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纪委调查 >

第11章

纪委调查-第11章

小说: 纪委调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又是一起与张高峰有关的案子。
南区有个盗墓贼叫黄一兵,不久前把宋朝一个宰相的墓给炸了,盗走一个瓷枕,一只花瓶,都是国家一级文物,交给上次被取保候审的张高峰卖给一个香港商人。交货时被陈东带人现场抓获,人脏俱获。
经过审讯几个犯罪嫌疑人供认不讳。案子是由吴欣在办,陈东交代他取证调查后速送检察院报捕,可正在这时林国平副局长通知陈东立即去外地出差,有关案子的事暂时交给吴欣处理。
陈东也不好说什么,警察也和军人一样,以服从为天职,便叮嘱又叮嘱吴欣大胆处理,严惩不怠。
然而,陈东一个星期回来之后,张高峰的案子就处理了,两人仅仅拘留十五天,港商罚几万块钱走了。
这是陈东所料不及的,盗墓,走私文物,理应从重处理,怎么拘留十五天就能解决问题?陈东看不懂这是怎么回事。
别的案子也许过去了就过去了,他这个刑侦队长经手的案子实在太多了,不会记得那么清楚。可张高峰、黄一兵这两个人他太熟悉了,在南区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一个什么墓都敢挖,一个什么文物都敢出手,在当时是公安机关重点打击对象,是能拘留几天就能了事的吗?张高峰上次公开袭警的案子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却不了了之,这一次从抓到张高峰、黄一兵的那天起陈东就发誓一定要严惩。其实,从一开始陈东就有一种担心,担心这起案子会泡汤。张高峰、黄一兵刚抓到分局陈东就接到区政法委一位领导的电话,叫他通融通融这起案子。因为是电话里,陈东没多说什么,只说他会注意的,其实他心里最恨的就是这种招呼、电话,叫下面怎么好办事?怎么去执法?经常是这样,人还才抓到电话就来了,弄得底下无所适从。陈东有个怪脾气,越是有人跟他找关系他越是不给人家面子,分局里的人许多都知道,说他一根筋。一根筋就一根筋,他不在乎,在执法的问题上还就要一根筋,认准的事就不回头。这一回也一样,他不会轻易便宜张高峰和黄一兵,刚刚接完电话他就跟吴欣说快结快报,从重处罚。吴欣满口答应好好好一定一定,却就是不应点,半天没把材料报上来。陈东不放心,临走还要吴欣报材料,可吴欣就是拿不出材料。无奈,林局长催着他马上出差,工作十天半月不能回来。他只好再三叮嘱吴欣把张高峰、黄一兵的案子办好,一定要逮捕法办,千万不能含糊。
没想到差事一个星期就办完了,陈东也顾不上在外面玩耍,风急火急就回来了。到家就问吴队长:〃张高峰、黄一兵的案子报了吗?〃吴欣就含含糊糊说报了。陈东最初还高兴了一番,说报了就好,检察院这回准捕无疑,像张高峰、黄一兵这种有几次前科的角色肯定是重点打击对象,他就问:〃检察院批了没有?〃吴欣闪烁其辞地说:〃我也不知道最后是怎么批的,你还是去问林局吧。〃
第48节:纪委调查(48)
陈东就感到有些不对劲,说:〃你什么意思,案子是你办的,我不在家队里的事情是你全权负责,两个人怎么处理你会不知道?还要我去问林局?到底怎么回事你倒是跟我说清楚。〃吴欣知道瞒是瞒不住了,就把张高峰、黄一兵被拘留的事情告诉了陈东。陈东气得揪住吴欣的脖子问:〃这是为什么?怎么会这样?怎么能就拘留了事?这仅仅是拘留就完了的事吗?〃吴欣无奈地说:〃我也不清楚,你还是问上面吧。〃陈东说:〃问上面?问上面还要你干什么?你作为队里的负责人你为什么不把关为什么不提出自己的看法?〃
吴欣说:〃我……我也无奈。〃
陈东这才放下手来,才冷静了许多。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吴欣迟迟不肯把材料报上来的原因。为什么林局长会突然叫他出差?为什么要他十天半月别回来?原来一切都是早已安排好了,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他回得不是时候,他本来就不该这个时候回来,最好是张高峰、黄一兵拘留了半个月才回来。他恨自己怎么就这么傻,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切都是人为的安排!他这才觉得自己真是太傻了,你还那么认真,还那么执著,还煞有其事。那么,其实天底下就你最大的傻瓜。他突然有种被愚弄被欺骗的感觉,他无法理解上司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了一个盗墓贼一个文物走私犯竟动了这么大的脑筋,值吗?
