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297章

大唐第一庄-第297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兴这一喊,护卫们都下意识的转过头去。
李二与李靖也差点笑出声来。
崔莹莹退回帐篷之中后,李元兴才回答刚才的问题:“他为什么要冒充高表仁,高表仁值得冒充吗?真,或者假,他可以骗一时。难道可以骗一世吗?或者说。他就高表仁,但同名不同父,这种可能性臣弟认为没有。”
李二只是轻声说了一句:“查一查总是没错!”
“很简单,发官凭的时候。自然是需要验明正身的。这个事情交给吏部去办了。”李元兴还真的没当回事。
“然后嘛。臣弟是皇兄的臣子。秦王府的臣子也是大唐的臣子,所以……”
李元兴没有再说下去,也没有必要去说了。
“报。耀州有人送来信。”有秦王府的卫士将信送了过来。
李元兴打开一看,纯简体字,武曌写的。武曌说,马原虽然被她打压了一下,但疯狂依然还是疯狂。只是从疯狂的试验变成了疯狂的理论研究,这一次制作一台很笨的机器,对于平原地带的耕种还是有帮助的。
四台机器同时送来,这种东西没什么可试验的。
“快马,叫他们把东西直接拉来华州。然后在华州选择万亩平地,无论是田,还是荒地,速去!”
打发了亲卫,李元兴这才解释:“明月丫头整了个东西,耕种上佳。臣弟准备在华州一试,只是这种机器依然还不方便,只是在大片平地上使用,小片的土地就不怎么好用了。”
“为兄很期待!”
帐篷之中,崔莹莹小心的试探着:“皇嫂,是供物,还是供钱?”
“莹莹你以为呢?”长孙皇后反问一句。
“供钱最方便,供物的话自然会少了许多宫中管事从中得利的机会,断人财路他们rì后会说秦王庄的坏话。所以还是供钱好些,虽然花费可能更大一些!”
真不知道崔莹莹是单纯,还是狡猾。
这样的话说的这么明白,还有什么秘密可言呢。
“那还是供物。至于说那个太监、宫女、管事之流,让五郎拿个办法出来,他一定有办法的。”长孙皇后又把事情推到了李元兴身上。
崔莹莹重重的点了点头:“可否让外界知道,皇宫的一切用度则秦王府提供呢?”
“为什么不可以呢,这本来就是事实!”长孙皇后和蔼的说着。
李元兴推门进来:“那有那么多的绕话,明天就在大唐报第一版上报,就说,大唐皇宫一应用度,不再从户部支取。皇家产业自给自足,皇室王公,为大唐作事有贡献者,得富贵。混吃等死的,那就饿着去!”
“胡闹!”李二怒喝一声。
“皇兄,臣弟问你。由朝廷供养皇室,皇兄有十个儿子,然后一个当皇帝,九个当王。然后当皇帝的再有十个儿子,九个当王的就算少些,每个人有五个,臣弟问皇帝,几代之后,有多少皇室贵族?”
“数量极大!”李二自然可以算出来。
“好,那么养活这些人的钱币,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还是会越来越多?”
李二不回答了,他突然间意识到李元兴这话里有话。长孙皇后却在轻轻的摇头,示意李元兴不要再说下去了。
李元兴却继续说道:“当皇族拥有封号的人越来越多,多到户部全国的税收都养活不了的时候,会不会亡国?始皇当时就想着,千秋万代。大汉朝也想着万万年,结果呢。如果不改变这个根本的问题,就不可能有千秋万代,除非只生一个!”
“此事……”李二一握拳头,想了想后指着李元兴:“此事五郎你有理,但却不可如些急躁,徐徐图之。明天大唐报第一版,为兄亲自执笔,由不得你这样不顾后果的冲杀,这个事情不好收场!”
“皇兄英明!”李元兴呵呵一笑,坐在崔莹莹身旁,声音还是很大:“莹莹呀,先去安排给皇兄作一身新的龙袍,一定要最华丽的。皇嫂实在太节俭了,让整个长安的所有的首饰店大比,让本王挑出最好的手艺。”
崔莹莹刚开始有些不解。
李元兴又补充了一句:“这些事情,你要向明月多学习!但咱秦王府一向公平买卖。”
懂了,崔莹莹完全的懂了,象明月公主学习,别说一件龙袍,就是十件明月也能干出一文钱不出,还有几十个店铺巴着向上送。但李元兴又交待了,公平买卖,就是不能象明月公主那样狠。
所以,结论就是。
适当的出些钱,还是在买东西。
但是,皇家用度这样荣誉,店家还是一样不能白拿的,这个广告的效果值许多银钱的。
明月公主!
武曌在干什么?
她正押车赶路,一听要改道华州,立即就表现出极大的不满。水思远押车,武曌要回秦王庄,她可是知道冰柜已经到了,而且还有几箱比较有品味的冰淇淋,就算要再回耀州,也要想办法抬一个小型制冰机走。
电力问题,从仓库里拿一台备用的发电机就行了。
次rì,李元兴在中午的时候终于见到了来自耀州的车队。
“试过吗?”
