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仙之九品芝麻官 作者:大秦骑兵 >

第69章

仙之九品芝麻官 作者:大秦骑兵-第69章

小说: 仙之九品芝麻官 作者:大秦骑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等待着更多的天地灵气飘荡过来的时候,秦之初有点无聊,他的神识无意之中,开始内视他的经脉,观看真元是如何在他体内进行周天循环的。
随着真元转了几圈,秦之初蓦然发现每当真元做了一个完整的周天循环下来,他的真元的量总是会增长一点点,增长的部分很少,但是这个增长却是确定无疑的,并不是他眼花所致。
发现了这一点后,秦之初多少松了口气,每天打坐,进行周天循环,不是没有作用,而是对修为的增长、真元的回复,都是有作用的,只是这个量不太大,没有握着晶石修炼,来得快。可是在缺少晶石,天地灵气又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只能坚持用这种方法了。
一转眼,到了第二天,秦之初结束了修炼,一晚上的苦修,作用微乎其微,只能说是聊胜于我了。
秦之初再次带着众人踏上了前往宁清县上任的路。这一路上,竟然是风平浪静,再无任何人来找他的麻烦,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秦之初都觉得有点不真实,如在梦中一般。
经过这几天没日没夜的苦修,秦之初勉强把体内的真元恢复到了最巅峰的时候三分之一的程度,如果遇到危险,勉强能够催动一次青铜残印,不过催动之后,他也基本上废了,随便一个修真者,都能要他的命。
这一日,秦之初他们到了冀州省最南边的府大名府,此时,秦之初离开京城已经有十天了,平均每天下来,也就是赶一百里左右的路。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地方的官道都年久失修,不好走。照这个速度,要赶到宁清县,至少还要一个月。这还是中间要走一段海路的前提下,要是从完全走陆路,只怕这个时间还要拉长许多。
过了大名府,再翻过香吾山,就可以到豫北府了,那里是秦之初的老家,可以好好地休整一下,最主要的是还要祭祖,告慰祖先。
赶到大名府的时候,已经是半下午的时候,秦之初看众人都有些劳累,决定不再继续往前赶路,而是在大名府休息一下,第二天再继续赶路。
秦之初他们刚刚找了一家客栈打尖,就有人送来了一张名刺。那是一张长七寸,宽三寸的红色硬纸,上面写着“大周冀州大名府知府胡恩荣拜”。
这是大名府胡恩荣过来拜访了,秦之初不敢怠慢,连忙持着这张名刺出了客栈,只见一名四十多岁,头戴儒巾,身着青色斓衫,腰系蓝色丝绦的男子站在客栈门外,在他身后,还侍立着一位一个书童模样的少年。
秦之初紧走几步,客气地问道:“先生可是胡大人?”
那中年人朝着秦之初拱了拱手,“在下正是胡恩荣,状元公,本官可等的你好辛苦呀。”
秦之初连称不敢。
胡恩荣一把拉住秦之初的手,“状元公,前两年,大名府大旱,好几个县颗粒无收,朝廷虽然拨来了钱粮,但是你也知道最后到了我们大名府的,比朝廷拨的少了一半多,缺口很大。
是令尊不辞辛苦,从南方购买了大量的粮食,平价卖给了我们大名府,又在大名府各县开设粥场,这才没有让我们大名府酿成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悲剧。那年,我刚刚从外地调来大名府,要不是令尊及时相助,我这个知府早就当到头了。
本官早就有到豫北府拜访令尊的打算,只是公事缠身,不便擅离,正好你来了,你又高中状元,本官可得好好地向你祝贺一番,还要多谢令尊当年的援手之恩。”
秦之初逊道:“大人不必将此事记挂于心,我父做这些事情,只求心安,并不求什么回报。”
胡恩荣说道:“令尊越是如此想,越是显出令尊高风亮节之处,本官佩服的紧呢。走走,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到我府上去,本官已经令人准备好的宴席,咱们一定好好地喝上一杯。”
不由分说,胡恩荣拉着秦之初就走,秦之初不好驳这个从四品品秩的知府大人的面子,只好亦步亦趋地跟着他,前往大名府府衙。
还没有走到大名府府衙,就见前方的街边有一座宅院,修建的极为气派,黑亮的大门,门口两尊石狮子,门上悬挂着两盏大灯笼,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刘”字。
在大门一侧的墙上,似乎贴着一张告示,斑驳不堪,似乎已经有段日子了。秦之初、胡恩荣他们走到这家府门的门口的时候,就见原本紧闭的大门打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穿着员外服,在一名家丁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从府门中走了出来。

第一百四十七章 那不是跟自己的小命过不去吗?

