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341章

秦皇纪-第341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吹牛,秦昭王还真有这种底气。自秦孝公开始,秦国就没有埋没过人才,秦国所用的人才都是山东之地不能用的人才。这些人才在山东之地没仅没有用武之地不说,有不少人有着屈辱的经历,更有人差点送命。
    而他们到了秦国,却是被重用,被委以重任。
    “来,李斯,你来写。”秦昭王把手中的和氏璧递给李斯。
    秦昭王亲手递来,这又令李斯大为激动。
    然而,还有让李斯更加激动的,那就是秦昭王亲自为他研墨。
    秦昭王贵为一国之君,亲手为李斯研墨,就是说秦昭王为他打下手,这是何等的荣耀?要是说出去的话,一定会艳慕死很多人。
    “寡人的字不如你,不能在传国玉玺上题字,就沾你的光,为你研墨了。后人提起这事,一定会提到寡人吧?”秦异人半调侃半说笑。
    “呵呵。”秦异人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秦昭王还有如此调皮的一面,无不是大笑。
    这也难怪,传国玉玺一成,秦昭王就能称帝了,成就“帝业”,他的心情非常之好,亲手研墨又何足怪?
    李斯深吸一口气,饱醮浓墨,挥毫而就,一气呵成。
    “呼!”放下手中笔,李斯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浑身一松,仿佛千斤重担卸下似的。
    “这……比起适才的字更好了!”秦昭王一阵打量,惊喜的叫嚷起来。
    秦异人他们伸长脖子一瞧,秦昭王没说假话,这次李斯写的字比起适才要好上三分。
    “臣心中一激动,倍感精神,有一股不得不泄的精气神,这字自然要好上数分。”题词写字,也需要神来之作的,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而王羲之一辈子也只有在兰亭喝醉了酒这一次达到这种境界。
    李斯眼下的情形与此相类,要这字不好上数分都不成。
    (未完待续)
第十章 称帝
    咸阳,一派喜庆气氛,秦人奔走相告,欢天喜地,比起大过年还有欢喜。不为别的,只因为今儿是秦昭王称帝的日子。
    称帝,这是令战国时代无数人为之目眩的目标。何为帝?帝者就是拥有圣德,拥有大功业的圣人,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令万民景仰的存在,是足以名垂青史的存在。
    秦昭王称帝,意味着秦国自此以后就是名正言顺的天子之国了,秦国就能凌驾于他国之上,这完完全全的激发了秦人的热情,让他们快活难言。
    今日的秦人着新衣,装扮得整整齐齐,瞧他们这打扮样儿,就是大过年也没有如此整齐过。称帝这种事,数百载未必能遇上一回,自然是要以最好的姿态出现。
    “呵呵!君上称帝,称帝了呢。自此以后,大秦就是天子之国,我们就是天子之民,放眼天下间,谁还敢骂我们秦人是虎狼?”
    “就是啊,这些山东人胆小如鼠,在战场上打不过我们,就想靠一张嘴骂回来,这是他们无能!嘿嘿,君上称帝,成就帝业,大秦就可以扬眉吐气了,谁要是再敢骂我们大秦是虎狼,哼哼!”
    “君上称帝了,成就帝业,大秦名正言顺了,就可以出兵扫灭列国,一统华夏了。我们生逢如此风云际会之世,真是我们的幸运啊,我们一定要勇猛杀敌,建功立业。”
    “说得甚好!往昔,大秦虽是最强战国,却不过是一诸侯,想要扫灭列国,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一打起来,总是招来很多物议,骂大秦是虎狼,残暴不仁。如今,君上称帝,我们再无后顾之忧,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秦人惜时,原本相互见了面就“道路以目”,打个眼色表示问候,今儿却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说到欢喜处,更是扯起嗓子叫嚷,以此来发泄其欢喜之情。
    称帝是一种盛事,很多国君想要称帝,却是不敢。因为在当时,“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必须要拥有惊世功业,还有拥有让人信服的品德,不然的话,谁称帝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就会被天下人攻讦。
    历史上,秦昭王就曾称“西帝”,只是他刚一称帝,反对声浪一片,无不群起而攻之,把秦国推到风口浪尖上。压力太大了,秦昭王这样的风云雄杰也是抵挡不住,最后只得去帝号,恢复成为诸侯王。
