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283章

秦皇纪-第283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呀。这事要如何解决?”众将大声附和,眉头拧在一起了。
    “这事并不难,蒙武你再想想。”秦异人却是好整以暇,一点也不担忧。
    “有办法?”蒙武的眉头紧拧着,再度沉吟不语。
    黄石公、王翦和尉缭他们当然知道秦异人这是在考校他这个死党,都不言语。
    “明白了!明白了!”蒙武虽然才智不如王翦、黄石公和尉缭三人,却也不凡,一阵思索就想到了办法,声调有些高,道:“多带精粮,再多备鸡蛋便成。”
    “着啊!”秦异人双手轻击,大为赞赏。
    喂养骏马用草料,这是常识。但是,用草料喂养战马有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战马会无力,不能有足够的马力,喂养战马最好用精粮。有赶马经验的人都知道,光给马吃草没什么力气,时不时喂些粮食,马一定会长得膘肥体壮,皮毛光滑,很有力。
    当然,对于这次的行动,光有精粮还不行,若是再配合鸡蛋的话,那么,战马的马力就会很充沛。
    “我的意思是,此去西海路途遥远,路上消耗甚巨,就一人双马。进了山之后,就不再骑马,牵着马前行便是。如此一来,战马就可以驮更多的精粮和吃食了。”秦异人早就思虑成熟了。
    进了山,不便战马驰骋,骑与不骑的差别并不大,速度快不到哪里去。还不如牵马前行,让战马驮运更多的给养更划算。
    有人肯定要问,为何不一人三马?这是在高山密林里,战马带多了的话,反而行动不便。因为有些地方的道路会很狭窄,多出上万匹战马,就要浪费很多时间。
    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行军计划制证出来了。
    然后,秦异人一声令下,秦军开始集结,准备出发。
    (未完待续)
第五十六章 艰难的进军
    三万秦军集结在陇西城外,一个个方阵厚重谨严,一派肃杀之气直贯九霄。
    “得得!”秦异人骑着骏马,在黄石公、王翦和尉缭他们的簇拥下,疾驰而来。
    来到军阵前,秦异人一拉马缰,停了下来,扫视一眼秦军,只见秦军杀气腾腾,战意炽烈,大为满意。
    “弟兄们:从今岁春季到眼下为止,在不到一年的短短时日里,我们转战万里,全歼百万匈奴,活捉单于,直捣龙城,挖了匈奴祖坟;出兵河西之地,灭掉林胡、楼兰、楼烦、浑邪、休屠这些异族,我们取得的丰功伟业前无古人!”秦异人开始训话。
    一件件秦军的丰功伟业道来,让秦军热血沸腾。
    全歼百万匈奴,活捉单于,直捣龙城,挖匈奴祖坟,出兵河西灭林胡、楼烦、楼兰、休屠、浑邪这些异族,哪一件不是让人称道,让人自豪?
    这些大事,只要做成一件,就足以自豪一辈子,而秦军却是在不到一年的短短时间内全做了,谁能不自豪呢?
    秦异人这话说到他们心眼了,打在他们的心坎上,人人眼睛明亮,如同九天之上的烈日,战意高炽。
    “你们很自豪,是吧?”秦异人这是明知故问。
    秦军虽然没有出声回答,他们脸上泛起的光辉就是最好的明证。
    “我也自豪,为你们而自豪!”秦异人的声调转高,先扬后抑,话锋一转,道:“可是,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秦军眼中颇有不解之色。如此丰功伟业,前无古人,就是三王五帝这些被人称道的圣人,也没有如此伟业。如此伟业,竟然不够,还有什么才叫够呢?
    “因为,我们还有一处没有征服,那就是西海!可恶可恨的羌盘踞的西海!”秦异人右臂上举,狠狠挥动。
    羌,虽然实力并不强,却是因为有高山密林可以依托,滋扰秦边,让秦国无可奈何。一提起羌,将士们眼里就是愤恨的光芒,若是羌在眼前的话,一定会被他们劈成碎片。
    “羌卑鄙无耻,仗着腿脚快,善于钻山越岭,对大秦不断滋扰。百年来,大秦不能击之,诚可痛也。今日,我将率领你们,前去西海,灭羌!”秦异人右臂重重挥下,如同惊雷闪电,极具威势。
    “灭羌!灭羌!”
    秦军高举胳膊,大声呐喊,无不是战意炽烈,恨不得立时杀到西海,把羌给灭了。
    羌的实力并不强,若是正面作战的话,压根儿就不是秦国的对手,早就不知道被秦国灭了几多回。可是,羌不与秦军打,只是瞅冷子,钻空子,一有机会就来下狠的,没有机会立时钻进高山密林里躲起来,让秦军无可奈何。
    灭羌,一直是秦军的心愿,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如今,秦异人要率领他们去灭羌,为他们辉煌的战绩,再添一件大功,要他们不战意炽烈都不成。
    吼声惊天动地,直贯九霄,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秦异人成功的激起了秦军的斗志,大吼一声,道:“出发!”
