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289章

大唐第一庄-第289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琼在怀里一摸。将那一钱银币放在桌上:“药师。某听说秦王铸钱,只是某近rì有许多要务要处理,可谁想今天有手下人前来报告说这钱吓人,某一看却是吓人。把某的头像刻印在这钱上。某是胆战心惊!”
“哈哈哈。叔宝坐下吃酒!”
“药师!”秦琼那有心思坐下,这几天他忙着帮李元兴去眶盖渊苏文来到长安,又忙着收集李元兴要的周边各州县的情报。那有半点功夫。
可又出了这当子事情。
“秦将军,钱是秦王制的。秦王殿下作主,您怕何?”有个将军在一旁说道。
秦琼想说什么,李靖挥手制止,同时也制止了几个将军再开口。
李靖这时说道:“某知道一件事情,因为叔宝你忙务公务,自然是不知。而且事情也是定下不久,某只是意外这第一个印的竟然叔宝你。”
看着秦琼有些紧张,李靖微微一笑:“其实某也有,只是不知什么时候刻印,听秦王殿下说,这一钱银币打印三百万个之后,就必须制新模,但换一次模却也是极麻烦,所以三百万枚一钱银币制好之后,下一个印谁,某不知道。”
“还有谁?”
“有某,老程,老黑,长孙老狐狸,还有孝恭将军,房杜二相。”说到这里,李靖一拍手:“某想到了,下一个必然是屈突老将军。”
“圣上定的名单?”秦琼追问了一句。
“圣上定了一个规,天英阁投票选了二十四人。一钱银币打版制模就是这二十四人,秦王殿下的意思是,这是大唐开国二十四功臣,印在银币上这是荣耀!所以叔宝兄一会还是进宫谢圣上大恩,倒不用担心别的!”
听李靖这么一说,秦琼的心放下来了。
那掌柜的看到秦琼的手去摸杯子,立即上前把茶水给倒上。
“你倒是听着热闹,也罢,这不是什么秘密。这一钱打赏给你了,好酒好菜吩咐厨房好好整,你可以在这里听!”
掌柜的大喜欢,双手接过那一钱银币,示意小二下楼交待。然后又对李靖说道:“这一席,让小店作东,贵客赏脸!”
“谢过掌柜了,几个赏钱给小二和厨房。”李靖拿出一些五钱的,一钱的铜币放在桌上,掌柜的谢过赏,赶紧的收了起来。
要说这个是李靖给的多了,还是掌柜的拿的少了,也没有人去细算了。
“叔宝兄,大金有两种,一种只作赏,太上皇一两金币。然后就是圣上的一两金币会放出市面上。某见过成色,几乎已经接近赤金,亮黄色极是漂亮。然后是五钱金币的长孙皇后,原本圣上的意思是用秦王殿下,但殿下推让,用了一钱金币的!”
有金币,而且是亮黄接近赤金。
掌柜的眼神都有些呆滞,李靖这时拿出一枚放在桌上问道:“这是圣上赏赐给某的,掌柜的以为值多少大钱!”
李靖这一枚其实是候君集输给他的,用相应的金子在李元兴那里换的一枚金币。
头像是李渊的。
“回贵客您的话,您这枚普通的店铺不敢收。就是敢收的,值二万钱。真如贵客您所说,这金币入市流通,一两金,十一两银这是市价。一两纯银换上钱也要一千一百文,下等劣钱就当真不好说了。所以按市价,值一万三千文差不多。”
李靖满意的点了点头,表情却多了一份沉重。
“贵客别怪小的多嘴,小的听到一个说法。秦王钱的算法则是,当十的整算。就是这一两金币当一万钱,如果换秦王钱,这东西两市已经有了规矩,自然是按这个当十的整算来换的,只是换旧钱。有所不同罢了!”
李靖微微的点了点头,没有再提这兑换之事。
“一两银,用的是太子像。五钱银用的是明月公主的像,一钱银,就是我等。铜钱则也是三种,士、农、工、商、卒!最先出来的是五钱的农,一钱的卒,想来明年各种钱币市面上也是会有的。”
李靖说完,秦琼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有些人却是不安了。户部崔君肃正在李二书房门前等着召见。
终于。房杜两人从书房之中出来,脸上还带着喜色,看到崔君肃在等,拱手一礼之后。往皇宫外院走去。
进了李二书房。崔君肃施礼之后。立即就说道:“圣上,有件大事圣上必须拿定主意!”
“讲来!”李二脸上也有笑容,崔君肃猜不出李二与房杜两人说了些什么。但肯定是大事好事,否则李元兴的脸上不会到现在还保持着笑容。
“圣上,户部一年铸钱三十七万贯,再加上各地铸钱一年总计五十六万贯。户部铸钱的工匠人数有三千多人,苦干一年才铸钱三十七万贯。”
“这个朕知道!”
