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仙之九品芝麻官 作者:大秦骑兵 >

第26章

仙之九品芝麻官 作者:大秦骑兵-第26章

小说: 仙之九品芝麻官 作者:大秦骑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秦之初又想拿起一方殉葬印看,韩青石急了,他一把抓住了秦之初的手,“大哥,你听我一句话,这些殉葬印千万不能选呀。你想想它们已经不单单是死人用过的东西了,而且还代表着它们的主人生前就是个失败者,到死不过是个**品的小官。你要是真的从这些殉葬印里面挑一方出来,晦气,不吉利,兆头也不好。”
秦之初不听,掰开韩青石的手,“我有分寸,你别管了。”
韩青石急得团团乱转,恨不得给秦之初一闷棍,把他打晕,再把他拖走,但是一想到秦之初在白虎岭时的冷酷、果决,他就没了这个胆量,他还真是怕把秦之初给得罪了。
秦之初继续挑选,在他快要把所有的殉葬印看完的时候,倒数第三小的那方殉葬印,让他眸子深处迸射出一抹惊喜,就是这方印了。它的表皮呈现土黄色,上面还有一些没有来得及清理的泥沙,不过还是能够看出来这是一方玉制的官印,这也是这么多殉葬印之中,唯一一枚玉质的印。
“就它了。”秦之初平淡地道。
韩青石差点晕过去,他抱着万一的期望,问道:“这方殉葬印上的印文是什么?”
秦之初把殉葬印翻了过来,上面用商篆写着几个字,“大名府同知知事。”商篆是前朝的文字,在本朝读书人之间还有流传,很多人都用商篆练书法。
韩青石一听,眼前一黑,踉跄了两步,要不是卫翊豪眼疾手快,扶了他一把,他非得晕倒在地上不可。
“韩青石,你没事吧?”卫翊豪掐着韩青石的人中。
韩青石悠悠醒来,他连连顿足,干嚎道:“哎呀,我的好大哥,你怎么就挑了这么一方殉葬印呀?同知知事,那只是一个九品的芝麻官呀。哥哥,我的好大哥,你这是要痛死我呀。”
卫翊豪心思复杂地看了秦之初一眼,他不相信秦之初不懂这些忌讳,可偏偏还是选中一方九品官吏死之后殉葬的印绶。也不知道是该说秦之初缺心眼呢,还是说他百无禁忌?
另外卫翊豪也注意到了一个细节,秦之初挑的这方九品殉葬印,乃是玉质的,这是很不正常的。
九品芝麻官,所用的官印通常都是木质的或者铁铸的,了不起进一步,铜质的。玉石印,金银印,跟九品芝麻官是无论如何都沾不上边的。而通常情况下,玉质的印绶,只有皇帝才能用,就算是退一步讲,也得是个诸侯王、藩王什么的,才能用玉质的印章。
“卫公子,开价吧,这方印多少钱?我要了。”秦之初把那方印托在掌心,问道。
卫翊豪想了想,“秦举人,可不可以先让我看看你选的这方印?”
秦之初把印递给了卫翊豪,后者接过去看了看,他是做古董生意的,对玉石也有相当的研究,他越看越是心惊,这块玉太不凡了,色为土黄,质地均匀细腻,观感圆润莹泽,其材质很像是极品田黄石。
卫翊豪看到这方印就不舍得卖了,撇开印章的印文不说,单单印章的材质、形状就让人爱不释手。
秦之初一直暗中盯着卫翊豪,他最担心的就是卫翊豪拒绝出售这方印给他,他一见卫翊豪神色复杂,眼神闪烁不定,露出了一点想把印据为己有的苗头,忙对韩青石道:“二弟,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点掏钱?今儿个你可是给我夸下海口了,说不管我今天买什么,你都负责买单。”
李玉玲附和道:“是呀,青石哥哥,我可以站出来作证人,你可不能反悔呀。”

