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154章

秦皇纪-第154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样……”毛公一通解说。
    “哈哈!”信陵君仰首向天,大笑不已,快活万分。
    XXXXXXXXXXX邯郸城里,赵国王宫。
    “哈哈!天佑大赵!天佑大赵!”此时此刻,赵孝成王屁眼儿都是欢喜的,仰首向天,大声狂笑,仿佛这是他这辈子最为快活的时刻。
    自从秦军攻城以来,他就提心吊胆,赵孝成王不知道他还能当几多时日的赵王,无时无刻不处在惊恐之中。如今,这担忧尽去,邯郸竟然奇迹般的解围了,他能不欢喜吗?他能不放声高歌吗?
    赵孝成王这一笑就是很长时间,仍是意犹未尽,欢蹦乱跳,就象一只跳圈的猴儿。
    “见过君上!”就在这时,平原君满脸喜色,走路象在飘,几步就飘过来,喜滋滋的冲赵孝成王道贺:“臣恭喜君上,贺喜君上,得此大胜。”
    “是呀,是呀,这是大胜之仗啊。”赵孝成王欢喜之际,却是没有想过,这胜利得来是何等的艰难,是何等的艰辛,是赵人用性命拼出来的,他又做过什么呢?
    再说了,赵人死伤惨重,而秦军的伤亡并不大,元气未伤,虽是撤退了,却随时可以再卷土重来,真正的危机并未过去。
    不过,对于极需要胜利来安慰赵王那颗破碎的心的赵王来说,小胜也是大胜,大胜就更是大胜了,平原君这话他太受用了。
    “君上,这都是信陵君仗义,为解救大赵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还请君上立时迎接信陵君入城。”平原君笑得大牙都露出来了,一张嘴都裂到耳根了。
    他与信陵君之间虽然有矛盾,毕竟那是他的舅子,信陵君得势,他也有好处。再说了,信陵君要想在赵国捞好处,必须要他帮忙,无论怎样,他只有好处,绝不会有坏处。
    “好!寡人这就请信陵君入城。只要有魏军驻守,邯郸就稳若磐石,不再惧秦军了。”赵孝成王笑得眼睛都眯到一起了。
    长平一战,赵国精锐尽失,邯郸空虚,太需要军队驻守了。若是有二十万魏军来驻守的话,还有何忧?
    “君上英明,臣也是这个意思。”平原君忙拍马屁,笑道:“只要魏军入城,大赵不再惧秦军,那是天大之喜。”
    君臣二人欢天喜地,就要去迎接信陵君,让魏军入城驻守。
    然而,就在这时,只听一个尖细的声音道:“君上,不可,万万不可。”
    赵孝成王一听就知道是郭开的声音,眉头一挑,问道:“有何不可?”
    平原君一双眼睛死盯着郭开,冷森道:“如此军国大事,也是你这阉竖所能言?再敢多嘴,立斩不饶。”
    他哪会把郭开这个小小的阉竖放在眼里,喝斥声如同雷鸣。
    “君上,此等大事本无小的什么事,可这事小的一定要尽言,因为小的也是赵人,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大赵覆灭。”郭开却是脖子一梗,昂昂而言。
    “赵胜狗贼,亏你是大赵的丞相,如此之愚蠢,竟然做如此危险之事。这等良机,我岂能错过?”郭开一心要报仇,他自然是要找机会与平原唱对台戏。
    虽然他眼下的身份地位与平原君远远没法比,只要抓住这机会的话,就能大为提高,他自然不会错过。
    “何出此言?”赵孝成王不信,盯着郭开问道。
    “君上有没有想过,魏军入城后,魏军会如何做?”郭开却是冷静异常,剖析道:“邯郸空虚,大赵无军驻守,若是魏军入城,无人能制,魏军还不为所欲为?”
    “这……”赵孝成王张大了嘴巴,无言以答。
    眼下的邯郸异常空虚,没有军队驻守,魏军入城后,赵国无法钳制,魏军还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若魏军只是做些欺男霸女之事,固然让人气愤,还可以忍受。若魏军心生不良之心,行篡逆之事,君上何以处之?”郭开再度问道。
    “闭嘴。”平原君沉声喝道:“信陵君有情有义,岂能做此等事?”
    “君上,郭开之言极是,臣等也是此意。”就在这时,只见蔺相如和庞煖并肩而来,赞成郭开之言。
    (未完待续)
第七十章 廉颇被罢
    平原君一听不乐意了,抗声道:“你们休要胡说,信陵君不是这种人。”
    平原君是信陵君的姐夫,信陵君仰仗平原君之处甚多,平原君很想让信陵君得势,越大越好,那样的话,他才有最大的好处。
    “信陵君或许不会,然而,他麾下的士卒、将领难道就不会吗?”庞煖眼中精光闪烁,大声质问道:“大赵本是晋国重臣,忠心耿耿,无二心。可是,时日久了,大赵还不是与韩魏二氏分晋,遂有赵国?”
