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海龙啸 >

第250章

东海龙啸-第250章

小说: 东海龙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一次火炮准备让日本人明显感到了不同,往日虽然琼军同样经常对他们的阵地进行炮击,可是火力却远不是这一次能够相提并论的,在遭受到了炮击的第一时间,日军就判断出今天恐怕就是琼军发动总攻的时候了
    当得出了这一判断之后,野战炮兵第8联队的濑户口岩次郎上佐便立刻向师团长下原熊弥中将进行请示,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濑户口岩次郎上佐便立刻拿出了自己所剩无几的炮兵出来进行反击,按照他们的想法,即便是自己的火炮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口径上都无法和琼军相提并论,但是不管怎么说,手头上明明有可以使用的火炮却不还击,只能眼睁睁看着琼军进行火炮准备,进攻部队丝毫没有受到任何干扰的进行展开,这简直就是炮兵的耻辱即便是拼着被琼军的报复性火力彻底摧毁,也一定要尽可能的在琼军发起总攻之前削弱他们的兵力
    可以说,这一次濑户口岩次郎上佐的炮兵是抱着必死的觉悟进行还击的,他们很清楚的知道,一旦自己的火炮开火,必然会被琼军探知到火炮阵地的所在,接下来无论是报复性的火炮打击还是来自空中的轰炸都是不可避免的了果然,正如他们所预料的一般,就在濑户口岩次郎上佐指挥着炮兵轰击琼军炮兵阵地之后没有多久,琼军的报复性打击便开始了
    不过,琼军炮兵的报复性打击并非仅仅只针对日本炮兵,连带着继续轰击日军防御阵地的炮火也愈发猛烈了起来,这就使得驻守在防御阵地上的日军步兵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原本经过了最初的高密度炮击,琼军炮兵的炮击频率已经趋于缓和了,可是现在受到了日本炮兵的火力打击,琼军的炮击密度又骤然提升,甚至开始逼近最初三分钟的急射击频率了,凶猛的炮火使得遭受炮击的日军步兵不得不紧急联络濑户口岩次郎上佐希望他能够停止反击,赶紧把自己的炮击停下来,免得遭受到琼军加猛烈的炮击
    在听到了己方如此要求之后濑户口岩次郎上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随着师团长下原熊弥中将的命令,他不得不强忍着愤怒让自己仅剩下的5门炮撤出战斗
    自此,宋英辉的玄武师正面日军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炮兵部队,只有零星加强在前线的小型火炮还能够对他的部队造成些许困扰
    集中了大量100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对预突破地点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反复炮击之后,日本人所构筑的防御阵地变成了一副支离破碎的样子,原本连城一线的防御体系多处被拦腰截断,整个阵地变成了互相独立的一个个防御点
    而此时,琼崖炮兵的炮击行动刚刚结束,宋英辉便指挥着自己的玄武师沿着公路开始自南向北向台*北发动了进攻
    处在整个攻击队伍对前锋的自然是玄武师的特产——三型坦克的城市作战专用变形车“犀牛”式坦克因为普通的坦克一旦进入到了城市环境便会暴露出大量的缺点原本不容易遭到攻击的车体侧后方和顶部变得极易遭到攻击,而坦克的火炮在城市环境又有些发挥不出效果,因此琼军专门城市作战而改装出了一批特殊的坦克,这就是“犀牛”式坦克
    作为专为城市作战而改装的坦克,“犀牛”式坦克在三型坦克的基础上大大加强了防御能力,围绕着车体加装了一圈的附加装甲车体前部直接在前装甲板上安装附加装甲,使得“犀牛”式坦克的前装甲厚度达到了惊人的130毫米再加上倾斜装甲的防护能力加成,使得“犀牛”式坦克的前装甲几乎可以达到二战末期德国人使用劣质装甲板生产的“虎王”式重型坦克的前装甲防护水平
    就目前日军的反坦克能力,即便是拉着日本人最大口径的反坦克炮抵在“犀牛”坦克的前装甲上进行零距离射击都不可能击穿它的前装甲
    在“犀牛”式坦克的侧面和后面则安装有用60毫米厚的装甲板制成的裙板,保护着包括负重轮在内的车体侧面,同样的60毫米厚的装甲板同样不是日本人通常所使用的反坦克武器所能够对抗的一个厚度何况在附加装甲裙板的后方还有一层坦克本身的侧装甲在保护着坦克的安全
    城市作战之中经常会遇到高空袭击,很多时候楼房上面会埋伏有敌人的部队,他们可以在高处攻击坦克,为了防备这种袭击,“犀牛”式坦克同样特意大大加强了顶装甲同时为了对付莫洛托夫鸡尾酒的燃烧弹攻击,车体四面和顶部都安装有灭火器喷射口,一旦遭到燃烧弹攻击便可以立刻喷射出灭火剂扑灭火焰