第五十八章 大门开

木已成舟,生米煮成了熟饭。
韩青石虽然极为不喜秦之初挑选的这方印,却也无力改变这一切。“卫老三,我大哥看中这方印了,你开个价吧,多少钱吧?”
“这个……”卫翊豪支吾了一下,打算用言辞搪塞过去。这方印,他决定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卖。
韩青石也不是白给的,自从白虎岭之事后,他变得敏感了许多。一看卫翊豪的样子,就知道这里面有问题,他劈手从卫翊豪的手中,把那方玉印夺了去,“卫老三,做生意,最讲究的是信誉。你要是不想让我韩国公府把你这个卫记古董店列为拒绝往来户,你就老实点,好好地尽你商人的本分。”
卫翊豪恨得牙根直痒痒,如果韩青石没在场,他直接就叫人把秦之初轰出去了,偏偏这里还有个韩青石。这韩青石可是个滚刀肉,惹急了他,孰为不智,万一挑起韩国公和卫伯爵府的争斗,吃亏的肯定不会是韩国公,弄不好他会被推出去当替罪羊,平息韩国公的怒火。
瞬间,卫翊豪权衡了其中的利弊,他忍着肉疼,“你们要是要的话,两千两银子,拿走。”
他买了这一箱子殉葬印,都没花掉两千两银子,这次是可着劲儿的宰韩青石了。
韩青石掏出来两张千两面值的银票,拍到卫翊豪的手中,“哥哥我今天心情好,就不跟你砍价了。”
卫翊豪郁闷地差点吐血,心情好?也不知道刚才是谁哭天喊地,又喊又叫的。
秦之初不愿在卫记古董店久留,谁知道卫翊豪过一会儿是不是还会变卦,他朝着卫翊豪拱了拱手,“卫公子,在下告辞了。”
出了卫记古董店,秦之初就从韩青石那里,把那方玉印要了过来,“二弟,咱们不转了,赶快回去。”
韩青石这时候也察觉到了中间的蹊跷,一方殉葬印无论如何都不值两千两银子,偏偏卫翊豪就能开出来,还是当着他的面报的价,这里面就值得推敲了。而且秦之初又表现得如此着紧,这就显得更蹊跷了。
秦之初他们几个脚步匆匆地出了潘家园,上了马车,秦之初让车夫用最快的速度赶回豫州会馆,韩青石吩咐照办。
用了比来时少了一半的时间,秦之初回到了豫州会馆,关志文一直在等着他,“秦兄,我见你也去玉石街了,请了一方几品旧官印回来呀?”
“关兄,我现在有事,回头再跟你说。二弟,借你的家丁一用,你让他们守在我房间的门口,任何人来了,都不准进去打扰我。明白吗?这事马虎不得。”秦之初交代时,一脸的冷峻。
韩青石猜测着秦之初的态度可能跟那方玉质的旧官印有关,“我这几天不回府上去了,我亲自带人在这里给你守着。奶奶的,有我在这里,我看谁敢闯。”
“好兄弟。”秦之初拍了拍韩青石的肩膀,直接进了房间。
韩青石吩咐了一声,马上有两个家丁站在了门口。不少举人都疑窦丛生地看着这一切,他们猜不明白一直不太显山露水的秦之初,这次为什么搞得这么高调。难道他知道自己要金榜题名了?不过这也太扯了吧,礼部放榜在二月二十九,这还有好几天呢。
徐世森听到消息,也赶了过来。他一看站在门口的那俩门神一样的家丁,隐约猜到了些什么,他估摸着秦之初很有可能又是像礼闱前那样,打坐入定,闭关修炼。
徐世森猜的没错,秦之初确实是如此打算的,卫翊豪给他的感觉很不甘心,万一卫翊豪动用什么手段,硬要把玉印抢回去,他还真的不太好办,只有先把玉印里面的天地灵气吸纳到自己体内,才能真正的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
当然,还有一点,自从品尝到修炼的好处之后,他就有点欲罢不能了。只盼着能够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能够给他带来更多的好处。
将玉印置于掌心之上,盘腿坐在床上,秦之初五心朝天,双目微阖,调匀呼吸,摒弃杂念,很快他就进入到了入定的状态之中。
在秦之初的入定世界中,不出意外的,他看到了在距离他极近的地方,有一团天地灵气组成的光团,这个光团乃是土黄色的。看到这团光团后,秦之初便迫不及待地扑了过去。
和上次用玉佩残片修炼时遇到的情况一样,这一次,组成光团的天地灵气的外面同样有一层坚硬的外壳。有了上一次的经验,秦之初的精神马上化成五瓣钻儿,在外壳上搞了起来。相比起上次,秦之初的精神力量增长了不少,但这层外壳却也要比上次厚且更加坚固。
也不知过了多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秦之初总算在外壳上搞了一个小孔洞,他马上贪婪地冲入到光团之中,抽丝剥茧,把组成光团的一丝丝天地灵气抽出来,将之吸纳到自己体内。
转眼就是数日,这一日,紧闭多日的贡院大门再次打开,壬辰科礼闱总裁官、齐国公齐虞东率先从贡院中走了出来,在他的身后,还跟着副总裁官、内阁大学士赵普芳,总监官、御林大将军胡大志,副总监官、大内总管太监苏培荣等多名壬辰科礼闱的主要考官。
齐虞东的手中捧着一个纸筒,纸筒用火漆封了口,口上贴着封条,封条上有总裁官、副总裁官、总监官、副总监官等多位考官的亲笔签名以及印绶。
“各位,历经多日辛苦,我们总算是把今年春闱中合格的考生挑选了出来。现在我们就要把名单呈报给万岁了,请随我一同前往紫禁城,面见陛下。”齐虞东面无表情地说道。
众考官有的上了官轿,有的跨上了战马,在御林军的护送下,沿街迤逦而行,朝着紫禁城进发。
有很多参加了今年礼闱的举人派了人,甚至亲自在贡院门口守着,他们一见齐虞东等人出来,马上意识到中榜的名单出来了,决定全国近五千名举人命运的关键时刻即将来到。
瞬间,这个消息传遍了京城,众举人全都忐忑不安地等待着。
按照程序,今天齐虞东他们把名单呈报给顺德帝,请皇帝御览,如果顺德帝没有意见,明天礼部就会放榜,如果顺德帝有意见,各位考官会按照皇帝的意思,对名单进行微调,同样耽误不了次日的礼部放榜。

