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222章

秦皇纪-第222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异人又抢了风头,这让赢煇很是不爽,忙道。
    “闭嘴!”然而,秦昭王却是瞪了他一眼,沉声喝道。
    马屁拍在马腿上了,赢煇很是郁闷,如同吃了死苍蝇似的,却是奈何不得,只有乖乖闭嘴的份。
    要是在适才,秦昭王一定会赞成赢煇的话,此时却是一点也不恼,反而鼓励秦异人道:“异人,为何要大举出兵?”
    秦异人手中的木棍在写放山川上一点,道:“匈奴南下,并非头一遭。在赵武灵王时,匈奴大举南下,想要占据河套之地,却给赵武灵王大破之,不得不退回漠北,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到如今,匈奴一恢复元气,就要南下,为何?因为匈奴对河套之地誓在必得!”
    这话决不是夸大之词,而是事实。
    河套之地太重要了,中原得河套之地,中原强,会对匈奴构成巨大的威胁;匈奴得河套之地,匈奴强,会对中原构成巨大的威胁。
    正是因为如此,头曼单于在明明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原的实力剧增,他不得不率领匈奴大军南下。却是遭到了蒙恬的迎头痛击,匈奴被打得大败。
    匈奴得到河套之地,对中原的威胁有多大,看看汉朝的历史就知道了。刘邦差点被冒顿活捉,冒顿还给吕雉写了一封带有侮辱性的调戏信,这让汉朝蒙羞。
    若是河套之地落到中原手里,就可以如汉武帝时那样,在河套筑朔方城,牧养战马,积蓄粮草军械,以此为战略基地,大举北上,直捣漠北,从根本上摧毁匈奴。
    “若是大秦不大举出兵,那么,这次救援就毫无意义。”秦异人接着剖析,道:“因为匈奴一见情势不利,就会立时北遁,大秦无法追击。一旦让匈奴走脱的话,匈奴随时可以再度南下。若是在大秦大举东进,征战山东之时,匈奴再次南下,又走上眼下的老路,大秦又得两难。”
    “嗯。”秦昭王、范睢、白起他们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这话。
    匈奴是惧秦兵威,不敢与秦军正面抗衡,难道还不能滋扰你?趁秦国征战山东之时,瞅个冷子,给你个狠的,这总行吧?
    历史上,秦始皇扫灭六国时,匈奴未大举南下,并非匈奴不愿,而是匈奴没有实力。因为,在此之前,李牧曾在岱海设伏,大破匈奴,打得匈奴死伤惨重,不得不缩回漠北去舔伤口,没有实力南下。
    就是这样,秦始皇也不敢掉以轻心,而是做足了准备工作。为了防止匈奴南下,秦始皇把秦军一分为二,一部由王翦率领,征战山东,一统华夏。另一部分,由蒙恬率领,驻守九愿,防止匈奴南下。当然,蒙恬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要防止燕赵余部逃往大漠。
    秦始皇之所以要蒙恬进军河套之地,击破匈奴,就是因为蒙恬在北方多年,熟悉匈奴。
    “你们再看,若是情势不利,匈奴就会北遁,若是再不利,就会逃到漠北去。”秦异人手中的木棍在写放山川的大漠上不住点动,道:“漠北是匈奴的根本之地,也是匈奴的避难之地,要想彻底解决匈奴,就必须要攻入漠北……”
    “攻入漠北?”这话太有震憾力了,秦昭王、白起和范睢他们一脸的震惊之色。
    攻入漠北,彻底解决匈奴问题,这应该是秦始皇时期才提上议事日程的大事。秦始皇在蒙恬收复河套之地后,立即命令蒙恬在河套筑城,卓有成效。这应该是秦始皇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匈奴问题了。
    若是这一计划成功的话,就不会有汉朝的匈奴横行了。
    只可惜,秦始皇死得太早,秦朝很快就亡了。这一历史重任,直到汉武帝才完成。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先收复河套之地,然后在河套筑城,以此为基地,大举北进,攻入漠北,彻底击破了匈奴。匈奴自此以后,只存在于历史中。
    这是秦始皇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
    在秦昭王时期,他们的注意力主要是放在“力征”,对于北方匈奴之事关注得太少,秦异人这说法让他们很是震惊。
    “没错!”秦异人重重点头,道:“要想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必须得攻入漠北,摧毁匈奴的重地。然而,这非大秦所能完成,必要集全天下之力方行。这事,唯有等到天下一统之后,方能做。”
    秦昭王、白起和范睢他们微微点头,大为赞成这话。
    即使秦国再强,也不具备攻入漠北的实力,必须要集中全天下之力。
    “不过,大秦虽然不能攻入漠北,从根本上解决匈奴,却可以趁这次匈奴南下之机,给匈奴一下狠的,打得匈奴匹马无还,在十年二十内无法恢复元气,无法滋扰北方……”秦异人的话给秦昭王打断了。
    “若真要如此的话,大秦就可以集中全力征战山东,再也没有匈奴之忧。”秦昭王抢着道,满面红光,很是欢喜。
    秦异人的话非常透彻,这是对付匈奴难得的良机,若是打得匈奴匹马无还的话,匈奴要想恢复元气,至少需要二十年时间。有了这二十年时间,秦国完全可以一统华夏了。
    “只可惜,若是大秦大举北上的话,就错失了征战山东的最佳良机呀。”秦昭王仍是有些不甘心。
    这很正常,他努力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等到这样的机会,就此擦肩而过,他能甘心吗?
