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223章

大唐第一庄-第223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疃幕厥椤
李元兴心中明白,李二也很在意他这个秦王的颜面。这桥毕竟是李元兴第一个让天下百姓都看得到的大工程。
“殿下,殿下,大趣事!”陆毛锋从外面冲了进来。
他刚进来,就被褚遂良喝斥:“慌乱什么?殿下面前失了仪态。”
陆毛锋只是笑笑,没理会褚遂良,对李元兴说道:“殿下,今天大清早圣上的赐婚圣旨就下了,那杜尔那小子被属下扔进冰冷的水缸里这才清醒,他……”
陆毛锋没说完,李元兴就打断了他:“雷骑们的反应如何?”
说到正事,陆毛锋也不敢笑了,很严肃的回答:“殿下,雷骑们很兴奋,能娶到大唐公主对于他们来说,连作梦都想不到的。”
“安排些媒婆子,看有没有大唐民家女子,愿意嫁给雷骑的!”
“是!”陆毛锋一施礼,又跑了出去。
褚遂良又说道:“殿下难道不去天池吗?”
“你去吧,本王想安静一下。天池那里没有什么吸引本王的地方,今天晚上会有诗文大比,虞先生是主评之一,你去帮个手。顺便告诉参赛者,拿到冠军的人,秦王府也会有特别的赏赐,将其文章或者是字画印在大唐报上!”
“是!那臣下这就去了!”褚遂良施礼,退了出去。
天池!
李二并不是头一次来这里,但这一次来到天池之后,李二当着李渊的面笑骂道:“五郎很滑头呀,这样的风景秀丽之地,作为皇家园林却是极佳,可现在却被五郎占了去。当初儿臣来的时候,这里除了这一池水,却并不什么特别之处。”
“说到吃喝玩乐,你拍马也赶不上五郎!”李渊。
“倒是这建筑,却是独道之处。”
“圣上,太上皇!”李淳风在一旁说道:“此地秦王殿下以两仪之阵而建,含天地之道。此处原本就是天成地造。加之后天改造,才有此美景。特别是那太乙观所建之地,如画龙点睛,尽显山势之雄壮!”
称赞声一片,七位秦王妃都听着心里美滋滋的。
武曌却是清楚,李元兴这是取其精华,天池景区在后世的现代已经有许多次的改建,李元兴取消那些纯粹为挣钱所建的屋子,留下的自然就是可以点缀美景的。特别是每一栋建筑,在位置上,设计上,都是需要秦王府过目的。
太乙观的观主,是一位年龄五十多岁的道士,在千人论道之中胜出。
皇家的人住在观中,其余的客人在指定的地点可以搭建帐篷。
观中,七十二家茶商正摆开阵式,准备大比一次。就算是同为淅杭茶商会的成员,也要相互比拼,从产地不同,炒茶的工艺不同,各自的命名也有着极大的不同是。
就以淅杭茶商会而言,他们就推出十八种茶,仅龙井就有五种。
西湖龙井是耳熟能详的名茶,可还有一种命名为大佛龙井。取自新昌大佛寺的茶园,是商茶与佛寺中的僧人在李元兴的仙茶经的启发下研究而成,所以命名为大佛龙井。李元兴收拾长安周围的寺庙,但也没有把佛门一棍子打死。
只是佛门能够遵守李元兴的规定,那就有存在的空间。
“圣上,太上皇,各位娘娘。我淅杭茶商会,此次内评十大名茶,加上优秀的茶品,共有十八茶参赛。十大名茶分别是:西湖龙井、开化龙顶、越乡龙井、大佛龙井、松阳银猴、径山茶、武阳春雨、安吉白茶、绿剑茶、千岛玉叶十种!”
“甚佳!”李二微微的点了点头。
淅杭茶商会的会首退下之后,又有两人同时站了出来,相互看了一眼之后,同时施礼都在退让,东越茶商会、巴蜀茶商会两家。他们却是明白,这个时候有争,就显得失礼,所以同时退让。
“先由东越来讲!”李二很满意双方的礼让。
“圣上,太上皇,各位娘娘,我东越茶商会也内评十大名茶。极仙大红袍、云雾乌龙、安溪绿乌(铁观音)、本山龙须、永春佛手、永春水仙、安溪梅仙、罗岩黄金、云雾白毫、天仙雪绿。”
这些名字,与后世的名字有几分相似。
但李元兴排斥了观音茶这个名字,而且李元兴的茶名为仙茶道,所以茶商们起名,以地名为主,多加上仙字。
论到巴蜀茶商会了。
巴蜀,也是名茶如云之地,这一次最穷的巴蜀茶商会可以说得到整个巴蜀最富的数个大商会的全力支持,只为在这次大比之中力争拿下一个好名次来,为巴蜀争光。
“圣上,太上皇,各位娘娘!我巴蜀茶商会最穷,巴蜀之地最苦,蒙秦王殿下厚爱,赐下仙茶之法。我巴蜀茶商会十万茶农,此次大会拿出最精美之茶,只求世人知道,我巴蜀也有上上好茶。”
蒙山仙茶、青城雾隐、峨眉竹叶青、屏山妙青、武候仙茶……
巴蜀也报了十个茶名,但同样有十几种好茶前来参赛。
各地都有茶商一一报名。
这时,一个穿着花蓝色布衣的女子走了出来,先施了一个没人看懂的礼节,然后又是汉人的礼节,这才说道:“岭南也是大唐一员,我们茶商走了几千里,只带了七十二只背蒌,路上遗失了九只,只有六十三蒌进长安!”
