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10章

秦皇纪-第10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饱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该是解决软禁问题了,这要如何才能解除软禁呢?”秦异人打着嗝儿,满足的靠在墙上,转动心思了。
    XXXXXXXX
    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有些年头了,一开始以脏乱差名闻天下,自从雄材大略的赵武灵王当国君后,推行“胡服骑射”之策,赵国国力日强,成为山东的轴心,成为唯一一个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国。
    自此以后,邯郸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赵国对邯郸大加扩建,才有今日之盛,最终成为山东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邯郸格局整肃,形成了“北王城、东吏士、南工商、西农牧”的布局。
    北部王城,此时正在经历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当今赵王,赵孝成王正在大发雷霆。
第十五章 平原君
    第十五章平原君
    赵国是战国后期,山东最为强大的战国,唯一一个能与秦国抗衡的战国,是整个山东的轴心,其王宫极为庞大,广厦千万间,间间雕梁画栋,极尽工巧之能事。
    成千上万的宫女、阉人、杂役奔走出入,个个低垂着头颅,大气也不敢出,仿佛暴风雨来临似的。
    没错,此时此刻,赵国王宫正在经历一场暴风雨,是长平大败以来最大的暴风雨,赵孝成王暴走了。
    “赵括,你这蠢猪,蠢死了!寡人把五十万大军交付予你,你不知上党地利,冒然进军,葬送了大赵五十万精锐!五十万精锐啊!”赵孝成王头发散乱,王冠歪斜,眼睛通红,就象一头远古凶兽似的,破口大骂。
    长平大战,是秦赵的生死大战,两国都是出动倾国之兵,进行生死一搏。若秦胜,秦将雄视天下,再无敌手;若赵胜,赵将成为天下最强战国,天下再无抗手。
    如此大好局面,却因为赵括冒然进兵,把赵国五十万精锐悉数葬送,自此以后,赵国不再是秦国的劲敌,失去了与秦国争夺天下的资格,更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大好局面,赵孝成王得到长平大败的消息后,当场就傻了。
    这一傻就是好几天,直到眼下方才醒过盹来,把所有的责任推到赵括头上了。
    “白起,你这刽子手,你这屠夫,你蛇蝎心肠,你竟把大赵二十余万降卒悉数坑杀,你狗彘不如!狗彘不食!”赵孝成王骂够了赵括,又来骂白起。
    长平大战,赵括正是中了白起的计,冒然出战,才被秦军利用上党有利的地理条件把赵国大军团团围住。激战四十余日,赵军粮绝,不得不降。
    若事情仅仅如此的话,还不会让赵孝成王如此暴怒,让他无法接受的是,白起把这二十余万降卒悉数坑杀了。
    这既让赵孝成王胆寒,又把他最后一点希望也丧失了。
    若白起不坑杀这二十余万降卒,赵国可以出钱赎回来。这些都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精锐,有不少人更是跟随雄材大略的赵武灵王北击三胡,破匈奴的老卒,若是回到赵国,对赵国重建军队有着莫大的作用。
    正是因为看到这种可怕的后果,秦昭王才生起了杀心,要把这二十余万赵卒杀光。当然,作为国君,他不能亲自出面,只能暗示白起,白起不得杀。
    白起实际上是执行秦昭王的命令,代秦昭王背黑锅。
    “赢稷,你这狡猾的狐狸,你早就想谋我大赵上党之地,却与我大赵交好,本王不察,差点上了你的大当。”赵孝王骂过了赵括和白起,又大骂秦昭王。
    长平大战的爆发看似偶然,出乎秦赵两国的意料,实则必然会爆发。
    因为在当时,天下最强大的两大战国就是秦国和赵国,这两国都是雄心勃勃,想要一统天下。要想一统天下,首先就要干掉对方,秦国要干掉赵国,赵国要干掉秦国,因而,秦赵两国迟早必有一场生死大战。
    秦昭王的目光很深远,他比赵孝成王更早看到这点,他就秘密进行一件事,先夺取韩国上党之地,再拿下赵国上党,控制住整个上党地区,让秦国在未来的决战中尽可能占有优势。得到上党之地,就可以势压邯郸,秦国大军从上党之地出发,朝发夕至,兵临邯郸。
    为此,秦昭王与赵国交好,派秦异人质赵,为的是迷惑赵国。
    秦昭王这一手骗过了天下人,却没有骗过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冯亭第一个发现了秦昭王的意图,果断的把韩上党献给赵国,剖析了秦昭王的意图,赵国不敢不受地,这就引发了长平大战。
    “赢稷老儿,白起明明不在军中,你却让白起偷偷入军,害我大赵五十万精锐呐!”赵孝成王眼睛开裂,鲜血直流,悲愤欲绝。
    长平大战之初,白起并未领军出战,这让赵国放松了警惕,赵孝成王以为白起不在军中,赵括何惧?因为赵括自承不是白起对手,只要白起不领军出战,他又有何惧?