    可以说除了大口径榴弹炮、重磅炸弹等等大杀器的直接命中,否则“犀牛”式坦克将几乎不可能被目前日军所装备的武器击毁
    “犀牛”式坦克和三型坦克最大的区别在于炮塔,“犀牛”式坦克的炮塔是全设计的,鼓鼓囊囊的像是一个怪异的大盒子,在这个大盒子之内安装的是一门105毫米短管榴弹炮,抬高安装的火炮拥有远过一般坦克的仰角,以利于攻击楼房高层除了大口径榴弹炮之外,还有两挺独立安装在炮塔侧面同样拥有极大仰角可以对楼房高层进行扫射的12。7毫米机枪负责对付软目标为了越过障碍进行曲线攻击,炮塔顶部还安装有一门80毫米迫击炮除了这些炮塔上的武器之外,“犀牛”式坦克还将三型坦克车体前部无线电操作员操纵的自卫机枪换成了喷火器用于进攻坚固掩体
    在进行完了这一系列的改装工作之后,使得“犀牛”式坦克的体重严重标,重量达到了49吨之巨,由于没有变动动力系统,“犀牛”式坦克的最大公路行驶度仅仅只有每小时23公里,多的情况下行驶度仅仅只比步兵的推进度略快一些,而且耗油量激增,行程大大缩短
    可以说,这种“犀牛”式坦克在野外作战是非常郁闷的一件事情,虽然机械性能还算可靠,但是严重标的体重使得它根本无法快推进,地形稍微复杂一点便寸步难行,作战没进行多久就需要加油,实在是难伺候的紧
    但是这种在野外几乎一无是处的“犀牛”式坦克一旦进入到了城市环境便可以发挥出它恐怖的实力了动力虽然纠结,可是在城市的道路环境下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再加上强大的装甲防护能力和专门为城市作战而配备的武器搭配,“犀牛”式坦克便成为了城市作战的最强大武器未完待续)
第四十八幕 城市作战
    处在攻击队伍最前端的“犀牛”式坦克发动机发出阵阵粗重的喘息声,吃力的挪动着硕大的身躯,沿着公路一路朝向日军的防御阵地发起冲击,当然,以“犀牛”式坦克慢慢吞吞的度,使用冲击这个词是显的颇为别扭的
    宋英辉的主攻方向是日本第8师团的防御阵地,第8师团在1895年成立时是1个44制师团,包括5、17、31、32四个联队,但是在开战之前,第8师团进行了重编组,改制成了33制的师团,包括5、17、31三个联队目前宋英辉的当面之敌便是其中高阶于菟雄少将所指挥的第5联队
    作为日本的常备甲种师团之一,第8师团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即便阵地遭受到了琼军火炮的猛烈攻击,但是炮击刚刚停下日本兵们便纷纷拖着满是尘土和硝灰的军装从掩蔽所内钻了出来,跑到各自的阵地上严阵以待,军官们的口中不断呼喊着各种叽里咕噜的日语,不知道是在为士兵鼓舞士气还是在布置作战任务
    总的来说,虽说遭到了自打有日军这个名词以来就从未遇到过的高密度炮击,尽管遭受到了近百分之三十的减员,但是目前仍然坚守在阵地上的日军士气倒还算得上高昂
    只是,士气这种东西,在钢铁怪兽的“犀牛”式坦克面前就什么也算不上了
    当“犀牛”式坦克这种全身披挂厚重铠甲的怪物轰隆隆的抵近到日军阵地前的时候,几名日军士兵慌慌张张的扯掉了隐蔽起来的94式37毫米射炮的伪装网开始调整炮口,瞄准冲锋在最前面的“犀牛”式坦克
    日本人所使用的94式37毫米射炮是德国人KW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的仿制型,早在德国人的KW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还在设计阶段就签订了协议,带回资料进行仿制,对此罗杰倒是完全没有阻止,因为他知道,这种火炮除了应对一些低防护能力的装甲车之外就连自己轻型坦克都不怕
    同时,由于日军坚持不愿意使用没有任何爆炸效果的被帽穿甲弹,所采用的都是可以在击穿坦克装甲后可以起爆杀伤成员的穿甲爆破弹因此94式37毫米射炮的穿甲能力比KW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要低上10毫米左右
    以94式37毫米射炮发射穿甲爆破弹射击零度倾斜角放置的日本镍铬合金装甲板,在1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30毫米的装甲板,500米距离只有20毫米而当距离达到1200米之后94式37毫米射炮就甚至无法击穿过3毫米厚的装甲板
    显然,日本人在选取94式37毫米射炮作为主力反坦克兵器的时候并未考虑到他们的对手到底装备的是何种坦克,而是很自我的认为琼军的坦克也最多不过和他们类似,都是清一色的轻型坦克,是之前琼军装备的法国雷诺坦克的升级版对付这种玩具式的东西94式37毫米射炮完全足够使用了此外,虽说在32年淞沪之战时的琼军中出现了一款昙花一现的重型坦克,但是根据日本专家的判断,目前世界各国所装备的此类多炮塔重型坦克都是馅大皮薄,装甲厚度非常低,使用94式37毫米射炮完全可以应付