那个老头手里面拎着一个瓦罐,里面有半瓦罐的浆糊,还插着一把刷子,他的另外一只手,还拿着一卷纸,上面好像写着字。
那名家丁无意之中抬头看了一眼,一眼就看着了胡恩荣,“老爷,是胡大人。”
老头昏花的双眼一下子迸射出了希冀的光芒,他的身手似乎一下子就变得矫健起来,他一边加快了脚步,一边冲着胡恩荣喊道:“胡大人,留步胡大人,留步呀。”
也许是不想让秦之初看笑话,胡恩荣停了下来,“宋员外,你让我留步也没用啊。我不是给你说了吗。你儿子的事情,本官管不了。你当初报官,说你儿子失踪,本官就已经派了衙役,四处搜寻过来,还在大名府下属各县,都派发了寻人的告示,令各县张贴。这都过去一个月了,要是能找得到,早就该找到了。”
那宋员外颤颤巍巍地走到了胡恩荣面前,扑通一声就给胡恩荣跪下了,“大人,老夫四十岁上才得了这个儿子,我就这么一根独苗呀。我正在张罗着给他娶一房媳妇的时候,他竟然让妖怪给抓走了。
他娘思念我儿过度,已经去了,只留下我老头子一个人。如果还不能找到他,老夫也只能随他们娘俩去了。请大人看在我为桑梓铺路修桥,做了不少善事的份儿上,请你无论如何也要帮帮老夫,从妖怪手中帮我把我儿救回来。”
“住口。”胡恩荣脸一沉,“宋员外,本官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世上没有妖怪,所谓妖由心生,都是那些无聊的人捏造的,令公子乃是只是意外失踪而已,根本就不是让妖怪抓走的。好了,本官还有事,你如果还有别的事,就到衙门跟我讲。”
说着,胡恩荣绕开跪在地上的宋员外,继续朝着知府衙门走去。宋员外趴在地上,“大人,大人,求你救救我儿呀,如果你能救回我儿,我愿意把我的万贯家财赠与大人。”
胡恩荣似乎是没听见宋员外的话,径直继续往前走去。
秦之初回过头来,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宋员外,直觉告诉他,宋员外说的可能不是谎话,只怕他的儿子是真的遇到妖怪了。
秦之初跟着胡恩荣进了知府衙门,一起去了胡恩荣的书房。胡恩荣刚要吩咐下人准备开席的时候,一名门人过来禀告,“大人,广府县求见。”
胡恩荣有些歉然地对秦之初说道:“状元公,真是抱歉,我先去见一下广府县,等谈完公事,咱们再饮酒叙话,来人,把本官珍藏的碧螺春给状元公沏上。”
工夫不大,胡恩荣脸色阴沉地回到了书房,他强颜欢笑地问道:“状元公,本官的碧螺春味道如何?”
“很好,口舌生津,甘醇无比。”秦之初其实根本就没喝,他到现在都还搞不清楚胡恩荣是不是存了害他之心,清苑县那次给他的教训让他到现在都有点心有余悸,自然不会再轻易吃喝别人家的东西。
胡恩荣呵呵一笑,坐了下来,刚要说话,就听到外面传来咚咚的敲鼓声,很快,就有人过来禀告,“老爷,有人敲响了衙门口的鸣冤鼓。”
胡恩荣苦笑着站起身来,“今天真不是什么好日子,本官想好好地跟状元公说说话都不行。状元公,你先喝着茶,我去去就来。”
秦之初也站起身来,“大人,你一审起案子来,还不定什么时候结束呢,我还是先回客栈吧。等日后,有时间,咱们再好好的叙一叙。你我同朝为官,以后不愁没有见面的机会。”
“也罢,本官知道皇上给你限定了时间,你急着往宁清县赶,本官就不耽搁你的时间了。来人,把本官给秦员外准备的礼物拿来。”
不容秦之初拒绝,胡恩荣把那些礼物硬塞给了秦之初,其实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是一些大名府的土特产。胡恩荣也是顾虑到秦之初也是朝廷命官的身份,不敢送太值钱的东西,让人再说三道四,那样的话,就是好心办坏事了。
出了知府衙门,秦之初就把这些熏兔、鸭梨、香油之类的大名府土特产塞到了储物袋中,他回头一看,就见很多百姓都聚在知府衙门大门口,朝着里面张望,估计是在看胡恩荣是如何审案子的。
秦之初回到客栈,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刚要开始修炼,胡恩荣又来了,这次胡恩荣是穿着官服来的。
胡恩荣皱着眉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客栈的大堂来回踱着步,几名带刀的衙役按着刀,站在客栈门口等地方,一脸的生人勿进的表情。
客栈的掌柜、小二等人,屏气凝声肃立着,连大气都不敢出。
见秦之初从后面走了进来,胡恩荣疾走几步,一把抓住了秦之初的胳膊,“状元公,习远老弟,哥哥遇到难处了,你可得救救我呀。”
“大人莫急,有话好说。”秦之初说道。
胡恩荣一挥手,让衙役把掌柜的、小二等人撵走,他拉着秦之初挨着一张八仙桌坐下。未开口,先长叹一口气,“这事说起来,是我们大名府的丑事呀。本官压了好几个月,本来想把这件事压下去的,没想到越压反弹的越厉害,现在已经压不住了,估计明天就会闹得满城风雨,全城百姓都要知道了。”
秦之初问道:“大人,到底是什么事,让你难成这样?是不是又缺了钱粮?如果是这样的话,下官倒是可以帮你一点。”
