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234章

大唐第一庄-第234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92节 板车,板车

第二天,三百多名保安守护着周围,河南省一百多名考古专业大学生在他们的导师带领下,进入了挖掘现场,坑中正如火如荼的挖着。
王五、亮子、老虎三个人正围着那微胖的中年人正行着艰苦的谈判!
“俺们这么辛苦,收集了无数的资料,俺兴哥和嫂子,还有咱们柜爷眼圈都黑了,就为了这坑而来,一口价,五五分!”老虎都狠不得扑到那中年人身上,脸贴到只有不到一尺远的距离,号叫着。
“这个,根据民法,第七十……”
中年官员没说完,亮子就说道:“根据民法第七十九条,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补充规定有特别的说明,如果当事人为寻找这笔宝藏,付出过相当的时间、资金、人力等,应该给予足够数额的补贴。”
“你们这几个小家伙,是有备而来呀!”中年人笑了。
亮子把公文包一翻:“我们有足够的帐单,光是给陕西省图书馆付的资料费,就有一百三十万,然后收集相当宝藏的古董累计七千万元,我们的拍卖公司是合法的,这都是有账本可以查对的,而且是上过税的!”
“哈哈哈!”中年人笑着一亮子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在古城,你们如果找到宝藏,国宝交上去,小东西拍卖了。这一次这样办了。我再给你们评一个优秀青年什么的!”
“还是打电话,请京大来!”王五在旁边嘟囔了一句。
中年人继续笑着:“犯傻了,我要的是政绩,不是这些东西,谁挖与我关系不大。博物馆长怕你这话,我不怕。不过,多给你们一点,我给你们批一块两千亩的地皮,你来过来投资,这连片的山呀。丘陵呀。还是不错的。”
“成!”亮子立即就答应下来了。
谈是肯定可以谈好的,亮子也知道,挖出的东西一定是国家的,但就是补偿款的问题了。
李元兴也不可能就守在古城那一片。产业过于单一。并不利于长久的发展。
李元兴与柜爷肩并肩的站在坑中。看着一件件被挖出的东西,李元兴说了一句:“事实的结果是,与资料的内容扯不上。数量似乎更加的巨大了。应该是一种巧合,要不再找一个藏宝图试一试!”
“有必要吗?”。柜爷反问了一句。
“是呀,没必要!”李元兴也随口应了一句。
李元兴不在乎这些宝藏了,但亮子他们却在乎。影视公司的人更加的在乎,次rì,一张李元兴秦王袍服的剧情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名称就是大唐企业再现奇迹,经过半年来的研究,以一张古羊皮地图为线索,查阅了无数的资料,经过无数rì夜的论证,找到北宋末年一处宝藏……
因为一份作业而成为热点的李元兴,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热点之上。
几天后,李元兴回到了大唐,带着陆毛锋等人来到了藏宝的地方。
“殿下,这是在玩什么游戏?”陆毛锋小声的问道。
李元兴眠着嘴,想了想后说道:“你们继续玩,拉开人手把这周围翻一翻,就说发现了王世充的宝藏,自然是什么也没有发现。接下来,就开始准备抓人,那些藏匿在暗处的大盗,恶匪之类的自然就会动心。”
陆毛锋眼睛一亮:“殿下高明。”
李元兴笑了笑:“也顺便给少林寺一个台阶下。”
“更是给圣上一个交待!”陆毛锋也在一旁小声说着。
没落错,少林寺是李二亲自奖励过的,而且是在帮助对抗过王世充的,不过真像如何,面子问题要撑住。
“殿下,抓了人怎么处理?”
“脑袋自然是要砍上几个的,小恶充军,大恶交给伍斌他们整治,听话了就用,不听话伍斌也会处理。那些只是贪点小便宜的闲汉,拉去修河!”
“明白了,今晚就开始安排人手!”陆毛锋心中喜悦,终于有了自己发挥的时候了。
此时,在长安城之中,还有八天时间就要过九岁生rì的李愔正在皇宫的书房外等待着李二的召见。虽然是皇子,虽然被封王,但他还没有必须等待重臣们作完汇报后,在李二空闲的时候召见他。
终于,高公公出来了。
“圣上等您进去呢!”高公公脸上带着一层礼貌仅代表礼貌的笑容。
他总是这样保持着这种淡淡的笑容。
李愔进入书房,先是行了臣子之礼,然后又磕了一个头,行了父子之礼。竟然在李二还没有开口的时候就说道:“父皇已经有三十一天又七个时辰没有见到愔了,还有八天就是愔的生辰,想讨个礼物!”
很胆大,但却很自信,而且语气之中有亲情的味道。
李二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笑着说道:“你要什么礼物?”