    当赵括被任命为上将军后,秦昭王下令,要白起秘密入军,并且严密封锁了消息,若有人泄露,诛九族。在当时,真正知道秦国已经换帅的,不过数人罢了。白起入军后,并未打起自己的旗号,一切都不变。直到最后关头,大局已定,白起这才亮出旗号。
    赵孝成王得到消息,大惊失色,却是于事无补。
    隐瞒白起入军的消息,是秦军获胜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一想起这事,赵孝成王就堵得慌,心里极不好受。
    “君上……”就在这时,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快步进来。
    这个老者约莫五十余岁,身着镶金锦袍,头戴玉冠,腰佩玉镶金的玉饰,一身的奢华之气,一瞧便知其人身份极高,地位尊崇。
    “赵胜!”赵孝成王见到这老者,如同猫儿见到咸鱼似的,一蹦就扑了过去,双手如同恶魔之爪似的,掐在老者脖子上,死命摇晃,吼得山响:“都是你,都是你识人不明,要寡人用赵括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蠢猪换下廉颇!你害死寡人了!你害苦了大赵!你害死了大赵五十万精锐!”
    赵孝王大骂赵括、白起和秦昭王,虽然骂相难看,还有个正形,见了这个老者,跟见到杀父仇人似的,双眼通红,恨不得把老者撕着吃了。
    他破口大骂,口水如同瀑布般飞洒,让老者好好洗了一个免费的口水浴。
    老者只觉脸上湿漉漉的,却是不敢擦,还得如同木桩一般,任由赵孝成王大骂。
    这老者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的丞相,平原君赵胜!
    长平大战之所以爆发,平原君是最大的推手,要是没有他,长平大战很可能不会爆发。
    冯亭不听韩王之命,不把韩上党献于秦国,而是献于赵国。当时,赵国惧秦兵威,群臣主张不受地,赵孝成王也不打算受地。
    平原君要想建功立业,巩固自己的地位,稳固自己的相权,力主受地。他说服了赵孝成王,赵国这才受地,最终爆发了长平大战。
    赵国受地这事,并没有错。错就错在,赵国并没有做好与秦国进行生死大战的准备。相应的,秦国也没有做好与赵国生死大战的准备,却因为秦昭王的深谋远虑,下了一招先手棋,这是秦国能在长平大战中胜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平原君当时只想立功,没有想到这点,虽然有错,也不算大错。
    他错得最离谱的一件事,就是极力举荐赵括为将,换下老成持重的廉颇,导致长平大败。
    在这长平大败消息传来之际,赵孝成王怒火上腾,要拿他出气,要拿他泄愤,平原君哪敢不惧,脸色煞白。
    “寡人宰了你!”赵孝成王大怒,猛的拔出腰间佩剑,恶狠狠的,就要当场斩杀平原君。
    “大王息怒,臣有妙计献上。”平原君差点吓得瘫在地上,慌里慌张的大叫。
第十六章 大祸临头
    第十六章大祸临头
    “妙计?你有屁的妙计!”赵孝成王一听妙计二字,怒气更甚,吼得更响亮了,震得地皮都在颤抖:“你要是有妙计,大赵岂有长平之败?”
    平原君是赵国丞相,当了多年的丞相,却并没有多少建树。虽然如此,倒也没有多少错失,而在长平大战这事上,他一错再错,错得离谱,赵孝成王这一问,令他哑口无言,半天说不出话来。
    赵孝成王骂得没错,若是平原君有妙计,赵国岂会有长平大败?
    他谎言有妙计,不过是惊慌之下随口一说罢了,此时一颗心直往下沉,暗叫完了完了。
    “这可怎生办呢?”眼看着赵孝成王手中明晃晃的佩剑就要刺来,再瞧瞧赵孝成王扭曲的脸孔,平原君知道他是在劫难逃了。
    猛然间,平原君想到一个办法:“是生是死,在此一搏!”
    平原君非常清楚,长平大败后,赵孝成王必然要找人顶罪,而他平原君是最适合的人选,谁叫他是丞相,还是错失很多酿成长平惨败的祸首呢?
