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才重生 >

第151章

天才重生-第151章

小说: 天才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很著名的古诗,十分有意境,许多书法爱好者都喜欢写这首诗。
而庞《枫桥夜泊》华举起的两幅字,虽然是同一个内容,但其不同,却让人一眼就看了出来。
一个是手写的,一个是印刷体。
对于庞《枫桥夜泊》华为什么会拿出这样的两幅字,大家都不很明白,但大家的目光却都被那副手写的字所吸引过去了。那一首漂亮的楷书,法度严谨而不失大气,工整中透着舒展,光是看上去就能够感受到那股跃然于纸面上的艺术美感。
至于那印刷体,虽然也是漂亮的楷体字,但大家却只看了两眼就懒得看了。为什么,书本上、广告牌上、电脑里,天天都可以看到,到处都可以看到,再看还有什么好看的。
“大家认为,这两幅字哪个更好一些呢?”庞钟华笑着问道。



第二百七十七章 高下立判
“大家认为,这两幅字哪个更好一些呢?”庞钟华此言一出,下面“哄”的一声全笑了,不少同学更是大声地说道:“当然是庞老师写的好了,那边那个一看就是从电脑里打印出来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
庞钟华并没有因为大家的夸赞而露出高兴的神色,而是将两幅作品收了起来,用一种认真的语气说道:“我给大家展示这两幅作品,并不是为了证明我写的比电脑里面打出来的好看,而是用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书法,并不是单纯的写字,它像音乐一样,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融入我们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这就使我们的书法具有了活的灵魂,这才是书法区别于那些印刷字的最大的不同之处。”
我听着庞仲华的话,暗暗同自己对书法的领悟对比着,突然有一种明悟的感觉,原来自己在写字的时候,总觉得有一种音乐的律动,但却一直不知道自己这样的状态是正确还是错误。但现在听到庞钟华的话,我自己突然有了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原来不光是自己写字的时候有这样的感觉,这位著名的书法家,也有着相似的体悟。而且他刚才提到了书法具有的活的灵魂,这不禁让他想起了书魂,同时也体会到了唐伯虎书画功力之深厚,居然做到了单凭对书画的体悟,凝成书魂,这得需要多么高的境界。同时我又想到了那些其他的成名的书法家们,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凝成书魂呢?可惜自己不能主动招唤黑白无常。不然向他们两个打听一下,估计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庞钟华继续讲解着他对书法的一些感悟。我发现他讲的东西大多数都属于大致方向性的东西,而对于一些具体的技法,却讲得很少。这也难怪,这样大师级的讲座,而且只有短短的一节,自然不会浪费时间来讲解那些基本地运笔、结构之类的东西。
即使如此,庞钟华生动精彩的讲解,仍不时博得了下面的阵阵掌声,那些喜欢书法的同学们更是听得眼中异采连连,大感受益匪浅,就连学校的那两位写字老师。都不时信服地点点头,偶尔还在小本子上记着什么。
终于到了最令人激动的时刻了。结束了四十多分钟的讲解后,两名同学抬上来一张铺上了毡布的书画专用的书桌,随即一直坐在一旁地刘承诚老师亲自拿来早就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将宣纸用镇纸压好。又在砚台里倒上精制的一得阁墨汁。
坐在边上地姚玉华笑着对庞钟华说道:“庞老师啊,既然到咱们首大来了,你可得给同学们露一手啊。大家可都等着看呢,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啊?”
“是!”,下面六百多人大声地回答着。
庞钟华微笑着站了起来,笑着对大家说:“好好,那我就给同学们写一幅字。”
站到了铺好的宣纸面前,庞钟华拿起了已经润好的白云笔,略微深思了片刻,便凝神提气,手腕悬空。写了起来。
下面数百同学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注视着书桌上正在奋笔疾书的庞钟华。由于是阶梯教室,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纸上面的内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随着庞钟华手腕的挥舞,一行行如行云流水般的行书跃然纸上。
小礼堂的音响里,不知从什么时候,放起了古琴曲《高山流水》。琴声时而高远,锵然如金石之声,时而幽静,若山间汩汩泉音,衬着正在凝神挥豪的庞钟华,隐隐有一丝禅意。
