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279章

大唐第一庄-第279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出所料,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连续试验了三次,结果还是一样的。卢承庆感悟很深,当天就写了一封关于怀疑与实践的表章,同时送到了秦王府、天英阁,还专门给大唐皇帝一份备案。
因为不是公务,所以李二怕是会闲了才有机会看到。
李元兴去长安的计划,意外的取消了。
崔敦礼拿着足有一百份表章,光是看到这表章的数量,李元兴第一反应是,有麻烦!
坐在小会客厅内,崔敦礼没有说表章是什么,只是将表章推在李元兴面前,而且分成了六堆,每一堆的旁边都多了一个纸条,似乎是崔敦礼自己写的。
李元兴的手已经伸向了纸条,犹豫之后还是直接拿起了表章。
“这是拒绝,河东道不愿意出钱让本王去帮他们面对蝗灾。”李元兴说完后放下,然后又将另外一堆之中翻起了一本,看了看说道:“蝗灾是天灾,岂是人力可为。秦王殿下所在长安自然是无恙,可我河北道却无力对抗天灾。”
崔敦礼面无表情的看着,听着李元兴在自顾自的念着表章。
总之,这一百多份表章都是拒绝对蝗灾进了预防的。
李元兴读完之后对崔敦礼说道:“你的心乱了,从你写的这五张纸条来看,你没有看到这件事情的本质。”
“请殿下指教!”
“第一,他们害怕。正如这些表章之中所写,蝗灾是天灾,是上天对人间的惩罚,人力对抗天,才是他们害怕的。本王不怪他们,因为他们无知。但本王还是会救他们,一会再说如何救!”
李元兴说到这里,崔敦礼也说了一句:“殿下,他们还害怕兵作乱!”
“大唐的兵,有作过乱吗?”李元兴笑着反问了一句。
“有,在凉州就有过。七个民妇受辱,四十一家店铺受损,一个豪门被诬陷与长乐王有勾结,家中没有伤到人,但却拿出了两万贯钱!”崔敦礼几句话把李元兴当场就说的脸色发白。
崔敦礼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李元兴的脸色。
“殿下,李道宗知道,而且那两万贯钱他落了一万六千贯。这笔钱其中有四千贯实际是落到了秦王府之中,你可以查帐,他上次第一个月盐田的分利,盐田是您的设计,多快可以出盐,什么月份绝对不会出盐,您一定清楚!”
李元兴没有立即回答,却在思考着关于李道宗的资料。
李元兴记得,李道宗在原先的历史上,就在贞观十二年因为贪污被贬官。
想到这里,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水至清则无鱼!”
“殿下些话有理,但臣下也有一句。秦王府的近卫军绝对不会犯这种事,不是因为军规,而是他们不需要!”
“继续!”
李元兴来了兴趣,示意崔敦礼坐下:“今天我与你聊天,无论说什么都行!”
李元兴已经是第二次不再自称本王了。
崔敦礼注意到这个变化,一拱手之手坐在李元兴下首的椅子上,然后一指陆毛锋:“陆副将说一说,让殿下听一听!”
“我说了,不会被打板子?”
“屁话!”李元兴笑骂了一句。
“成,那就说。换我在凉,我也要抢。而且还要抢的更多。否则我就活不了!”
陆毛锋的话引起了李元兴的兴趣,示意陆毛锋继续。
“殿下,李将军带了五百亲卫,这是他的家将。这些人可以白替他死吗,肯定是不能的,事后也要打赏的。他问丰州借兵,这钱粮他就算出了,那出兵的打赏的。所以某认为,诈那富户肯定是要干的!”
李元兴点了点头,他不是头一天学习历史了。
这些问题,他现在想来,却也是有道理的。丰州的兵不可能凭白无故的帮你打架去。
自己在后世的现代,叫人去打架,也要有个辛苦钱,再请人喝酒吃饭的。
想到这里,李元兴也明白了:“抄长乐王的银钱,一文钱他都不敢动,这是要上交国库的,在这个上面玩花样,我皇兄会不高兴的!”
“殿下英明!”崔敦礼附和了一句。
“再说那辱了几名妇人,这事情是恶事让他背了,殿下信某一种,总是有原理,一个巴掌拍不响。当兵吃粮的,只要不是兵败成了乱兵,闯门辱人的事情还干不出来。最多就是和暗堂没结账罢了!”
听陆毛锋这么一说,李元兴笑了。
转而又问:“那受损的店铺呢,你怎么说!”
“某没有凉州,全凭猜测。”
“你尽管说!”李元兴又催了一次。
“这件事情有一半可能是凉州逃散的军士干的,还有一半就是追人时闯入,顺手干了些。最后,有几个手脚不干净的,也是正常!”
