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380章

秦皇纪-第380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这气氛非常之好,众人是畅所欲言,说话要抢,慢了就被别人抢走了机会。黄石公一向足智多谋,到了眼下都没有说话,这令秦异人有些意外,不得不点名了。
    “君上,臣要说的话有些僭越。”黄石公道。
    “僭越?你多心了。”秦异人笑道:“今日是畅所欲言,言者无罪嘛,心中怎么想的就怎生说。”
    “君上,臣之言的确是有些僭越。”黄石公肯定句,就说出想法,道:“臣观朝中大臣,多为老臣,大多数已经年岁较大,精力难继了。灭国大战一起,公务多如牛毛,异常劳累,臣恐他们难以支撑,是以,臣请在灭国大战之前,提拔一批年富力强的官吏,以应付最为恶劣之事。”
    黄石公这话的确是有些僭越了,却又在理。眼下的秦国,虽说人才济济,却是老臣不少,眼下的白起和乐毅就是最好的明证了。二人已经老得下不了榻,要是让他们来处置公务的话,这对灭国大战极为不利。
    要知道,战事一起,军情似火,公务多如牛毛,事务之繁剧难以言说,这必须要年富力强的人来担任,象白起和乐毅二人的身体情形绝不能胜任了。
    “哎!”众人的目光集中在白起身上,齐齐长叹一声。
    白起征战一生,就未灭一国,眼看着机会来了,他却病得不能下榻了,谁能不为他叹息呢?要知道,秦国能有今天这样强盛,和白起有着莫大的干系。若无白起征战一生,为秦国打出一个灿烂的前程,秦国能进行灭国大战吗?
    不说别的,若无长平之战,秦国眼下绝不能发起一统之战,还在和劲敌赵国死磕。(未完待续。)
第五十九章 秦国战车隆隆启动
    秦异人打量着白起,神色复杂。收回目光,微微颔首,道:“黄石所言极是有理,寡人早有思虑。按理说,这事儿应当提前做,只是因为大秦虽说人才济济,却是年轻者多根基不深,威望不足,寡人这才迟迟没有提拔。如今,灭国大战在即,不能再拖延了,是该进行一些变动的时候了。”
    秦国以广纳贤才著称,秦国绝不缺人才,尤其是秦异人,更是聚集了一大批英雄豪杰,比如王翦、李牧、黄石公、尉缭、李斯、王绾、韩非、蔡泽,他们人人都是了得,就是他们入秦的时间不长,根基不够,威望不足。
    在秦国,虽说用人不看资历,只看才能,不过,这种中枢位置若是没有根基的话,也是难以服众。就说范睢,位高权重,是秦国丞相,令人服气。可在被秦昭王发现重用之前,做的是客卿,而不是丞相。秦昭王之所以如此处置,就在于范睢没有根基,没有威望,不为人知,若是把范睢突然放到丞相位置上去,一定会激起事端。
    直到范睢夺了穰侯的相权,逼得宣太后交出权力之后,范睢的根基已稳,威望已够,秦昭王这才命他为丞相的。
    正是因为如此,秦异人这才明明知道必须改组秦国的中枢,却是迟迟没有行动。当然,秦异人也在为这些人做准备,一有机会就把他们派出去历练,积累功勋和威望。
    到了眼下这份上,一是情势使然,必须要断然改组,不然的话,无法进行灭国大战。二是,这些年轻人的功劳威望已经够了,是该改组的时候了。
    “长史桓兴品行端正,精明干练,追随大父数十载,从未出错,极是难得。”秦异人有些沉痛:“然桓兴年事已高,恐难胜任灭国大战的繁重事务,寡人再三思虑,不得不罢之。”
    桓兴眼里闪过一抹黯然,却是领命:“臣领旨。”
    桓兴追随秦昭王数十年,兢兢业业,就没有出过错,深得秦昭王、嬴柱和秦异人的信任。可是,眼下不得不免去他的职务。
    在这灭国大战即将开始之际被罢免,虽是大势使然,不得不为,桓兴的心里还是难受,毕竟追求一统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心愿,也包括桓兴。
    “桓兴为大秦劳苦一生,兢兢业业,从无失误,寡人甚为佩服,赐美宅一座,赏金万金,颐养天年。”秦异人对桓兴很有好感,重重厚赏之。
    “谢君上隆恩。”桓兴领命。
    他知道,秦异人之所以如此厚赏他,是在补偿他。
    “这长史之位,就由黄石接任吧。”秦异人冲黄石公道。
    “我?”黄石公一愣,大是诧异。
    长史,用现代的话来说是秦异人的秘书长,莫要看其官位不大,却是极为重要,掌握中枢机要,是秦异人的影子与传话筒,一切事务都要经过他的手。官小权大,就是其特点,其权力不见得比范睢这个丞相小。
    如此美事竟然落到自己头上,就是以黄石公的才智也没有想到,不由得他不愣。
    “没错,就你。”秦异人肯定一句。
    “谢君上。”黄石公反应过来,异常振奋。
    战国时代的政体架构不外是国君、丞相和上将军,其实还要加上一个隐藏在幕后的长史才对。长史的职权仅比丞相和上将军小,只不过是隐藏在国君身后,被人忽略了。
    黄石公本是一个布衣隐士,竟然能得如此高位,可以施展胸中所学了,他能不欢喜吗?能不振奋吗?
