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佳期如梦爱如胭红 >

第8章

佳期如梦爱如胭红-第8章

小说: 佳期如梦爱如胭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刘欣还命董贤随身侍候。万千宠爱集于董贤一身。二人,同辇而坐,同车而乘,同榻而眠。并且,刘欣还下令说要在自己的陵旁为董贤筑一墓。意为,生则同床,死则同穴。甚至,刘欣还有禅让帝位于董贤的想法,确是惊煞世人。

中国成语当中形容同性之爱的〃断袖之癖〃一词便是由汉哀帝和董贤而来。相传,董贤〃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其恩爱至此〃。说二人睡在一起,刘欣起床时怕惊扰董贤,便自断龙袍之袖,以安董贤之眠。是为〃断袖〃一词的典故。

爱到深浓时,总是体现在细微处。细微之处的感情总以朴素本真的状态豁然而出,是最原始最挚烈的。

于此不论是非只谈情。纵然汉哀帝和董贤素来为人所不齿,后人评价也是尖刻没有退让。但世人却不想二人之间的情谊深笃绝非大多匆匆草草的男欢女爱所能企及。这当然是值得赞叹的。再如何菲薄,至少,他们还有爱。

山月不知心里事 第35节:留得枯荷听雨声(2)

其实据史记载,大汉朝的帝王似有好男色的传统。司马迁在《史记·佞幸列传》中开宗明义地说〃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班固亦于《汉书·佞幸传》末尾撰文〃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大汉朝士宦男色色媚倾意帝王的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汉高祖与籍孺。据《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记载,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起兵作乱,刘邦则佯病避战。说后来因情势危急,樊哙等大臣直闯入皇宫面圣,却发现刘邦正睡于一位宦官身上。据考证,此人乃是籍孺。

比如,汉惠帝与闳孺。班固《汉书》里说,汉惠帝时,有佞臣闳孺,擅婉媚之功,常与皇帝同卧,宠冠一时。后来宫人为得宠幸,纷纷效仿闳孺,帽插翎羽,面敷脂粉。宫廷之中一时风气靡靡。

比如,汉文帝与邓通。邓通出身低微,但与汉文帝感情交好,非常人可比。相传,汉文帝十八年(公元前162年),汉文帝背生毒疮,辗转难眠,痛苦不堪。御医多次诊断,仍未见疗效,于是,汉文帝暴怒。幸臣邓通闻迅后,不顾脓疮恶臭,用嘴给文帝吸出疮里面的脓汁。邓通之举实在令人咋舌。

功德盖世的汉武帝亦有好男色的习性,并且相传汉武帝的幸臣众多。比较出名的有韩嫣与李延年。《史记·佞幸列传第六十五》记道:〃今天子中宠臣,士人则韩王孙嫣,宦者则李延年。〃

韩嫣与汉武帝刘彻自幼相识,感情深厚,〃时嫣常与上卧起〃。后来更是因宠而富,把金丸当弹球,每日都会遗落十余个。贫家子女常紧随韩嫣身后,待金丸落地,便上前哄抢。因此,当时民间便流传着一句〃苦饥寒,逐金丸〃的歌谣。冯梦龙《情外史》有撰:〃韩嫣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余。长安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京师儿童每闻嫣出弹,辄随之,望丸之所落辄拾焉。〃

李延年是宦官。倡优出身的他,性知音,善歌舞,音乐造诣颇高,深得汉武帝赏识。《史记》里也说他〃与上卧起,甚贵幸,埒如韩嫣〃。

诸如此类,好男色事,屡见不鲜。于是,他与历史也不是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虽在常人眼里是异数,却也能生出别样一种风情。佞幸是汉代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亚文化群体,对汉代政治造成了重大影响。然而,至今罕见关于汉代佞幸的专门研究。但纵然如此,那些奇异的感情事始终横亘在历史里,不消失不褪色,任谁也避不开。

自公元前7年至公元前1年,刘欣一共在位七年。公元前1年六月戊午日驾崩,原因不明。葬于义陵,一说葬在扶风,谥为孝哀皇帝。刘欣去后,董贤也自尽。是见大势已去难能自保也好,是为他爱以身殉情也好。至少,董贤给了自己与刘欣的这段感情一个可被浪漫想象的终局。

山月不知心里事 第36节:举案齐眉两相倚(1)

这样也好,生在牢笼里,死得自由身。来世,愿他为男他为女,愿他做夫他当妻,做对寻常相伴人。追忆这一对人,不能不感伤。因对于爱,他们总是这样予取予求着。竭尽一生的勇气和力。

举案齐眉两相倚——孟光·梁鸿

鸿山东麓,鹅湖之滨。有男梁鸿,有女孟光。

梁鸿意朗,孟光情挚。举案齐眉,恩爱不移。

相传东汉初年,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有男子名曰梁鸿,字伯鸾。家贫但性情狷介实挚。曾入太学受业。学毕,于上林苑牧彘。其人正直诚恳、谦恭有礼。