陆毛锋的解释,李元兴听着很满意。
崔敦礼也非常的满意,因为陆毛锋跟随李元兴久了,知道什么话说到什么程度,什么话可能换一个角度去说。就算全是实话,也有巧说妙说这么一档。
“那么,秦王府的近卫军,为何不会乱?”李元兴又问道。
“殿下,还是那一句,这不关军规什么事。圣上有严令,军中有三杀七斩十八棍三十六鞭的军规,说要军规那凉州的事情打上几千棍子,砍几个脑袋都不算什么,可就是被砍脑袋,打棍子,要干的事情,还是要干的。”
陆毛锋这话李元兴听到味道了,估计就要说了点子上了。
在李元兴面前,陆毛锋可不敢卖关子,直接就说道:“殿下,就是一个军饷。”
“本王懂了!”
当兵吃粮,吃不饱,养活不了老婆孩子,谁还给你卖命。谁还给你守军规呀。
“某再大胆一次,殿下一会要打我,下手轻点!”陆毛锋贫了一个嘴,没等李元兴催就赶紧说道:“殿下,洛阳的事情,右武卫出兵。他们吃的咱秦王府的粮,拿的是秦王府的饷。而且殿下对右武卫有大恩。所以他们就算是苦了,饿着,也不会乱来。之后,那十八宿老抬棺,当兵的人心也是肉长的,事情到这份上了,他们这一次再苦,也不会动洛阳百姓一文钱,而且今后,右武卫的兵在洛阳,也会老实的很!”
“抬的是近卫军的兵呀!”李元兴感慨了一句。
崔敦礼这时说道:“秦王府近卫军,出自十二卫!”
李元兴轻轻的拍了拍额头,有一点头痛。
法不则众,更何况是无奈之举,试问自己换到李道宗的角度上,应该怎么办?
你可以用脸去求人办事,帮你一次。那么下一次呢,丰州的兵没落到半点好处,下次还会帮你吗?
李元兴不是纯粹的道德君子,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殿下,各州县不愿意事先对抗蝗灾,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拿不出那么多银钱来。而他们又不能向华州一样,有户部预支,等有了收成之后慢慢还上,所以这也是一个拒绝的原因!”
李元兴听后心里明白,其实无论是兵,还是民,都是因为穷!
“老崔,你写一封信给李道宗,告诉他盐田的钱,原先本王许了他一些,可以让他自由支配。现在告诉他,再多半成。除了他的兵,也把李孝恭在青州的兵养活上,然后分给老程一些盐。”
听完李元兴的吩咐,崔敦礼立即就明白过来。
“殿下的意思是,严军规?”
“你以为可行吗?”李元兴反问。
崔敦礼低头想了想,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殿下,此事容臣下思考一翻,如果殿下允许,臣下想和秦王府所有镇守在外的将军都通一次信。臣下以为,北边有羊毛,也有奶粉。西北很快就有棉花,东北有山货有贸易,东边有盐。银钱是够了,但差的就是一个度。”
“你怕他们借机乱了规矩?”李元兴反问。
“殿下,这是其一。还有一点就是,秦王府之外的镇守将军会怎么看。其三就是,十二卫会怎么看。”崔敦礼说的非常直接,没有绕圈子。
李元兴听懂了,这件事情不是小事,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此事,辛苦你了。钢铁坊之事,收尾的工作你还要去操心一下。关于蝗灾之事,容本王再想一想。”李元兴突然间发现,在大唐许多事情的隐患开始冒头了。
“这是臣下应该作的,臣下首先会去与魏长史商议。”崔敦礼恭敬的施了一礼。
李元兴点了点头:“如果有必要,十二卫的军饷秦王府补一些。但首先,要从户部要出足够多的银钱,不能放过户部这些吝啬的家伙们!”
崔敦礼笑了,施了一礼后退了下去。
李元兴又对陆毛锋说道:“替本王跑个腿,告诉参谋院的那些小家伙们。他们的事推后!”(未完待续。)

、第466节 大唐钱币 上

李元兴有些轻微的头疼,以前在读历史书的时候李元兴已经从书中知道,在古代许多时期,军卒贱如奴。
有时候,兵亦匪,并不是兵的错,而是当时社会环境所造成的。
试想,谁会天生就是一个恶人。
那么,根源在何处?
但蝗灾不能不治,李元兴轻轻的敲了敲了桌子后对元春说道:“回书房,调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京畿的州县资料来。”
李元兴说完,径直往书房走去。
元春去调用资料,李丽苑带着她的两个侍女听到消息也赶到了李元兴的书房。她的两个侍女作秘书还不够资料,但整理资料还是可以的,毕竟认识字。
在大唐,认识字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本事了。
要知道大唐的识字率低于百分之一。
李元兴随手拿起一策,翻开一看,这是河东道最南的一个小县,名字很陌生。李丽苑在旁边说道:“殿下,丽苑拿地图来了。”李丽苑打开地图,以最快的时间找到了那个县的位置。
从地图上看,应该就是后世渭南以北,山西运城的位置。
“恩!”李元兴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再看那资料上写着,一千七百户,拥有水田三千一百亩,旱田六千六千亩。除了农业再无其余半点手工业,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特产。也并无太多的过往客商。
在地图上又查看了一下,河北道的商人会在风凌度过黄河,或者直接去洛阳,要么经华州到长安来,并不需要再去这个县城,因为那里再无过黄河的好地段,如果绕道耀州这一带,也是不需要经过这个县的。
“一年税收,只有四千斗粮!”
