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413章

秦皇纪-第413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这话,项燕的鼻子差点气歪了,若是再不走,就是秦军对付项氏子弟兵了,而不是项燕伏击秦军了。(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章 开始对峙
    “上将军高明,项燕果然有埋伏。”望着撤走的项氏子弟兵,一众秦将对王翦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想想项超挑战之时,言语辱及王翦,众将差点气炸肚皮,想要起兵来追杀。要不是王翦识破了项燕之谋的话,秦军一定会中计,会被项燕打一个措手不及,会伤亡不小。
    “上将军,快下令吧,我们追上去,把项氏子弟兵歼灭了。”一众秦将大是振奋,齐声叫嚷,更有人捋袖子,摩拳擦掌。
    项燕的十万子弟兵就在眼前,若是秦军压上去的话,不说全歼,至少会干掉很大一部分,这对项燕来说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要众将不兴奋都不成。
    这是良机当前,按理说王翦一定会同意。然而,出人意外的是,王翦竟然否决了,道:“不必。我们就这样行军便是,不快,也不慢。”
    “上将军,为何要如此?”众将齐声叫嚷了,尽管他们对王翦很是佩服,此时也没有什么佩服之情了,有秦将更是眼睛瞪得滚圆,比起牛眼睛还要大,更有人高声大气的喝问。
    “违令者,斩!”王翦沉声下令。
    众将万分不甘,却不得不执行这一命令。
    以王翦之精明,他不会看不出来此时是干掉项氏子弟兵的良机,问题是,干掉项氏项子弟兵之后呢?
    若是秦军果断出击的话,项氏子弟兵不说全被歼灭,至少会损失七八万。一旦失去了七八万项氏子弟兵,项燕还能再掌楚国兵权吗?
    要知道,楚国是世家大族把持朝政,一旦没有了项氏子弟兵这个筹码,即使项燕的军事才干再逆天,也不会被楚考烈王重用了,会被屈景昭黄四大世家吞得连骨头都不剩。
    没有了项燕这个反秦铁杆的话,说不定继任者就会不管淮水之地,而是各自守各自的封地,如此一来,秦国要把楚国的抵抗力量引诱到淮水之地一举歼灭的谋划就破产了。
    若是世家大族守着自己的封地,再仗着地利与秦军周旋,秦国的麻烦不小。
    是以,王翦权衡利害,还是决定放过十万项氏子弟兵。只要十万项氏子弟兵还在,项燕就能执掌楚国的兵权,楚国的抵抗力量就会集中在淮水之地,这对秦国有利。
    “不追?”项燕率领项氏子弟兵逃出老远,却是发现秦军并没有追来,不由得大是惊讶。
    从军事角度来说,追击项燕的子弟兵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要明白这点不需要多高的才智,是个人都明白的事儿。然而,王翦竟然眼睁睁的放过他,这令项燕太难以想象了。
    项燕差点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明白这是为何。
    “嗤!”项超失笑出声,冷笑道:“这个王翦真是浪得虚名,如此良机,他竟然错失了。”
    “闭嘴。”项燕却是冷斥一声,道:“如此简单的事儿,谁都能看明白,王翦不会破不明白,王翦此举必有深意。可是,他为何如此做呢?”
    项燕陷入沉思,却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哪里想得到,王翦是为了给他留下继续执掌楚国兵权的筹码罢了。这需要高明的政治眼光才能看得明白,项燕有着过人的军事才干,却没有政治智慧,自然是看不明白了。
    “王翦,不管你打的什么主意,这对我来说都是机会,我就不信,你不会不上当。”项燕转着念头,大声下令,道:“缓缓撤退。”
    他是想以此来钓王翦,以为王翦会耐不住性子,会派兵前来追杀。
    然而,项燕又失望了,秦军没有任何异动,仿佛项氏子弟兵并不存在似的,依然是用行军速度在推行,不疾不徐。
    这已经够让项燕惊奇的了,还有让他更加惊奇的,秦军行军不过五十里,王翦一声令下,秦军开始扎营了。
    “不走了?”项燕有些不信,眼睛瞪得滚圆,比起牛眼睛还要大。
    这一夜,项燕是提心吊胆,勒令项氏子弟兵严加戒备,以为秦军会来偷袭。然而,让他意外的是,秦军没有任何异动,真的是扎营歇息了。
    次日,秦军在王翦的指挥下,依然是行军五十里,然后就是安营扎寨,不走了。
    一边四日都是如此,项燕惊奇得眼珠子差点砸在地上了。他打了一辈子的仗,平生头一遭遇到这种事儿,绞尽脑汁却是想不明白。
    到了第五日,项燕实在是忍不住了,派出一千人趁夜去袭击秦军大营。哪里想得到,这一千人刚刚接近秦军营地,就被秦军的强弩射杀不少,只得退回来。
    “怪事,怪事。”秦军并不偷袭,项燕想要奇袭又没有机会,这令项燕大为不解,只能一个劲的叫怪事。
