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197章

秦皇纪-第197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昭王有二十多个儿子,上百王孙,谁见了他如同老鼠见了猫似的,大气都不敢出。如秦异人这般,敢与他顶撞,敢揪他衣襟,敢啐他的,除了秦异人没有第二个,这得要多大的胆子?
    “不愧是我们赢氏子孙!”紧接着,秦昭王又赞叹一句。
    (未完待续)
第十九章 秦昭王三子:赢煇
    秦昭王这是真心赞叹,打从内心欢喜。
    对于秦昭王这样的风云雄杰来说,若是向他求情求饶,他反而会瞧不起你,会让为你是软骨头。在他面前表现得强硬些,他反而会认为你有种,他反而会赏识。
    正是因为考虑到此点,秦异人这才决定以进为退,更狠点,一而再,再而三的啐秦昭王,说不定还能博得他的好感。果然如此,秦昭王这句夸赞之言是发自肺腑。
    “哼!”秦异人虽然适时收住了眼泪,还要接着演戏,不然很可能穿帮,鼻孔里不满的哼了一声,头一扭,不鸟秦昭王。
    “呵呵。”秦昭王睁大眼睛,把秦异人好一通打量,竟然乐了,呵呵直笑。
    “你小子,气真大呀,还没消?”秦昭王笑得很是欢实。
    “气不大,你去试试?看你的气大不大?”秦异人嘟着一张嘴,气鼓鼓的,愤愤然之情逼真。
    “好,是爷爷的错,没有关心你,没有问候你,更没有想过营救你,爷爷真的有错,这总行了吧。”在秦昭王眼里,秦异人这般表演,反倒更象那么一回事。
    一个历经磨难,九死一生的人,要是见到始作俑者,不生气,或者气很快就消了,反倒不正常了。秦异人这番做作,在秦昭王眼里,反倒象是个委屈的孩子,他倍觉亲切。
    “你也知道你错了?”秦异人眼睛一瞪,很没好气。
    “行了,不说这些了。”秦昭王执着秦异人的手。
    秦异人却是假意甩了两下,没有甩掉,这才一副“逼不得已”的样儿,任由秦昭王执着他的手。
    秦昭王拉着秦异人坐了下来,笑眯眯的打量着秦异人,只见秦异人细皮嫩肉的,皮肤光洁,很是俊俏,哪里有一点儿受尽折磨的人质样儿?
    秦昭王重重点头,大是欢喜。
    再细细审视,只见秦异人还挺威武,透着一股英气,很是不凡,他就更加欢喜了,笑道:“异人,给爷爷说说,你在赵国这几年的情形。”
    “有什么好说的?你不是不关心吗?”秦异人抢白一句。
    秦昭王不仅不怒,反倒是更加坚定了,道:“异人,赵丹他们是如何折磨你的?你给爷爷说,爷爷帮你出气。”
    “我自己的气,我自己会出,用不着你。”秦异人仍是一副余怒未息的样儿。
    秦昭王眉头一拧,有些不悦了。
    他是高高在上的秦王,是当时天下间权力最大的国君,一而再,再而三的低声下气相询,秦异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不鸟他,就算他的肚量再大,也会有些火气。
    然而,秦异人接下来却是道:“赵丹他能把我怎样?赵胜这狗贼,他又能把我怎样?我百倍奉还给他们。”
    一通自吹自擂之词之后,就是竹筒倒豆子般,把赵孝成王和平原君他们如何折磨前任的事儿说了出来。一边气愤愤说,一边又志得意满的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反击的。
    “不错!不错!”秦昭王耳朵竖得老高,听得挺仔细,没有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当他听完之后,大声赞赏。
    扪心自问,若是他与秦异人换个位子,他也未必做得比秦异人更好,由不得不夸赞。
    “公子了得,太善于借势了。”秦异人在山东的所作所为,主要是扯着秦国的虎皮行事,这是他号准了山东之地惧秦的脉,由不得桓兴不称赞。
    夏姬听在耳里,喜在心头,又是伤心。
    欢喜的是,秦异人是如此了得,能自己报了仇,雪了恨,还是百倍奉还的那种,她能不欢喜吗?伤心的是,这些折磨是由自己的爱子秦异人承受的,作为母亲,她能不伤心吗?
    直到秦异人说完,秦昭王已经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开心得不得了。秦异人虽是在自吹自擂,却是听得出来,他真的很会借势,扯着秦国的虎皮捞到无穷好处。作为爷爷,能不为自己的孙子欢喜吗?
    “异人,爷爷今儿前来,本想与你好好说说话,问问你山东之事。嗯,眼下嘛,爷爷改了主意,不问了。你有什么想法见解,到冬日大朝会上去说。”秦昭王拍着秦异人的肩头,大声笑道。
    “冬日大朝会?”夏姬很是惊讶:“异人能参与冬日大朝会?”
    秦国冬日大朝会相当于现代的“年终总结大会”,既要总结一年的得失,还要为来年作出相应的部署。是秦国最为隆重、盛大的朝会,没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是莫想参与。
    秦国的官员,往往以参与冬日大朝会而自豪。
    夏姬万万没有想到,秦昭王要让秦异人参与冬日大朝会,她能不震惊吗?
