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147章

大唐第一庄-第147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天罡表情更加的严肃了:“明日,紫薇宫南移,天象……”李元兴头都痛了,差一点冒出一句让袁天罡说人话。可毕竟自己是秦王,还是压着性子:“一句话,十个字之内,简单说明怎么了!”
“明天七世家秦王庄纳征!”袁天罡说完,心中默默一数,正好十个字。
李元兴摸了摸脸,又抓了抓头发,然后支着脑袋想了好半天,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老袁你回吧,两天后再说!”
袁天罡在袖子中摸了摸,拿出一本书放在桌上:“贫道告辞!”
书!难道是那个什么星像学吗?
拿起书李元兴看了一眼,书名《龙虎秘典》墨香还在,显然是袁天罡才写成不久的。
翻开看了两眼,李元兴重重的将书摔在桌上,轻笑着骂了一句:“看来岛国动作片,应该是从大唐学习的呀。不过他们没学全,一百零八式,最多学了个七成!”
纳征!
按照原订计划,这纳征更早一些,可惜一直没有好的日子。
以大唐礼节而言,纳征要在迎亲前一月内,半旬上。就是五至三十天后,选择迎亲日子,然后正式迎接。
大会客厅还在论茶,李元兴却是半点心情也没有了。
叫来崔孰礼,这才是李元兴头一次问自己大婚之事。换成其他人这样的不重视,怕是女方早就有意见了。
“长史有劳,本王大婚,明日纳征之事?”李元兴都有些不好意思问出口,自己真心是什么都没有管过,可以说火烧眉毛了这才问。
崔敦礼笑笑:“殿下办的是大事,这纳征的小事自然府中会安排好的。”
崔敦礼说的轻松,事实上秦王府为了准备这个大婚,至少有好几千人在忙碌着,光是秦王殿下大婚当日的三套礼服,以及一套备用的礼服,就有七十名绣工在日夜赶工,仅金线一项,就用了黄金六斤六两六钱六厘。
秦王近卫精挑三百人,光是这三百人的铠甲配刀工坊就有上千工匠在忙碌着。
要说是零碎小活计,数都数不清。只说一个数据,崔敦礼每天光是看秦王大婚的准备报告,就要十五斤纸,堆起来好大一堆的。
再忙,再累,此时也只会说一句,殿下尽放心,一切都会准备好。
“还有什么需要本王出面的,或者是为难之事?”李元兴问道。
崔孰礼摇了摇头:“殿下尽放心,一切已安好!”
崔孰礼最大的麻烦不是秦王庄的银钱不够,或者是人手不足,而是秦王殿下一次性娶七位秦王妃,这聘礼就是七份,虽然与七世家已经谈好流程,可却真正有一个大麻烦。
那就是,送聘礼之时的全福之人。
如果只有一家,那四个,六个,甚至是八个全福之人都没有问题,但现在,秦王孤身一人,李氏皇族不可能有这个全福之人,那么就只在长安城贵族之中寻找,七世家被排除在外后,真正有身份,有资格的还真的很难找。
最后,连程魔头那个比他还狠,还凶残的程家卢氏。
以及,那个让长安城中但凡了娶了小妾之人听到名字就怕的,房夫人。
这就样,人数还不够。
无奈,洛阳、巴蜀,有身份的世家又补充了十一人,这才勉强够了四十二位全福之人。崔孰礼在看到全福之人终于够数之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对下属说道:“不是不是殿下身为大唐秦王,怕不会有这么多世家贵妇愿意出面。”
魏征听到这话后却说道:“如果换个人,怕是也不可能同时娶七世家的七位嫡女!”
崔敦礼光是半于秦王大婚的报告就足足说了半个时辰,李元兴明白,崔孰礼出了大力了,而且魏征也一样。
仅仅是报告就说了半个时辰,真正准备起来,不知道要消耗多少心力。
李元兴起身走到书架前,打开下面的小柜拿出两只小盒,还有一个的硬皮本。
“崔长史,本王知道你辛苦了,本王一些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谢殿下赏赐!”崔孰礼双手接过,施礼感谢。
在李元兴的示意下,崔孰礼打开了自己的礼物,这本子他知道,用纸极精。也是在昨天,他才知道这样的纸,用那棉花为原料再有精良的工艺或许可以制造出来。眼下,这样的本子却是极贵重的礼物。
长全小木盒之中,崔敦礼却不认识了,这与崔壹叶用的那所谓的记事笔有所不同。
李元兴说道:“壹叶用的,只是临时记时方便。却与我中华文化背道而驰,书法,书写无法,自然上不了台面。”
“是,殿下说的极是。文字无法,自然是失了我中华体面!”