    由此可见,“帝”在战国时代古人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了,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如今,秦昭王拥有大功业,在诸侯力征一事上,秦国在秦昭王的带领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打了很多漂亮的大胜仗,比如伊阙之战、河内之战、长平大战、中牟之战;对外,有全歼匈奴百万之众的漂亮胜仗,更有灭林胡、楼兰、楼烦、休屠、浑邪、羌这些异族的奇功,更是征服了西域,拓地万里之广。
    如此功业,就是“三王五帝”也没有过,他真的是当得上“帝”之称号,他称帝,秦人打从心里赞成。
    为了秦昭王称帝一事,秦昭王下旨,把咸阳重新装饰了一番。当然,这装饰主要是“清洁卫生”的打扫,每条街瞿干干净净,很是整洁,另外的装饰就是有风雨破坏之处加以修整。
    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装饰了,更别说奢侈的金银珍玩之类,更是不见踪影。
    秦昭王是出了名的节俭之君,即使是在他称帝的大喜日子里,也不例外。
    秦国王宫也在整修之列,同样的,王宫没有什么奢侈的装饰之物,虽是点缀得喜气洋洋,却是透着秦人惯有的质朴、节俭之风。
    今日的秦昭王起了个绝早,用过早点,穿好新袍衫,整个人看上去,容光焕发,如同年轻了二十岁似的。
    秦昭王刚刚收拾好,秦异人、太子嬴柱、范睢、白起、乐毅、荀子、公孙龙子就赶到了,相互一见面,只见对方都是穿着新衣而来,整个人喜气洋洋,不由得会心一笑。
    “你们来得真够早的啊。”秦昭王把秦异人他们一打量,咧嘴一笑,意气风发。
    “君上,今儿要是不早,还什么时间早呢?”范睢满脸笑容,打趣一句。
    “呵呵!”众人发出一阵畅笑声。
    “走!去朝殿。”秦昭王袍袖一挥,快步而去,走起路来异常轻快,如同在飞似的。
    秦异人他们忙跟上,个个脚步轻快,如同踩着风火轮似的。
    很快的,他们来到朝殿,秦异人放眼一瞧,只见朝殿里挤满了人,可以说是人山人海了。秦昭王称帝,这是何等重大之事,凡能赶来的秦国官员都来了,而且他们都是人人着新袍,整个人容光焕发,精神抖擞。
    秦昭王称帝这是千古盛事。春秋战国时代,能人辈出,春秋时有著名的“五霸”,战国时有魏文候、魏武侯、齐威王、秦孝公这些豪杰,他们人人名动天下,建有大功业,可是,就没有一人能称帝。
    而秦昭王就是要称帝,要成就帝业,这是何等的激动人心,要这些官员不赶来朝贺都不成了。
    在秦国官员之外,还有列国使臣,站在头里的是韩桓惠王,其次是后胜、春申君、须贾这些山东使者。
    春申君虽是被秦异人软禁了,不过,今日少不了他,秦异人暂时把他放出来了。
    这些列国使者与秦国官员一样,个个着新衣,脸上泛着笑容,亲切之极,仿佛是他们在称帝似的。
    当然,这些使者心里很不好受,却不敢表露出来,不得不装作很欢喜的样儿。
    “参见秦王!”列国使者如此见礼。
    “见过君上。”这是秦国官员见礼。
    眼下的秦昭王还没有正式称帝,还不能叫“秦帝”,而应当叫秦王,他们的称呼没有问题。然而,有一个杂音突然之间冒了出来:“参见秦帝!秦帝万岁!万万岁!”
    “嗯!”所有人心里好一通惊诧,这是谁呀?无不是寻声望去。
    秦异人一瞧,只见韩桓惠王右臂高举,不住挥动,扯起嗓子大声嘶吼,额头上、脖子上的青筋怒突,如同老树虬枝似的。
    秦昭王马上就要当上秦帝了,只是,眼下就叫秦帝这也太早了吧?这马屁拍得有些过了。
    “这个韩桓惠王不仅‘奇计绝世’,还是个马屁精。”秦异人看在眼里,在心里讥嘲。
    “呵呵!”千穿马穿马屁不穿,秦昭王明智他是在拍马屁,却是异常受用,谁叫今儿是秦昭王这辈子最为欢喜的日子呢?秦昭王冲韩桓惠摆摆手,笑道:“韩王,借你吉言,寡人今日就要称帝了。”
    一听这话,韩桓惠王如同打鸣的公鸡似的,昂首挺胸,神气活现,在心里自吹自擂:“寡人这一奇计真不错呀,嬴稷如此欢喜呢,寡人必有好处。”
    秦昭王满意的坐下来,秦异人他们各自回到座位上。
    乐毅担任称帝的司仪,站在秦昭王身边,开始主持称帝仪式了,道:“秦王十六岁即位,至今四十余载,呕心沥血治秦,七大战国中秦最强。秦军东进,莫有撄锋者,伊阙之战、河内之战、长平之战、中牟之一战,秦皆大胜,赵、韩称臣;秦军北进,全歼匈奴百万之众,灭林胡、楼烦、楼兰、休屠、浑邪、羌这些异族;秦军西进,西域臣服,拓地万里。观古今,功业之盛者莫若秦王,帝业煌煌!”