“回殿下的话,没试过。不过明月公主殿下说了,这么简单的东西不需要去试验,只需要有半个脑子够用的人,就可以用的非常好。”水思远一字不差的重复了武曌的话。
李二在旁边听着,当真是笑个不停。
这嚣张的口气,还真的是武曌的语气,绝对不差。
拿过图纸,李元兴简单的看了看。果真是很简单,这种完全属于半人力半机械的。眼下只需要看效率怎么样。
李元兴根本就没有去选村子里分好的田,而是找一人军营的自留菜田。
李二跟着来了,长孙皇后等人也跟着来了。
一台高一米五左右,宽半米,长两米的机器。用的是轨道与钢轮,一辆推车上拉着满满的一车缆绳。不对,应该是两辆推车上拉着缆绳。然后一架车上摆着足有六米宽的组合犁,后面还架着一个播种机。
“殿下,选什么种子?”
“金瓜!”李二在旁边代替李元兴回答,李二对于金瓜的喜爱已经超出了对一般食物。特别是小金瓜蒸好之后,就算什么也不加,也是美味无比的,而且宫中太医还说了,食用这金瓜对身体极佳,而且还有强肾健体的功能。
李二与李元兴并排站着,看着工匠们在组装机器,先是在地上铺设了三百米铁轨。这不是火车用的,而是一种简易的铁轨,仅仅是为了让那机器方便移动的。
两条各长二百米的缆绳被拉开,拉到了机器的两边。
那个六米宽的犁下面有轮子,可以轻松的拉着走到地头上,在两百米开外,又打上了一个地桩,用绳子系上了一个滑轮,再将那犁给套上。
两边都准备好之后,所有人都站在各自的位置上等着命令。
“开始!”李二在,自然是李二发号施令了。
李二一声令下,蒸汽机拉了一声哨开始转动起来。蒸汽机的那里,有一个号令员,红色的旗子高高举起,两边的犁同时下地,然后先是将那轮子的活扣取掉,六个人站在犁上,用他们身体的重量将犁压进土里。
绿色的旗子用力的晃了两晃后,机器开始同时拉动两边的绳子,两边的犁同时向机器那里移动。李元兴观察着,这移动的程度不算慢,这二百米的距离最多就是五分钟左右。
犁上站着的人,正在摇着手里的摇把,种子在后面就落入了地里…)

、第495节 大唐的自我科技发展

在种子下种之后,然后是一些干粉也在另一组箱中落下,最后组合犁会将土翻上,将种子盖住。
二百米四五分钟就过去了,然后犁上的人下来,再把轮子装上。
蒸汽机反转,那犁很快被拉回二百米远的地方上。
犁被横移到没有耕种过的一边,就是平移六米又五十厘米。
“为何空下一道?”崔莹莹不懂,所以小声问了一句。
当下就有亲卫在旁边解释:“留下一道正好用宽轮压实,平时人可以在上面走,无论是浇水,还是施肥都方便一些。”
李二与李元兴都没有开口,两个人作了同一件事情,就是拿着表在计时。
李元兴用的是手表,李二用的是怀表。
犁平移之后,在两旁作准备的人开始在里面装种子,装干粉化的肥料,然后松开轮扣让犁再一次接触地面。
蒸汽机就重多了,那里有一个小小的齿轮组,转换之后可以将动力转到自身的轮子上,就在那铁轨上平移六米,因为轮子上,而且那个齿轮组只是借用了一些缆绳卷轮的动力,所以速度不快。
六米需要一分钟时间。
但这一分钟,却正好让犁平移,装料。
再一次开始了……
“五郎,大约一个时辰可以工作九至十二次,取中,以十次计算。就是每个时辰五十亩,需要人力为蒸汽机三人,犁十二人,辅助八人,总计二十三人。二十三个人,每四人一头健牛,再加一人,可分为六组!”
李二在和李元兴作着计算。
李二这个皇帝并不是从小就在温香软玉之中长大的,他懂兵,也懂农。
“四人一组,一天一亩就算是勤劳之民。如果没有牛,靠人力拉犁,一天半亩就是苦活。再从这下犁深度,怕是五头牛翻不了这么深的地,以每天四个时辰计算,就是二百亩。每天五个时辰,耀州送来的这四台机器,加上一百人作事,一天就可犁种千亩。”
李二的计算李元兴有些不以为然。
一天才一千亩,那么一百万亩需要多久呢,或者说在十天内把活干完,也需要这样的机器四百台,而且其间还不能有机器坏掉,或者遇到土里有大石头,只有纯土地才可以用,如果有大石头,两边的拉力不平衡,机器就会翻掉。
再说,蒸汽机这种东西,天天用反倒不会坏。
要是放上十天半个月,说不定那里就出问题了。
四百台蒸汽机,先不说制作需要花多少成本,那么在耕种之后呢,这些蒸汽机的利用率在那里,仅仅是为了这几天的耕种,意义当正是不大。
“五郎,你似乎对这个速度不满!”李二轻声问道。
李元兴点了点头。
“五郎,你想的多了。军民同心之事,你尚知道应该一步一步来。那这机器之事呢,你却要求立即变的极为实用,工匠们能作到这一步,当奖励!”