    项燕并不是轻言放弃的人,他率领项氏子弟兵,有时快,有时慢,想看看秦军的反应。
    然而,秦军没有任何异动,只是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前进,每日只前进五十里就扎营了。
    “上将军,为何要如此呀?眼睁睁的看着十万项氏子弟兵在前面,我们却不能攻击,这无异于是猫儿枕着咸鱼睡觉,折磨人呢。”秦将颇为不满,质问王翦。
    “执行军令。”王翦却是没有为他们释疑,而是冷冷的喝斥。
    “上将军,照这样下去的话,何时是个头呀?不会我们要追到楚国都城?”有秦将问道。
    “我们就追着项燕前进便是,他到哪儿我们就到哪儿。若他要退到楚国都城的话,那我们就去楚国都城吧。”王翦眉头一掀,如同出鞘的利剑。
    “可是,楚国都城离边境太远,若是我们赶到楚国都城的话,我们的粮草就会消耗光了。从秦地运粮来,太过漫长,容易为楚军袭击呢。”有秦将忧心忡忡。
    “是呀。”众将齐声附和。
    楚国都城郢离边境很远,若是秦军真要追到郢的话,秦军的后勤就是很大的问题。千多两千里的漫长补给线,会成为楚国第一攻击目标,令人不得不忧。
    “莫要担心,项燕很快就不会再退了。”王翦嘴角掠过一抹笑容。
    “为何?”众将大是不解。
    王翦没有回答众将的问题。
    很快的,这问题就有了答案。
    “阿父,如此也好,我们就牵着秦军的鼻子走,把秦军诱入大楚腹地,大楚再来攻击秦军的粮草,不愁秦军不破。”项超骑在骏马上,大是得意,为项燕出主意。
    “你想得美!”项燕却是沉声道,眼中厉芒闪烁,尽是恨意:“这个王翦,好狠啊。”
    “阿父,何出此言?”项超大为不解,道:“把秦军诱入大楚腹地,再断秦军粮道,这是妙计呀。”
    “妙计,妙个屁!”项燕脸沉似水,沉声喝道:“我们后面就是寿春了。寿春是淮水之地的中心,若是我们弃之不顾,秦军一旦攻下寿春,就夺得了淮水之地。以淮水之地的富饶,秦军还愁没粮草?”
    淮水之地是楚国的形胜,这里有着肥沃的良田,很是富饶。若是秦军占领了淮水之地的话,秦军也就不用再为粮草发愁了。
    要占领淮水之地,只要占领寿春就行了,因为寿春是淮水之地的中心城市。虽然曾经被王翦破坏过,却又恢复了,仍然繁华异常。
    “这……”项超脸色大变,他自以为是妙计的诱敌之策不过是招臭棋。
    “再说了,若是丢了寿春,丢了淮水之地,项氏还能在大楚立足吗?”项燕的脸色阴沉,阴森森的道:“屈景昭黄四氏早就在等机会对付我项氏了,若是有此一败,他们还不群起而攻之,我项氏就有灭族危机。”
    楚国的五大世家之间是相互利用,勾心斗角,可以斗得你死我活。千万不要给他们机会,不然的话,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
    若是项燕丢了寿春,丢了淮水之地的话,就是给了屈景昭黄四氏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一定会群起而攻之,把项氏给灭了,瓜分项氏的势力。
    而且,要灭项氏是名正言顺,四大世家完全可以打着问罪的旗号来行事。到那时,项氏必然是举族被诛灭。
    “咝!”项超冷汗大冒,直吸凉气,脸色大变。
    “阿父,这可如何是好?”项超再也没了主意。
    “国府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到了,我们就地扎营,绝不再退一步。”项燕沉声道,脸色阴沉沉的,仿佛有人借了他的银子,还了他糠似的。
    要是从内心来说,项燕绝对不愿意此时与王翦在这里对抗,可是,他后面就是寿春了,他不能再退了,只能安营扎寨。
    就这样,三十万楚军就地扎营了。
    “项燕,你不跑了?甚好,甚好!”王翦打量着楚军的营地,脸上泛起笑容,道:“就地扎营。”
    “上将军,我们何必扎营呢?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就进攻,一举而攻破楚军营地,活捉项燕。”一众秦将大声嚷道。
    “要干掉项燕,何必等到眼下时节。”王翦总算透露了一些口风,道:“执行军令。”
    王翦透露的口风并不多,总算让众将明白王翦如此做,必然有重大图谋,没人再有异议,执行军令去了。
    就这样,秦军也扎下营盘,与楚军对峙。
    “传令:谨守营地,不得出战。楚国挑战,用强弓劲弩射退便是。违者,斩!”扎好营盘后,王翦又传下一道将令。
    对峙了数日,项燕有些耐不住了,派军前来挑战,被秦军的强弓劲弩射退。
    一连数次挑战皆是如此。
    就这样,一晃眼间,半个月过去了,项燕是惊奇不已,退又不敢退,打又不能不打,苦不堪言。(未完待续。)
第五十章 层层施压
    秦国都城,咸阳,秦国王宫,上书房。
    秦异人头戴帝冠,身着帝袍,脸上泛着微笑,站得笔直。
    范睢、尉缭、蒙武、蔡泽这些文武重臣坐在矮几上,个个脸上泛着笑容。
    秦异人把他们一扫视,笑着问道:“你们说,上将军一这招是否高明?”