    这些是事实,是秦昭王一生的辉煌战绩,谁也不能说个不字,就是春申君极度不爽,也不不得承认乐毅说得对。
    开场白一说完,乐毅右手一挥,道:“有请周天子。”
    周赧王着了一袭新衣,在内侍的簇拥下而来,脸上泛着红光,满脸的笑容,仿佛今天是他称帝似的。事实上,周赧王心里极不好受,却是不敢表露出来,还要装作欢天喜地的样儿,任由秦昭王摆布。
    “姬延身为天子数十载,却不能治天下,不能息战乱,不能还黎民安乐,姬延惭愧无地。”周赧王一副痛心疾首,自责甚深样儿,道:“观列国之君,多享乐之主,不知治国理民,唯秦王圣德备焉,宵衣旰食,兢兢业业,秦国大治,秦人安居乐业,三代不能过也。秦王功业煌煌,列国中唯秦最强,唯秦最富,唯秦能破匈奴、灭异族、臣西域,此帝王之业也!””
    周赧王眼睛明亮,精神抖擞,仿佛他很心服的样儿,其实,他心里在滴血,要是可以的话,他一定会抱头痛哭。
    这些可是天子之业,本该由他这个天子来做,可是,他这个天子却是一事无成,反倒是秦昭王这个诸侯王成就煌煌功业,这是莫大的讽刺。
    “姬延惭愧,不敢再窃居天子之位,祭告天地列祖列宗,禅位于秦王嬴稷者!”周赧王强忍着吐血的冲动,把禅位之事说出来了。
    在这里提及秦昭王的姓名,不是不敬,而是必须的。
    “嬴稷虽有略有功业,却不敢为帝,然,天子至诚,嬴稷为天下苍生计、为华夏前途计,不得已而就天子之位。”秦昭王当然要来一通谦逊之辞,以掩人耳目。
    周赧王一双手朝内侍托着的银盘里盛放的帝冠伸去,他要亲手给秦昭王戴上帝冠。
    这是早就议定了的,然而,秦昭王却是临时改了主意,右手一伸,拍开周赧王的手,拿起帝冠,自个儿戴在头上,道:“大秦受命于天,不依三代之制,不行三代之法,当为后世立则,寡人自为帝!”
    如此举动,可是吓傻了周赧王,周赧王直愣愣的杵着,跟木桩似的。
    (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 鲁仲连不帝秦
    按照先前的议定,周赧王应该亲手捧着帝冠给秦昭王戴上,这才能把“禅位”的好处发挥到最大。然而,秦昭王临时起意,不要周赧王给他戴上帝冠,他要自己动手。
    这对于一心寻找“有用价值”的周赧王来说,很是不妙,这岂不是说他没有用处,秦昭王要收拾他那就太容易了,他不能不傻。
    秦异人、范睢、乐毅、白起他们看在眼里,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让周赧王“禅位”不过是要捞更大的好处,周赧王已经亲口说了要禅位,他是不是亲手给秦昭王戴上帝冠,已经不重要了。
    “粗鲁,无礼!想称帝想疯了。”满腔不满的春申君在心里狠狠诋毁秦昭王。
    春申君原本就不想来秦国,他是不得不来。来到秦国,他可是吃足了苦头,被秦异人收拾得够呛,他是满腔怨气,好不容易逮到如此良机,要他不诋毁一番都不成。
    当然,他的这番诋毁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他还没那胆喧之于口。
    “恭喜秦帝!贺喜秦帝!”马屁精韩桓惠王满脸喜色,满脸真诚,一个劲的冲秦昭王道贺,吼得山响,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
    “恭喜秦帝!贺喜秦帝!”后胜和须贾不敢后人,忙着道贺。
    “恭喜君上,贺喜君上。”秦国官员们齐声道贺,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很是振奋……
    在这些道贺的人中,也只有秦国官员是真心实意的恭贺,因为秦昭王称帝一事意思着秦国要扫灭天下就是名正言顺了,他们这些秦国官员就有了建功立业的良机,要他们不欢喜都不成。
    “上玉玺!”乐毅接着主持仪式。
    内侍捧着一方美玉雕成的玉玺前来,秦昭王拿在手里,高高举起,大声训话道:“这是玉玺,大秦的传国之器!大禹收九州之精,铸成九鼎,为华夏传国之器。然而,大秦与三代异,不行三代之法,不依三代之制,自成一体,当为万世立则,故,寡人取和氏璧成此传国玉玺。自此以后,传国玉玺便是天子之印!”
    并非不愿用九鼎,只是因为九鼎莫名失踪,不为人知,不得已而用和氏璧成此传国玉玺。当然,在今天这样的时节,是不可能实话实说的,得找些正大光明的理由,这理由当然莫过于秦国的制度与三代皆不同了。
    三代是奴隶制,而秦国是封建制度;三代是分封制,秦国是郡县制;三代是特权横行,奉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而秦国奉行的则是不分贵贱,一体同法。可以说,秦与三代的制度差异极大,迥然不同,秦昭王的说辞倒也成理。
    “恭喜秦帝!贺喜秦帝!”韩桓王、后胜、须贾和春申君忙道贺。
    “君上万岁!万万岁!”秦国官员振臂欢呼,个个眼里精光闪烁,欢天喜地,不可言喻。
    望着欢呼的群臣,秦昭王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豪情万千,眼中精光四射,此时的秦昭王气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