    当现在宋英辉玄武师的“犀牛”式坦克喷吐着黑烟出现在日军阵地前的时候他们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看法——这些坦克看起来非常的威武,但是装甲其实是很薄的,只要距离近一些,他们手中小巧的射炮完全足以摧毁这种庞然大物
    “犀牛”式坦克的行动非常迟缓,即便是已经来到了日军阵地前方不足1000米的距离上仍然是慢慢悠悠的向前以龟爬行时不时转动一下炮塔,以105毫米口径短管榴弹炮欺负一下敢于露头的日本守军,或者用80毫米迫击炮攻击一下躲在掩体后方的敌人,似乎完全没有发现日本人的那两门94式37毫米射炮
    “军曹,已经800米了”
    听到观察员报出来的数据,负责指挥94式37毫米射炮的军曹摇了摇头800米的距离并不保险,毕竟对方的身躯是如此硕大,看上去有种很壮实的感觉,反正对方尚未发现自己,为了确保能够击穿,那就再放近一些好了
    “犀牛”式坦克的行驶度颇慢,再加上此时度日如年的气氛,日军军曹只感觉自己似乎等了很久很久才听到观察员的再次开口
    “500米”
    500米,这个距离应该差不多了,军曹如是想到,随即拍了拍炮手的肩膀,大声喊道:“开火把那头大笨熊给我留下来”
    “砰”
    94式37毫米射炮突然在区区500米的距离上对“犀牛”式坦克开火了,然后,然后除了在装甲板上留下一块青痕之外什么也没有发生,军曹口中的那头大笨熊仍然没事似的慢吞吞往前爬着
    “居然没有办法击穿?支那人的装甲怎么会如此厚?”日军军曹惊讶起来,在望远镜中,日军军曹清楚的看到了发生的一切,刚刚琼军“犀牛”式坦克被击中的部位不要说是穿孔了,甚至就连坑凹都微不可见,只有青白色的痕迹说明此处曾经遭受过攻击
    “我们刚刚好像遭到攻击了?我刚刚好像听到了砰的一声有什么东西砸在咱们的装甲上了”“犀牛”式坦克的炮塔内,炮长突然开口说道
    “我好像也听到了”车长说着,将脑袋伸进指挥塔内四处观望起来试图找出刚刚攻击他们的凶手
    恰好就在这时,日本人的第二门炮也开火了,他们显然也发现了第一门炮攻击“犀牛”式坦克的正面装甲完全无法穿透,于是他们在临开火之前将目标转变成了履带,试图通过击毁履带来使“犀牛”式坦克失去行动力尽管“犀牛”式坦克的两侧都安装有几乎贴地的裙板保护履带,但日本人天真的认为只要集中火力攻击,即便无法击穿“犀牛”式坦克的裙板装甲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也很有可能使坦克脆弱的履带发生断裂或者脱落
    显然,这一次日本人仍然是将琼军的坦克当成了他们自己的产品来考虑的,行走装置脆弱是日本坦克的通病但却不是琼崖坦克的
    日本人的攻击并没能对“犀牛”式坦克的行动造成什么影响反倒是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我看见他们了1点钟方向,巨石左侧10米”“犀牛”式坦克的车长很快报出了他所看到的敌人方位
    紧接着,“犀牛”式坦克停了下来坦克炮塔开始旋转,仅仅只有300米的距离命中自然不成问题,105毫米短管榴弹炮射出的炮弹准确命中目标,将94式37毫米射炮给打成了零件状态,日本炮组成员见到坦克炮塔转向他们,倒是逃得快,幸运的躲过了一劫
    就在第二门94式37毫米射炮被打回零件状态的同时,之前日军军曹所负责的第一门炮也没能逃出生天,他们的行动虽然没有被所攻击的坦克察觉,可是却被跟随在坦克后面发动攻击的步兵发现了他们快推进到日军炮兵阵地前沿,然后使用榴弹发射器将日本射炮阵地摧毁
    …………………………
    “这些日本人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在出发阵地坚固地堡式指挥所内,看到几个赤*裸着上半身背着炸药包准备舍身炸坦克的日本兵被12。7毫米机枪拦腰打成两截,朱青岳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来
    如果按照一战时期的标准日本人的防御阵地已经称得上是完备了,但是他们还是太过轻视琼军的装甲力量了自从成军以来从未收到过外来装甲部队威胁的日军从上到下都没有对反装甲作战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反装甲措施的训练是几乎没有就像现在,日军阵地前方除了一道足以称得上狭小的反坦克壕之外就再没有什么得力的反坦克措施了,而那道反坦克壕则早在琼军的火力准备时便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剩余的段落也被琼军坦克用临时携带的木材填满根本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看着眼前的“犀牛”式坦克就那么大大方方的停在日军阵地前几百米的距离上,肆无忌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