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409章

秦皇纪-第409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番话有理有据,谁也不能反驳,一众村民哑口无言。
    “大人,可我们不会养牛呀?”在战国时代,耕牛很是金贵,这些齐人哪里会养牛。
    “这不要紧,大秦会指导你们养牛。”齐猛右手一伸,一个官吏忙把一捆竹简递给他,齐猛接在手里一晃,道:“这是‘养牛十法’,如何养牛全在上面。大秦会派出官吏督导此事,你们有问题,可以问他。”
    “原来如此,也好。有了耕牛,就强多了,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村长率先表态。
    “是呀。”村民们想通了,齐声附和。(未完待续。)
第四十三章 虎狼秦法
    用牛耕地的好处,只要是个人都能想到了,真要有牛耕地的话,这对国人庶民有着天大的好处,村民一旦想通了,就是欢喜。
    “我知道,你们很想知晓秦法是什么样儿的,这就让执法吏为你们解释。”齐猛招招手,站到一边。
    一个中年模样,板着一张脸的吏员上前一步,道:“我是大秦的执法吏,一是要教导你们秦法,二是执法。”
    秦国为了推行秦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执法吏,相当于现代的法官,他们一是要向国人庶民解释秦法,二是执法。
    “一提起秦法,你们的印象就是秦法苛暴,比起猛虎还要猛,让人受不了。”执法吏开始训话,道:“其实,这都是山东之地的谩骂诋毁之言,真正的秦法完善,很少有漏洞。若秦法真有漏洞的话,你们指出来,国府会重赏你们。”
    商鞅变法时起,秦国就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很完备,很少有漏洞。若是有人能指出漏洞,秦国就会重赏。
    “秦法无情,在秦法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贵贱之别,也就是‘不分贵贱,一体同法’。”执法吏接着道。
    “这个我倒是听说过,听闻商君当年变法时,太子犯法,治了太子傅的罪。太子傅就是国君的亲兄长呢。”村长抚着额头,有些眩耀的意思。
    “你的见识不错,的确是这样。”执法吏点点头,道:“在大秦,没有贵贱之别,‘礼下不庶人,刑不上大夫’是狗屁,你们与王公贵族、世家豪强适相同的律法,他们不敢再欺压你们了。”
    “就是说以后我们面对那些王公贵族、世家豪强,可以挺直腰杆做人了,不用再怕他们了,是不是呀?”有村民忙问道。
    “没错,就是这样的。”执法吏重重点头,大声肯定一句。
    “太好了!太好了!”村民没少受王公贵族,世家豪强的欺压,乍闻此言,大是欢喜。
    “关于秦法究竟是什么样儿的,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是吧?”执法吏道:“我这就给你们先说几条最重要的,与你们切身相关的。然后,我再一一给你们解释,你们一定要记住了。”
    的确是这样,齐人早就听说过秦法,至于秦法是什么样儿的,他们就不知道了,无不是伸长脖子,瞪圆眼睛,竖起耳朵。
    “按大秦律,大秦治灾救灾,就是不赈灾。”执法吏的话很惊人。
    “不赈灾?怎么会这样呢?”一众村民无不是瞪圆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每当发生灾害,齐国至少会做做样子,要开仓赈灾,至于实际效果如何,那是另一回事。秦国倒好,干脆连这个样子也不做了,谁能不惊奇?
    “真是虎狼之法呀,连灾都不赈。”一众村民大是不满。
    “静静。”执法吏接着道:“只要你们努力劳作,家有余粮,家给人足,就算发生灾害,对你们也没有什么影响。那些需要国府赈济的人,多为懒人。”
    声调转高,道:“在关中之地,不是没有发生过灾害,而是发生过很多回,老秦人没有靠国府赈灾,同样能过日子,还过得比你们好。”
    “这……是真的吗?”村民不太相信。
    “千真万确!”齐猛肯定一句,道:“关中的老秦人,家家有余粮,不要说一次灾害,就是三两年也不在乎。”
    “不可思议。”村民们一脸的难以置信。
    “每当发生灾害,大秦只会治灾救灾,就是不会赈灾,你们就不要有那种想占便宜的想法了。”执法吏接着道:“不过呢,每当发生灾害,所要交的赋税可以缓,推到丰年再收。”
    “这还差不多。”村民总算松了一口气。
    秦国虽然不赈灾,却是灵活的把赋税推到丰年再收,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按照秦法,身子骨康健、好手好脚者,没有饭吃,没有衣穿者,当罪。”执法吏的话又引来一片惊呼声。
    “什么?这也治罪?哪有这样的理?”