    “异人不能参与,还有谁能参与?”秦昭王头一昂,胸一挺,很是自豪。
    秦异人是天下第一名士,这名头是响当当的,更有立下的大功,无论从哪一点来说,他都有资格参与。
    “异人,冬日大朝会,你放开了说,一切有爷爷呢。”秦昭王鼓励道。
    桓兴眼里精光一闪,很是讶异,打量一眼秦昭王。
    他很是清楚,秦昭王的意思。他要让秦异人在冬日大朝会上畅所欲言,那就是在给秦异人提供一个舞台,给秦异人一个机会。
    想象一下,在秦国最为隆重、最为盛大的朝会上,秦异人若是露面出采,那就是成名立万,会一举而为秦国朝臣所重。
    还有比这更好的舞台吗?
    秦昭王这是在呵护秦异人,在维护秦异人,秦异人心里一暖,道:“谢爷爷。”
    “呵呵!”一句爷爷,把秦昭王甜得都快不知天地南北了。
    作为爷爷,谁个不想被孙子叫呢?更别说,还是秦昭王寄予厚望的秦异人,终于开口叫他爷爷了,他能不欢喜吗?
    此时此刻,秦昭王只觉他是这世上最为幸福的人了,满面红光,笑得更加欢畅了道:“好好好!异人,今儿你才回咸阳,就好好歇着。明日晚上,爷爷在宫里设家宴,为你接风洗尘。”
    秦昭王是高高在上的君王,要他专门设家宴,为秦异人接风洗尘,那是何等的难得,夏姬一张嘴张得老大,激动不已,半天说不出话来。
    对于夏姬来说,还有比这更让她激动的事吗?
    还真有。
    “嗯。夏姬,你也来。”秦昭王冲夏姬道。
    “我……我能去吗?”夏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从她搬出太子府后,少有人问津,门可罗雀,秦昭王竟然要她参与家宴,这是一步登天,她宛若在做梦,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你为寡人养了一个好孙子,你不能去,还有谁能去?”秦昭王对秦异人赏识,爱屋及乌了,顺带的对夏姬也是越看越顺眼,只觉夏姬才是他的儿媳妇,而不是华阳夫人。
    “谢爷爷。”夏姬这些年太苦了,无人问津。秦昭王给夏姬一个出席家宴的机会,秦异人对秦昭王的好感更增数分,这句感谢之词更多数分真诚。
    秦昭王当然能听得出来,乐呵呵的,拍拍秦异人的肩头道:“爷爷很想与你多说说话,可爷爷国事缠身,得回宫去了。”
    亲情固然让秦昭王欢喜,可是,他毕竟是一代风云雄杰,更看重国事,不敢有丝毫懈怠,处理完秦异人这事,就想着回宫。
    秦异人和夏姬送秦昭王离开。
    在临去前,秦昭王把小赢政打量一通,只见小家伙转着一双乌溜乌溜的大眼睛,不住在秦昭王身上溜来溜去,秦昭王大是欢喜,把白胡须凑上去:“小东西,寡人扎你,扎你。”
    小赢政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拽着秦昭王的白胡子,用力一拽,手劲儿不小,秦昭王痛得直咧嘴:“你这个小东西,人小劲儿还不小,长大了一定是天下少有的猛士。”
    “猛士?”秦异人差点一头载倒在地上:“这是千古一帝,不是猛士!你太没眼光了!”
    猛士固然了得,却与秦始皇这个扫灭六国,一统华夏的伟大帝王比起来,就差得太远了。
    “咯咯!”小赢政似乎很是得意,咧着一张嘴,冲秦昭王直笑。
    这一笑不得了,秦昭王的骨头都酥了,伸手在小赢政的小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去,走出老远,他的畅笑声还在远远的传来。
    秦昭王今儿前来夏姬这里,收获颇丰。秦异人这个孙子了得,让他万分欢喜,万分赏识。小赢政这个玄孙也讨人喜,他的屁眼儿都有欢喜的。
    秦昭王只觉他这辈子还从未有过如此欢喜的时候,亲情是如此的让他满足。
    一路上,秦昭王乐呵呵的,不时就会发出畅笑声,一路上笑回王宫的。
    回到王宫,秦昭王并没有歇息,而是立时处理国事。兴许是今儿的心情不错,处理国事异常拿手,效率比起往昔要高不少,不一会儿功夫,他短案上的国务就处置完了。
    “禀君上,三公子求见。”就在这时,只见桓兴快步进来,冲秦昭王禀报。
    “老三?”秦昭王满脸喜色,一蹦而起,迫不及待的道:“他在哪里?在哪里?”