“儿臣有三份表章先上,然后才要礼物?五皇叔说过,身在皇家理应先公后私!”李愔的话让李二大吃一惊,暗打手势示意几位臣子先不要离开。
好一句身在皇家先公后私,李元兴这一句话教的好。
不仅李二称赞,就是众臣们心中同样称赞。
“第一份表章,儿臣弹劾五皇叔处事不公,凭什么承乾皇兄与恪皇兄等参谋院众人一个不差的去了洛阳,他们是在进行政工的实政锻炼,儿臣也是参谋院一员,却把儿臣独一人留在长安,儿臣认为不公道!”
李二笑了:“很好,父皇收下这表章了。”
高公公依然保持着微笑从李愔拿里接过表章,然后放在李二的案头。
“第二个,虽然五皇叔失言,但儿臣却是知道,洛阳大灾是民生大事,儿臣的小承诺是小事,但儿臣要求父皇作主,准许儿臣去洛阳,完成儿臣的板车赛。”
李愔又双手捧上一份表章。
李愔有什么本事,在工坊他帮不上大忙,也拿不了主意,以本事而言,他仅仅只是一个参与者,最多算是一个重量级的参与者罢了。
李二又让将表章放在自己案头。
“第三个表章,儿臣在秦王庄知道,五皇叔下命令,让调集马上成熟的那一批金瓜去洛阳,一来补充洛阳的食物,二来作为种子,在水灾受损的田间可以马上播种,九十天左右可以再收一季。儿臣请求作为押运官,送这一批金瓜去洛阳,并且请求父皇下旨,要求五皇叔让儿臣的板车赛在洛阳举行!”
李二当真是大吃一惊。
如果这些话是由李承乾或者李恪说出来,李二不会意外。
李愔虽然比李恪小一岁多些,但却是一个小屁孩罢了,这样有理有据的说辞,当真不凡。
李愔还没有开府,所以这些东西不应该是别人帮他写出来了。
以李二对李元兴的了解,秦王府不会有人帮李愔写这些东西出来,那么就是,李愔自己写的,换句话说,李元兴教了李愔什么?
“父皇!”李愔跪下,将头紧紧的伏在地上,他是在请求李二的同意。
让一个九岁的孩子去作事,这算什么?是大唐无人吗?还是说你李愔就是天才,李二从原则上是不同意的。
“圣上,不如安排工部一位侍郎,司农寺安排一位郎官,一正一副。再增加一个副手……”高俭暗指的就是李愔了,只是没有明说罢了。
李二挥了挥手:“愔儿回去准备,明rì父皇亲赴亲王庄!”
“谢父皇!”
“你还没有说,你要何礼物?”李二展示出他慈父的一面来。
李愔再施一礼:“儿臣想要的礼物,父皇已经给了,儿臣只想要一个机会向母妃证明儿臣有上进之心。五皇叔教儿臣背过一首诗,儿臣让先生注解过,儿臣已知往rì行为让母妃伤心,五皇叔说过,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就是好儿郎!”
高俭与王及善对礼一眼,心说这教得不对。
原文应该是出自左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可又看了一眼李二的表情,李二已经眼含泪花了,那是感动的。两臣心说,这诗词上的小问题不足道,是自己迂腐了,小道诗词,大道仁善!
李二的语气已经有些颤抖,站起身来离开书案后:“背一背你五皇叔所传诗词,给为父听一听!”
李二没有自称父皇,也没有说朕,而是说为父。
这一字之差,代表着李愔在他心中的地位飞速的提高,代表着他心中的激动。
李愔站起身体,轻了轻嗓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好,好,好!”李二激动的在李愔的小肩膀上拍了一巴掌,拍的李愔咧嘴差一点叫出声来。
“说说,你这诗吗?”。
“儿臣懂,这诗是辽东出证前,五皇叔写给校尉伍斌等从军士的。当时在秦王农庄就有位先生解读过,所以儿臣懂。”
说到这里,李愔的表情显得很激动:“父皇,儿臣九岁生辰之时,有两件礼物想献给母妃,只是都不名贵,却是儿臣亲手所制!”(未完待续……)
PS:卡文,伤不起呀……

、第393节 金瓜,金瓜

如果一个人永远的消失了,因为他的消失整个社会都感觉到轻松,连他的家人都松一口气的话,那么这个人可以说坏到一种境界了。
当然,如果说这个人连他的家人都想把他切成一段又一段的。
那么,这个人已经是坏到经典了。
历史上有这么一段记载,唐皇李世民这样说:“禽兽调伏,可以驯扰于人;铁石镌炼,可为方圆之器。至如愔者,曾不如禽兽铁石乎!”
历史上另一位皇帝,唐高宗李治这样说过:“蜀王畋猎无度,侵扰黎庶,县令、典军,无罪被罚。阿谀即喜,忤意便嗔,如此居官,何以共理百姓?历观古来诸王,若能动遵礼度,则庆流子孙;违越条章,则诛不旋踵。愔为法司所劾,朕实耻之。”
这是谁?
李愔!