    “天啊,秦法真是苛暴,不愧是虎狼之法呀。”
    “没法过了,这日子没法过了。”村民齐声指责。
    在常人的心目中,一个人没有饭吃,没有衣穿,那是可怜人,需要同情的,应该被救济。而秦国倒好,不仅不同情,不救济不说,还要治罪,这对于村民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问你们一个问题:都是身子骨康健,好脚好手的人,他人能养活自己,你为何不能养活自己呢?”执法吏大声质问。
    “这……”一众村民张口结舌,却是答不上来。
    “再问你们一句,你们中有没有是好脚好手,身子骨康健,却又没有饭吃,没有衣穿者?”执法吏再问一句。
    “要是不被世家豪强百般盘剥的话,我们都能养活自己。”村民想了想,一个劲的道。
    “你们放心,大秦的赋税并不高,只要你们安心劳作,不会养不活自己。”执法吏的声调转高,道:“身子骨康建,而又好手好脚者,还不能养活自己,多为偷奸使滑,不愿劳作的懒人,他们就是当罪!”
    “也对!”村长率先赞同,道:“好脚好手,连自己都不能养活者,这种人不值得怜悯,是该治罪。”
    “有理,有理。”这些村民是勤劳之人,认可了这种说法。
    “按照秦法,男子成年之后,就得分家另住,违者,当罪。”执法吏再道。
    “哪有这样的事儿?”一片惊呼声响起。
    “这真是虎狼之法呀,如此狠辣。”有一个年岁不小的村民大声吆喝,一脸的不愤。
    “这位老哥,要是我没看错的话,你家里一定人很多吧?”执法吏打量着这位吆喝得最大声的村民问道。
    “是呀。咦,你怎生知道?”这个村民大是不解。
    “要是你家里人不多,你断不会吆喝得如此起劲,脸红脖子粗的。”执法吏笑着道:“敢问老哥,你家几口人,几间屋?”
    “我家一共七口人,三间屋。”这个村民老老实实回答。
    “七口之家一共三间屋,一间是灶下兼作杂货间,另外两间是睡觉用的,对吧?”执法吏问道。
    “是呀。你问这做甚呢?”村民有些不解了。
    “老哥,你能说说你家有些什么人吗?”执法吏没有回答问题,而是再问道。
    “我与老伴,还有大儿子二儿子两个媳妇,还有一个闺女。”村民老实回答。
    “老哥,到了晚上,你与你老伴亲热,你两个儿子与两个儿媳亲热,你们这动静够大的啊。你们就不怕这会让你们的闺女难堪吗?”执法吏脸上泛着笑容。
    “哈哈!”一片轰然大笑,一众村民笑得是前仰后合。
    “这……”这个村民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赛过了鸡冠。
    一家七口人,三个两口子,再加一个闺女,挤在一起,这晚上够热闹的,你亲热,我亲热,他亲热,绝对够让闺女闹心的。
    “要是分家另过,会有这种闹心事儿吗?”执法吏再问一句。
    这个村民张大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老哥,你是觉得分家过好呢,还是在一起好?”执法吏步步紧逼。
    “分家好,分家好。”这个村民迟疑了半天,还是不得不承认,分家有好处。
    这是商鞅“移风易俗”中的一策,既可以改变风气,还可以增加人口,有利于秦国在大争之世中争霸。
    “男子加冠,女子及笄,必须成亲,违者,罪。”执法吏又来了一条让村民惊讶的律法。
    “这个,大人,这又是何据呀?”见识了秦法的不近人情处,一众村民不再惊呼了,村长试探着问道。
    “老哥,瞧你年岁不小了,有儿有女了吧?”执法吏反问一句。
    “有一子一女呢,尚未成亲。”村长忙道。
    “老哥,你想不想抱孙子?”执法吏问道。
    “想!怎能不想呢?弄孙为乐,呵呵。”村子笑得很是欢畅,又是遗憾的摇摇头。
    “那你赶紧让他们成亲呀。”执法吏一挥手。
    这一不近人情的秦法没人再反对了。到了眼下这份上,有好几条不近人情的律法,到了最后,执法吏却是占了理,村民不得不信服。
    就这样,执法吏一条一条的解释秦法,其中有不少是不近人情的,他一说,村民就是一阵惊讶,经过执法吏解释后,村民不得不信服。
    特别是连坐法,村民一脸的惊恐,如同见到恶魔似的。
    连坐法是秦法中最为苛暴的一条,令人生畏,就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一提起也是心中生凛,要齐人不怕都不成。
    “你们都是老老实实的庄稼人,平生就是侍弄庄稼,又不作奸犯科,你们何惧连坐?”执法吏一声反问。
    “这……好象,似乎,可能也有道理呀。”村民仔细想想,这也在理。
    对于这些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来说,他们又不会作奸犯科,连坐法又治不了他们的罪,用得着害怕吗?