    赵国祖上是晋文公时的重臣,很得晋国君主的信任。在当时,赵氏也是忠心耿耿,没有二心,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氏的势力越来越大,野心也就膨胀了,到最后,赵氏与韩、魏两姓联手,把晋国给瓜分了。
    这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
    这是活生生的例子,赵孝成王犹豫了,道:“信陵君可以入城,魏军绝不能入城。”
    说到这里,扭过头,冲郭开道:“郭开,你不错!很不错!”
    话里的赞赏之意十足,对郭开很是欣赏。
    郭开本是一阉竖,不为人重视,却为人机灵,善于逢迎,很得赵孝成王的赏识。眼下,郭开的见识竟然比平原君还要高明,这让赵孝成王大是诧异。
    “君上,这是小的该做的,小的也是赵人。”郭开忙表忠心。
    “赵人与我何干?我只想报仇。”郭开在心里嘀咕。
    虽然在宫里混得风生水起,地位越来越高,他的复仇之心却更烈。
    “可是,魏军毕竟是为救大赵而来,又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若不是让魏军进入邯郸,这说不过去呀,诸位爱卿,你们可有应对之策?”赵孝成王眉头紧拧着,没了主意。
    他说得没错,尽管魏军是信陵君走投无路之下,杀晋鄙强行夺取,毕竟是为救赵而来,还打退了秦军,这是大功一件。若是不把魏军迎进邯郸城里的话,如何交待?
    如何处置这些魏军就成了头疼的事儿了,这需要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
    “这……”蔺相如和庞煖眉头一拧,寻思起来。
    “君上,这不难。”蔺相如和庞煖还没有想到应对之策,郭开却开口了。
    “哦。你有定计?”赵孝成王大是诧异。
    蔺相如和庞煖也是惊讶,一双眼睛大是好奇,打量着郭开。
    一个小小的阉竖有计策应对这事,由不得他们不好奇。
    “你可知,这等军国大事岂能儿戏?你若敢虚言相欺,定是饶你不得。”平原君才不会相信郭开有妙计。
    “君上,秦军虽退,却是伤亡不大,未伤元气,随时会卷土重来,此事不得不虑。”郭开仿佛没有听见平原君的喝斥,侃侃而言,道:“君上可以请信陵君率军前去抵挡秦军呀。”
    “妙!妙!大妙!”蔺相如和庞煖轻轻击掌,大声赞叹,道:“郭开之言诚良策也!”
    赵国虽然急需要兵力,不过,魏军就是魏军,不是赵军。不是自己的娃,不会疼娘的。天知道魏军会干出什么事儿来?
    让魏军去与秦军对峙,这绝对是个好主意,既可以抵挡秦军,还可以让魏军不生事,这是一石二鸟之计。
    “如此甚好。”赵孝成王终于开始担心秦军了,这事不得不虑啊。
    “君上,只要给信陵君足够的礼遇,再送些厚礼,臣以为信陵君一定会应允。”蔺相如已经想好了运作之法。
    “就如此。”赵孝成王拍拍郭开的肩头,赞道:“郭开,你不凡。你做内侍太屈才了,寡人得给你升升了。”
    “谢君上,谢君上。”郭开大喜,一个劲的道谢。
    “公子,你待郭开恩重如山,郭开无以为报,就把这二十万魏军送到你嘴边。郭开以为,以公子之精明,一定不会放这二十万魏军吧?”郭开在心里转念头。
    郭开这一计也是一石二鸟,当然不是为了赵国,而是为了他自己和秦异人。
    有了此事,赵孝成王对他是刮目相看,要升他的官了,这是一鸟。把二十万魏军送到秦军嘴边,以秦异人之精明,绝对不会错过此等良机,一定会干掉这二十万魏军,秦异人就会有天大的功劳,这是第二鸟。
    秦异人资助郭开真是英明,郭开都在回报他了。
    XXXXXXXXX“该死的赵人,他们怎么还不前来迎接我们呢?”
    “我们可是赵人的救命恩人,再生父母呢。”
    魏军将领、士卒一望不见邯郸城里有动静,二等不见有动静,大是气愤。
    在他们心目中,打退秦军,解邯郸之围,是他们的功劳,全是他们的功劳,赵国应该把他们高高供起,当作恩人,当作祖宗。
    信陵君听着将士们的话语,虽然没有说什么,心里却是在想:“赵王,这次,我不会让你好过的。”
    自从长平大战后,信陵君来到邯郸,经历极为曲折,先是礼遇,跟祖宗似的。后来就倒了血霉,被廉颇夺了上将军兵符,让他颜面扫地。要是可以的话,他绝对不会前来救赵。可是,他与赵国绑到一起了,若不救赵,若不打败秦军,他只有死路一条,不得不为啊。
    如今,他手握二十万魏军,挟战胜之威,前来邯郸,就要是好好看看赵孝成王的脸色,一定很精采。
    就在这时,只见邯郸城里出来一队人,当先而行的是一辆王车,信陵君一瞧便知,这是赵孝成王的王车了。
    “哼。还算识相。”信陵君的虚荣心小小的满足,大是快意。
    “哦,是赵王亲来。”毛公提醒一句。
    只见赵孝成王满面红光,喜悦不禁,站在车辕上,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打量着信陵君。
    “还算不错。”赵孝成王毕竟是一国之君,让他亲自出迎,这面子够大了,信陵君的虚荣心再度获得满足。
    “信陵君,想煞寡人也!”赵孝成王仿佛见到祖宗似的,远远就从王车上跳了下来,迈开两腿,直奔信陵君而来。
    脸上的笑容叠了一层又一层,亲切无比,兴许是他这辈子最为亲切的一次了。
    冲到信陵君身旁,赵孝成王身子一躬,成一张弓形,笑道:“请信陵君下马。”
    他这是要用自己的背当踏脚石,让信陵君下马。堂堂一国之君,甘愿操如此贱役事,这是何等的荣耀?