李愔已经坏到极致了,在初唐的历史上,他坏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二贵为天子,不可能亲自去教导自己的儿子,而且他的儿子也不少,根本就顾不过来。杨妃作为一个妃子,能教导的有限,皇子们的教导还是在侍读或者教书的大臣们身上。
武曌在李愔被送到秦王庄的第一天,就对李元兴说过。
一个孩子,他叛逆,因为他想被人重视,因为他希望得到观注。可长期以来,他什么也得不到,而且在他的胡作非为又没有得到惩罚的情况下,他的坏。不是他的错,李二有错,杨妃有错,大唐皇室都有错。
还好,李愔还小!
李二哭了,泪水顺着脸颊流下,他不想让李愔看到,因为他是皇帝。他在大唐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他不能在人前哭泣。
李二背过身去,轻轻的挥了挥手:“都退下。明rì秦王庄议事!”
“是!”高俭看到了。轻轻的一拉李愔示意是退下的时候了,出了李二书房,李愔以弟子礼:“两位先生,愔告退。探望母妃之后就赶回秦王庄!”说罢。长身一礼以后。退三步,这才转身。
王及善教过李愔千字文,高俭又在三字经出现之后。教过李愔三字经。
以弟子礼,并不为过。
两臣对礼一眼,表情却是极复杂的。
“不知秦王殿下那位大唐皇家大学何时开学?”高俭很随意的问了一句。
王及善是礼部尚书,礼部就管考学这类的事情,回答道:“按计划,应该在是夏收之后,只是这洛阳大灾肯定影响不小,某反倒认为这个大学是一事,秦王庄蒙学幼教之书,不知可否求得一套?”
“听闻,秦王农庄有配发,但不全。功勋军士之子在秦王庄学堂却是全本,只是所教繁杂,四书五经只是赏读,并不要求背过!”
四书五经只是赏读这一点,让王及善的眉头皱起来了。
在他的心中,四书五经那就是圣典,别说是应该一字不差的背下,更应该字字理解才对。
李愔见到杨妃,却并没有在李二那里说的多,只是规矩的请安问好。
杨妃说道:“在秦王庄要虚心学习,秦王殿下是天纵之才,些许苦头也是为你好。不得心有怨恨,我儿高了,却瘦了,也黑了些,但是健壮了许多。为娘给你准备了一些银钱,切记要听你五皇叔的话!”
李愔跪下,重重的磕了一头,拿起装有银子的包布走了。
李愔可以听到母亲在自己离开之后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走到御花园的时候,李愔躲在假山后面失声痛哭着,越哭越是伤心。
正好长孙皇后与李二回后宫路过这里,听到哭声后,长孙皇后打算去看看,能在皇宫之中有半大孩子的哭声,有九成可能是某位皇子。
“别去!”李二挡住了长孙皇后,然后说道:“想成为五郎那样顶天立地的人,有过事情要他自己面对,有些难关要他自己过。朕已欣慰!”
“是李愔!”长孙皇后惊呼一声。
李二点了点头:“明rì,随朕一起去秦王庄,皇宫允许十四位妃去。”
“是!”长孙皇后笑着点了点头,轻声说道:“秦王庄是一处妙地,无论是谁去了秦王庄都会心情变好,一定会有让人开心的事情发生。”
李二作了一个禁声的手势,拉着长孙皇后离开了。
天色渐晚的时候,李愔回到了秦王庄,就在庄门口他看到武曌坐在小车上。
“明月皇姑!”李愔赶紧行礼。
说到怕,武曌比李元兴可怕十倍,别说是李愔了,就是李承乾与李恪见了武曌都心虚。
武曌示意李愔坐在自己的车上。
这车子,等同于出自李愔之手,大唐第一辆人力三轮车,轻便,快捷,而且还加上一条钢板作的减震,唯一可惜的就是没有橡胶轮胎,所以用的是麻与竹编制而成,再加了一层木圈。
就是这简单的一个轻便的人力三轮车,也是大唐工艺的极致了。
“你知道,你娘是前朝公主吗?”武曌铁着脸问道。
“知道!”李愔声音很低,不知道为何,他很是心虚,特别是面对武曌的时候。
武曌语气缓和了一些:“一个前朝公主,在宫外没有亲人,而且因为她特殊的身份,在宫内也会被人排挤,而且又没有什么产业。你说,你娘亲的银钱都是从那里来的,存下一百两银子需要多久,你娘亲这些年添了几件新衣,有几件首饰。”
李愔低着头,他能听懂武曌的意思。
驾着三轮车的水思远刚开始的时候还感觉有趣,一个四岁的孩子教训着一个九岁的孩子。可听到后面,他的心也沉下来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武曌说完,正好到了工坊门口。
李愔下车,武曌又说了一句:“圣上四妃、九嫔当中,你娘亲是唯一没有云锦的!”说罢,武曌示意水思远可以带她离开了。
这时,李愔却突然大声说道:“明月皇姑您是女财神,教愔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