有一回,梁鸿〃误遗火延及他舍〃,不小心将房屋弄着了火,殃及了左右邻居。于是他便一家一家登门道歉,并将所养的猪作为赔偿物送给对方。〃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不料,有一户人家,心贪难餍,说梁鸿赔偿得不够。于是,梁鸿说,自己〃无他财,愿以身居作〃。我没有别的财物,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做工来抵。这家人便答应了。但见梁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勤恳不懈怠,处处竭力一丝不苟。这便是梁鸿内心的道德所在。极少有人,如他,内心的意念对自己时刻具备约束力。绝不做任何一丝有违内心道德准绳的事。

《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传》记:〃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

后来,梁鸿的诚挚与勤恳被邻家的老人们看在眼里,深觉此年轻人非是庸常之人。人至耄耋之年,总有一些生命的时辰里积淀出的大智慧。他们会将人看得十分准确。比如对梁鸿,便是如此。老人们一起指责梁鸿做活的主人家,不该如此刻薄对待他。

再然后,那家人被感动,也对梁鸿倍加尊重,并欲将梁鸿赔偿的猪归还,但梁鸿坚决不接受。在他的意念当中,这是他理应给予他们的物。他没有分毫理由收回。所有的劳作也是他甘愿而为,未曾对此有丝毫怨怼之心。

如此良人,名声一旦传开,定有女子会爱慕。果然,梁鸿的品德操行被世人得知后,许多女子想嫁与他为妻。但梁鸿却不应。

正此时,同县孟氏有一女,其人相貌不扬,力大如男,据说能将石臼轻易举起。她在周遭亲朋眼中从来都是难以嫁出的女子。却不料孟女不管不顾,仍旧兀自有爱情理想。她向父母宣布:一则不嫁,要嫁就要嫁梁鸿。这话落到旁人耳里,甚至连她的父母,也觉得女儿是自不量力。这一桩事顿时传成了孟女的笑柄。

不过,世事都有注定,人人都无可预计。爱情是尘世中变数最大的一件事。没有人有毫厘不差按部就班的本事。所以梁鸿推拒了诸多美人却偏偏笃定心意娶过孟女,惊煞了多少颗心。梁鸿娶孟女,只为她性淳朴情敦厚,正应了他心底的好。

山月不知心里事 第37节:举案齐眉两相倚(2)

梁鸿是有大智慧的男子。他懂得穿透表象关注本质,对感情对女子的态度也是深透清明的。孟女虽〃肥丑而黑〃,却为人纯良朴素。梁鸿知,这样敦厚的女子内心必定恒存一种静好安和的生存态度。这才是能令他心有所喜的女子。

梁鸿听闻孟女对他有意,便下了礼聘。孟女出嫁时还请求夫家为她准备制作粗布衣服、草鞋、纺织用的筐、搓绳子的工具。这令梁鸿十分感动,内心对她赞赏不已。等到出嫁,才梳妆打扮进了门。

梁鸿与孟女成亲伊始,梁鸿竟出人意料地对孟女冷漠相待。过门七日,梁鸿不语。素来温常有礼的梁鸿竟做出如此异状,这令孟女十分惶恐不安。后来,孟女〃乃跪黙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孟女竟跪倒在地泣诉:〃妾早闻夫君贤名,立誓非您莫嫁;夫君也拒绝了许多家的提亲,最后选定了妾为妻。可不知为什么,婚后,夫君默默无语,不知妾犯了什么过失?〃

这是《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传》所记事宜当中最令人不悦的一段。说它不悦,在于它被记述时,记述者内心尚不能清正地对待男女感情。孟女在此处被写得十分卑贱。尚不知自己犯了何错,便跪地请罪。

历史之所以研究时艰辛,便在于,任何的记述者都绝不可能摒弃所有的主观意念,不去掺杂任何感情色彩。这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人性本质决定的。所以这一处的细微冷暖也定是与真相有误差的。且将故事说完,再论个中偏颇。

梁鸿见孟女跪地泣诉,方启口说话,讲明了原因。他说,他所喜的女子本应坚持朴素清简的生活习性,如今她却着锦罗绸缎,涂脂抹粉,这违背当初娶她时的意愿,覆没了她令自己心动的纯素。听罢,孟女恍然醒悟。原来如此。

于是,孟女便立即将衣服换下,穿上布衣。也将头发整齐地梳起,绾成髻。静默不语,转过身去做起女工。梁鸿见妻子如此聪敏贤惠,实在不能不喜。〃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并且,梁鸿还为孟女取名为孟光,字德曜。意为孟光的仁德如光般曜目恒存,是妻中典范。从此,孟光荆钗布裙,襄助梁鸿,夫妻感情甚笃。

梁鸿性情狷介,不愿为官。他的生活理想便是隐居山水,享自然之乐。听风、观鱼,与山与水与石与树与自然之尘埃做非一般的亲近。这其中蕴涵的是梁鸿清定的人生态度。他本就是可与花草鸟虫风花雪月知音般相惜的清净人。所以,他注定会与她过上世人所羡的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