声声古琴之下,庞钟华笔下更增了一份难以言喻的古朴之味道,那一行行书看似每个字都随意得很,但偏偏通篇看上去,却给人一种十分协调地感觉,直到写完最后一个字收笔时,一副字看上去,通篇浑然一体,看上去甚是舒服。
将笔放在砚台上,庞钟华拿过自己地印鉴,盖在了字幅的左下角地签名处,随即直起身笑着向主席台上的几位示意。随后,立刻有两名同学走过去,将这幅刚刚完成的《陋室铭》举了起来。
看着这幅形意俱佳的作品,小礼堂里的所有同学和领导老师们都由衷地鼓起了掌,大师级的作品,毕竟不凡。
“我将这首刘禹锡的《陋室铭》送给同学们,同时也与大家共勉,在追求书法艺术上道路上,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坎坷和困难,真正喜欢书法的人,要有大毅力,要耐得住寂寞,只要同学们守得住心中的这方陋室,将来等着你们的,将是美好的收获!”庞钟华这番话,再次引起了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
“好,十分感谢庞钟华老师精彩的书法表演,下面还有一点时间,应同学们的要求,我们将现场抽取几位同学,和庞钟华老师进行现场交流,有谁想要上台来和我们的庞老师当面请教,请举手!”
姚玉华说着,看着台上齐刷刷的、几乎全部举起来的手,很满意这种效果,书桌旁的庞钟华看着,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陈美玲,你上来。”姚玉华操着一口京味味儿十足的普通话说着,随即胳膊伸得笔直指向我身后的陈美玲。
“哇,太好了,居然抽到我!”陈美玲一脸兴奋地说道,随即连忙转身向台上走去,而其他的同学,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这位幸运的女孩。
“庞老师您好!”陈美玲走上台,十分乖巧地对着庞钟华鞠了一躬,说话间,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你好啊!美玲同学。”庞钟华笑着点了点头。
“庞老师,这是我们学校一年级的学生,也是书法兴趣小组的同学,毛笔字和钢笔字写得都不错的。”姚玉华介绍着,不过之所以他一开始就指定陈美玲,估计也是因为陈美玲经常到团委帮着他抄写一些材料的原因。
“庞老师,我献丑写几个字,您给我提提意见呗。”陈美玲说着,那张圆圆的小脸上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
“行啊,你来吧。”庞钟华和气地说着,随即快速地将自己面前的书桌让了出来。
陈美玲家里是市里的,从小就经常经历一些登台演出的过程,因此面对这样的场面,显得很从容。只见她轻轻吁了一口气,拿起了庞钟华刚刚放在砚台上的那支毛笔,探了探笔锋,看着面前雪白的宣纸,平静了片刻,下笔写了起来。
陈美玲写得很慢,一笔一笔写得一丝不苟,说是写字,倒不如说是画字更加形象些。
几百双眼睛看着埋头写字的陈美玲,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却露出一丝不屑的眼神。“切,写这么老慢,这也叫写字,我看干脆叫画画儿得了。”后排的一位男生小声说道。
“是啊,我可不记得老师教的时候写这么慢来着。”另外一个女生附和着。
过了片刻,陈美玲的四个字便写好了,是书法小组平日里经常练习的“惠风和畅”四个大字。
从陈美玲落笔的一刻起,庞钟华便站到了她身边仔细地看着,脸上始终带着一丝微笑,看不出是赞许还是其他的意思。
陈美玲的字,倒是引起了台下一阵掌声,但显然有些稀稀落落的,鼓掌的大多是三班的学生,但也有一些其他班的。
“庞老师,我写完啦。”陈美玲说着,将笔放下,眼里一副期待的神情看着庞钟华。
“唔,写得不错,间架结构掌握得很到位,隶书的特点也把握得很有火候。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它改变园匀为方折的笔法,字形扁方,左右伸展;左波右磔,蚕头燕尾;曲折方园,点画分明;提顿结合,粗细兼备,看上去十分圆润古朴。你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把握这些要点,另外运笔的时候要注意节奏的流畅,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就像这样。”庞钟华说着,拿起桌上的笔,手腕如同拉弓般,顿挫间,一个古朴大气的“惠”字便跃然纸上同陈美玲刚刚写的字比起来,这个字显然要透着一股工整与精巧,相比之下,陈美玲刚刚写的那几个字,便显得死板许多了。到底是书法大家,一笔下去,高下立判。
看着庞钟华的这一笔字,包括陈美玲在内,大家都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谢谢庞老师,您能将这个字送给我吗?”陈美玲抬起头笑道。
“当然可以,呵呵。”庞仲华笑道。
“谢谢!”陈美玲说着,小心翼翼地拿起了刚刚那副字,笑着走下台去。
“好了,下一个。”姚玉华看着下面又齐刷刷举起了一片的手,琢磨着该点谁。