    “国尉督办粮草,事务繁剧,最是紧要。蒙武虽无失职,亦能担此重任,然寡人以为尉缭更合适。”秦异人冲尉缭,道:“你祖辈三代魏国国尉,家学渊源,如今,你还是做大秦的国尉吧。”
    尉缭又做回了国尉这一家传之职,只不过是由魏国换到了秦国。
    国尉之重不需要说的,干系到前方的战事能否顺利,蒙武是能胜任这一职务,只是尉缭的才情更高,更加适合。
    “诺。”尉缭知道秦异人的意思,没有推辞。
    “蒙武,你就是做尉缭之副吧。”秦异人冲蒙武,道:“灭国大战一旦开始,事务繁剧,到时很可能长史这里需要支援,尉缭很可能会来帮忙,这国尉之事就得由你担起来。”
    秦异人之所以如此安排,就是要尉缭两面兼顾。一旦大战开始,事务之多难以言说,就是以黄石公之能也未必吃得消,让尉缭来帮忙的话就好办多了。
    “君上请放心,臣明白。”做为秦异人的死党,蒙武当然明白秦异人的意思,他不帮忙谁帮忙?
    “丞相年事虽高,身子骨还不错,还能支撑灭国之战之繁重事务,就不做变动了。”秦异人冲范睢道。
    范睢的年事已高,双鬓已现华发,不过,他的身体还不错,还能再支撑几年。再者,要秦异人眼下找一个能取代范睢的人来做丞相,还真的有些难。
    黄石公、李斯、王绾都是不错的丞相之才,只是他们未必比范睢干得更好,因为范睢智计高千古,不在他们之下。
    是以,秦异人想来想去,还是接着启用范睢为是。
    “谢君上隆恩。”范睢已经是三朝老臣了,即使眼下被罢,他也无憾了。可是,若是眼下被罢,就不能参与灭国大战,这会令他极为遗憾,秦异人留用他,对他来说是莫大的激励。
    “尽管如此,为了减轻丞相的负担,寡人决定派王绾和乐毅的高足范增协助你。”秦异人打算派两个大才给范睢当助手。。
    王绾没说的,才情不凡,深得秦国朝野认可。至于范增,经过乐毅调教,大有长进,让他来协助正合适。
    “谢君上。”范睢谢恩。
    “诺!”王绾和范增齐声领命。
    “王翦所提把大秦之军一分为二的想法很好,寡人极为赞赏。”秦异人眉头一挑,道:“大秦的老卒共计约有二十万,全部调往九原郡,驻守九原,一是威慑大漠中的匈奴,二是遮断中原列国残余势力逃往大漠的道路。”
    这事极是应该,众人大为赞成,重重点头。
    “至于这领兵之人,寡人想,没有人比李牧更合适了,这事就交给李牧了。”秦异人冲李牧笑道:“将军久在北方,对北方最是熟悉,就请将军担此重任,为华夏守好北方门户。”
    李牧虽是赵人,却是忠心耿耿,有着杰出的军事才干,更重要的是,他熟悉北方边关事务,他不驻守九原,谁配驻守九原?