彼时,他便领着妻子住进霸陵山中。轻巧地从尘世脱身,纵入不被喧嚣扰的深净世外。本来,他与她便可以这样一直相携到老。却不料那一回他外出途经京师洛阳,见那帝王宫室奢华绮丽,内心一时暗涌波动,情不自禁地作出一番知天下民忧的感慨。然后作了一首诗,题做《五噫歌》。

山月不知心里事 第38节:举案齐眉两相倚(3)

陟彼北芒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巍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这首只有五句诗的《五噫歌》,每一句都以〃噫〃字慨叹结尾,连用五次,表达出了梁鸿内心对统治者劳民伤财强烈的控诉和愤慨。如此诗作,写出来需要的不是寻常的勇气和胆识。但是梁鸿毅然将内心知获付诸于诗,公布于世。

他大约也是可以料到自己的结局的。他只是比寻常人多出一些看透人生的智慧,他始终淡定自持,心静如水。汉章帝知道梁鸿作了这首《五噫歌》后,果然大为震怒。后来汉章帝下令缉捕梁鸿。于是,梁鸿不得不隐姓埋名,带着贤妻孟光逃亡远处。

这样的变故对他来说,是可预料的。他亦是处之泰然的。有这样敞阔的心魄和通达的意志的男子自然不是池中物。他在历史当中呈现出来的姿态是趋近完美的,是寻常男子可望不可即的,自然也是被记述者倾注了主观向往的。

梁鸿与孟光都是被当成某一种感情标志在被记录。梁鸿卓尔,孟光庸常。漂亮的男子与丑陋的女子相爱,仿佛是某一种感情择取方式的教导。其实道理是正确的,只是这一段爱情留下来的斑驳痕迹,此一时,后世缓缓寻去,也许知觉到的并不是那样美。

后来,他们离开了齐鲁,跨淮河、过长江,一路来到吴地。听说因梁鸿仰慕泰伯高风,便决定在泰伯墓地铁山安顿下来。至此,这一对双心相映的夫妻才算安顿下来。那时,梁鸿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给人舂米过活。之后的生活如风清和,是男耕女织的纯素的模样。

相传,那时孟光总会先把饭食准备好。待梁鸿每日劳作归来时,孟光便用双手将盘子托举至眉处一般高,送递给梁鸿食用。这一切被皋伯通看在眼里,令他大为惊讶。只觉:〃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一名雇工能让他的妻子对他如此恭敬有加,此人定有非凡之处。如此揣定,皋伯通便邀请梁鸿夫妻迁入他的家宅居住,并供给他们衣食。也因了这一次的机缘,梁鸿才得有机会著书立说。据说那时梁鸿闭户著书多达千余篇。成语〃举案齐眉〃便是由此处而来。

举案齐眉,素来是形容夫妻感情和谐深挚甚笃。如此也仿佛,举案齐眉的相处方式是夫妻生活的一种典范。梁鸿与孟光的举案齐眉,看在我的眼里是一种不可触及恬淡如心的境界。却不易亲近,坚硬干枯。

两个人相爱,应当内心自在,行事自由。梁鸿与孟光所择取的相处方式却是工整至极、严肃至极、清淡至极的。看过去虽有一种圆融,却没有爱情的意象当中所能给予人的那一种温柔。

山月不知心里事 第39节:夏木阴阴丽华亭(1)

读《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传》,读出一种气硬洁净的爱情之式,当然也不坏。因它亦是一种生活态度,有某一种修养的体现。但希望来生,她与他之间,能多一些风花雪月,多一些良言美意,多一些温柔辰光。

夏木阴阴丽华亭——阴丽华·刘秀

人人都说,海誓山盟总是赊。本意好美的一个词,最终却隐隐含了一丝凄惶。那是来自于爱人之间不能预知终局的不确定。所以海誓山盟的话变得清淡、飘浮、空隐。渐次失去被信任的质地。但他对她的爱,却是对感情誓言的一段最深刻的告慰。仿佛是历史长河里深情斑驳下的唯一一点明照。

每忆及那一双人,总觉整个人都变得柔情起来。仿佛过往一切的浮嚣、骚动、不安都是虚像。仿佛内心深处恒存的某一种对爱的笃定才是真相。纵然它温柔而脆弱。

公元前6年,他出生于河南南阳西南方的刘家。生时,便得一身清定又洒然之气。不哭不闹,静静卧于素色襁褓。他是刘秀,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相传,他的父亲刘钦和母亲樊娴生下他那一年,方圆百里任何一家的收成都比不上刘家,刘家的田里竟还出现了一茎九穗的奇象。因他太好,连出生都被后世描摹出浪漫。

虽然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有着纯然的皇室血统,但是,时已西汉末年,实质上,刘秀一家也无皇室子嗣之实。父亲官职虽小,但母亲娘家富有,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