    一拍马背,率先驰出。
    “隆隆!”秦军随后跟来,分成三队,朝着预定的路线进发。
    一场灭羌之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羌是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其口众少,实力弱,压根就不是华夏的对手。只是,仗着高山密林的便利,极尽滋扰华夏之能事。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力剧增,成为一流战国,雄视天下,打得山东之地和异族谈秦色变,就是强横的匈奴也不敢招惹秦国,不敢近秦边。
    然而,羌却是因为有着高山密林的掩护,打不过秦国,却可以逃走,进退自如,是唯一一个敢与秦国叫板的异族。
    羌并不可怕,就两个字“讨厌”,那种如同附骨之蛆的感觉不仅让秦国很是痛恨,就是后来的汉朝同样痛恨。
    秦始皇统一中国,其文治武功傲视千古,丰功伟业少有人能及。可是,秦始皇在对付羌一事上,成就有限,原因在于秦始皇英年早逝,而秦朝很快就亡了,没有时间来对付羌。
    真正对羌大打出手的是雄材大略的汉武帝。一提到汉武帝,人们就会想到汉武帝击破匈奴一事。没错,汉武帝击破匈奴是他最伟大的功业,却并不是他的全部功业。击羌,就是汉武帝一生的重要成就之一。
    当然,对付羌族是在汉武帝后半生才开始的,是在他击破匈奴之后的事了。
    在“漠北决战”以前,匈奴强横,是汉朝最主要的对手,汉朝没有实力来对付羌。在“漠北决战”之后,漠北这个匈奴的老巢被汉朝捣毁了,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恢复过来,对汉朝的威胁大为减弱,汉朝这才有实力对付羌。
    第一个对羌用兵,并取得巨大的成就的是赵充国。赵充国此人随李广利西征贰师城,英勇善战,身披数十创,很得汉武帝赏识。他真正大放异采的时候,是在汉宣帝时期。到了汉宣帝时期,赵充国已经是三朝元老了,威信极盛,他所论军事,汉宣帝无不采纳。他在西北那些年,对羌大举用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然,他并没有把羌给灭掉,因为羌占着高山密林之便,要灭之谈何容易。
    这一打就是数百年,从西汉的汉武帝年间一直打到三国去了。我们祖先凭着坚韧的意志,硬是一点一点的把羌给征服了。
    秦异人主导的对羌作战,提前了一百多年。
    秦异人把秦军一分为三,他和黄石公率领一队,尉缭和蒙武带一队,王翦率领一队。王翦是未来的主将,盘盘大才,不过,眼下正处于成长时期,让他单独领兵,更能磨练他。
    离开陇西,朝着高山密林进发,不过小半天功夫,就到了山脚下。从这里开始,秦军就要靠步行,翻过大山,来到西海之地。
    秦异人飞身下马,牵着骏马,高一脚的矮一脚赶路。
    此时,地上积雪盈尺,一脚下去,就会陷下去老深,走路极不方便。就算是这样,也没能难住秦军,人人士气高昂,斗志昂扬,牵马而行。
    顺着陇西河谷前行,半天之后,来到一处地势很很特别之处。
    最险要之地,只有一条小径通过。两侧就象雄鹰的翅膀,舒展开来。
    “这里应该是石堡城!”秦异人把这里的地势左瞧右瞧,终于肯定这位置就是在唐朝大名鼎鼎的石堡城所在之地。
    “怪不得当年哥舒翰进攻这里,面对四百多吐蕃兵士,却是付出了数万的伤亡,这地势太险要了。”秦异人大是感慨。
    唐朝名将哥舒翰攻打石堡城,虽然取得了胜利,却是一场惨胜。当时,驻守石堡城的吐蕃兵不过四百来人,而唐军出动十万,伤亡四五万,最后还是靠偷袭得手,打下石堡城的。
    “要是羌在这里修一城池,派上三五百人驻守,我们没有一丝机会。”紧接着,秦异人又是庆幸,庆幸羌没有想到这一点。
    石堡城是由隋炀帝修的,他修石堡城是为了防备吐蕃,却是没有想到,给唐朝带来了无穷的麻烦。吐蕃趁着隋末农民起义,天下大乱之际,占据了石堡城,进可攻,退可守,攻打河西之地,无不如意,给唐朝制造了天大的麻烦,让唐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然,眼下的羌还没有这种眼光,要不然的话,秦异人他们没有一丝机会。
    在冰天雪地中,顺着山中小径行军,很考验人的意志,一会儿是寒风拂面,如同刀在割肉似的,一会儿又是踩空了,摔得七荤八素,一会儿又是遇到落雪……各种各样的意外事故层出不穷。若是意志薄弱之人,早就会垮掉了。
    好在,秦军久历战阵,意志如铁,虽然遇到的困难特别大,却不能动摇他们的斗志。
