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120章

秦皇纪-第120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何须你说?寡人又不蠢,怎会看不明白?你就说说,大魏如何既要存赵,又不能危及大魏。”魏安釐王的要求太高了,可以说很苛刻了。
    魏国若是发兵救赵的话,必然惹怒秦国,岂能不危及魏国?若不救赵,赵国一灭,下一个就是魏国了,同样要危及魏国。
    “依臣之见,救赵与不救赵,其结果都是一样,只是在于早与晚罢了。”老缭子知道魏安釐王不想他在这里呆得太久,只得长话短说,道:“既然结果都一样,大魏何不放手一搏?”
    “那要如何搏呢?”魏安釐王虽然是个玩乐主,还是明白老缭子的话很正确,救与不救赵国,对于魏国来说,都是一样,必然要被秦国攻击。
    “臣之意,可令晋鄙将军做好起兵事宜,时机一成熟,立时发兵。”老缭子大声道。
    “也只得如此了。”这不是个办法,却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魏安釐王只得允准。
    XXXXXXXXX韩国都城,新郑。
    韩桓惠王冲丞相韩开地道:“瞧你这愁眉苦脸的样儿,有何好愁的?”
    “君上,秦军攻打邯郸,意欲灭赵。赵国一灭,同为三晋的大韩就难保了呀,此事不得不虑啊。”韩开地忧心忡忡。
    “这有何好虑的?寡人自有奇计。”韩桓惠王一点也不在乎,道:“你立时命人去咸阳,给秦王说,寡人支持秦国灭赵。为了表示诚意,就出五万石粮草吧。”
    “君上,这不是助纣为虐吗?”韩开地都快哭了。
    赵国被灭的话,同为三晋的韩国能跑得掉吗?更别说,韩国还处在秦国东进的必经要道上,第一个就要灭韩国。
    “寡人不是还没说完吗?你着什么急呢?你再派一个使者秘密去邯郸,见赵王,就说寡人愿出兵相助,要他莫忧。”韩桓惠王得意的一挑眉头,道:“丞相,你说寡人这奇计可妙?”
    (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 各怀鬼胎(下)
    齐国都城,临淄,齐国王宫。
    君王后、齐王建、田单和后胜在坐,正在议事。
    “秦国伐赵,邯郸危在旦夕,若邯郸一破,赵国必亡;赵国一亡,天下大势剧变,秦国必将更加强盛,到那时,山东之地难安,丞相以为,齐国该当如何区处?”君王后眼中闪着睿智的光芒,冲丞相田单问道。
    “咳咳!”田单一阵剧烈的咳嗽,喘息一阵,沉吟着道:“赵为山东抗秦中枢,若赵灭,山东失抗秦中枢也。是时,秦之国力必将更加强盛,更不把山东之地放在眼里,山东必危。虽然齐国地处东海之滨,得渔盐之利,极为富饶,少与秦争。然,秦得中原后,必加兵于齐,齐不可不虑,臣以为,齐必救赵。”
    田单是个智者,他当然看得清天下大势,而且比谁都清楚赵国对于齐国的重要性。
    “嗯。”君王后重重点头,大是赞赏,道:“丞相所言极是。只是,这救赵一事若齐出力太多,于齐不利呀。”
    君王后也是个精明人,她非常清楚,若是齐国在救赵一事上不能出力太多,那样才对齐国有最大的利益。
    “太后勿忧。”田单脸上泛起笑容,道:“赵之存亡,韩魏二国最急,其次是楚国,然后是燕国,齐国最不急,齐国只需要稳坐东海之滨,到时,自有人找上门来,许齐国以巨利。”
    齐国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地处东海之滨,最不容易受到秦国攻击,完全可以稳坐钓鱼台,坐收好处。事实上,上百年来,齐国也正是利用这一优势,依维于秦国和山东之地之间,大捞好处,获利甚巨。
    “还是丞相高明。”君王后会心一笑,甚是放心。
    眼看着,这事就要定了,就在这时,久久没有开口的后胜却说话了:“太后,君上,丞相,我以为不可。”
    “嗯。”君王后、齐王建和田单极是惊讶,眼睛瞪大,盯着后胜。
    田单之策是齐国的传统国策,在秦国和山东之地间左右逢源,大捞好处,有何不好?这是齐国行之百年的策略,屡屡有奇效,会捞到天大的好处。
    “臣以为,齐国当趁此时机收复失地。”后胜眼中掠过一抹狡猾。
    自从他听信了秦异人之言,就在谋划伐魏之事,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眼下机会来了,他自然是不会错失。
    “收复失地?”君王后、齐王建和田单眼中光芒闪烁。
    乐毅伐齐是采取的合纵联兵之策,联合秦、楚、韩、魏、赵五国,再加上燕国,共计六国之兵攻打齐国。要秦楚韩魏赵五国出兵,必须要给好处,不然的话,这五国肯定不会出兵。为了联兵,燕国许以重利,韩、魏、赵、楚四国要土地城池,秦国因为太远,没有要土地城池,只是要了些财货。
    韩魏赵楚四国夺了齐国大片的土地城池,田单复国之后,因为齐国国力大不如以前,无力收回。收复失地,一直是齐国的心愿,后胜此言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以君王后之明,以田单的睿智,也是大为心动。
    “此话怎讲?”齐王建忙问道。
    “君上,臣意,大齐一定要趁此机会收复所有的城池,若是韩赵楚魏燕五国不还大齐土地城池,大齐就拒绝出兵。”后胜说出心中想法。
    “这个……”君王后打量一眼田单,道:“丞相以为如何?”