    “我?”众人都没有异议,李牧却是一惊,猛的站起来,一脸的诧异。
    秦异人这次召他来咸阳,他就知道秦异人会重用他,却是没有想到秦异人是如此的重用他,竟然让他掌握二十万秦军老卒。
    这二十万秦军老卒只是年岁有些大,没有新军那么锐利。可是,说到战阵经验之丰富,必是首屈一指,这都是百战老兵,杀人无数的精锐,能掌握如此一支精锐,那是对李牧的莫大信任,即使已经料到要被重用的李牧也是不得不惊诧万分。
    “诺!”李牧终于反应过来,眼中噙着泪水,激昂昂的道:“君上请放心,臣一定守好北方,不使胡人匹马南下。”
    “嗯。”对李牧的表态,秦异人很是欣慰,冲司马尚道:“司马尚,你就副之吧。”
    “诺。”李牧这个赵人都被重用了,司马尚做李牧的副手又何足怪呢?司马尚倒是不再惊奇了,欣然领命。
    经过秦异人这一番调整,眼下只有一个职务必须要调整,而又没有动,那就是上将军一职了。
    上将军,就是掌管秦国的军队,接下来的灭国大战,必须要由上将军冲锋陷阵,出谋划策。眼下的秦国上将军是白起,依白起的身体情形,出谋划策还行,提兵上战场那就太难为他了,罢免白起的上将军,再拜一新的上将军已成必然之势了。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白起身上。
    白起并非恋栈,实在是这对他太过残酷了。因为秦国能有今天之强,秦异人能在今日与这么多人商议灭国之事,就是因为白起打出来的。在这即将灭国之际,自己因为身体不行了,无法再上战场了,谁会甘心?白起眼中噙着泪水,道:“君上,臣请辞上将军。”
    “哎!”白起的话刚落音,一片叹息声响起,众人齐齐一叹。
    “上将军何出此言?”秦异人并没有应允。
    “君上,臣的身子骨不行了,无法再上战场了,臣不能再恋栈。”白起真的是老了,说出如此迟暮之言。
    对于白起这样的人杰来说,若不是他实在是没法上战场,他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上将军,此事暂且不议,容寡人思之。”秦异人也是一脸的惋惜之色,想了一阵,仍是没有应允。
    要应允白起的请求只是一句话的事儿,可是秦异人就是无法应允。
    “今日一通商议,灭国方略已定,各司其职吧。”秦异人挥手,众人退了出去。
    很快的,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传开了,秦国大举调兵遣将,大量的军队从关中调到洛阳。
    XXXXXX
    函谷关,这个进出秦国的要道,今日不再是往日那般热闹,山东商贾进进出出。而是显得有些冷清,因为秦国派出锐士警戒,不让山东商贾进出了。
    “隆隆!”突然间,一阵惊天动地的响声传来,只见一条黑色巨龙滚滚而来,从函谷关下通过,直朝东方扑去。
    若是站在函谷关上,就会发现,这条黑色巨龙滚滚东进,前不见其头,后不见其尾。
    若秦国是一辆战车的话,秦国这辆战车已经隆隆启动了。(未完待续。)
第一章 把韩非抓起来
    楚国都城,郢,楚国王宫。
    楚考烈王正与小太子负刍在戏耍,宠妃李嫣侍候在侧,时不时的插入其中,不时引来一片欢笑声,一片温馨。
    楚考烈王年岁不小了,却是无子,楚国江山传给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如今,李嫣终于产子,这对于楚考烈王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儿,对负刍格外喜欢,握在手里怕坏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有空就要与负刍玩耍。
    他却不知,这个负刍并非他的亲子,而是春申君的野种,若是他知道这事儿,不知道会不会被气得吐血?
    “君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就在这时,只见李园飞也似的冲了进来,一脸的惊惧,急急惶惶的嚷起来。
    “哼!”楚考烈王冷哼一声,如同炸雷似的。
    自从有了负刍之后,楚考烈王就多了一件乐事,就是弄儿为乐。而且,他弄儿为乐时最讨厌有人前来打扰,哪怕是天大的事儿也得放着,等他弄儿为乐的劲头过了才来处置,李园这般急吼吼的冲进来,要他不悦都不成。
    “君上,天大的事儿啊,秦国大举调兵遣将,大量的秦军从关中调到洛阳……”李园满脸的惊惶之色,扯起嗓子尖叫,道:“……秦国这是要灭国了呀!”
    “灭国?”楚考烈王的嘴巴一下子张得老大,可以塞进一只驼鸟蛋了,一双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了。
    对于楚考烈王来说,他最怕的就是“灭国”这两个字,因为秦国早就雄视天下,如今秦异人当上国君后,秦国励精图治,秦国更加富强。尤其是都江堰和郑国渠修成后,秦国的实力已经超越了秦昭王在位时的巅峰时期,达到新的高度了。
    秦国早就有一统雄心,迟早要付诸实施,这点楚才烈王是知道的。只是,当亲耳听到这消息时,他仍是心惊肉跳,如同世界末日似的。
    “君上,这可怎生办?”李园虽是没甚政才,到了眼下这份上也是知道,天下大局将变,这一次秦国不是说说,而是必然要灭国的了。
    “怎生办?寡人怎知道怎生办?”楚国考烈眼下也是没辙了。
    “君上,看这情形,秦国是要灭韩了,大楚是不是给韩国一些增援呢?”李园虽是无才之人,也是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君上,秦国国书。”春申君飞也似的冲进来,远远就叫嚷开了,道:“君上,切莫增援韩国呀,那是招祸。”
    “何出此言?”楚考烈王眉头一挑,有些不悦的问道。
    “君上,你瞧瞧,这是秦帝的国书。秦帝在国书中说,韩王得罪于他,他要惩戒韩国,与他国无干。若是谁敢为韩国出头,秦国就灭了谁呀。”春申君满头冷汗,急急忙忙的回答。
    “当真?”楚考烈王一把夺过秦国国书,展开一瞧,脸色大变,大吼一声,道:“好你个秦异人,你如此蛮横霸道,哼!”
    “君上,大楚要不要增援韩国?”李园忙问道。
    “增援?增援个屁!你以为大楚所受秦祸还不轻吗?”楚考烈王很没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