    这条路虽是隋唐时期的主要进军道路,可是,眼下却是异常难走。因为时间相差了一千多年,这里还未被开发出来。
    这一路行军,主要的就是自然环境太过恶劣,倒没有发现羌。
    羌虽然在冬季会掳掠,那毕竟是少数。而且,还是趁着刚刚入冬,雪下得不够大,冰不够厚的时机。到了眼下这时节,不论食物够不够,羌都窝在温暖的帐幕里吃肉喝酒,窝冬去了,才不会出来走动。
    在刚刚进入大山中的三两天里,将士们没觉得这行军有多难,士气高昂,赶路特别来劲。可是,到了四五天后,他们就有些抵受不住了。
    不说别的,光是一个寒冷就足以让他们够受的了。
    青藏高原有多冷,我们不会不知道,那会冻死人的。更别说,顶着寒风,在冰天雪地里行军,那寒风吹来,如同刀在刮骨似的,一开始还能抵挡,时间一长了,就受不了。
    有身体抵抗力稍弱的士卒被冻伤了。
    为了解决冻伤问题,秦异人下令,每天晚上入睡之前,都要用热水洗脚。这要求要是在大漠上的话,会是一个很奢侈的想法,在高山密林里就不是问题了,很好解决。因为这里到处都是树木,只需要砍倒树木,堆在一起,然后引燃就是了。
    至于引火之物,秦异人早就准备好的了,出发之前,命秦军带上足够的油脂。油脂易燃,用来做引火之物不会有问题,即使是刚刚砍下来的树木也能引燃。
    有了火,就有了温暖,将士们可以吃上一顿势饭,还可以洗个热水脚,那感觉比起过神仙还要快活。
    水?有冰有雪,还怕没水?
    睡觉就更好解决了,用火把地上烧热,再用土把炭火埋住,把帐幕支在上面,睡到帐幕里如同在吹空调似的,很是温暖。
    (未完待续)
第五十七章 血色西海(上)
    战国大争之世,天下大乱,七大战国力征,秦国连中原都没有摆平,更别说青藏高原了,对于高原作战是一片空白。要不是秦异人具有现代知识,解决了不少问题的话,秦军这一路会吃更大的苦头。
    不说别的,光是在冰天雪地取暖一事,就让秦异人大大的露了一手。先用柴禾把土烧暖,再把炭火埋在里面,在上面睡觉很是暖和,和吹空调的差距并不大。
    若是在现代社会的话,这并不难理解。在古人眼里,秦异人真是异想天开。要知道,战国时代的军队,一到了冬天就缩在营地里窝冬,哪里知道这些手段。
    是以,一路行来,秦军对秦异人更加佩服了,可以说是五体投地了。
    尽管有秦异人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还是让将士们吃足了苦头。
    经过十七天的艰难行军,终于走出了高山密林,来到以青海湖为中心的平原之地,在唐朝,这一带叫“大非川”。
    “万岁!万岁!”一出了高山密林,秦军就爆发出一阵冲天的欢呼声,个个欢欣鼓舞,比起大过年还要欢喜。
    在高山密林里行军,那是一场折磨,让人筋疲力尽。终于走出来了,谁能不欢喜?
    “我们出来了!”秦异人扯起嗓子,张开双臂,仰首向天,大吼一声,说不出的清松惬意,比起把美女OOXX一百回还要舒畅。
    虽然眼前仍是在高原,困难不小,却比起在高山密林里要小得多,秦异人提着的心终于落回胸腔里了。
    “弟兄们:我们走出了高山密林,来到西海了。”秦异人双手紧握成拳,冲秦军大声训话,道:“这条路,自古以来就从未有华夏踏足,我们用我们的双足创造了奇迹!”
    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就从未有华夏军队来到西海,这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胜利!
    “万岁!大秦万岁!”秦军士卒再度爆发出惊天的欢呼声,人人脸上泛着红光,喜悦不禁。这样的奇迹是自己创造的,谁能不欢喜?无不是使出吃奶的力气大吼。
    “安营,歇息三日!”直到欢呼声停歇下来,秦异人这才下令就地安营歇息休整。
    经过长达十七天的行军,秦军疲累不堪,是该好好歇息,恢复体力。
    在西海的边缘地带扎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这里有不计其数的树木,只需要把树木砍倒,就有了现成的柴禾。再者,在这里扎营,不用担心消息泄露。
    此时的羌窝在西海,这种边缘地带很少会有前来。为了保险,只需要派出斥候就行了。
    安下营寨后,秦军就是美美的睡觉,美美的吃喝,恢复体力。直到三天后,恢复得差不多了,秦异人这才下令拔营,朝西海进发……
    赶到约定的地点,尉缭和王翦这两路还没有到。
    可以想象得到,尉缭和王翦虽是盘盘大才,却没有秦异人这样的现代知识,一遇到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