他的心里第一次感到失望,一下子对什么都没了兴趣。
吴欣说:〃你也别太气,也别那么认真。领导说这次张高峰、黄一兵的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就两个破瓷器吗?可大可小,也别把它当回事。〃
陈东的火气一下又上来了,说:〃什么什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什么叫大不了的事情?什么叫大得了的事情?〃不说这些他也就不说什么了,也许就装一回聋子变一回瞎子算了,要这么说他还真不答应,还非较回真不可。
一根筋的脾气就上来了。
陈东立即跑到林局长那里,问:〃林局长,为什么要把张高峰、黄一兵拘留?像这种惯犯又重新作案你说应不应该重点打击?〃林国平说:〃当然要打击,谁说不要打击?拘留不也是打击吗?〃陈东说:〃您老是搞法制的,张高峰、黄一兵是拘留能解决问题的吗?〃林国平说:〃这起案子你就别管了,既然已经处理了就算了,别再提它了。〃陈东说:〃领导决定的事我会执行,但我同时保留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保留向上反映的权利。〃
林国平就惊讶,质问:〃什么……你你你……〃林国平知道陈东是说得到就做得到的。全分局就他犟驴一个,九头牛也拉不回的,在执法问题上只要他觉得是对的他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没人能拦得住他。
第49节:纪委调查(49)
林国平也不想把事情闹得不可收拾,张高峰、黄一兵的事只要捅出去了就麻烦了明显的降格处理。林国平说:〃你说怎么处理吧?〃
陈东说:〃取消拘留,立即报捕。〃
林国平就有些木讷,好一阵没回过神来。
陈东说:〃林局长,你别犹豫了,一切还来得及,要不经不起检查。〃
林国平沉默。
陈东说:〃从执法的角度看这两个人必须逮捕。〃
林国平说:〃要是再坚持拘留会有什么后果?〃
陈东说:〃如果分局执意要将这两人拘留,我保留向上反映的权利。〃
林国平终于咬了咬牙,说:〃你去办吧,就按你说的去做。〃
张高峰和黄一兵终于被依法逮捕。
然而,两个月之后,分局的中层骨干交流,陈东被莫名其妙地〃交流〃到了全区治安最复杂的南坡派出所当了治安副所长,吴欣接替了他刑侦队长的职务。
从分局刑侦队长到下面的派出所副所长,明显被贬,如果没有想法那是假话。陈东心里也不是滋味,也难受。自己仅仅就是依法处理了两个本应该打击的对象,就被发配到了最麻烦的派出所当个副所长,这公平吗?合理吗?为什么坚持一下原则就这么难?就要受到打击?就要受到排挤?以后还叫人怎么做事?还怎么依法办事?陈东当时本是想去找林副局长的,想问为什么这么安排?快走到林局长办公室了他又往回走了。他像突然想明白了,还找什么找?党委都定了文件都下了还能改变?再说自己当时就该想到,要坚持这个原则就要付出代价,因为自己跟林局长说的时候就已经让林局长没有一点退路了,就已经是〃一意孤行〃如果分局不取消拘留对张高峰两人实施报捕他就会向上反映。当时林副局长是采纳了他的意见,作出了痛苦的决策,可谁能保证以后会怎么样?现在不是就有了〃回报〃吗?既然自己一开始就选择了秉公执法又何必再跟人家说什么?去乞求?去找麻烦?去为自己打抱不平?那又有多大的意思?他终于沉住了气,降职就降职吧,发配就发配吧,他并没做错什么,他问心无愧。他知道自己无非就是执意把张高峰、黄一兵送了进去,得罪了有关的领导,在领导眼里他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他们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只要能把真正的违法犯罪人员绳之以法他就心满意足了,别的什么他都不在乎。他不需要任何人来跟他做工作。
陈东被贬到派出所后不久,张高峰和黄一兵又被取保候审出来了,依然逃脱了法律的制裁,陈东知道后除了气愤之外再无别的办法。
陈东把情况反映到了上级刑侦部门刑侦支队支队长沈宇霆这里。沈宇霆一听就坐不住了,换谁他都没意见,唯独换了陈东他有看法。在下面各区、县公安局刑侦队班子中,陈东是最称职最出类拔萃的刑侦队长,怎么说换就换了?沈宇霆就立即打电话给林国平,林国平是分局管刑侦的,沈宇霆自然找的是他。
第50节:纪委调查(50)
〃为什么把陈东也换了?〃
〃不是要搞干部交流吗?陈东在刑侦队好几年了,也该动动了。〃
〃还要不要人破案?好一点的也走了,这是特殊岗位你不知道?〃
〃分局的文件都这么规定了,我有什么办法?〃
等于没说。
本来分局的人事变动就不需要通过市局,也无需征求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沈宇霆之所以跟林国平说也是看在他们的关系上,既是对陈东负责,又是对林国平关心,既然林国平自己还没把陈东留下的意思他还说什么?
