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刷盘子还是读书 >

第9章

刷盘子还是读书-第9章

小说: 刷盘子还是读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新的科学实践之前及过程中,需要用“有不有标准,能不能贯彻标准”创立茂密的假说之林,让这些假说去相互质疑,相互斗争,激发灵感,逐步去逼近科学真理“可重复,可检验”。只要满足了“有不有标准,能不能贯彻标准”理论,都是科学理论,或多或少都有它的价值,即使它最后被证伪了,也能开拓思路,扩展视野,为新理论提供基础和柱石。
神学也能指导实践,神学实践与科学实践是完全不同的。神学实践是由神定义目标和路径,是神圣不可动摇的。成功了,是神显灵。失败了,是心不诚,或有原罪,或忍受痛苦,将来可以上天堂。
至少满足“有不有标准,能不能贯彻标准”才能称作科学理论或科学假说。但由于人的水平知识精力有限,人也会出差错,或不成熟不严密,如灵感,这个条件也很难满足。退一步,信仰“有不有标准,能不能贯彻标准”的也是科学理论或科学假说。实际体现了科学的本质是信仰,即是不是信仰科学精神——“可重复,可检验”。
第十节 皇帝的新衣—论战篇
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家喻户晓,寓意深刻,被世界各国选入小学教材。皇帝新衣的故事实际上以各种形式经常发生在我们的周边。原因很简单,很多客观事物非常复杂,不是人的感官能够直接感知的。由于包装和宣传技术的进步,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到的也不一定是事实。于是,各种漂亮的皇帝新衣在现实中不断上演。
不管什么类型的皇帝的新衣,都有共同的特点,即对人的要求比较高,如要求聪明和称职。当然不同时代的要求是不同的,如现在则要求有良心良知,独立思考,当然也要求聪明和称职。我——“愚蠢小猪”,即没有良心良知,也非常愚蠢和不称职,还不喜欢用脑,喜欢用手指头和脚趾头考虑问题,探查事物。
舰船知识网站号称是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军事网站。我的《刷盘子读书》也被好事者转贴到这里。舰船知识网站上有一个人气很旺的贴子《汉时关经济讲座》,在这个讨论中,讨论了我的《刷盘子读书》。我也去观摩了一下,于是也耐不住寂寞,加入战团。开贴的'汉时关'好象是经济学博士,据自己说还很有背景,另外一个叫'偏微分'的也是学经济的,好象在英国。
由于论战比较长,请大家耐心观摩。在论战过程中,我简单分析了《刷盘子读书》的结构和写作技巧,是如何满足科学论文要件的。当然主要不是分析《刷盘子读书》,而是推销“可重复,可检验”的科学精神。我认为科学精神是最重要的东西,是识别皇帝新衣唯一有效的武器。中国自“五四”以来寻找“赛先生”近百年,培养的学生大半不知道“赛先生”,这是中国日本最大的差距。在不影响意思的情况下,有些删节。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科学”教育。中国的主流经济学界是怎么样的神学或艺术组织。

'汉时关'
To he000:经济学的本质问题,前面已经讨论过了。凡是和社会有关的理论,都不可能是冷冰冰的“科学”,而很大程度上是“艺术”。我们说乐队指挥的水平高,叫做指挥艺术高超。军队战争水平高,叫做战争艺术高超。研究经济,经世济国,难道不与这两者更相似吗?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我不想争“科学”这个词的定义。但是经济与物理之间的巨大区别,是不能抹杀的。遏止今日,所有宣称自己的经济理论是“科学”的人,都不过是别有用心罢了。这一点已经被多少事实证明了。
PS:某些网友比较热心,喜欢说大话可以理解。但是他们的理论武器来源,恰恰是某些不负责任的经济学者。他们才是我最反感的。