    “此计不错。”田单点头赞赏,道:“可以拿此事作为筹码,与五国商议,即使不能收回全部失地,收回一部分没问题,赵国这部分一定不会有问题。”
    赵国已经陷于生死存亡关头,只要齐国出兵,莫说归还齐国土地城池,就是再割让些土地城池也是愿意。
    “后胜,你真是出得好计。”君王后秀气的眉毛一弯,大是赞赏。
    作为姐姐,君王后当然是盼望自己的弟弟出息,能为齐国出力。
    “太后、君上、丞相,我还有一计,不仅可以收回失地,还可以让大齐获得大量土地城池。”后胜身子朝前倾,颇有些迫不及待。
    “哦。”齐王建最是急迫,忙问道:“舅舅,计将安出?”
    “君上,我意,大齐趁着魏国大军东进,救赵之际,大齐出兵伐魏,夺取魏国的土地城池。”后胜的声调有些高。
    “好啊好啊,真是妙计!”齐王建脱口赞好,一双手轻击,赞叹不已。
    齐王建是个草包国王,哪里能看出此中的利弊,对于他来说,这是不世妙计。
    “胡闹!”君王后脸一沉,轻斥一声。
    “不可。”田单沉声道。
    “此时伐魏虽是有利,会为天下笑,会成为天下笑柄。”田单看得很是透彻,剖析道:“不仅不能伐魏,还要为魏国守好东境。”
    从整体利害上来说,田单的处置是正确的。若齐国趁着魏国大军调往西部之际出兵袭魏,齐国必将成为天下笑柄,会成为山东公敌,这是给齐国惹祸上身。
    “丞相,这你就不对了。我之所以如此提议,好处不少。”后胜却是不退步,振振有词,道:“其一可以获得大量的土地城池、口众,提升大齐的国力,只要大齐的国力提升了,就算天下笑又何妨?秦国,不仅全天下在笑,还全天下在骂在攻击,谁又能奈何秦国呢?因为秦国强大,谁也不是秦国对手。只要大齐的国力恢复,怕谁?”
    这虽是歪理,却是很有道理。国家之间的较量,就是实力的较量,说到底,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山东六国无时无刻不在嘲笑秦国,无时无刻不在骂秦国是虎狼,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恐惧秦国,因为秦国强盛,谁敢惹秦国秦国就打谁。
    “错过了这机会,大齐还有夺取大量土地城池的机会?”后胜猛的站起来,大声质问。
    “……”
    君王后和田单被问得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这种机会还真是难找,若是错过了,齐国难有提升国力的机会。
    “丞相,你相齐二十余载,大齐的国力却是一日不如一日,你说,你就不痛心吗?你就没有罪责吗?”后胜深知,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赌博,若是赌对了,他就飞黄腾达了,开始挑战田单的权威了。
    “闭嘴!”君王后对田单极为器重,哪会让后用如此喝斥,沉声喝道。
    “国舅说得是。”田单很是沉痛。
    田单相齐二十余载,虽是很得齐襄王和君王后的器重,却是没什么作为,齐国的国势一日不如一日,他也很自责。
    “其二,容臣说句砍头的话。”后胜冲君王后,道:“姐,你如今年高,还有几多时日?你身后大齐该如何?你想过么?”
    后胜不称太后,而是叫姐,这触动了君王后内心最为柔软处,竟然没有对后胜发火,而是有些发愣,问道:“你以为呢?”
    “姐,弟弟以为,你应当趁你有生之年,多加作为,提升大齐的国力,为侄子留下一个强盛的齐国,而不是衰败的齐国。”后胜很善表演,眼里泪水滚动,一副真心为齐的样儿。
    “哎!”君王后打量一眼齐王建,一声长叹。
    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君王后太清楚齐王建是什么样的人了,她在世,齐国还不会有事,一旦她死了,齐王建未必能撑起齐国江山。
    齐王建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姐,若错失了这次机,你还能给齐国留下什么?”后胜知道他的话起效了,脖子一梗,昂昂而言,道:“孙膑能屡次打败魏国,难道君上就不能?”
    最后这话太有力量了,那意思是在说,孙膑这个臣子都能屡次打败魏国,齐王建要是不能以打败魏国建功,提升声望的话,谁还会信任他?谁还会奉他为君?