崔君肃向前半步,再次一礼:“殿下,秦王庄十天铸一钱铜币一百万枚,五钱铜币八十三枚,五钱铜币开工只有七天。五天铸一钱银币七十三万币。这些折钱已经十万贯了,臣问过秦王府崔长兄,秦王府铸钱工坊全开工,铸一钱铜币一年可达到八十万贯。”
“八十万贯,五郎的工坊果真高效!”李二这一句就是胡扯了。
因为刚才房杜二相已经算过账了。
而且算的比崔君肃更细,连银币,金币,铜币,铁币全部都算了进去。
不仅如此,他们还详细的分析了,金币应该有多少,银币应该有多少,各种币的每年铸造数量应该有多少。
并且列出了详细的计划。
房杜二相出了皇宫,就直奔秦王庄了。
“圣上,一年秦王庄最少可铸钱折一千二百万贯。因为秦王庄会铸金币,银币的。”
“有多少金子够五郎去铸钱,有多少银子。一个银矿一年能挖出来多少,眼下就是把你们手上的金块,银块全部给五郎,铸的钱也流不到市面上去。你操心的是户部铸钱还有没有意义对?”
李二问的直接。事实上崔君肃来到这里,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圣上,请收秦王府铸钱工坊归户部!”崔君肃一躬到底,他这一个请求,当真是站在户部尚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七世家。
“朕考虑过,但你们管得到那工坊吗?”。李二追问了一句。
崔君肃又说道:“圣上,如果将秦王钱的铸造量达到一年四十万万枚,那么不出三年,整个大唐将不会有任何人铸私钱。劣钱,杂钱将完全消失,大唐不再需要以帛代钱,大唐的钱才真正有了钱的意义!”
李二郑重的点了点头:“刚才房杜两人也在说这事情,如晦专程从秦王庄赶来,就是为了你说的这个事情。”
“那圣上的意思?”崔君肃赶紧追问了一句。
“关了户部的铸钱坊,所有工匠归五郎。眼下,铸钱坊由五郎管着,出的钱可以由你户部计数。但朕原先许给五郎的银矿,金矿,铸币权依然有效。卿的提议非常不错,朕特别允许户部拿了所有铜钱,五郎要用铜钱让他用银币与金币去和你换。”
李二吩咐完,崔君肃心中快速的计算着。
“圣上,这样算来。秦王殿下吃亏极大,臣认为户部应出铸钱工费!”(未完待续……)
PS:今天会有加更,
会加几更呢。
今天绝对是一个惊喜。
今天的加更,为的感谢蛇年大伙的支持。顺便还以前欠下的更新。
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求这个月的月票,因为欠更。
不过,脸皮还是有那么一点厚度的,所以求最佳作品投票。
今天的加更,必然是一个惊喜的数字,请大伙期待。

、第482节 金融改革 二【第二更】

崔君肃一心为公,这一点让李二倍感意外。
原本李二认为在铸钱这样的大事上,崔君肃应该会考虑一下七世家的利益。
所以崔君肃的反应让李二很高兴。
崔君肃作为户部尚书,以他的品性自然是身在职,就要考虑公务。不过他也有小算盘,之前请了一个李二的准许,就是世家用铜、银、金去换李元兴的钱币。
所以,世家也不算受到影响了,只是换币的过程中需要谈一个交换比例。
同样,现在崔君肃还要就户部与秦王庄的铸钱工费作一翻讨价还价。
秦王庄内,李元兴正准备吃晚餐。刚刚走到后院门口,就听到陆毛锋的报告:“殿下,房杜两相已经到了秦王庄门口,户部崔尚书刚刚出了火车站。听崔尚书说,他在火车开动之后,看到兵部李尚书正往车站来!”
“他们怕是没吃饭吧!”李元兴笑问了一句。
“这个时辰,自然是没有吃过了!”陆毛锋笑呵呵的回了一句。
李元兴无奈的摇了摇头,对元春说道:“去给王妃们,本王晚餐不在后院用了。晚上尽量早些回来,让莹王妃去本王库中拿些冰食后院用,再准备一盒冰,几份冰点晚些时间给本王送到前厅来!”
元春应了一声,回后院传话了。
李元兴所说的冰食,就是后世包装好的雪糕、冰淇淋这样的东西。
在大唐,这东西贵重的程度超乎想像。崔莹莹叫了两个厨子,四个点心师傅。研究了好多天,用了奶粉,精糖,果汁,勉强接近了冰淇淋的味道,但还是差的很远。依然还在不断的努力当中。
冰点,自然就是在努力试验之中制作出来的东西了。
就是冰制的点心,就这样的点心在秦王庄可是执行贵客的,因为李元兴带来的靠电力支撑的小型机器只有一个分体式冰柜,一个制冰机。另一套工业制冰机,短时间内也用不成。
并不是李元兴无法再带,而是秦王庄的电力是一个瓶颈,而且这种东西太多了也未必好。
李元兴没有坐软轿,而是自己走。
等李元兴走到前院小会客厅的时候,连崔君肃都到了。
进了小会客厅,李元兴开口就说道:“统一货币,才是商业的根本。一两银子在大唐,最多的可以换到一千四百钱,最少的可以换到八百钱,这个差额实在太大了。”
崔君肃看李元兴猜出了他的来意,也紧着说道:“主要是钱的成色相关太多。好一些的铜钱有七分铜,差一些也有四分铜。但还有一些钱,用的铜不到一分,多是铅、锡之类,自然换不了太多的银子。”
“各位请坐,本王已经吩咐厨房准备几个好菜!”