    “君上不消惋惜。”范睢笑道:“击破匈奴,安定边境,是三王五帝未竞之业,若是君上做成了,一定会名垂千古,为后人所颂扬!”
    这不是拍马屁,而是事实,白起、蒙骜他们齐齐点头。
    “寡人当然明白,只是心里还是有所不甘。”秦昭王摇摇头。
    “大父若是心有不甘,何不趁这次大举北上之机,把攘夷之事做得更大些?”秦异人微微一笑。
    “此话怎讲?”秦昭王有些不解了,目光灼灼,停在秦异人身上。
    白起、范睢和蒙骜他们也是目光齐刷刷集中在秦异人身上,眼睛瞪圆,一瞬不瞬。
    “大父请看,华夏自古以来的北方边患,不仅仅只有匈奴,还有林胡、楼烦、楼兰、休屠、浑邪……”秦异人手上的木棍在写放山川上不住点头,道:“这些异族对华夏的威胁虽然不如匈奴之大,却也不小。何不趁此良机,一并解决之,永除后患!”
    “笑话!”赢煇冷笑一声,道:“这些异族因然可恨,可是,他们所在之处全是不毛之地,得地不能耕,得民不能战,有何益处?”
    “嗯。”这话倒也有理,秦昭王微微点头。
    范睢和白起他们沉吟不语,貌似这憨人之言未必无理。
    谁他娘说无益?秦异人真想吐他一脸了。
    河西走廊再往西,就是西域,就是现在的新疆,多么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还是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是多么丰富的财富?
    不过呢,这些事于秦昭王他们来说,就有些遥不可及了,若是秦异人实话实说,他们一定不信。
    “谁说无益?”秦异人冲赢煇扬了扬下巴儿,充满挑衅,道:“这些异族别的没有,就是骏马多。若是征服这些异族,要这些异族为大秦提供骏马,你们说,大秦的骑兵会不会更多?大秦之军,会不会更加快捷?”
    “好!采!”一片喝采声响起,出自秦昭王、白起、范睢他们之口。
    尤其是白起,一双眼睛瞪得象灯笼,一张巨口裂到脖根了。
    (未完待续)
第五十二章 异人挂帅
    骑兵是冷兵器时代的王牌兵种,以其机动力强、冲击力强而著称。是以,马匹是冷兵器时代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
    我们一再赞叹汉唐两朝很是强盛,然而,汉唐两朝之所以强盛,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条是不可否认的,因为汉唐两朝都拥有大量的战马。
    一提到战马,我们就会想到北方的游牧民族,诸如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和蒙古,这些游牧民族着实盛产优良战马。
    然而,汉唐两朝另辟蹊径,极力推行“马政”,取得巨大的成功,这两个王朝同样拥有数量庞大的优良战马。要是没有数量巨大的优良战马,汉武帝不可能改变汉朝的军政,大量组建骑兵,卫青霍去病这些天才的统帅就不可能纵横在大漠之上。
    唐军席卷天下,灭国数十,因为唐军不分兵种,做到了人手一匹战马。行军的时候,骑着战马前进,这极大的提高了唐军的机动能力。
    李靖夜袭阴山时,突厥首领颉利可汗听说李靖亲自来了,他以为必然是唐军全部赶来了,吓破了胆,甩下十几万大军不顾,只身逃走。
    颉利可汗之所以如此判断,就是因为唐军拥有大量的战马,机动力极强。
    战国时代,骑兵刚刚兴起,取代战车,驰骋在战场上。除了楚国,各国都在争相组建骑兵,对战马的需求很迫切了,秦昭王挖空心思都在想着在哪里去搞战马。
    秦昭王是恨不得秦军人手一匹战马。真要做到这点的话,秦军的机动能力将会大幅度提升,真的称得上是“来去如风”了,山东之地更加难以抵挡。
    对于上将军白起来说,秦异人这话的诱惑力太大了,比起十万百万金的诱惑还要大,还要大得多,他能不欢喜吗?