作为儒生,崔孰礼在选择秦王府府吏的时候,先不管你学问如何,第一个要求就是书法要过关,别说写的字象狗爬,就是没有美感的都没有资格入选。
“毛笔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写小字之时却有辛苦,此物名为金笔。华贵一些的用不足金为笔尖,普通的用精钢为笔尖。硬笔书法,亦是书法。我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包容万物,此笔是在极西之地,就是本王所说的罗马鹅毛笔改良而来。”
李元兴一边说着,一边示意如何吸墨水,如何书写。
李元兴的字在受到了虞士南、诸遂良的细心指点之后,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勉强可以入这些书法大家的法眼了。
崔孰礼试过之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此笔如何?”
“硬笔亦有书法,此笔制作怕是不容易。这墨汁想必是经过数次过滤,极是干净才可。殿下这里不知是否还有,是否可以大量制作?”崔孰礼问道。
李元兴想了一下自己的存货:“本王还有三十支,只是这笔就算是制作出来。如果没有相配合的纸也是无用。工坊那里已经在试制,进展并不顺利。倒是墨水,卢家的书斋调制的已经勉强可用。”
“那请殿下再拿十四支,明日纳征也需要一些特别之物!”
次日,天还没有亮,一道圣旨就已经送到了秦王庄。圣旨的内容上说道:秦王依然还在禁足期间,不得私自离开秦王庄。但大婚当日,禁足暂时取消。
“好,真好!”刚刚穿完秦王正规袍服的李元兴立即就命令给自己脱衣服。
站在一旁的崔敦礼却说道:“圣上英明!”
“是呀,不用专门跑一次长安城,倒是轻松了不少,本王有些怕这些麻烦的礼节了。”李元兴倒是实话实话,闲散习惯了的他,要是在长安城中,从进门后要走几步,每一步迈多大的步子,真正是很折磨人。
崔敦礼却说道:“殿下入长安,先入那一家才是真正的麻烦!”
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想了想,张开嘴准备再问,却有些不好意思问出口。崔敦礼倒底是年长许多,有些事情他也是猜到了,没等李元兴开口他就说道:“殿下,至于洞房先入那一间,下臣智穷。”
这还没有问了,就被堵了嘴。
李元兴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自己的麻烦还是要自己去解决的好。
崔敦礼这时又来了一句:“殿下,下臣说一句不怕殿下生气的话,洞房之事只是开始,后面的日子才是真正需要殿下劳心的。如果后院不宁,对殿下,对大唐都是极大的麻烦,只是此事,只能靠殿下自己解决了。”
李元兴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吉时已到,崔敦礼下令车队开始出发,向长安城而去。
昨日,长安新闻报上有一则花边新闻,仅这一条新闻就让整个长安沸腾了。
那新闻,只有短短的三句话。
新闻上说道:明日大唐秦王殿下纳征大礼,根据从七世家传来的消息,秦王庄聘礼仅仅只有一张纸。
一张纸的聘礼!
没有人会愚蠢到去想,这聘礼就是几百张堆起来也不值一文钱的纸张。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纸上写了什么?
是大唐秦王殿下的某种承诺,还是某一种授权,或者是坊间早就有传闻的,大唐秦王殿下要大兴大唐,七世家得到的纸,就是这个大兴大唐的分配方案,一个可以大唐,让世家,让士族,同兴同盛的分配方案。
也可以说是一种授权,真正的一纸百万金。(未完待续。)
、第248年 秦王聘礼【第二更】
【会努力,再有一更的,加油】
秦王庄的车队出发了,这聘礼说是一张纸,事实上却还是许多礼仪性的物品。
数为均数,取好事成双之意。
首先是礼饼两盒、然后是海味,秦王庄准备的有干虾酱两坛、元贝、鱼干等海味共六种,自然都是每样两盒,每一盒也要有两个人抬着。
再然后,发菜、香菇等山珍六样。
如果放在普通人家,远要不了这么多,可李元兴是秦王,所以这些礼节性的礼物都应该准备的齐全,李元兴还在崔敦礼那里看到一个册子,上面详细的写着每一种礼物所带的寓意,以及一些非常重要物品的细节讲究。
再下来,鱼、肉、活鸡等,又是六样。
秦王聘礼的车队足有五里长,自然不会简单就只有这些了。
六干果、六生果。
特别重要的,就是接下来的聘礼。
龙眼干、品枝干、合桃干、连壳花生生果:意即生生猛猛。具体怎么样一个生生猛猛,李元兴没有去细问,反正这就是讲究了,而且东西也不用自己去准备。
这有寓意的,远不止这一件。
茶叶、芝麻。祝愿什么忠贞不渝的意思,不过李元兴没有想明白这个如何解释。
还有几个很特殊的礼盒,比如装着莲子、百合暗喻守信不渝之类。
纸,那里有什么纸。至少李元兴是不知道这个传闻中的纸的,新闻就是这样,未必是真实的,也未必是假的。
看着车队缓缓的远离秦王庄,李元兴突然感觉到一阵轻松。摸了一支烟正准备点上,却听身旁一个声音说道:“很爽吧,没有一点期待吗?”
这个声音独一无二,武曌尖着嗓子搞怪。
李元兴没有回答,在身上翻出打火机把烟点上,用力的吸了一口气后喷出一个烟圈。
武曌继续说道:“就这事,换个地方,你要吃至少八年免费的饭呀!”
