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32章

秦皇纪-第32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石公是隐士,未大用于世,其才如何,不为人知。但可以从张良来推测,他必然是一位了不得的兵家,不然的话,他不会赠张良《太公兵法》。
    关于《太公兵法》的出处,后世存在争议,有人说是姜子牙所著。不过,读过《太公兵法》的人都知道,那是出自战国时代,因为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战国风。
    至于《太公兵法》是何人所写,无从查考。不过,与黄石公的关系极大,有可能是他继承他人而来,也有可能是他所写。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从他费尽心机考察张良的秉性就知道,《太公兵法》与他的关系极大,要不然的话,他不会如此用心。
    “战国时代的牛人神人真多,一个不小心就会遇到,前些天把毛遂揍了一顿,这又把更加了得的黄石公给揍了。”秦异人无比感慨:“这么多的牛人神人,撒泡臊尿说不定都会遇到,真是折磨小心肝呀!”
    秦异人来到战国的时间不长,遇到的牛人神人却不少,还有很多牛人神人还未现身呢。
    “回去!”秦异人转过身,朝胡杨林跑去。
    “怎么回事?”孟昭、马盖和范通瞪圆了眼睛,不明所以,还不得不跟着跑回去。
    等到秦异人重新回到胡杨林时,只见地上的血迹和打斗的痕迹,已不见黄石公的踪影。
    “我今日的遭遇与‘张良纳履’极为相似,难道黄石公要赠我《太公兵法》?”秦异人琢磨起黄石公的用意了。
    “张良纳履”和秦异人今日的遭遇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张良完全照黄石公的要求去办的,最终获得《太公兵法》。而秦异人却是把黄石公胖揍了一顿,什么收获也没有。
    “我的火气是不是真的太大了?”秦异人反问一句。
    当时以为黄石公是在侮辱他,眼下方知黄石公是在试探他,他竟然没有禁受住试探。
    以黄石公的才华,若是招揽在身边,给秦异人的助益必然非常大,对秦异人回到秦国,登上秦王之位有着莫大的帮助,就这般失之交臂,秦异人很是惋惜。
    “可我真的能给他穿上吗?”秦异人扪心自问:“就是张良遇到眼下这个黄石公,也不会给他穿上吧?”
    秦异人和张良两人的遭遇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秦异人遇到的是正当壮年的黄石公,而张良遇到的是老得掉渣的黄石公。
    想想张良纳履之时,数次三番想要揍黄石公,见他老得掉渣渣了,于心不忍,只得强忍着怒气为他拾履,为他穿履。若张良遇到的是眼下这个壮得象牛的黄石公,张良必然是揍得黄石公的娘都认不出来。
    “不怨我!谁叫你用如此侮辱人的方式来试探呢?换一种方式不成么?”秦异人想明白了,自己是不可能接受这种侮辱的。
    XXXXXXXXX
    邯郸城东,廉颇府第,占地极大,有数百间房屋。
    廉颇正在院里练剑,剑光霍霍,劲风呼呼,廉颇的剑术端的了得。就在这时,家老快步过来,在廉颇耳边轻语一阵。
    “真的?”廉颇的眼睛猛的瞪圆了,如同两只巨大的铜铃。
    “千真万确!”家老忙肯定一句。
    “呵呵!”廉颇把手中剑朝家老一抛,风一般冲了出去。
    黄石公鼻青脸肿,鼻子眼睛挤作一团,跟个猪头似的,双手捂脸,躲在廉颇府门前的巷子里,望着廉颇的府第,犹豫难决。
    “这不是黄石兄么?你怎么成这样了?”就在这时,只听廉颇打雷似的声音响起。
    “你认错人了,我不是黄石。”黄石公赶紧否认,他被秦异人揍成这副模样儿,他有脸见人么?
    “黄石兄,你这变脸的本领当真了得呢。”廉颇把黄石公一通打量,指点着,大笑起来,极为欢畅。
    听着廉颇的笑声,黄石公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廉颇兄,多蒙照顾,黄石告辞了。”
    “那可不成。”廉颇不由分说,抓住黄石的手,把黄石死拖硬拽的拉回府里,来到书房,把门关上,笑着问道:“是谁如此有种,竟把黄石兄这样的天下有数兵家揍成这样?”