    “就在上书房外面,等候君上召见。”桓兴忙回答。
    “这个老三,等什么等,还不快进来?”秦昭王一边说,一边朝外冲,跟风一般快。
    “君上,慢点,慢点。”桓兴大急,不断大声提醒,紧追而来。
    上书房外站着一个身长九尺,身如铁塔的壮汉,龙精虎猛,极为精悍,他就是秦昭王的第三子:赢煇。
    (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 险山恶水:巴蜀
    “老三,老三,真的是你?”秦昭王如同风一般从上书房里冲了出来,满脸堆笑,笑得一张嘴哪里合得拢。
    “儿臣见过父王。”赢煇推金山倒玉柱一般,双膝跪地,冲秦昭王重重叩头,太过用力,额头撞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声响。
    “哎呀,老三,你这是何苦呢?快起来。”秦昭王看在眼里,大是心疼,手忙脚乱的前来相扶。
    “儿臣给父王叩头请安,这是儿臣的本份。儿臣远在蜀中,不能陪在父王身边,就叩几个头,向父王赔罪。”赢煇不仅没有起来,反而叩头更加虔诚,更加用力了。
    “咚咚!”额头触在地上,发出如同战鼓擂动般的声响。
    “老三啊,你的孝心,父王知道了。快起来吧,起来吧。”秦昭王既是欢喜,又是心疼。
    欢喜的是,哪个作父亲的不享受这种亲情呢?自己的爱子给自己叩头,这是孝心,谁都很享受。
    赢煇是他的儿子,如此卖力叩头,他能不心疼吗?
    直到叩完头,赢煇这才站了起来,一脸的笑容,笑嘻嘻的,道:“父王,许久不见,你更加年轻了,更加英明神武了。”
    “你,就你嘴甜。”秦昭王挺挺胸脯,昂起头颅,笑着在赢煇脸上轻拍一记,很是亲昵,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来,进来。”秦昭王执着赢煇的手,拉着他进了上书房。
    亲手扶着赢煇坐下,为赢煇斟上一杯茶,送到赢煇手里,这才坐到赢煇对面,睁大眼睛,把赢煇好一通打量,笑道:“老三,在蜀中没吃苦头吧?”
    “啪啪。”赢煇拍着胸脯,笑嘻嘻的道:“父王,你瞧瞧,看我象是吃苦头的样儿吗?我壮实着呢,苦头对我来说,那不是问题。”
    这般做作,逗得秦昭王大笑,笑得那叫一个欢喜,前仰后合了。
    笑过之后,秦昭王这才眉头一拧,脸一肃,道:“蜀中之地虽是在父王之时成为大秦国土,却一直是恶山恶水,旱涝成灾,难以增长大秦国力,司马错当年的谋划并未成真。寡人派你去蜀中,就是盼望你能治蜀成功,为大秦积累国力。”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那是在李冰治蜀成功之后去了。李冰治蜀最大的功绩就是修建了都江堰,自此以后,成都平原旱涝保收,成为天府之国。
    然而,在李冰治蜀之前,四川却是“恶山恶水”的代名词,因为那里的人野蛮,不开化,为人瞧不起。更重要的是,因为泯江成灾,整个四川一半总是闹洪灾,只要一下雨,十有**就是洪水肆虐;另一半却是正好与之相反,总是闹旱灾,大旱小旱不断,一年到头就见不到几次雨水。
    有了如此恶劣的自然灾害,巴蜀之地年年闹饥荒,动荡不安,为此,秦国朝野曾经发生过争论,有两种主张,一种主张是放弃四川,不要这块险山恶水。另一种主张治理,相信只要办法得当,总能把四川治理好。
    秦昭王权衡再三,最后决定治理巴蜀,为此,把他的三子赢煇派到巴蜀之地去坐镇。
    巴蜀之地并不是秦国的土地,是在秦惠文王年间,司马错力驳张仪,力主秦国收巴蜀之地。秦惠文王再三思虑之后,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出兵巴蜀,把巴蜀之地纳入秦国版图。
    然而,秦国得了巴蜀之地,并没有成功治理,反倒是越治理越坏了。一直以来,成了秦国的一个巨大负担。直到李冰入蜀,修建都江堰之后,成都平原这才成为富饶之地,方才达到司马错当年的预期。
    而秦国要争霸天下,要一统天下,太需要积累国力了,秦昭王还是对巴蜀抱有一线希望,这才没有放弃巴蜀。
    他把自己的爱子赢煇派到巴蜀去,那是因为他对巴蜀之地寄予厚望。
    “父王,儿臣这次回来,就是向父王报喜的。”赢煇大嘴一裂,笑嘻嘻的道:“父王,你可知如今的巴蜀是何等模样?”
    “你说?你治蜀可是成功了?”秦昭王很是急切,身子前倾,一双眼睛瞪得滚圆。
    在李冰治蜀成功之前,秦国的粮赋主要来源是关中之地。关中虽然富饶毕竟只有那么大,只有“八百里秦川”,再富饶也有个限度,这极大的制约了秦国的发展。若是能够把巴蜀治理成功的话,秦国的钱粮就会更多,国力就会更加雄厚,与山东争霸就更加有利了。
    更别说,中牟一战,秦国大胜,让山东之地元气大伤,正是秦国大举东进的良机。若是能得巴蜀之力,秦国就更加有利了,来年这一战的战果就会更大。
    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