“赏,要重赏,你们沿路辛苦了,朕感同身受!”
“谢唐皇!”这一句谢礼,是错误的,可是李二高兴,怎么可能责罚。
这女子明显就是苗家人。
“我们也有十大茶!虽然得到尊贵的秦王殿下茶经晚了些,但我们岭南茶也别的风味,特别是新制天仙红、岭头绿、凤舞仙红、古石乌龙也是上上品,特别是古石乌龙,正好用秋天的茶叶,定能与天下名茶一争高下!”
儒家讲究谦让。
可苗家女人却是直接,她来长安只为两件事情,第一件是主要的,她要为岭南的茶争个名次出来。第二件就是见她的男人,冯家二子,冯智戴。
“好,朕先品,古石乌龙!”李二这是给岭南冯盎面子。
因为这一次,冯盎给足了大唐面子,先是亲自来到长安,又留下了两个儿子。现在连茶会都有岭南的茶送到,这是冯盎的诚意。
武曌亲自走到茶台前坐下,众茶商暗自惊呼。
虽然说,皇家在这里是品尝,论名次也要结合天池所有名士对茶的品评,就是以天下人的意见来定十大名茶。
可明月公主身份不凡。
不说身份,就是论茶、传茶之时,就是明月公主第一个起泡仙茶。
明月公主亲自泡这古石乌龙,这是多么大的荣幸。众茶商纷纷向岭南茶商道贺,仅仅为了这份殊荣。
武曌伸手纤纤玉指抓起几十粒茶粒,丢进了茶碗当中。
茶粒与茶碗相碰,有清脆的声音传出。
“是秋茶!”武曌轻声说了一句,然后说道:“秋乌青外形紧结且厚、实、重,干茶紧结掷杯自然是声脆!”
武曌所说的乌青就是后世所说的铁观音。
武曌说辨认秋茶之法,立即有书吏记录,茶商们也纷纷拿笔在作着记录。(未完待续。)

、第375节 瓷

声、色、形、味!
武曌说出了四种辨认秋青乌的方式,秋茶绵长,大唐人茶商手中每年的茶分为春、暑、秋三季茶,以往压茶砖之时,却没有人真正认真的去考虑过三季茶的差别。
仙茶之法出了之后,老茶客们自然会有思考。
武曌所说的四种方式,这些大唐的茶商至少也知道两种以上。
却是无一人能把四种都说清,都掌握。
武曌拥有的是上千年的知识沉淀!
观内皇家赏茶,观外亦有名士,文人,骚客品茶。也有百姓品个热闹。
道门、佛门、儒家,自然也不会少了这场盛会。
闭关数月的慈苦大师的出现,不得不说是李元兴高明之处,李元兴灭佛之说不攻自破。
“观内,第一品。明月公主亲自赏茶、赏的是来自岭南的古石乌青。茶洗用的是耀州皇家官窑,耀青瓷!茶壶、茶杯用的是河北怜天瓷!”有打探消息飞速的将从观内的情况传了出去。
当下,在大集会上,一个老头捂着胸口坐在地上。
众茶客立即过来相扶,那老者的胸牌上写的,河北曲阳窑!
数个穿着青白相间颜色长衫的道士跑了过来,检查之后立即有医道立即拿出药箱。有人在掐人中,另有一人拿来水喂下一粒丹参丹。
老者缓过劲来:“我,我家的瓷呀!”
瓷!西方语言当中,中国的名字就是瓷器。中国的瓷器在李元兴的推动之下,早了几百年进了大发展之时。
河北曲阳怜天瓷,就是后世在宋朝五大巅峰瓷器之一的定瓷。
定瓷: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印花以花卉为主,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等,也有鸳鸯、龙凤、狮子等动物图案,画面严谨,讲究对称,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
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所以当地名士为此瓷取名怜天!
老者心中欢喜。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这种喜悦。
许多名士都亲来道贺,送来天池的瓷器上千种,能被选到观内赏茶之用,已经是极大的荣耀。武曌这一次特别没有收广告费之类的钱。推动瓷器大发展这是李元兴下的死命令。再贪财。武曌也不会在这上面挣一笔。
明月公主亲,第一壶就用了定瓷。
“河北曲阳怜天瓷,请摆上大案!”一名礼部官员高呼一声。那空空的大案上立即摆上了一套精美的瓷器。
有人不服气,站了出来:“未经评,就上案,这与其他各窑不公!”