    黄石公身手高明,又是有数的兵家,竟然被人揍得如此之狠,廉颇还真好奇是哪位能人下的手。
    “我走路不小心,撞的。”黄石公才没脸说。
    “黄石兄,你当廉颇老眼昏花?连打的撞的都分不清?”廉颇非要弄个明白不可。
    黄石公一时语塞,脸比鸡冠还要红,讪讪的说不出话来。
    “说嘛,是哪位能人呀。”廉颇象个好奇宝宝似的,瞪着牛眼般的大眼睛,恨不得从黄石公嘴里抠出答案。
    这不是往黄石公伤口上撒盐吗?可是,谁叫这事太让人惊奇了呢?若廉颇不弄个明白,他会睡不着觉的。
    “好吧,我说。”黄石公知道即使他身手再高明,要想从廉颇手下脱身很难,这事不说是不行的了。
    结结巴巴,费了半天功夫,才把情形说了。
    “哈哈!笑死我了!笑死我了!”廉颇先是仰首向天大笑,然后就是抱着肚子笑,最后是栽倒在地上笑,蜷作一团,象条狗似的,仍是在大笑。
    黄石公是有数的兵家,竟然被秦异人这个落魄王孙给揍了,这种事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就未有过,廉颇要不大笑都不成。
    “不许笑!”黄石公脸上挂不住了,喝斥一声。
    “好,我不笑了。哈哈,笑死我了!”廉颇极力想忍着笑,却是忍之不住。
    黄石公黑着一张脸,听着廉颇的笑声,都快爆炸了。
    “你这是想当帝王之师吧?”廉颇总算是忍住了笑意。
    “我见他还算有些天赋,是个可造之才,想点拨点拨他。若有我相助,他回国继承秦王之位亦不在话下。”黄石公知道瞒不过廉颇,只得承认。
    “昨日在胡风酒肆,你就有心了,以我去试探秦异人,可对?”廉颇从地上爬起来,拍着袍衫。
    “还请廉颇兄多加海涵。”黄石公只得赔罪。
    “这个秦异人虽然有些天赋,却不是最好的兵家苗子,我知一个兵家好苗子,胜他十倍。”廉颇摇摇头,为黄石公不值。
    “谁?”黄石公眼中精光暴射。
    “尉缭。”廉缭说出了一个名垂千古的名字。
    “世代兵家?”黄石公大吃一惊,惊呼一声,随即摇头道:“他家学渊源,三代国尉,岂能随我习兵法?”
    “这倒也是。那么,我为你引荐太子如何?”廉颇笑着问道。
    黄石公缓缓摇头,道:“廉颇兄有所不知,若是在以前,这自无不可。长平大战,秦胜而赵败,赵国大势已去,秦国大势已成。若我为秦异人出谋划策,再聚集一班雄杰之士,扫灭六国,完成一统伟业亦不在话下。”
第五十九章 远交近攻:范睢
    第五十九章远交近攻:范睢
    马蹄沓沓,车声辚辚,两辆轺车驶入咸阳。
    此时天色已晚,灯火齐上,咸阳城瑰丽雄奇,平添几许雄伟。
    鲁仲连掀开帘子,探出头来,张望咸阳,感慨道:“又游咸阳矣!”他是当时有名的纵横家,云游天下,咸阳不是初来。
    苏代掀起帘子,打量咸阳城,只见秦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甚少交谈,相互照了面,打个眼色,立即走人。
    “道路以目!秦法残暴,果是不假,秦人惧不敢言!”苏代大为不满,讥嗤一句。
    “苏子,此言差矣。”鲁仲连为他解释一句,道:“山东多游手好闲之民,三五成群,相聚而议。在秦则不行,秦不养闲人,不养闲民,若人不能自养,官府不仅不周济,反要治罪,商君之理是:都是好手好脚的,他人能自养,你为何不能自养?此等人必为闲民,治罪!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秦人忙碌勤劳的习俗,见面不愿多谈,以目问候。”
    鲁仲连是齐国人,竟然为秦国说话,这不是他的风骨,苏代大是好奇,问道:“千里驹,你为何为秦人说话?”
    “非我为秦人说话,实则实情如此矣。”鲁仲连摇头笑道:“战国百年,士子奔走,逞奇智,献奇计,各为其主罢了。”
    一句“各为其主”道出了战国时代读书人的风骨,只要出仕,不管是哪国人,一定会尽心尽力做事,绝不会偷奸耍猾。
    “此时已入夜,咸阳有一处正好观之,苏子,随我去。”鲁仲连吩咐一声,道:“去王城。”
    “去王城?”苏代有些不明白。
    鲁仲连并没有解说。车夫领命,驱车直奔秦国王城。
    很快就到了,鲁仲连和苏代下车,鲁仲连朝秦国王城一指,笑道:“苏子,你可曾见过如此奇观?”
    “天啊!”苏代初次游秦,为眼前景象惊呆了。
    只见秦国王城灯火通明,王城前车水马龙,官员吏员川流不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曾有丝毫停留,亦不曾有片时交谈,一脸的肃穆,仿佛他们在忙着天大的事儿一般。
    “这真是王城?”苏代有些不信。
    “千真万确!”鲁仲连肯定一句,感慨道:“观一国王城夜色可知一国之兴衰!秦国王城夜色与山东之地大为不同,这就是秦国越战越强的原委所在。”
    “有理!有理!”