    所有人都是艳慕无比,恨不得与信陵君换换。
    放眼整个战国时代,有如此礼遇的人有几多?可以说没有,即使那些名动天下的名将贤士,他们顶多就是被一国之君亲手扶下马,而不是用君主的背当踏脚石。
    “这是你应该做的。谁叫你如此对本公子。”信陵君的虚荣心获得极大满足,脚一伸,就要准备踩在赵孝成王的背上下马了。
    “不可。”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不是别人,正是朱亥。
    又是朱亥来破坏信陵君的好事,信陵君很没好气。自从他说出让朱亥离开的话后,他就再也没有如以前那般待见朱亥了,即使朱亥为他做了那么多事。
    “公子,不可。”毛公、薛公和侯赢醒悟过来,齐声阻止。
    赵孝成王给了信陵君足够高的礼遇,若是信陵君接受了的话,必定会为人耻笑,笑他肚量小,索要回报,趾高气扬……凡是不利的言语都会冲他而来,把他说成小人。
    “大王,无忌承受不起。”信陵君很不愿,也是醒悟过来了,忙飞身下马,冲赵孝成王见礼,身段儿放得极低,身子躬成九十度了。
    “信陵君为存大赵,出生入死,赴汤蹈火,赵丹感激不尽,无以为报。”赵孝成王一脸的激动,忙执着信陵君的手,眼泪都滚出来了,身子都在打颤。
    “大王,这是无忌该做的。”信陵君很是受用,却是嘴上谦逊。
    “还请信陵君登车。”赵孝成王拉着信陵君,来到王车前,亲手把信陵君扶上去。然而跳到车辕上,拿起马鞭,亲自为信陵君赶车。
    赵孝成王毕竟是一国之君,为信陵君赶车,这是何等的礼遇?周文王礼遇姜太公也不过如此。
    一进入邯郸,却是无人前来恭迎,信陵君很是不爽,一双眼睛左顾右盼。
    “信陵君,邯郸残破,国人悲伤,有碍信陵君法眼,还请信陵君见谅。”赵孝成王明白信陵君的心思,他是想要邯郸国人前来恭迎他,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信陵君在赵人心目中的名声臭了,这都是他指挥不力,枉死很多人的缘故。不说别的,秦军筑坡道一事,完全可以用弩阵来对付,他都没有想到,赵人能对他有好感?即使他率领魏军杀来,解了邯郸之围,赵人也不会对他有好感。
    来到赵国王宫,正好遇到廉颇。
    一见廉颇的面,信陵君的脸色就变了,冷着一张脸,不阴不阳的道:“这不是威风八面的上将军吗?在你的率领下,赵人可打退了秦军?”
    废话,要不是廉颇趁势杀出,信陵君的二十万魏军都会被秦军干掉,廉颇之功不小。可是,在信陵君嘴里,那是他的功劳。
    “你……”廉颇眼里一翻,精光暴射,就要反驳。
    信陵君抢先道:“上将军真够威风的。大王,有上将军在,何须无忌,无忌这就告辞。”
    “廉颇,赶紧致谦。”赵孝成王冲廉颇喝斥。
    廉颇很是不爽信陵君,要廉颇向信陵君致谦,比登天还要难,廉颇死盯着信陵君,一动不动。
    “我本魏人,不敢当上将军之礼。”信陵君作势要下车。
    “廉颇,交出上将军兵符。”赵孝成王怒了,冲廉颇吼得山响。
    (未完待续)
第七十一章 浑水摸鱼
    “兵符?”廉颇眼中精光一闪,一脸的凄然。
    上将军兵符是廉颇强夺自信陵君,事后,赵孝成王也默认了。廉颇率领赵人拼命抵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别说,要不是廉颇,邯郸早就被秦国攻下了,廉颇有大功。
    哪里想得到,这一见面,赵孝成王就要收回上将军兵符,这是要罢廉颇的兵权。
    这太伤廉颇之心了!
    长平大战时,大战如火如涂,赵孝成王罢了廉颇的兵权,酿成惨祸。如今,他又要罢廉颇的兵权,这实在是让人无语。
    “兵符?”信陵君眼中精光暴射,死盯着廉颇,嘴角浮现一抹得意的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