    其实,连坐法是令山东世家豪强最为恐惧的秦法,因为一人犯罪,全家抵罪,这令那些世家豪强恨得要命。比如楚霸王项羽的项氏,因此而送命者多达数百人,只有项梁、项羽、项伯、项庄他们逃掉了,其余的项氏子弟被秦始皇杀得精光。(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 灭楚之策
    推行秦法在秦国官吏的努力下,顺利进行。其间,或有令齐人不解之处,不过,在得到秦国执法吏的解释后,齐人也就释然了,转而支持秦法。
    忽忽一年过去,齐地初步稳定下来,齐人勤劳,拼命侍弄庄稼,获得一个好收成。果如秦国执法吏所言,秦国免掉他们一年赋税,这令齐人欢天喜地,载哥载舞,以示庆祝。
    这一年的收成非常丰厚,是无数齐人记忆中收获最为丰富的一年。在往昔,齐国王公贵族、世家豪强百般盘剥,想尽一切办法压榨他们,即使再好的收成,自己也不会得到多少。如今,如此丰厚的收成,全部归于自己,这要令齐人不欢喜都不成。
    秦国都城,咸阳,秦国王宫,上书房。
    秦异人、范睢、尉缭、蒙武艺、蔡泽、郑国在座。
    秦异人头戴帝冠,身着帝袍,端坐在矮几上,把范睢他们一扫视,只见他们脸上泛着笑容,甚为开心。
    “你们都很欢喜,是吧?”秦异人缓缓开口。
    “呵呵!”范睢他们发出一阵开心的畅笑声。
    “齐地新下,然而齐地治理极为顺利,取得不错的收成,齐人欢欣鼓舞,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秦已经得到齐地民心也。”秦异人脸上泛起笑容,道:“什么东西最重要?民心最为重要。大秦得到民心,也就意味着大秦能得天下。”
    自古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秦国在齐地推行秦法,得到齐地民心,这是最令人鼓舞的事儿,这意味着秦国前途美妙。
    “韩魏二地的情形与齐地差相仿佛,如今的韩人魏人都喜秦法,拥戴秦国。这是好事,大好事。”秦异人话锋一转,道:“然,这还不够,因为楚国和燕国未灭也,天下未一。眼下,大秦当以灭楚为要。楚国太大,半天下,此战必是艰难异常,大秦当早做准备。传旨,召回王翦、黄石、李斯、王绾、范增、顿弱、姚贾,共商灭楚之事。”
    “君上英明。”范睢他们齐声赞同。
    楚国太大,若是从理论上来说的话,占了现代中国的一半。现代中国的一半,那是何等的惊人。
    若是从楚国实际控制区域来说的话,楚国占了战国时代中国的一半,简单的说,长江以南的土地都是楚国的,还要包括淮河流域。
    秦国要灭楚,很不容易,必有一战,而且,还是异常艰难的一战。虽说秦国一直压着楚国打了上百年,然而,那是争霸之战,并非灭国之战,楚国打不过可以逃。灭国之战,楚国无处可逃,必然会拼死一战,其中的艰难凶险可想而知。
    虽然秦异人很是赞成乐毅遗策,秦国应当先稳固韩魏齐三地,再来灭楚,却不妨碍秦国早做灭楚的准备。
    相应的,秦国的准备越是充分,灭楚越是顺利。
    就这样,秦异人的旨意传出去后,王翦、黄石公、李斯、王绾、顿弱、姚贾和范增都明白秦异人的用意,是要为灭楚做准备,无不是放下手中事务,快马加鞭,赶赴咸阳。
    王翦他们很快就回到咸阳,受到秦人的热烈欢迎。尤其是上将军王翦,当他归来时,秦人更是抚老携幼相迎,一个劲的赞扬王翦。
    秦异人设宴款待王翦他们,酒宴之后,秦异人当即召集范睢、王翦、黄石公、尉缭、蒙武、李斯、王绾、蔡泽、郑国、顿弱、姚贾、范增这些文武重臣,共商大事。
    “大秦东进,两岁而灭三国,堪称盛事。”秦异人端坐在宝座上,高度评价这次东进。
    秦国在两年内灭掉韩魏齐三国,这的确称得上是一个奇迹了,众人大是欢喜,齐声畅笑。
    “尤其是魏齐两国之灭,更是奇迹中的奇迹,灭一魏国大秦未损一兵一卒,千古未有之事也。灭齐国这个曾经的一流战国,大秦伤亡不到一千,何其惊人。”秦异人脸上泛着笑容,冲王翦道:“上将军之善用兵若此,寡人欣慰。”
    “上将军了得!”范睢他们齐声附和。
    灭魏齐两国,充分展现了王翦过人的军事才华,人所难及。魏国这个曾经的霸主,秦国灭之竟然不损一兵一卒,绝对是奇迹中的奇迹,令人感叹。
    “君上过奖了,这都是君上英明。”王翦一如既往的谦逊。
    “王翦,莫要夸寡人了,这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秦异人轻轻一摆手,脸上的笑容一敛,一脸的肃穆,道:“这次,寡人把你们召回来,是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