重复利用,名角的出场费亦可以要些回扣,这余下的钱自然入了咱们程大人的袋中。而且就算有人事后发现不对,查账也不好查。”
    吴宇林抚掌笑道:“正是如此,事后该拆的也拆了,你便说是用金箔纸糊的戏台子也可以,反正是死无对证。而且又不用担心什么质量问题,用些次品建筑材料便可以了,不伯担心因为质量问题引起伤亡事故,亦不怕上司派人来查对账目。象白鹿学院上任祭酒,便是吃了这个亏。”
    卓非凡忙细问端详。
    原来省立白鹿书院上任祭酒胡润先生立志要将白鹿书院打造成一间世界知名的一流学府,于是挪用了贫困学子的助学金凑了约摸三万两银子打造了一间豪华校门。开学之后,拿不到助学金的学子便闹将了起来,后来此事越闹越大,终于被人捅到了南京邸报上去。
    胡润先生在学术界名声虽不小,省立学府的祭酒亦有着七品的虚衔。奈何就算是一品虚衔终归也只是个虚衔而已,跟正牌的七品知县根本没法比。南京邸报正愁着今年的曝光任务无法完成,忽然有人捧了这么劲爆的资料送上门来,立即豪不犹豫地将此事刊载了出去。
    胡润先生也算是著作等身,但于为官一道却还是个官场嫩雏,见此事曝光立时慌了手脚,四处托人送礼打点,希望能够保住祭酒的位置。混不知他此时已是下台已是注定了的,主动辞官还能保住些许颜面。但他做了一辈子的文人,好不容易才做上一个七品虚衔的官员,哪肯就此死心,依旧四处托人情找关系,但送出去的白花花的银两便如是肉包子打狗般一去不回。例如程府尹一身正气,胡润先生千方百计托人送了他四千三百两的银票,程府尹转头便主动上交给监察院三百两,说是胡润送来的贿银。
    如此一来,南京的监察院也被惊动了,派了一位监察御使一项项地核算营造校门的成本,果然发现校门的成本连一万两银子都不到。
    本来此事到此也就完结了,胡润先生最多回家老老实实地种地也就罢了。但文人大多胆子小,被监察院御使几句诸如“坦白从宽、拒绝从严”之类的套话吓唬了两句,居然把自己给某要员送了多少银子、听说某高官在何处养了几个小老婆之类的事情都一股脑儿抖了出来。
    如此一来,胡润先生便犯了众怒,在众位官员众志成城之下,不到一个月,胡润先生便被判了个终身监禁。还连累得下来办案的监察院御使亦被高升到了户部的粮食仓库任了五品灭鼠专员。
    此事作为笑谈在官场上很是被传颂过一阵子,官员们相互告戒,收钱千万莫收学院教授的银子。他们要学术腐败便让他们腐败去,反正与自己不搭界。若是跟他们搅在了一起,一个不留神便被别人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