十四岁之下,未成年人。这是重罪了。
李元兴笑了,一弯腰将武曌提了起来,然后扛在肩膀上,这才说道:“你错了,肯定不止八年,因为是七个人。”
武曌贴近李元兴的耳朵,小声说道:“当时和秋香什么感觉?说说心情!”
“入乡随俗!”李元兴很淡定的回答了一句。
坐在李元兴肩膀上的武曌咯咯的笑个不停,李元兴又来了一句:“你不懂,当馋猫看到鱼,饿狼看到肉。其余的就只有本能的,所以提不到什么善恶之说的!”
武曌双手扶着李元兴的头冠,两只小腿在李元兴胸口摆动着,她也没有再接话。而是说道:“凤栖原,依原而建。我计算了一下,十天时间,土方量超过百万,这是我原先预计十八的工程量!”
李元兴不明白武曌说的是什么,也就没有接话。
武曌继续说道:“秦王农庄的各村的人,一听说这是给你修的,十天,一百万以上土方量。有多少?换一个很形象的解释吧,那就是十天时间把秦岭挖掉一座山,一道岭。而且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人领过工钱。”
李元兴默默的点了点头。
“好好干吧,你为大唐百姓付出一碗饭,他们就会回报你一车粮。我只是要告诉你,我很感动,甚至很羡慕你。”
李元兴嘴着嘴唇再次点了点头,说什么都是虚的。
把武曌放了下来,武曌自己回去小书房了,走远几步之后武曌突然回头:“你的床足够大呢。”李元兴脸色当时就为变了,指着庄内:“滚,快滚去干活,要不扣光你的月钱!”
武曌乐呵呵的跑掉了。
李元兴无奈的笑着,可这个笑容之中却多了一丝杀气。
“来人!”李元兴一声轻呼,白二娃立即来到了李元兴的面前。
“请魏长史来,速来!”李元兴说罢,往自己的小会客厅走去了。正在检查秦王庄迎接嫁妆的种布置的魏征不明白秦王召唤是为什么,可还是放下手头的活计赶到了李元兴的小会客厅。
“殿下!”魏征来后,看到李元兴背手面窗而立,立即施礼。
“写一份表章,大慈恩寺包藏祸心,只念前朝恩呢,不记本朝仁德!”李元兴说罢将几张纸放在桌上,正是慈苦大和尚所写的那份关于前朝何时下御旨免了佛门税粮之事,而且还加上了一句反驳。
反驳的内容是,佛门不在红尘之中,自然不问红尘之事。
魏征读完自己都倒吸一口寒气,这慈苦大和尚脑袋让驴踢了不成,想免税方法极多,却为何提到前朝。
提到前提也罢,可竟然白纸黑字,落下口实。
也罢,自己不想活了,怪不得天策上将府心狠。魏征坐下就开始写表章,文字华丽,内容主题就一个字,那就是造反。有人心念前朝,想造反。
“着天策府尉迟恭……”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元兴停顿了,脸上出现了一丝冰冷的笑容。这笑容间魏征都感觉到心中一寒,李元兴在这时说道:“灭寺!”
灭寺!
大慈恩寺或许还会存在,但这寺中的人永远也看不到他们眼中的红尘了。
不反抗,主犯诛,寺众为奴。
反抗,不知道寺中有多少人会死在大唐军阵的钢刀之下…
天策上将府在对于有人造反的时候,有先斩后奏之权,只要证据足够,可先杀!
魏征写完表章,也写完了给尉迟恭的命令,站起身来:“殿下,何时送出!”
“现在,你亲自去长安城面圣,你从走出皇宫大门的时候人,就是尉迟恭动手之时。”李元兴杀气十足的说着,魏征是经历过大唐立国战乱的人,自然不会害怕,长身一礼:“下臣领命,定不辱使命!”
魏征离开了,李元兴换上了身轻便的衣服,装模作样的去视察秦王庄迎亲的准备工作了。顺便口头表扬一下那些辛苦的仆役们,再吩咐加餐,要有肉。
魏征出了秦王庄,马车从旁边的侧路直奔长安城。
此时,就在长安城中大慈恩寺,玄奘正在苦劝慈苦:“佛门必须退,这粮税必须交。那怕只有一个象征的意义,也要交上。否则这就是与秦王庄为敌,我佛门必会有涛天大祸,甚至有血光之灾!”
“胡说,大唐秦王仁厚。”慈苦语气严厉的指责着。
“仁厚,那是伪善之人,秦王如同修罗地狱来的恶修罗,只知大唐天下,却不知天下大同。挥手之间,北方草原血流成河,这样的人怎么会仁厚!”玄奘不服,大声的反驳着。
“满嘴胡言,我佛门历朝历代不纳粮,不交税,不劳役。如在此朝改变,日后圆寂之时,如何面对西天佛祖,如何面前大唐天下僧众!”慈苦很坚持。
他说的没有错,这就是一个面子问题。
玄奘大礼跪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