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什么不敢的
随着姚玉华目光扫过下面,很多人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的神色。毕竟能够亲自同这位华夏国当代书法界如日中天的权威近距离交流,是每个书法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事情,每个人都希望这个幸运的机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哥们儿,选我啊,选我啊。”林景明这位书法迷一边高举着手,一边嘴里还小声地嘀咕着,看得我不禁一阵好笑。
不过终究这第二次机会,没有落到林景明的头上。
“刘宇环,你来。”姚玉华说着,又将胳膊伸得笔直,指着台下的一处地方。
听到姚玉华叫到这个名字,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一副很认同的神色,并没有谁有什么意见。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刘宇环在学校的书法爱好者的圈子里,实在是太有名了。这位并不是美术班的女生,一笔漂亮的钢笔字,却在强手如林的首大里稳稳地占了头把交椅。教学楼一侧的书法橱窗内,几乎每周都有她的作品,那工整俊秀的一笔钢笔字,不知道成为了多少人羡慕和超越的目标。
穿着白色印花格子裙子、留着整齐刘海儿的刘宇环,在身边室友的鼓励下,大方地向台前走去,轻快的步伐,犹如一朵清纯的百合花。
“庞老师,您好,这是我今天刚刚写的一幅字,请您多多批评指教。”刘宇环笑着说道。
“哦,好的。”庞钟华笑着接过了刘宇环手中的作品,略微一看。眼中便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唔,写得很不错。”庞钟华边说边仔细端详着,边看边不时地点着头。
一旁地刘承诚和潘之远也走了过来,一块儿看着,不时也附和着庞钟华的几句赞叹,显得十分专注。看到庞钟华很满意的神情。潘之远那张胖胖的圆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神色。刘宇环是他班上的学生,同时也在和他学习书法,如今,刘宇环能够得到庞钟华的认同,这让他立刻感到自己的地位徒然高了起来。想到在学校里的书法名头一直压着自己一头的美术组组长刘承诚,那个站在边上的干干瘦瘦的老头,如今却也露出赞许的神色,附和着庞钟华的赞美,他的脸上不禁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刘宇环同学,你的钢笔字写得很不错,很有筋骨啊,练了多久啦?”庞钟华笑着问道。
“恩,差不多有两年了吧,我一直和潘老师学习的。”刘宇环笑着说道。
“两年不到就能有这个水平?真是很了不起啊,对字的结构和运笔,你已经掌握了相当的火候了。”庞钟华由衷地赞叹道。此话一出,潘之远脸上的笑容更浓了,而刘承诚脸上却露出了些许不自然的神色,刘宇环在这样的场合公开说是和潘之远学习的书法,虽然说的是事实。可却让自己这个美术组组长的面子有些挂不住。如果不是有庞钟华在场。相信他早就将脸拉下来了。
“你的楷书基础已经很不错了,下一步我建议你可以试着练习下钢笔的行书和隶书。多多体会我刚才讲的书法中的音乐的韵律,相信可以让你的楷书得到更多地借鉴的。对了,我这儿有两本我最近出的钢笔行书和隶书的书,就送给你吧,平时练习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庞钟华说着,从桌子上早就准备好的一摞字贴中拿出了两本,递给了刘宇环。
“谢谢您庞老师,谢谢!!”刘宇环接过了字贴,眼里露出了掩饰不住的激动神色。
“不客气。”庞钟华笑着说道。
“对了,庞老师,您能帮我在这两本字贴上签个名吗?”刘宇环期待地问道。
“当然可以啦。”庞钟华笑着说道,随即从衣袋里掏出一支精致的派克美工钢笔,拧开笔帽,在翻开的字帖的扉页上写了起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赠刘宇环同学,二零零三年十一月钟华书于首大。”寥寥数笔,一行圆转如意、赏心悦目的行书便跃然纸上,看得一旁围观的众人喝彩连连。
捧着庞钟华签过字的字贴,刘宇环如获至宝,满脸兴奋和满足的笑容回到了座位上,一路上不知吸引了多少羡慕的目光。一本庞钟华亲笔签名的字贴,对于这些爱好书法的同学来讲,简直是太贵重、太难得了。
“哎,哥们儿,如果刚才我上去,这本字贴就是我的了。”林景明有些眼馋地看着刘宇环手里的字贴说道。
“一本字贴嘛,干嘛那么大惊小怪的,外面有的是卖的。”我故意逗林景明道。
“我当然知道外面有卖的,不过你能买到庞钟华亲笔签名的?”,齐振明问道。
“呵呵,一个签字而已嘛,要不我给你签一个?”我笑道。
“哈哈,哥们儿,你要说你给我一张你签名的唱片,还有点儿收藏价值,你签名的字贴?呵呵”林景明好笑地问道。
没理会林景明那有些揶揄的口气,我笑道:“你想要字贴那还不简单,直接上台去不就完了吗?”
“哥们儿,我也想啊,可姚老师不叫我,我总不能自己冲上去吧。”林景明笑道。
“那有什么不能的,来,我给你做个示范啊。”我说着,看了看讲台上正在向下扫着的姚玉华,高高地举起了手,同时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