'愚蠢小猪'
To汉时关网友:
你提到了艺术问题,科学也可以研究艺术,科学还可以研究神学。科学放到哪都是一样的,就是“可重复,可检验”。研究社会科学也是一样。这是我在强国论坛上发的文章的一段“有网友问,这个理论还没有被重复,被检验,那怎么办,尤其对社会问题研究,很难做实验和实施。其实“可重复,可检验”除了实践外,还有个理论上的“可重复,可检验”。就是说,论文中使用的概念,重复条件,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要清晰定义,具有可操作性,无论什么人,无论信仰,无论职位高低,是否聪明,用手指头和脚趾头思考,就能得到一致的结论。这非常重要,因为脑子会有偏见,会出现职位高,聪明的人才能看到的“皇帝新衣”。当然这个一致的结论是在这个自定义的概念,重复条件,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下的一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检验,体现了“可重复,可检验”的科学精神。”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汉时关网友是把经济学当作科学研究呢,还是其它。汉时关网友的研究满足科学的充要条件了吗?如果把社会研究当作艺术,则非常危险,就象画卡通片,可以自由拿捏现实,自由破坏,自由恢复,很有艺术感染力。同样的方法对社会要造成什么结果?
其实,我的目的不是为《刷盘子读书》争论什么,《刷盘子读书》只是假说而已,而是推销“可重复,可检验”的科学精神,这是中日之间最大的差距。我也不怀疑你的见解。我考虑的是你的那套理论的“可重复,可检验”的要件在什么地方。比如说,我也不批驳你的技术进步的判断,只是要你拿出一个评价技术力的标准。我的技术力进步的判断,是基于我的技术力评价标准。

'汉时关'
愚蠢小猪:你的发言我很欢迎,让本帖热闹不少。
你的经济观点,其逻辑很不明显,怕也难怪我不能理解。如果方便,请用三段论组织一下。“因为……,且……,所以……”这样我大概可以明白。
哲学问题,本帖前面也有讨论,现在不妨也说说。偏微分网友发言,至少还有个蓝本为凭。你对科学的定义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真理是我们大家都追求的东西。所谓真理,就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理解,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应,掌握了真理,就可以正确地进行实践,成功地实现人类的主观愿望。这个定义,是哲学界广泛采用的。 
有一句话,物质决定意识。任何理论,要因时而异,因地置宜。所以说,社会环境变了,经济理论就要跟着变。不然,就是刻舟求剑。社会环境没有变,经济理论就不能变,不然,就是掩耳盗铃。
以上道理,其实都是幼稚得不能再幼稚的道理了。
中国的社会环境,从来都是举世无双,再无相似的。那么,经济理论也只好不断地尝试着去适应这个独一无二的社会环境。这个过程,就是邓公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保证新生理论都是正确的,但是可以保证任何照抄照搬其它世界国家,其它历史阶段的理论,肯定都是错误的。
正是因为社会环境“不重复,不检验”所以经济理论就不可能“可重复,可检验”。你要是以为经济理论应该“可重复,可检验”,那只说明你没有认识到中国社会环境的“不重复,不检验”。
黑色游鱼说的“反对教条主义”,要用科学实践观来看,才是正解。

'偏微分'
 愚蠢小猪:
如果:科学=可重复,可检验.
那么地心说就是完美无缺的科学.
科学被这么定义,真的很悲唉.很清楚的一点,日本人的经济学有独到的成就,但他们把商学(经营学)归划的又笼统又混乱,仍然初级到没把市场学和人事管理学分类的阶段.所以不要把日本人说什么就都当成真的.
纯学术上讲,人对理论有不同的理解是很平常的,因为人智有限,看待问题总会不那么全面透彻.但现实中的不同"理解"往往带有强大的目的性,比如永动机的争论,再比如掷色子的上帝的争论.
而经济学家的争论,又有其特殊性,因为经济学本身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而追求利益最大化,就有很明显一个问题是谁的利益应该优先最大化.某些经济学家,就会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摆在第一位,某跟他们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利益最大化第二位,国家,公众的利益最大化可能要到三位四位.这是他们受经济学理论熏陶后所产生的偏性,当然也跟本性有关.说他们不负责,其实应该是很"负责"的,只是公众在接受经济学家的建议时,应格外小心而已.而最除根的办法,是自己掌握扎实的经济理论,尤其是争议不多的微观经济学理论,那么就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