第五十九章 皇命

官轿、战马停在了午门之外,小黄门连忙迎了过来,“各位大人是来呈报壬辰科贡士的名单吧?快请吧,万岁爷早就等急了。”
齐虞东、赵普芳、胡大志、苏培荣等人一起进了午门,共同护送着装着会元名单的纸筒,前往御书房。
守在门口的太监进去通报之后,顺德帝传令让他们进去。齐虞东等人跪在地上,向顺德帝跪拜请安之后,将纸筒呈了上去。
顺德帝拿起放在御案上的银刀,划破封条,挑开火漆,把里面的名单取了出来。
大周朝的规矩,礼闱三年一次,每次取士三百名,这个数字基本上是不变的,除非是遇到了极为特殊的情况。
顺德帝对贡士名单上的后两百九十名并不是太感兴趣,他直接把目光对准了名单的前十名。顺德帝虽然把礼闱的总裁官放在了齐国公的肩上,暗中对这次礼闱却从来没有放松过关注,他倒要好好地看看齐国公等公侯伯等贵族,打算如何在今年的礼闱上作弊。
在礼闱进行期间,贡院大门紧锁,但是顺德帝自有他的渠道,掌握着贡院内的一举一动。齐虞东用蛇涎**香,搞得全国的举人们在礼闱第一场考试时状况不断,他早已经得到了消息。
顺德帝暗叹这些王朝的柱石们为了让他们的后辈子孙能够登榜,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程度,蛇涎**香那是能够在举人们中间用的吗?万一泄露出一点风声,全国的读书人非得反了天不可。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齐虞东的计划周详,事情做得也很隐蔽,截至到目前为止,留守京城的举人们都显得很平静,对礼闱第一场考试期间发生的异常,很多考生都将原因归在自己身上,抱怨自己身体太差,天气不好。
顺德帝的目光在贡士前十名的名单上扫过,这里面有几个人是他早就听说过的、名闻全国的大才子,又有几个人是他不太熟悉的。
让顺德帝又是安慰又是疑惑的是前十名中竟然没有齐子芳、魏旭晨、燕九捷等这些公侯子弟的名字,前十名无一例外都是平民出身。
顺德帝沿着名单往下看,很快找到了齐子芳的名字,贡士第三十名,魏旭晨和燕九捷都是一百多名,另外还有几名公侯子弟在两百名开外。
顺德帝的表情很平淡,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丁点的喜怒哀乐,他把名单放下,“各位爱卿,这名单上的排序是你们集体核定的吗?”
齐虞东知道皇帝这句话问的就是他,他那点小算盘,皇帝不可能不清楚,他回道:“万岁圣明,任命臣为今年礼闱的总裁官,臣不敢徇私,所有一切都是秉公而断,本着良心做事,这一切都由御林大将军、苏公公做为见证。”
顺德帝看向了苏培荣,胡大志在贡院中跟齐虞东吵起来的事情,他也知道,他对胡大志的表现有些失望,故而撇了他这个总监官不问,问苏培荣。
“陛下,从明面上说,今年礼闱都符合朝廷法度,从大处看,奴婢也觉得没有违规之处。”苏培荣的意思很明显,就是礼部放榜之后,就算是有落榜的举人闹事,今年的礼闱也经得起朝廷派人去核查,能够给落榜的举人一个经得起推敲的答复。
顺德帝点了点头,齐国公、燕国公、魏国公等公侯伯是大周王朝维持统治的基石,只要大面上说得过去,让他们的后辈子孙登榜,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既然齐虞东做事滴水不漏,他也就放心了,自然没有深入追究的意思。
“既然你们的意见都统一了,朕也就不对名单进行微调了,明天就按照你们呈报上来的名单放榜吧。还有让礼部抓紧时间做准备,下个月十五,朕要在保和殿举行殿试。”
顺德帝的话出口就是圣命,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齐虞东等人跪拜领命。
顺德帝又道:“前十名贡士的应答卷带来了吧?给朕留下吧,朕要看看。还有,培荣啊,你的任务也完了,重新回到朕的身边吧。”
齐虞东等人把贡士前十名的应答卷留了下来,然后一起退出了御书房,苏培荣做为今年礼闱的副总监是唯一一个留下来的。
没等皇帝询问,苏培荣就主动把他在贡院内看到的事情,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向顺德帝进行了汇报。包括齐虞东跟他打哑谜,打算贿赂他的事情,他也没有隐瞒。
顺德帝十三岁登基为帝,到了现在已经做了五十六年皇帝,人是极为精明的,苏培荣做为他的近侍太监,自然明白该怎么说怎么做,才能保住圣眷不衰。
等苏培荣讲完,顺德帝的表情仍旧没有什么变化,“他们这次做的还算有分寸,没让朕失望。培荣,今年会元的文章,你看过没?他的名字对朕来说,很陌生呀。还有其他几个人,朕也不熟悉。”
豫州会馆的后院,二百多名豫州籍举人基本上分成了两堆。
绝大部分举人都簇拥在萧蔚湶的周围,一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