    苏代点头赞同,道:“我游遍山东之地,所见六国王城夜色与秦之王城大为不同。齐国王城夜夜笙歌,声闻街市。魏国王城入夜则前黑后亮,处置国事的前殿灯火全熄,魏王与嫔妃游乐的后殿却夜夜通明。韩国王城内外灯火幽微,夜来一片死气沉沉。赵楚燕三国也大体如此。”
    “秦无闲官,无闲事,官员尽心尽力,当日事当日毕!”鲁仲连感慨一句,道:“山东之地却是事务积累,堆积如山,无人理事。国君多耽享乐,纵有大事也不敢禀报。而在秦国,不论何时何地,只有要大事,可以径直禀报秦王。说句难听的话,哪怕秦王在妇人的胸脯上,也可以叫起来。”
    “如此说来,天下大势已操于秦人之手了。”苏代素知鲁仲连为人,所言必不会有假。
    “我辈尽力而已。”鲁仲连一生所行之事,就在于反秦,然而,他自己也知道,他不可能对抗得了秦国,只在于他要尽力,图一心安罢了。
    “惜乎哉!我兄不用于秦!”苏代仰天长叹一声,为苏秦感慨。
    “命也数也!”鲁仲连对苏秦的命运也是大为感慨。
    苏秦和张仪二人学成下山,分派天下列国时,张仪想仕于山东,苏秦想仕于秦,结果却是正好颠倒过来了,苏秦身佩六国相印,而张仪成了秦国丞相。
    造化之奇妙,命运之弄人,由此可见。
    “苏子初来咸阳,我们四处周游一番。”鲁仲连旧地重游,领着苏代在咸阳城里逛起来。
    这一逛费时老长,眼看着到了午夜,鲁仲连这才道:“我们去丞相府见范睢。”
    “见范睢?”苏代愣怔了一下,忙道:“都午夜了,范睢早就歇着了,不如明日去。”
    “苏子,你忘了?这是秦国,不是山东之地。我敢断言,范睢未歇息。”鲁仲连信心十足:“即使他歇了,他也会前来相见的。”
    苏代有些不信,却是拗不过鲁仲连,只得跟着去。
    秦国的丞相府很大,占地上百亩。这里和王城的景象一般无二,已到午夜时分了,官吏仍是川流不息,奔走忙碌,和白昼无异,惹得鲁仲连和苏代又是一通感慨。
    苏代掏出一块上等美玉,上前一步,冲值守的兵卒手里一塞,还没有说话,却见兵卒把美玉抛给他,沉声道:“这里是秦国,不是山东那肮脏之地,有事进去便是。”
    “这……”苏代傻眼了。
    他游山东之地得到一个共识:没有钱财莫想办事!秦国不仅不收受礼物,连通禀都省了。
    这不是一般的地儿,这是位高权重的丞相府,有事直接进入,不需要通禀,要不是苏代亲身经历,打死他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这是秦国。”鲁仲连笑道。
    “丞相有请千里驹、苏子。”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吏员大步而来,冲鲁仲连和苏代道。
    “哈哈!”鲁仲连大笑道:“应侯慧眼如炬,果是不假,烛照万里,已知我等到来!”大步一迈,随着吏员进入丞相府。
    苏代还有些发懵,以他广博的见识,竟然平生头一遭遇到此等快捷之事。
    进入丞相府里,景象和门口一般无二,官员忙忙碌碌,奔走不息。这都是午夜了,还如白昼一般忙碌,说出去谁会相信?
    远远望见一个雄姿伟岸的身影立在屋檐下,一阵爽朗的大笑声传来:“千里驹,想煞范睢矣!”
    “应侯,仲连又来叨扰了!”鲁仲连大笑着,快步上前,与范睢四手紧紧相握。
    瞧他们那亲热劲头,如同好友见面似的。事实上,他们的私交不错,是知交好友,只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
    私交甚笃,而又斗得你死我活,这是战国特殊历史时期的一道风景线,最为有名的莫过于张仪和苏秦了。苏秦合纵,张仪联横,针锋相对,斗得你死我活,非要分出胜负,置对手于死地不可。
    然而,他们之间的师兄弟情谊勿用置疑,见了面又是杯酒尽欢。苏秦遇刺后,张仪暴怒,准备血杀千里,为苏秦报仇。苏秦留了后手,自己把仇报了,张仪才没有出手。
    苏代快步上前,冲范睢见礼,打量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名相,大为讶异。
    范睢身材高大,雄姿伟岸,一瞧便知非寻常人。尤其是他的一双眼睛特别明亮,炯炯有神,比任何人的眼睛都要明亮,透着睿智。
    个头有点偏瘦,不够丰满,却更显精神。
    整个人就象一把出鞘的利剑,英气逼人。
    他的额头上伤痕累累,红艳艳的,随着范睢说话而动,就象蠕动的红色蚯蚓,这是当年在魏国受笞刑所留。
    范睢,战国时代的一代名臣,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如是赞扬“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在他当秦国丞相时,秦国真的是称帝了,号“西帝”,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这是一次问鼎天下的试探行动。
    在他的伟大业功中,有两件大功应当大书特书,一是他用计让赵国罢了廉颇兵权,换上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使得秦国取得了长平大战的胜利;二是他为秦国出了一条流传千古的奇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