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仙之九品芝麻官 作者:大秦骑兵 >

第120章

仙之九品芝麻官 作者:大秦骑兵-第120章

小说: 仙之九品芝麻官 作者:大秦骑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村镇都会从中受益。
“第三个问题,相互通婚。本公认为在婚姻问题上,要尊重本地习俗,同时还要适当地考虑双方家庭的态度以及婚姻双方的个人意愿。至于汉民和本地土著不能相互通婚,这样的限制,本公觉得没有必要,大家都是大周子民,为什么不能相互通婚?当然,这是私人问题,本公不会强行要求你们必须通婚,一切顺其自然,但是不能用强。只要他们不违反大周律,不允许使用什么浸猪笼之类的私刑。”
相互通婚,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秦之初在这个问题上不好过多的说什么,毕竟婚姻好不好是个人的事情,他这个外人是无法保证每一对夫妻幸福美满的,硬要插手,只能是出力不讨好。他只能给出一些大的原则,在大面上过得去就行了。
“第四个问题,买卖。所谓缺斤短两,大斗进小斗出,这类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回头,本公会安排人在每个村,每个镇都放上一套官府制作的标准的度器、量器、衡器,如果你们认为有谁缺斤短两了,可以和官府的度器、量器、衡器进行称量。如果确实有问题,可以到县衙告状,也可以向里长、保长反应,逮住一个,必定严惩不贷。”
赵长明一听,垂下了眼睑,像缺斤短两,大斗进小斗出的事情,是汉民中奸猾之人常用的用来盘剥本地土著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就连官府也常用,以前的县太爷为了多收钱粮,都是用大斗来收粮食的。