众人坐下,崔君肃又说道:“一个商人卖出货物,另一个商人拉来一车钱,一车钱不过几百贯。可这几百贯钱,却是有好钱,有劣钱,还有那些极差的钱。”
说到这里的时候,菜已经上来了。
四个人,准备了两个凉菜,然后热菜两荤两素,再加一个汤。
凉菜一盘是木耳黄瓜,另一盘是尖椒变蛋。
荤菜是土豆烧排骨、小鸡炖蘑菇。素菜是西红柿炒蛋、蒜蓉西兰花!
当然了,在大唐这些菜都起了极好听的名字,而且都是非常有诗意的。
最后一道汤,是酸辣肚丝汤。
“殿下安排的菜,想来这些菜必然是有用意的。殿下是准备先说钱,还是先说菜?”杜如晦在秦王府时间长了,他立即就感觉到李元兴必然还有其他的目的。
“先说钱!”李元兴拿了起筷子挑起一块变蛋。
因为李元兴是秦王,身份最尊贵,他动的筷子其余的人才能开始。
虽然古人说,食不言。可这规矩似乎也不怎么管用了,崔君肃吃了几口菜,在房玄齡亲自为四人倒酒的时候继续讲他那个两个商人各种钱的故事。
“在收货的时候,卖货的商人会派人将大车的钱开始清量,分为上,中,下,劣,极劣五种钱,然后再根据这五种钱,以其中一种为基准来折算。这又给两个商人增加了一次扯皮的机会。”
崔君肃说完,房玄齡也说道:“几百贯呀,就是几十万个钱,要分一遍花时间不少呢!”
“如果收钱的时候没有细分呢?”
李元兴心说,会不会有人怕麻烦,不愿意在这个大宗交易之中将钱细分。
崔君肃说道:“长期合作的,会事拿一枚钱作为标准。初次合作,也会有精明的商人先拿一枚钱作一个标准。然后交货与钱的时候,钱就是事先分好的。”
“当然,还有一些比如买家有些原因没有去分,但卖家信任,这就出事了!”
崔君肃说的非常委婉,事实上就是在说,买货的心坏了,就差钱充好钱。然后卖家自然不愿意,这个肯定会有争斗。
无论是去衙门,还是私斗都是麻烦。
李元兴听懂了:“这样的方式,还没有真正脱出以货易货,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所以,殿下的秦王钱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长安城两市各店铺已经在门外挂出牌子,秦王钱一换一钱三分,而且这是与上钱的兑换比例。长安的米价是,上钱八文一斗。华州的米价是上钱六文一斗,也有卖五文的!”
说到这里,崔君肃卖了一个关子:“殿下以为,秦王钱多少钱一斗?”
“按一分三折算,应该是六文钱一斗才对。”
“殿下有所不知,现在的长安的米价是,十一文两斗,有的已经是五文一斗。这是秦王钱的价格,也是长安粮商们公认的价格。而且商人们喜欢秦王钱,看到秦王钱不用再去仔细的分辨这是好钱,还是劣钱。”
杜如晦刚说完,房玄齡也紧接着说道:“殿下,用秦王钱更大的一个好处是,好计算。”
“怎么讲?”
“商人们用尺子制作了木盘,一盘就是一百枚。有人试过,随便挑钱,怎么摆都是一百钱一盘,一盘五列,每列二十钱。好算,好数,自然就好计算了。秦王钱,大小重量完全一致,而且制作精美,没有任何造假的可能。以次充好的钱,打不出这么漂亮的刻印!”
李元兴来自现代,就算没有深入的学过经济与金融。
但他却非常的清楚。
统一的金融体系对工业,商业,民生有多大的影响。
一人上了一碗米饭。
秦王府的米饭对于大唐人来说,还是很新鲜的。
之前,大唐主要是煮,然后才用大锅焖,干一些就是米饭,但锅底却会浪费一些。就是大户人家都不愿意,所以大唐的米饭更多象是稠粥。
李元兴用的是套火煮,米饭自然有所不同,更香,颗粒更明显。
李元兴没有吃饭,他只是在思考着。
根据历史记载,大唐贞观年前的通货膨胀非常小,一文钱差不多就是后世四元钱的购买力。自己的秦王钱一出,这等于是无形之中增加了钱的价值,一文钱要顶后世的六元钱了,这对于大唐的经济应该是有坏处的。
“杜公,明天你去一次铸钱坊,要求他们立即开始铸钢钱。”
“钢钱不值钱,殿下是不是急了些!”杜如晦问道。
崔君肃开口说道:“殿下高明,某来解释!”
崔君肃在户部多年,他说不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这样的词来,但是他却能表达到通货紧缩的意思,以及对市场,对经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