    他真的到了生死关头,只能放手一搏了,能不能活命,只能看运气了。
    “君上,赵括冒然出兵,中了屠夫白起的奸计,他虽死,他的家人仍在,绝不能放过他们。”平原君为了活命,好象疯狗一样,乱咬人了。
    “嗯!”赵孝成王的剑停了下来,离平原君的脖子只有一寸之遥。
    “有戏。”平原君惊出了一身冷汗,心里却是狂喜,怂恿道:“君上,赵括葬送大赵五十万精锐,葬送大赵一统天下的希望,无论怎样惩处他都不为过。”
    长平大战影响深远,后世史家普遍认为,大大缩短了中国的统一进程。因为此战后,秦国再无敌手,山东六国失去最后一支能与秦国锐士相抗的精锐,使得秦国的统一之路顺利了许多。
    在当时,虽然没有如此精当的看法,赵孝成王却知道,此战之后,赵国失去了与秦国争霸的资格,再也没有希望一统天下了。
    “绝不能放过他的家人!寡人要诛他九族!”赵孝成王猛点头,眼中厉芒闪烁,杀机涌现,大是赞成。
    “可是,君上与赵括之母有约在先……”平原君深知赵孝成王的为人,若他不诛杀赵括家人的话,他平原君就是在劫难逃了。
    “狗屁的约!寡人能与老虔婆有约?”赵孝成王想也没有想就否认了。
    赵孝成王欲拜赵括为将,领军出战,赵括之母赶来劝阻。赵孝成王不仅不听,反而笑赵括之母多事。赵括之母再三申诉,赵孝成王最后与她订约,若赵括战败,不治赵括家人的罪。
    这是天下皆知的事儿,然而,此时的赵孝成王正在气头上,平原君的话,无异于火上浇油,他哪里还会在乎区区约定,只想诛灭赵括家人泄愤。
    “君上圣明。”平原君忙拍马屁。
    赵孝成王的剑收了回来,平原君背上一阵汗湿,他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暗道好险,这命总算是保住了。
    然而,他的心还未放下,又提了起来,只听赵孝成王道:“赵胜,你这丞相不必再当了。”
    平原君是长平大败的最大推手,罢他的丞相是最轻的惩罚了。问题是,这丞相之位对平原君太重要了,若是没了这丞相之位,平原君屁都不是。
    平原君之所以能当上丞相,并非他有过人的才干,而在于他有“贤名”。他之所以有贤名,在于他养门客数千,为他吹嘘。几千门客吹嘘,就是傻瓜也能吹成天才,他才能当上丞相。当上丞相之后,他就有了更多的钱财,就可以养更多的门客,吹得更厉害,他得到的好处就会更多。
    若是失去丞相之位的话,他的权势削弱,门客会星散,虽然不会全部失去,也会失去大部分,孟尝君罢相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他绝不能重蹈孟尝君的覆辙。
    “君上,还有一人绝不能放过。”平原君对赵孝成王太了解了,若是能让他一腔怨气泄掉,就不会再追究这事了,他的丞相之位就保住了。
    “谁?”赵孝成王眼中厉芒闪烁。
    “秦国质子,秦异人。”平原君心里暗叹一声,多好的一个出气筒啊,就要没了。
    三载来,平原君心里不爽的时候,就派人把秦异人押来,大加折磨,以此泄愤。折磨三载下来,他都有些舍不得了。
    “他还没死?”赵孝成王有些意外。
    “君上未下旨,臣岂敢杀他?”平原君忙讨好。
    “嗯。他还在就好,寡人要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赵孝成王此时对秦国之恨如同长江大河,连绵不绝,恨不得把秦异人撕着吃了。
    果如平原君所料,只听赵孝成王咬牙切齿的道:“备下酷刑,寡人要亲自动手,要虎狼秦人受尽天下酷刑而死!”
    一字不提罢相之事,平原君心中欢喜,相位保住了。
    XXXXXX
    秦异人的小院里,秦异人靠在墙上晒太阳,眼睛睁圆,看孟昭、马盖、范通三人练武。
    三人三载没吃过饱饭,未练过武,如今,不用再为温饱犯愁了,心思也灵活了,准备重练武艺。三人是秦军锐士出身,武艺高强,身手了得,虽然身体拖垮了,战力大不如以前,但基础仍在,这一练起来,虎虎生威,极是了得,秦异人好一阵夸赞。
    “咚咚!”突然之间,一阵如同闷雷似的脚步声响起,快速朝小院而来。
    “出什么事了?”秦异人大为诧异。
    孟昭、马盖和范通不再练武,个个张大了嘴巴,一脸的诧异。
    “砰!”院门轰然打开,只见一队身着红衣的剑士出现在门口。
    这些剑士身材极为高大,跟铁塔似的,一身的彪悍气息,杀气腾腾,一瞧便知是精锐中的精锐。
    “红衣剑士!”孟昭、马盖、范通三人惊呼一声。
    红衣剑士是赵国最为精锐的军队,是赵王的帖身侍卫,人人都是千里挑一的好手,经过严格的训练,武艺高强,身手极为了得。
    用现代的话来说,他们是“大内高手”。
    “拿下了!”领头的红衣剑士手一挥,红衣剑士象风一般冲过来,如狼似虎,不由分说,就把秦异人他们制住了。
    红衣剑士身手了得,迅捷如风,孟昭、马盖、范通三人想反抗,却是没有丝毫用处。
    “走!”头领一挥手,红衣剑士押着秦异人、孟昭、马盖、范通、黑伯和茉儿而去。
    “秦异人,你这次是大祸临头,不想死也不成了!”赵平望着秦异人的背影,神气活现:“和我斗,你死定了!嘿嘿,我的财货又回来了。”
    赵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