“皇兄说的是中,臣弟是急了点。想来华州将会有几百万亩良田,没有足够的人力耕种,实在是太浪费了。但臣弟也在想,光是为了耕种制作几百台这样的机器,那么闲置下来之后呢,又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李二点了点头:“五郎想的也没错,但工匠的努力应该当得奖励!”
“殿下,这蒸汽机是为磨坊准备的。”水思远在旁边小声的报告着。
磨坊,这个也太浪费了吧!
这样动力的蒸汽机只给磨坊用,那每天要磨多少面呢。
李元兴心说,还是留几台给磨坊,其余的留给大理石工坊用吧。
“好,要赏,要重赏!”
李二才不管你李元兴想什么,在李二眼中李元兴在机器的发展方面永远也不会满足。现在的李二已经看到了机器的好处,一天一千亩,这个速度实在是让人欢喜。
“再重五千亩玉米,华州的各军营就有足够的口粮了!”李二又下了一道命令。
“回长安吗?”李元兴突然问了一句。
“不回!”李二与李靖同时回答道,这里还有许多可以看的,而且好不容易开始研究李元兴对一州之地的管理方法,自然是要看着透彻的。
李元兴长长的呼了一口气:“那我回长安!”
“不行!”李二与李靖又同时拒绝。
李元兴小声说道:“明月回长安了,而且没有来这里。而是真正去了秦王庄,心里实是在怕呀,她最近长住耀州,光是会在我秦王庄里拆东西,所以我要回去看着。”
“明月在耀州辛苦,拿走些许财货有何值得紧张。”李二这算是在说李元兴的错误了。
李元兴没办法,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李元兴紧张的是什么,任何东西他都不紧张,但是自己书房之中有李岚姗写给几位王妃的信,这个东西还是不要让武曌看到的好,省得麻烦。
秦琼回来了。
李靖过去询问那军士处理之事,秦琼却对李元兴说道:“五郎请速回长安!”
“立即回长安!”李元兴心中一喜。
却听秦琼继续说道:“出大事了,东突厥有人秘密的给高句丽送了三万斤精钢。买货的就是五郎你提到的那个渊盖苏文,出货的是突利可汗的部下。眼下突利可汗是否知道这比交易,还没有查明!”
“一笔,还是数笔?”李元兴脸上刚刚出现的笑容沉了下去。
“不知!”秦琼也只是刚刚得到急件。
李元兴的视线转到了李二身上,正准备开口,却见李二一摆手:“为兄不管,大唐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为兄去处理了。眼下为兄就要关心一下大唐军属的生活,大唐军卒的品德,一点精钢这种小事,五郎自行处理!”
“皇兄,那臣弟立即去长安!”
小事,这能是小事吗?李元兴脸都黑了,与秦琼一起几带着两个亲卫就向长安飞马而去。
李元兴走后,李靖这才问道:“圣上,当真不管吗?这不是小事!”
“朕知道,但药师你是否知道,草原那里五郎羊吃人的第二步计划原本应该在四月起动,可现在已经是六月,马上就七月了,却依然没有动?”
李二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
李靖却听明白了。
李二这是在抱怨,不仅仅是在抱怨天英阁,也是在抱怨李元兴。
因为草原上这半年来出奇的合作,事事都顺着大唐,所以秦王府与天英阁都把计划推迟了。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大唐内部的问题还有很多,天英阁认为应该先解决内部的问题。而另一个原因就在李元兴身上。
李元兴认为,既然东突厥表现出臣服的意思了,那就不要把草原上的百姓逼上绝路。
三万斤钢,放在后世就是四十吨,这个数量看似不多,但性质却是极为恶劣的。
李元兴当真是脸都黑了,骑在马上忍不住就骂道:“一群混帐东西,这才宽松了几天,他们的胆子就大到没边了!”
秦琼没说话,反倒是有一种暗自窃喜的感觉。
同样在窃喜的自然还有伟大的大唐皇帝李二了,让李元兴对突厥人多一些杀气。突厥人的rì子不好过,大唐的rì子就一定会好过。
“这是一个圈套!”李二摸着胡子小声对李靖说道。
李靖也点了点头:“圣上英明,有些不知道鞭子厉害的狗,还是有些狼性的。”
“不要小看五郎的鞭子!”李二很满意的笑着,李靖也在一旁陪着笑。
李元兴快马回长安,华州到长安就算是直线距离也足有八十里,按路走至少需要一百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