“大案只是展示之处,有名士点评,即可展示一个时辰,明月公主代秦王殿下传仙茶之道,你敢说明月公主不识瓷器?”有一文士站出来大声反驳着。众百姓也在高呼,摆上案,摆上案。
曲阳老窑匠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他接到消息之后,一共烧了三窑,只挑出了五套精品,这一次可是给全村老少长脸了。
更高兴的,则是崔敦礼!
因为这是曲阳窑是博陵崔氏一旁支属地,而且是主家特别注资推动一窑炉。
崔敦礼知道这一次明月公主谁的面子也不会给,只有真正的好瓷才能够上得了台面。记得天池大会前,明月公主说过,耀州窑虽然不错,但因为原料限制,最多排进第十位,还是看在秦王府的面子上,真正的天下名窑,那需要因素很多。
“第二壶,还是明月公主亲,淅杭商会,西湖龙井。用的是河南道万丰冰瓷高直杯。”
卟通,又一个晕倒的。
汝瓷!
在武曌心中这是百瓷之首,真正的瓷器巅峰之一,就算是古五大名窑之中,也是佼佼者。特别是武曌选的这一款,清薄如蝉翼,瓷器竟然可以达到半透明的状态,雪白的瓷器,配上清绿的龙井。
极品,当真是无经比拟的仙茶呀。
观内,惊呼声一片,因为这茶香,这茶色,再配上这冰瓷珍品,怕只有神仙可赏。
“冰瓷,上案!”众百姓高呼着。
窑主失声痛哭,大喊着:“冰瓷太难,历经数月只烧了一窑,仅两个成品。其中个有瑕疵,老窑匠给砸了。”窑主叫小厮摆出一个布包,里面有着已经成为数片的一只高杯。
“好瓷,好杯,好窑匠!”有一位身穿儒袍的老者大声称赞着。
“就算是碎了,也摆上大案。”
汝窑精品何止一个冰瓷,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同样来自万丰的其余窑主,更是期待着,因为一家窑出头,其他各家也因同产地,面上有光。
“第三,太上皇他老人家亲自动手了,太上皇选是大红袍。太上皇他老人家正在挑瓷器,明月公主殿下问,观外可以选中的上等茶推荐,可有上等瓷器推荐。第四,太上皇老人家选民间推荐之茶!”
名士,儒生,佛门、道家,纷纷送上推荐的小竹牌。
很快,殿内传来消息。
“第三,巴蜀宜兴紫砂入选!”
热情而激烈,李二坐在主位上,他眼睛看到的是大唐盛世,看到的是百姓的欢乐。观外的情况高公公一直在不断的汇报着。李二手中把玩着几只非常独特的杯子,似玉非玉,瓷器竟然可以制作到这样的境界。
李二心中很是满意呀。
唯一的小遗憾是,李元兴竟然找了一个很离谱的借口,没有来天池。
李元兴对李二的理由是,需要静思几rì,因为心中有感悟,感悟的理由是美食与华服,那一个才是人在温饱之后,最需要的。
此时的李元兴,正在睡觉,睡午觉。
单独一个人在大床上,这可是李元兴大婚以来头一次,单独的享受这张大床。
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高贵的秦王殿下。
“那个混蛋,竟然打扰本王睡觉!”李元兴开口就骂。
“五皇叔,五皇叔!”李愔在门外大叫着。
李元兴一拍额头,自己竟然完全忘记这个小家伙了,被扔进工坊已经有好多天了,自己真正是不闻不问,现在如果不是李愔敲门,自己都忘记了秦王庄中还有这么一位。
打开门一看,李元兴吓了一跳。
这还是皇子吗?
李谱身穿全套的粗麻布工作服,脖子上围着一条已经发灰的白色布巾,头是包着灰白的布,将头发完全包在其中,左边脸上是黑灰色的,右边脸上是白净的,不是因为他只洗了半边脸,而是因为脸上受了点轻伤,有人给上药所以只洗了半边脸。
那小手已经不是粉雕玉琢的漂亮小手了,伤口就有七八条。
“受伤了……”李元兴还没有来及关心,李愔就拉李元兴的衣服:“五皇叔,五皇叔。我成功了,我有板车了,还有小单车!”
李元兴随手披上一件衣服,有侍女远远的跑来,李元兴也顾不上那么多,看着李愔在跑也赶紧跟上。来到后院的院门外,李元兴把李愔抱上软轿,只听李愔不断的催着轿夫跑快。
工坊之中,五辆完全不同的车子摆在那里。
李愔跳上了一辆板车:“五皇叔,我的力气就可以用这车子,拉上一百二十斤铁锭,绕着这工坊跑三圈!”
工坊有多大,李元兴不知道李愔说的是全部的工坊,还是仅仅这个工坊。
一位管工站出来:“殿下,经过测试,小殿下可以绕着铁匠坊三圈,足有十里路。”
李元兴这才走到那板车前。仔细的观察着,李愔则是一脸的自豪站在一旁,不断的解说着:“五皇叔,这个叫杠杆,利用两个踏板只需要来回不断的踩,杠杆推动后轮转动,车子就能够动起来。”李愔的解释让李元兴很意外呀。
李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