“什么钱粮呀?”胡恩荣摆了摆手,“要是钱粮的问题,就好办了。是这样的,本官带你去知府衙门的时候,不是遇到了一个宋员外吗?他说他儿子让妖怪摄走了,这事,我曾经让人调查了一下,只怕十有九八乃是真的。习远老弟,你不知道,这几个月来,我们大名府闹妖闹得很厉害,那广府县也是来向我报告此事的,说前两天,他们那里被妖怪摄走了十几名精壮男丁。刚才那个击鼓鸣冤的,跟宋员外一样,也丢了儿子,他们信誓旦旦地说亲眼看到一名屁股后面长着尾巴的女人,将他们的儿子摄走。”
秦之初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世俗人口中的妖怪,修真者一般称之为妖修,妖修和修真者一样,都是避世的,很少入世修行。尤其是像大周王朝这样立国三千年的王朝,世俗人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修炼之人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基本上都纷纷外迁了,就算是不外迁的,也都不愿意和世俗人打照面。
就像秦之初,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算是一种入世修行,但是这种修行方式,其艰难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天地灵气的匮乏。没有天地灵气的支撑,你就算是入世再深,又有个屁用?
可是这一切,似乎在大名府不成立似得。照胡恩荣的说法,这里的妖修们活动如此猖獗,竟然屡屡公开俘掠人口。
“大人,第一次有人向你禀报书有妖怪摄走百姓,是在什么时候?”秦之初首先要搞清楚是不是有人针对他设局。
胡恩荣想了想,说道:“是去年腊月初六,对,错不了,就是腊月初六,那天,我夫人说快要过腊八了,要去外面买点米、枣、糖瓜儿等物,为腊八节做准备。”
一听是腊月初六,秦之初就放下心来,那时候,他还没有进京,还在家里面照顾生病的母亲。要是那时候,就有人针对他布局,那就太可怕了。要知道那时候,就连秦之初也不相信自己会中状元,更不要说会和齐国公、燕国公他们发生那么严重的对峙。
“大人,你想让我怎么帮你?我又不会降妖伏魔。这事,你应该找道士和尚才对。”秦之初不想趟大名府的这趟浑水,这里又不是他的辖区,帮着胡恩荣除妖,又没有什么好处。
胡恩荣急道:“习远老弟,你可千万不能推辞呀。和尚、道士,我暗中也找了不少,就没一个管用的,还让妖怪吃了几个。我数了数,也就只有你能帮我了。你也不要谦虚,你在清苑县干的那些事,我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什么?”秦之初的眸子里闪过一道骇人的精光。
胡恩荣吓了一跳,“习远老弟,你可别误会,哥哥我说这话,可没别的意思。我大名府跟清苑县八杆子打不着,我才不会多事的去管那里发生的事情。哥哥只是想说你是真的厉害,清苑县是出了名的刮地三尺,愣是让你把他们这么多年搜刮的民脂民膏全都挖了出来。哥哥一想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老弟做得好,做得对。”
胡恩荣是聪明人,他很清楚自己虽说官职比秦之初大,可是那又怎样,秦之初一刀就能把清苑县县衙门口石狮子的脑袋砍下来,削他的脑袋还不是像切西瓜一样容易?
他寒窗苦读二十多年,三十岁上才中了进士,熬了将近二十年,才混到大名府知府这个位置上,可不想因为不是自己辖区内发生的事情,就动秦之初。那不是跟自己的小命过不去吗?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好说

其实,秦之初或许还不知道,他的姓名、事迹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不敢说妇孺皆知吧,却也是名声极大的一个人了。
他以二十一岁的年纪,就先后高中礼闱会元、殿试状元,在大周朝科举史上,那也是数得着的成绩了。
不过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还是他在楚国府,当着智屏郡主、楚国公世子等人的面,为了维护父亲的名声,就要格杀魏旭晨。
魏旭晨可是魏国公魏臻聪的亲孙子,魏国公的祖先有从龙开国之功,在大周朝,谁不给魏国公府出来的人三分薄面,只有秦之初,喊打喊杀,并付诸于行动。
仅此一点,秦之初想不出名都难。
从他出京之后,他的一举一动就有人盯着看着,沿途各府、各县都在密切注视着他,他们之所以不出来迎接秦之初,最主要的还是不想得罪魏国公。当然,又因为秦之初是新科状元,钦点的宁清县县主薄,沿途各府县也不敢拿秦之初怎么样。
秦之初大闹清苑县县衙之后,清苑县县令虽然下了封口令,但是纸是保不住火的,还是有人把消息泄露了出来。只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地悄悄的散播着消息,没人往上面捅,这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