    “妙!绝妙!”范睢大拇指一竖,赞不绝口,道:“大秦要想把楚国的抵抗力量全部歼灭掉,首要之务就是把楚国的军队引诱到淮水之地,若是做不到此点,一切都是白费。上将军追着项燕,逼得项燕不得不对峙,第一步已经成功了。接下来,只需要大秦不断增兵,对楚国造成巨大的威胁,楚国就不得不增兵来应对,直到无兵可调。”
    范睢这话把王翦的用意说得通透。王翦率领三十万秦军追着项燕,不打不杀,只是追上去,就逼得项燕不能再退,不得不对峙。只要项燕对峙,秦国要把楚军引诱到淮水之地的谋划已经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只需要秦国不断增兵,对楚国制造巨大的压力,那么,楚国也只有增兵来应对了。
    “这个上将军,项燕大军当前,他竟然忍得住,没有一口吞下去,上将军之忍耐力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呀。”蒙武抚着额头,一脸的感慨。
    “没错。”尉缭也是赞成这话,道:“若说十万项氏子弟兵,上将军不吞掉不算什么的话,那么,三十万楚军当前,上将军没有吞掉,上将军这份忍耐力是何等的惊人啊。”
    一开始,项燕率领十万项氏子弟兵想要伏击王翦,却给王翦识破了,王翦完全可以把这十万项氏子弟兵干掉。可是,王翦从大局出发,没有这么做,这还能理解。问题是,三十万楚军当前,王翦同样没有下手,王翦这份忍耐力令人吃惊。
    “呵呵!”秦异人却是笑得异常舒畅,道:“这就是王翦!不仅目光深远,能看到他人不能看到的问题,更是懂得如何取舍。不仅项氏十万子弟兵是诱铒,就是这三十万楚军也是饵,若是一口吞掉的话,固然是痛快了,就是失去了引诱楚国上当的机会,如此之事,万万做不得呀。”
    要想把楚军引诱到淮水之地来,首先就要有饵。王翦选的这个饵是富饶的淮水之地。为了保护淮水之地,楚国一定会调兵遣将前来淮水之地。可是,这并非绝对,也有可能发生变数。若是王翦没有忍住,一吞把项氏十万子弟兵吞了的话,那么,项燕就失去了支柱,项氏就会被屈景昭黄四氏灭掉,项燕难以统军了。
    三十万楚军若是被王翦干掉的话,那么,项燕就有天大的罪过,会被屈景昭黄四氏正大光明的明正典刑。
    项燕是反秦的铁杆,只要他掌握军权,楚国就会竭尽所能的调集兵力与秦国对抗,秦国不用担心楚国不战而退。
    是以,王翦不干掉项燕的三十万大军是明智的选择。然而,三十万大军当前,秦军不下手,这无异于是馋猫枕着咸鱼睡觉,那需要何等的忍耐力,王翦这份忍耐力令人吃惊。
    “王翦已经拖住了项燕,是该大秦增兵的时候了。传旨,立时给王翦增兵十万。”秦异人眉头一挑,如同出鞘的利剑。
    秦异人的旨意传下,十万秦军启程,前去与王翦汇合。秦国在淮水之地的军队,达到了四十万之众。
    “秦国增兵了,以我手中的三十万大军难以抗衡,立时向君上求援。”项燕得到消息后,知道他手中的三十万大军不能与秦军抗衡,立时求援。
    XXXXXX
    “什么,秦国增兵了?”楚考烈王吓了一大跳,眉头一挑,道:“大楚也只能增兵了。快,召集群臣商议。”
    旨意传下,群臣赶来朝殿相聚,楚考烈王直陈其事,道:“寡人接得军报,秦国增兵十万,项燕难以抵挡,极需增援,屈景昭黄四氏要多多出兵。”
    “君上,为了保护淮水之地,臣愿出兵两千。”屈氏族长忙道。
    “两千?亏你说得出口。”楚考烈王眼中厉芒一闪,沉声喝斥,道:“你要为项燕为你副之时,你愿出兵数万,眼下却只出兵两千,你是何道理?”
    “君上,自从项燕出征以后,臣琢磨着,大楚稳若泰山,就把子弟兵解甲归田了,这不是没有兵吗?”屈氏族长脸上堆着笑容,忙解释。
    “解甲归田?好你个解甲归田。”楚考烈王阴沉着一张脸,冷冷的道:“寡人只听说你屈氏竭尽所能的征召子弟兵,就未闻你屈氏有过解甲归田的事儿。”
    “君上,是真的呀。要不,臣再去征召一千,出兵三千。”屈氏族长一脸的讨好笑容,态度绝对恭敬,就是没有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