可把一个刑侦队长放到下面去当派出所的副所长怎么都说不过去,作为市局刑侦部门的负责人他不能一言不发。沈宇霆很清楚,要不是林国平立了功上面派下去任职,南区这个副局长很可能就是陈东的了。南区分局早就有这个想法,分局长还到支队来了解过情况。林国平的到来使这个计划彻底落空,陈东还做他的刑侦队长,没想到干部一交流队长也做不了了。但也不至于当副所长呀,怎么也得平调,当个派出所长也还正常呀。沈宇霆就问:〃怎么安排个副所长?莫非分局科所队长都比他强?〃
林国平就解释,其实分局这是对陈东重用。南坡派出所是个非常复杂的派出所,分局对陈东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扭转乾坤。至于职务,那只是暂时的,老所长已经五十七了,不要半年陈东就是所长了。
沈宇霆也就不好再说什么,相信林国平一切都会安排好的。
宣布之后林副局长找陈东谈了一次,叫他别有什么想法,分局是很器重他的,有水平,有能力,又坚持原则,是分局的台柱子。这次分局中层干部调整党委是有考虑的,你先去熟悉熟悉情况,准备挑更重的担子。说得甜蜜蜜的,谁听了都会感到舒服。
这正是林国平在政治上开始成熟的标志,既要把人打下去,又要让人感到领导在重用他,捅人家一刀还要叫人家感激不尽,这才是〃艺术〃。
好在陈东把这事看得很淡很淡:你把我放到哪里都行,只要能严惩罪犯。
陈东说:〃林局长,你就放心吧,不用做我的工作了,我会干好的。〃
谈话的当天他就去南坡派出所报到上班了,两个月后陈东被贬为一般民警。
看着陈东,沈宇霆便想起一个人来,这个人就是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珂德。堂吉珂德身穿破旧不堪的盔甲,手举长矛,骑着一匹可怜的瘦马,把风车当成巨人,把客店当成城堡,把理发师的铜盘当成魔法师的头盔,把羊群当成军队,把苦役犯当成受害的骑士,拼命地冲杀,却弄得头破血流,险些丧命。现实中的陈东不也一样?疾恶如仇,看到不平的事就要管,结果碰得头破血流,沈宇霆最初觉得陈东是堂吉珂德,空有一颗好心。
第51节:纪委调查(51)
可仔细一想不对,陈东和堂吉珂德截然不同,我们和堂吉珂德都不同。堂吉珂德本身就是个带有讽刺性的人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恢复古代骑士道,企图以恢复古代的骑士道来扫尽人间不平,是一种不现实的复古的主观幻想。他穿的是古代骑士的甲胄,脑袋里装的却是人文主义思想;他手中握的是中世纪的长矛,进攻的是火枪火炮盛行的西班牙社会。他一半是智者,一半是疯子,一开始就是个悲剧的人物。怎么能拿堂吉珂德跟陈东比?陈东代表的是正义,他所做的一切是维护法律的尊严。他没有像堂吉珂德一样拿着长矛到处乱挥,没有把风车当巨人,他不是像我们有的人说是疯子,是神经病。之所以有人这么说他是因为陈东的行为触动了有些人的利益,揭露了某些人的痛处。
沈宇霆还是觉得很有必要找林国平谈谈。陈东一次一次被贬,张高峰一次一次被抓又一次一次被放出都发生在南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主观还是客观,林国平都是最直接的当事人,作为老乡,作为同学,作为把林国平引进到这个城市来的人,沈宇霆都觉得很有必要跟林国平开诚布公地谈一次,了解这究竟是为什么。可以肯定,林国平和张高峰有瓜葛,但瓜葛有多深?到了什么程度?是不是就和张高峰同流合污了?沈宇霆希望了解。过去沈宇霆对林国平绝望过,当他不肯出庭作证的时候他对他完全失去信心,可当他面对歹徒挺身而出身负重伤的时候沈宇霆又从同学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又由衷地佩服他,为他高兴,为他自豪。现在听到他跟张高峰有这样那样的瓜葛,沈宇霆觉得不能坐视不管,无论如何要提醒他,要帮助他。如果陷得还不深,沈宇霆觉得有责任及时喊醒林国平,如果陷得不能自拔,沈宇霆觉得有义务把林国平拉出来。总之,他不能看着自己的同乡同学亲密战友跌倒,更不能看着一个张高峰肆无忌惮无法无天。作为一个警察,一个刑侦队长,他绝不能眼睁睁看着罪犯继续犯罪。
他相信他能说服林国平,能够争取林国平,凭着他们多层关系,他能达到目的。
当然,他不是以公务的名义,如果公事公办,轮不到他沈宇霆来谈。除了业务指导,他们谁也不能安排谁命令谁,说得更露一点谁也不会服谁。只有朋友,甚至是弟兄,他们谁找谁都行,特别是沈宇霆,林国平应该会买他的账。
正是抱着这一想法,沈宇霆约了林国平。在郊外一个幽静的餐馆里,喝了几瓶啤酒,沈宇霆就直奔主题了。
〃你怎么能够这样对待陈东,怎么说他也是个破案的能手?〃
〃我怎么对陈东了?他不是好好的吗?在派出所不是一样破案?什么处分也没有,我做错什么了?〃
第52节:纪委调查(5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