    “好!好!好!”秦昭王抚着额头,笑得很是开心,道:“若寡人真要把这些异族解决了,大秦的疆域,哦,不,华夏的疆域就会更加广大。”
    说着,秦昭王右手在写放山川上不住比划,笑呵呵的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寡人一跳,这疆域比起大秦还要大啊。”
    不算匈奴所在之地,只算林胡、楼烦、楼兰、休屠、浑邪这些地方,很是广大,不比秦国小。
    “如此大的地方,将由寡人开拓,在华夏历史上还未有人做过吧?”秦昭王沉吟着道:“真的没人做过!没人做过!呵呵!”
    三王五帝固然了得,只是他们开拓的边疆哪有这么大,若秦昭王真的做到了,他将是中历史上开疆拓土的第一人!
    这荣誉实在是太诱惑人了,由不得他不欢喜。
    “的确是没人做过!没人做过!”范睢想了想,忙附和。
    “你们说,若是寡人真的做到了,那这开拓之功与扫灭六国,一统华夏,谁大谁小?”秦昭王一双眼瞪瞪得象灯笼似的,打量着众人,极是期盼,恨不得从一众人嘴里抠出答案。
    “……”范睢、白起、蒙骜,甚至连秦异人也是张大了嘴,难以作答。
    这问题,还真是让人无法作答。
    “当然是……”赢煇又想抢风头,却是张大了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瞧你们这样儿,定是难以作答了。嗯,寡人以为,两者差不多吧。”秦昭王捋着胡须,很是舒爽,道:“若能在有生之年建此一功的话,寡人此生不虚了!”
    成为华夏有史以来开疆拓土第一人,这荣耀太盛了,真的是此生不虚了。
    他还不满足,道:“要是能把列国扫灭,一统华夏的话,那就更好了。”
    这个,貌似眼下只能做一件,只能选一个了,秦异人很是无语。
    “寡人之意,大举出兵北方,先不东进,你们以为如何?”秦昭王眉头一掀,大声问道。
    “君上,臣以应当如此。”范睢沉吟着道:“虽说大举北征,就会错失东进的良机。不过,以臣之见,中牟一战之后,山东之地元气大伤,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即使错失了这次良机,大秦仍是有机会扫灭六国,只是要费些手脚罢了。”
    “你的意思是说,扫灭山东之地,一统华夏这事是跑不掉的,是吧?”秦昭王抚着额头,道:“而大破匈奴的良机只此一次,一旦错失,就不知要何年何月了。”
    “君上圣明。”范睢就是这意思。
    以秦国之强,要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推迟数年也不是问题。要是这次让匈奴逃走了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不说别的,匈奴就等机会,等到秦国大举东进之时,突然南下,秦国以前的努力就白费了,不得不再度北上。
    这已经够让秦昭王欢喜的了,然而,还有让他更加欢喜的,只听白起道:“解决了这些异族,大秦就可以集中全力东进,没有后顾之忧。还有,得到大良的骏马,大秦锐士的战力将会更强,说不定一天下的时间不需六载半,三五年完成也说不定。”
    “真的?”秦昭王欢喜难言,道:“那寡人还是有机会一统天下喽!”
    真要把征战山东的时间缩短的话,他还是有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一统伟业。而且,在这之外,还有开疆拓土的奇功,这是何等的美事?
    秦昭王欢喜难言,一张嘴都咧到耳根了,笑得眼睛都眯到一起了。
    “好好好!”秦昭王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这才冲白起道:“白起,你说这次北征胜算如何?”
    “君上,以臣之见,大举北上的话,大秦是稳操胜券,只是在于大胜与小胜之别。”白起眉毛一掀,如同出鞘的利剑。
    “嗯。”秦昭王有些意外,脸上的喜悦消失,一脸的肃穆,问道:“此话怎讲?”
    “匈奴虽然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善于骑射之道,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白起开始剖析道:“可是,匈奴没有精良的武器,他们的弯刀太软,他们的弓箭射程太短。更别说,大秦的强弩完全可以压制匈奴的骑射。”
    强弩一直是中国古代独步世界的利器,威力无穷,即使匈奴再善战,一旦遇到强弩,只有被压着打的份。这是赵武灵王、李牧、蒙恬,还有后来的汉朝能够打败匈奴的重要原因。
    “再说训练、号令,匈奴更加比不了大秦。”白起的剖析很有道理。
    秦军的训练极为严格,号令森严,战力强悍。而匈奴有毛的号令,多为乌合之众;再者,匈奴的训练不过是骑射之道罢了,打起来了,一窝蜂的冲上来,打败了,立时作鸟兽散。
    这样的乌合之众,遇到秦军,那是必败无疑。
    剩下的问题,就是大胜与小胜之别。若是打得好,可以取得天大的胜利,若是打得不好,胜利就小些。
    “你的意思是说大秦这次是有胜无败了?”秦昭王一双眼睛瞪得老大,死盯着白起。
    “可以这么说。”白头道。
    “那好。”秦昭王眼中精光一闪。
    “君上,臣愿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