第二百二十四章 又来了

“至于交通的问题。这方面县衙将会加大打击力度,严禁未经允许,私自设置路卡的行为,保证全县的交通畅通,另外,本公着令工房,对全县的道路进行勘测,等到财力宽裕的时候,会适当的扩宽县内几条主要的交通干道。”
秦之初说到这里,看了看在场的诸人,“大体上就是这些,各位,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洪甘霖第一个跳了出来,“县丞大人,你说的真是太好了,倘若您真的能够说到做到,我们土著愿意重新回到官府的管辖之下,解散团练,按时缴纳钱粮,拥护您县丞大人。”
龚秀珍站了起来,“东翁,您的计划虽好,但是每一项解决措施,归根到底,都需要用银子说话,咱们那里有那么多的钱呀?”
龚秀珍是户房典吏,秦之初把他进京之后,一路用尽手段,才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银子,除了留给韩青石几万两做生意之外,其他绝大部分都给了龚秀珍掌管,做为宁清县的经费。
这些银子都是有数的,也就是三十多万两,看着不少,不过要是用来兴修水利、移民还有修缮道路的话,根本就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洪甘霖、赵长明还有在座的士绅、耆宿顿时都从兴奋之中,清醒了过来。
是呀,到了什么时候,银子都是要把事情办成的前提,何况就算是有钱,也未必能够把事情办成。
秦之初不修县衙,可以认为他是清廉,不贪图享受,但是换一个角度,岂不是也代表着秦之初没有打算在宁清县长期做下去吗?
兴修水利,移民还有修缮道路等都是在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项目,说点直白的,就是秦之初任内把这几项事情做完了,受益的不会是他,只能是下一任的宁清县县令,除非秦之初能够在宁清县长期的干下去。可是秦之初真的要把这几项工程搞成了,可以当得上“能吏”的评价,届时高升是一定的。
在场的有很多明白人,越想越觉得悲观,从秦之初到任以来,他的所作所为,宁清县的百姓都看在眼中,都认为秦之初是个想做事,会做事,能做事的好官。可这个“好”又能好到什么程度,他就真舍得把上百万两的银子填到宁清县吗?
就在众人胡思乱想的时候,秦之初语气很平淡地说道:“龚兄,银子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本公会想方设法筹措的。各位都不要忘了,本公除了是本县父母之外,同时还是一名仙师,本公只要随便拿出来的一点宝贝,就能换回来无数银子。你们还怕什么嘛?怕本公会食言吗?”
诸人一想,确实是那么回事,对他们来讲难比上青天的事情,到了县丞大人这里,说不定县丞大人抬抬手就给办了,就像马千里、牛青安一样,在宁清县纵横多少人,谁也奈何不了他们,却被县丞大人砍瓜切菜一样,给收拾了,到现在,人头还在城门口挂着呢。
“除了银子之外,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秦之初问道。
关志文、龚秀珍等六大典吏还有众士绅、耆宿一起摇头,这时,那三位新来的进士站了起来,“年兄,我们现在与你一县为官,都是你的下属,我们也想为宁清县的老百姓出点力,还请年兄给我们分配一些事情做。”
秦之初点了点头,“本公离京的时候,皇上说过宁清县只要品秩比我低的大小官吏,本公都有直接任命罢免的权力,这一点,你们想必也是知道的。本公就不给你们安排具体的官职了,我刚才不是说了有几大工程要做吗?
回头你们跟六大典吏商量一下,你们仨每人负责一摊子,一定要把事情做好。
在本公这里,不问出身,一切只看说的什么,做的什么,做的效果又如何。你们要是做得好,本公在写给皇上的奏折里面,也会据实奏报,不会克扣你们的功劳的。”
三位进士连忙向秦之初道谢,至于是真感谢,还是应景,那就只有天知道了。不过秦之初也不在意,只要这三个进士态度认真的做事,那就可以了。
这次的会商进行的很顺利,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效果却出奇的好。
以赵长明为首的汉民,和以洪甘霖为首的本地土著都被秦之初的雷霆手段,给震慑的不敢搞什么小动作,再加上,秦之初很爽快地给了差不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使得与会各方都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
秦之初在酒楼安排了筵席,款待与会诸人,他应景地喝了两杯酒,就起身离开了,在他走后,自有奚一松还有六大典吏、孙得龙等人替他招呼士绅、耆宿以及赵长明、洪甘霖等人。
秦之初独自回到县衙的竹屋中,盘腿坐好后,就琢磨开了。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不用为银子担心,但实际上,他又怎么可能拿出来那么多的银子。
修真者的东西是能够拿到世俗中换银子,可是这种交换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一方面得是修真者自己用不着的东西,另一方面得是世俗人,特别是世俗人中的有钱有势的人用得着的东西。
秦之初刚刚修炼几个月,他只嫌自己身上的东西少,根本拿不出来什么他用不着的东西。他首先想到了符文箭,前几天,榕西府千户陈豪天曾经用三十块下品晶石从他这里换走了一百枝符文箭,如果再制作一百枝符文箭,或许能够从陈豪天那里换回来不少银子。
可是转念一想,秦之初就否决了这个念头。在这件事上,他不能主动找陈豪天,否则的话,岂不显得符文箭太容易得到了吗?陈豪天肯定会趁机大肆压价,得不偿失。就算是退一步讲,陈豪天不压价,他有可能拿出来几十万两银子这么大一笔钱吗?
这条路行得通的可能性很小,秦之初决定暂时放一放,等陈豪天再来找他的时候再说。又琢磨了良久,秦之初最终选了另外一个法子,就是用丹药来换取钱财。
《穹上丹经》中有很多丹药的丹方,其中有一部分是世俗人和修真者都能够使用的。
秦之初从中挑选了几个出来,决定尝试着炼制一下,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别说是上百万两银子,就算是几百万两,甚至是几千万两都有可能筹措到。这样的话,不但他在宁清县任上不会缺钱,就算是将来到其他地方做官,也不用为银子发愁。这对于他让老百姓给他树立长生牌位的计划,是有极大好处的。
不过想炼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秦之初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修行,贸然开炉炼丹,只会一无所成,于是他决定每天除了固定打坐修炼几个时辰之外,其他的时间都用来参悟《穹上丹经》。
《穹上丹经》中有很多医学方面的术语,秦之初以前没有怎么接触过医书,理解起来有点困难,不过他有办法,关志文多少懂点,演宁更是郎中世家出来的,后来秦之初见关志文、演宁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就转而每天都到演宁的家中坐坐,演宁的祖父是个老中医,父亲也行医多年,都是经验丰富之辈,向他们请教,无疑是找对了人。
对自动找上门来的秦之初,演家上上下下显得有些诚惶诚恐,都是竭尽全力的招待,对秦之初的问题,也是知无不言,言之不尽,就算是一些涉及到了演家多少年积累下来、从不外传的看病诀窍,也是毫无保留地告诉了秦之初。
秦之初是状元,理解能力是没得说的,何况,他修炼了《穹上心经》之后,六识比原来敏锐了许多,理解能力更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连升了几个台阶。没用几天工夫,他就把《穹上丹经》上一些他无法理解的东西,参悟透了。
他把整本《穹上丹经》通读下来,再没有遇到他难以理解的地方。到了这个时候,秦之初开始着手为炼丹做准备。
在这之前,他还专门抽时间,把他到任之后的种种作为,写了一道奏折,派专人送到京城,给顺德帝御览。
顺德帝给了他三个月的时间,让他在宁清县恢复秩序,保证朝廷律令的畅通。秦之初现在基本上算是做到了,也能够向顺德帝交差了。
可是就在秦之初准备炼丹的时候,陈豪天又找上了门,这次陈豪天还带了一个人来,这个人是秦之初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那天,秦之初正在写一份采购清单,准备派人交给在榕西府的韩青石,让韩青石照单采购,这时,一名佣仆拿着一个帖子过来通报,说是县衙外有人求见。
秦之初打开帖子一看,竟然是陈豪天。他连忙放下手中的毛笔,又把还没写完的清单收了起来,这才起身,匆匆赶到县衙的大门口,只见县衙外停放着一辆很素雅的马车,陈豪天穿着便服,一副车老板的架势,在车辕上坐着。
秦之初吃了一惊,“陈将军,你这是唱的哪出戏呀?怎么,要私访民间呀?”