'愚蠢小猪'
回偏微分网友和汉时关网友:
首先明确我是经济的外行,只是技术专家。我写的东西只是从一个技术专家眼里的考察,与什么经济学理论不沾边,当然很多人把我的东西归成什么一类。
两位网友是经济学科班出身的。原来我在太傻论坛论战时,发现经济学博士没有科学精神,让我很吃惊,但现在不吃惊了。几乎百分百在国内学经济的不知道科学是什么。我觉得需要普及一下科学的常识。
“科学”从西方传到日本,由日本翻译成汉字词汇后再到中国。但在中国完全走样了,与什么正确和真理联系起来了。科学的真理就只有一个“可重复,可检验”。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假说,迟早要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顶多是相对真理。如果宣称自己的理论是科学理论,就是假说,必然可以是“可重复,可检验”,与正误无关。只有在不断“可重复,可检验”中,理论才能不断修改完善提高。
“可重复,可检验”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在实践中可以不断重复,另一层意思是无论什么人,都可以进行检验,得到一致的结果。不会出现称职的和聪明的人才能检验,那是“皇帝的新衣”。那么对于社会运动来说,本身不能重复,但不同的人对它的结果都可以进行检验,得到一致的结论。
既然要检验,就需要客观的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很遗憾,社会问题及很多物理工程问题没有办法提出客观的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怎么办,就由研究者本人提出主观的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这种主观的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一定要可以操作,不同的人拿这个标准去评价事物,可以得到一致的结论,否则又是皇帝的新衣,当然,这种一致是在这自定义标准下的一致。这就是科学论文强调的“有不有标准,能不能贯彻标准”。满足了这一条就是科学论文,因为它具有可以被重复,被检验的特性。当然实践中可能并不满足,但由于有检验标准,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
但是,这种评价标准只是研究者主观定义的,很难说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因此,需要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不同的评价标准,让这些标准去相互斗争、借鉴和提高,逐步逼近客观的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
偏微分网友提到的地心说,当然是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就是假说,按照地心说理论提供的评价标准,在实践中“被重复,被检验”了。但是日心说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这个新的评价标准比旧的标准更能够刻画客观事物,于是地心说就被抛弃了。日心说是真理吗,其实也不是,现在已经抛弃日心说了。这反映了科学是在“可重复,可检验”精神指导下,人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旧理论不断完善甚至舍弃的过程,用茂密的假说之林逐步逼近客观真理的过程。很遗憾,科学是永远达不到客观真理的,如果谁声称掌握的是真理,那是对“可重复,可检验”的科学精神的背叛。
汉时关网友谈到:“正是因为社会环境“不重复,不检验”所以经济理论就不可能“可重复,可检验”。你要是以为经济理论应该“可重复,可检验”,那只说明你没有认识到中国社会环境的“不重复,不检验”。”这是完全没有科学精神的话。社会环境不能重复,但可以提供评价标准,让不同的人对社会运行的结果进行评价,得到一致的结论。当然这个一致是在自定义标准下的一致。这也是我为什么要你自己提出一个技术力评价标准的原因。好或者坏,不是凭自己的主观好恶去说,而是任何人都可以拿着你提供的尺子去测量,去评价,得到一致的结论。当然是你的评价标准好,还是我的评价标准好,那是标准斗争的问题,科学非常强调标准斗争。
具体例子是,比如说谈到东北改革,就需要把要达到的各种指标,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列出来,然后制定实施步骤。要记住,所有的方法都可能有问题,但不要紧,因为有检验,如果实际运行与理论预测不合,就需要停下来,找原因和对策。不是认为这个理论是真理,不符合理论的就是不好,就需要改,那是神学。

'汉时关'
愚蠢小猪:先说经济问题。你的观点到底是什么,我到现在还是没有清楚地看到。难道讲一点逻辑就这么难么。如果你的观点只是中国比日本落后四十年,那也可以用逻辑表达。按你前面帖子的逻辑就是:
大前提:日本有本书说中国比日本落后四十年。
小前提:那本书说的肯定是对的。
结论:中国比日本落后四十年。
你这样表达了以后,那我们就有讨论的可能了。我要不就是调查一下到底有没有那本书,要不就研究一下那本书到底说的对不对。这个就是讨论的平台和框架。
不过,你的观点如果只是中国比日本落后四十年,那我不准备和你讨论。舰船上说中国比日本落后一百年的都有。我很怀疑你想说的其实是中国的现行经济政策不是最优的。那么你的逻辑就应该是:
大前提:中国没有实行X政策。
小前提:实行X政策肯定有利于中国经济。
结论:中国现行政策不是最优的。
我把逻辑提示了一下,请你自己表达你的观点。我基于你的逻辑,才能进行分析。 
哲学问题,我想提醒你一下。哲学是一门学科,有这门学科自己的术语。不是你想怎么说就怎么样的。 
当然了,“你的科学”和“你的神学”是你首先提出的概念。我尊重你组合和运用这几个汉字的权力。所以我特意回避你的符号系统,我采用这门学科通行的符号:“真理”。 
事实上,一个经济理论,只要被证明为真理,即能够基于客观实在,反映事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