    对于一国太后来说,这话没什么力量,不过,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这话的力量就太大了,君王后眼睛一闭,再度睁开,眼中精光闪烁,道:“好!就如此!丞相,你来调度。”
    “哎!”田单很不愿与魏国开战,可是,他深知齐国情形,在心里暗想:“这是我为齐国做的最后一件事了!但愿能让齐国存续下去。”
    XXXXXXXXX燕国都城,蓟城,燕国王宫。
    一派喜庆,燕孝王召集剧辛一干大臣商议。
    “秦国终于出兵伐赵了,大燕复仇的良机到了。”燕孝王一脸的喜色,红光满面,仿佛已经大败赵国似的:“这都是上卿之谋,寡人这就拜上卿为上将军,领军出征。”
    剧辛与乐毅同时入燕,同为黄金台名士,却被乐毅压了数十年。这是他平生头一遭成为上将军,全面掌控燕国军队,大喜过望,昂昂而言,道:“谢君上。”
    “上将军啊,你一定要打败赵国,为大燕报仇啊!”燕孝王抓住剧辛之手,亲热得紧。
    XXXXXXXXX楚国都城,郢,楚国王宫。
    楚考烈王正与春申君在议事,两人笑得很是奸猾,就象两只老狐狸。
    “秦国伐赵,赵国危也!”楚考烈王笑呵呵的道:“楚国不能坐视不理,一定要出兵。可是,大楚之兵不能轻出。”
    “哦哟,君上真是英明!”春申君大拍楚考烈王的马屁,笑道:“一定要让赵国裂土割地。”
    (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 惊恐难安
    邯郸,为一派惊恐笼罩,到处都是惊慌不安的国人,个个惊惧,人人绝望。
    秦国,素有虎狼之称,与赵国大战数十年,赵人对秦国的“虎狼之性”最为了解。如今,秦国兵临邯郸城下,攻打邯郸了,赵国灭亡在即,谁能不惊?谁能不惧?
    “虎狼秦人围城了,赵国旦暮可下,我们该当如何?”
    “苍天啊,你救救赵国吧!救救我们吧!”
    “苍天啊,我们的活路在哪里?谁给我们活路啊?”
    无依无靠的赵人唯有呼天抢地,向苍天祈祷的份。
    他们有国君,可是,赵孝成王自己都吓破了胆,没有了主意,他还能给国人什么样的帮助呢?
    可以这样说,邯郸到眼下还在赵国手里,不是赵孝成王处置得宜,而是赵人不屈,舍身拼杀的结果。
    不仅国人惊恐不安,就是赵国群臣也是惊惧不已,惶惶不可终日,不知出路在何方?
    XXXXXXX秦异人府上。
    秦异人正与黄石公和尉缭在饮宴,说笑,气氛极为融洽。
    “自从秦军攻城以来,赵人破胆,惊惧难安,整日里惶恐,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而不知出路在何方。”黄石公感慨一句,道:“这个赵王啊,也给吓破了胆,不知如何区处了,枉为一国之君。”
    眼下的邯郸已经够乱了,这都是赵孝成王没有处置的结果,若是他处置得宜,把邯郸国人的力量整合到一起,与秦国拼死一战,还是有可为的。
    “越乱越好,越是惊恐难安,本公子捞到的好处才会多呢。”秦异人却没有感慨,而是笑得很是开心,又有些奸猾,怎么看怎么象狐狸。
    “公子,你这话何意?”尉缭有些不解了,一拍脑门,道:“上次你说要捞好处,怎不见你有动静?”
    “是哦。”黄石公被尉缭提醒,眼睛放光,忙道:“公子,你捞的金呢?怎么不见?”
    “那是本公子还没有捞呢,眼下嘛,时机成熟了。”秦异人双手一拍,道:“孟昭。”
    孟昭立时出现,冲秦异人见礼,道:“公子有何吩咐?”
    “你,立时命人去茶坊酒肆散布流言……”秦异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给孟昭打断了。
    “公子,又要散布流言?你上瘾了吧?”孟昭一脸的古怪,脱口指责秦异人。
    散布流言,是秦异人的拿手好戏,为此而倒霉的人不少,平原君、信陵君、吕不韦就是这么吃大亏的,秦异人又要散布流言,孟昭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嗯。”秦异人脸一沉,沉声道:“哪那么多废话,要你去散布流言,你就去散布流言。”
    “公子,这次谁要倒霉?”孟昭捂着嘴,不住偷笑。
    秦异人每散布一次流言,就有人倒霉,这次又该谁倒霉呢?
    不仅孟昭好奇,就是黄石公和尉缭也是好奇。
    “谁?当然是赵国君臣啊。”秦异人的声调有些高,振振有词。
    “嘘!”黄石公和尉缭对视一眼,一脸的笑意,冲秦异人轻嘘一通。
    “赵国君臣?这可能吗?”孟昭代黄石公和尉缭问出心中所疑,深得二人赞赏。
    “有什么不可能的?”秦异人却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