第二百二十五章 秦哥

陈豪天从车辕上跳了下来,“秦大人,本千户这次不请自来,你可不要生气,也不要声张。我这次来不是为了公事,而是私事。你这县衙有什么后门没?让我把马车赶进去。”
秦之初点了点头,他让陈豪天赶到县衙的西侧,那里有一条小巷子,平常人比较少,县衙的大宅子在那里开了一个角门,不是很大,却也能够让一辆马车进进出出了。
陈豪天没有耽误事,又亲自赶着马车到了角门那里,先看了看巷子里面,见没有什么人的时候,这才把马车赶进了县衙。
秦之初早就在角门那里等着了,“陈千户,你这是干什么?神神秘秘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是落了难,无颜见江东父老了呢。”
陈豪天笑道:“秦大人,不是我吹,除非是碰到有人造反,我镇压不力,否则的话,我是不可能落难的,你想看我笑话,没门。呵呵,不说废话了,来,我给你介绍两位朋友。翠莺,你和师傅可以出来了。”
车厢的门帘挑动,从马车里面跳下来两个人,确切的讲是两个女人,都带着纱巾,看不清楚相貌如何。其中一位穿金戴银,翠玉满头,身材姣好,另外一位,满头的青丝,没带什么首饰,穿的衣服也很宽大,看不出来身材是好事好,给秦之初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一双眸子,充满了灵性。
秦之初只看了一眼那位穿金戴银的,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另外一个女人的身上,他从她的身上感受了极其强烈的灵力波动,跟王大川燃烧寿元,强行提升自己修为境界后的灵力波动差不多。这是一个修为境界在旋照期大圆满境界的女修真。
“陈千户,这两位是……”秦之初看向陈豪天,希望陈豪天能够给他释疑。
陈豪天说道:“秦大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能不能到你的竹屋去谈?”
秦之初点了点头,那个女修真的修为境界虽然比他高出不少,但是秦之初曾经跟王大川交过手,知道自己至少能够跟她打个平手,所以也不惧她。“那就这边请吧。”
县衙虽然修建的极为简陋,却也是分了几进,秦之初占了最后一进,这也是他身为宁清县最高官员所享有的特权,在大周朝其他县衙,这都是很通行的做法。秦之初需要尽可能清净的环境,这样才利于修炼,所以很坦然地接受了这样的布置。
到了竹屋,秦之初让演宁送他的那两个佣仆,守在仪门那里,没有接到他的命令,不允许让任何人过来。那倆佣仆连忙领命而去,于是竹屋这里就只有秦之初、陈豪天还有那俩身份不明的女子了。
秦之初没有托大地去坐在主位上,而是跟陈豪天他们相对而坐,“陈将军,现在可以跟我说说是怎么回事了吧?你不吭不响带着两位姑娘而来,不会是跑到宁清县来欣赏风景的吧?”
陈豪天呵呵一笑,“秦大人,我这次来,确实有很要紧的事情要找你。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翠莺。翠莺,快给秦之初见礼。”
那名穿金戴银,一身绫罗绸缎的女子站了起来,把遮着脸的纱巾摘了下来,露出了一张如花似玉的脸庞,“小女子翠莺见过大人。”她的声音带着一股令人**的媚意,只要是个男人,听到她的声音,鲜少有不热血沸腾的。
秦之初随意地点了点头,“翠莺姑娘请起,请坐。”
对秦之初随意的态度,翠莺似乎有些惊讶,但是她掩饰的很好,并没有露出来,只是重新跪坐在蒲团上。
秦之初感兴趣的是另外一个女子,当然他感兴趣的不是她的年纪、相貌,而是她的身份和这次过来的目的。“陈将军,这位姑娘是……”
陈豪天先是看了那女子一眼,这才有些犹豫地说道:“这是翠莺的师傅,至于她的闺名,我不方便告诉你。你还是称呼她师傅吧?”
师傅?
秦之初心中不以为然,想来沾他的便宜,未免想的太轻松了。“不知两位姑娘来找我,所为何事?难道是请我去榕西府的四季春坐坐吗?我对青楼可没有什么兴趣?”
翠莺的玉容上闪现过一丝恚怒,很快,一闪而逝,却没有逃过秦之初的眼睛。
这个翠莺,秦之初记得很清楚,是陈豪天在榕西府的著名青楼认识的花魁,秦之初第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