看到这个数字,李元兴感觉到了一阵心寒,按一斗十文钱计算,这才是四万文钱,也就是四十贯钱。
四十贯钱够干什么?
就是这全年县中不吃不喝,四千斗粮也不够自己调动的修河军卒去干几天活的。
穷呀!看来这些州县的拒绝也并不是全无道理。
“派人去户部,本王要看过这三道各州县往年的税收情况。”李元兴说着,亲自写了一个文书,户部要查阅这样的资料不是谁都有资格去查的。李元兴也需要写下正式的文书留备案,然后由户部的相应小吏送来,在李元兴查看之后再收回。
绝对不允许抄录。
李元兴的文书写了一半,又改了。
“算了,告诉他们作好准备,本王明天去长安亲自查看。”
元春接过李元兴的文书,出去派人送信去了。
“先把这些资料都整理起来,本王明天查看过户部的资料之后,再作考虑。”
李元兴是人,不是神,他拥有的是后世的经验,知识。
但大唐这是一个庞大的国家,而且是百废待举的帝国,许多事情李元兴也认为自己是过于急躁了,看来是需要收拾心情,换一个角度重新开始的时候。
李丽苑的两个侍女将三道州县的资料整理的摆在架子上之后,李元兴从自己的桌下拿出一只非常漂亮的,铝合金外壳有密码箱来。
“纯银的箱子,殿下,这个好漂亮!”
“这不是银子,这个叫铝,是一种好东西,但现在大唐还提炼不出来。你记得,箱子只是用来装东西的,珍贵的永远是箱子内的东西!”李元兴笑着对李丽苑说道。
李丽苑用力的点了点头:“殿下,丽苑知道。古有买椟还珠的典故!”
李元兴没有再回答,而是打开了面前的箱子,面里装的纪念币的样品,当然对于现代人而言,这个就是电视剧的纪念币。可放在大唐,这就是真正的货币。
李元兴手上的分为,金、银、铜三种硬币。
肯定不是百分之百的纯度,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合金的成份。
铜币分为两种,一种是标准的一钱铜币,正面印的一个老农,事实上就是用老李头的头像,背面则是用麦穗托着的一个壹字,另一种是五钱铜币,用的一个军士的头像,选的李二贴身近卫,那位禁军高手的头像。
银币三种,一种是一钱银币,相当于铜币一百文。正面用是长孙无忌的头像。
五钱银币,相当于铜币五百文,正面用的是李靖的头像。
一两的银币,正面用的是武曌的头像。
拿着印有武曌头像的银币,李元兴还在思考着如何说武曌头像的问题,毕竟连自己都没有把头像印到钱币上,现在把武曌印上,而且又是一个女子,这事情怕是要费一翻口舌了。
李丽苑这时说道:“殿下,丽苑看懂了。”
“你看懂什么了?”李元兴反问。
李丽苑用丝绸垫着,拿起一枚五钱的铜钱后说道:“殿下,大唐的基础,一为农,二为军。这也是殿下的理论,有农有田,百姓所温饱。有军有将,大唐受万邦来朝,再无外族再对我大唐无礼。”
“好,说的真好!”李元兴大声的称赞着。
要说想法,李元兴最初只是认为,最低等的钱就用农与军,却没有李丽苑想的这么充分,果真,儒家教育还是一流的,在美化一些事务之上,自然是一流的。
“殿下,这位是长孙仆射,自龙兴太原之时,长孙仆射不顾家族反对,倾其所有追随当今圣上起兵太原,有功,当得此荣耀。”说罢,李丽苑又拿起李靖那一枚:“李尚书虽是降将,可为大唐东征西讨,当得起殿下军神之名,当有此荣耀!”
最后,李丽苑拿起武曌那一枚。
“明月公主,是武氏家族的一员,她父亲武士彟资助大军,可以说散尽家财了。”说到这里,李丽苑小嘴一咧,冲着李元兴作了一个鬼脸:“丽苑相信,这其中还有殿下对明月公主的喜爱!”
“啊,这个……”李元兴哑巴了,让他怎么解释。
在一个女人面前,说自己疼爱另一个女人吗?
好在李丽苑非常懂得点到为止,话题立即转到了金币上。
“殿下这金币,太上皇的只有一枚,怕是只是让太上皇高兴,并不准备真正使用。因为现在贞观朝。一两的金币用圣上的头像却是极尊贵的,五钱的用长孙皇后也是极佳,这一钱的殿下用的应当是平阳公主了,只是这个,丽苑认为不好。”
“为何?”李元兴不理解了。
“我们女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