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311章

大唐第一庄-第311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崔莹莹这么说,长孙皇后纯是好奇:“以工匠坊而论,他们是怎么分的。”
“每等工匠加一斤,五等之上加两斤,三等之上加五斤。好在工匠大半都去了耀州,否则真的分配不过来,今年寒瓜只有大瓜二千亩,小瓜八百亩。大瓜亩产七千斤,小瓜只有四千斤。”
几百万斤不够分吗?
长孙皇后心说,你秦王庄出产,一亩就是几千斤呀。
以往在大唐什么时候听说过什么东西亩产好几千斤的。
“今年,殿下让用麦芽糖的渣料,还有豆子榨油之后的渣料上肥,却是产量高了许多,也更甜了,其中还有些许技术,农庄的管理懂。臣妾没有精修农科,只是略之一二罢了,皇后宫中的小寒瓜,都是精心挑选的,已经交待管理的太监小心存放,这一千斤足够本月食用了。”
一千斤。
长孙皇后听到这个数字真的吃了一惊,这远比原先皇宫的用度高了许多。RSS

、第517节 报纸的威力 二【第一更】

“多了,确实是太多了。”长孙皇后说的是实话,她宫中连同为宫女,太监加起来,也不过是七个人,连她与近身侍女,一共只有十个人。
十人一千斤寒瓜,那就是每天每人都有三斤多。
这就是当粮食吃,也吃不完的。
“皇嫂是一国之母,自然应该多一些。小寒瓜极甜,皇嫂赏赐些贵妇也用得着。四妃处的数量也请皇嫂定夺,臣妾这次运了小寒瓜六千斤,大寒瓜十万斤,想必这个时候管事的太监应该已经清点完,准备入库了。”
十万斤寒瓜,长孙皇后只有笑着接受了。
十万斤,堆到皇宫侧门那里就是一座小山一样的寒瓜,如果没有火车,仅从秦王庄运到长安城,就需要运货的马车,二百个车次。
管事的太监听闻这仅仅是这个月的,首先想到的不是从中得到好处,而是紧张这些寒瓜是不是能够保存好。这样巨大的数量上层的管事太监肯定会查账,甚至后宫管账的贵妃也会查,更甚至皇后也会过问。
果真,入库还没有完成,皇后的手令就已经到了。
“入库之时必有破损,先挑破损寒瓜一千斤,赏赐当值禁军分食。再选五百斤,宫人分食。四妃处每人送小寒瓜十斤,大寒瓜百斤,九嫔处减三成,依次累推。分配之后,报上余额。”
长孙皇后亲自过问了,管事的太监就更加的紧张了。
谁想到,十万斤寒瓜连李二都惊动了,亲自去了长孙皇后的宫中。
“五郎当真是大方,去年全年,整年皇宫也没有万斤寒瓜。今年竟然运来十万斤!”
“这只是七月的!”长孙皇后很平静的回了一句。
李二愣住了。
长孙皇后又说道:“小寒瓜仅仅是两亩地的产量,大寒瓜也不过就是十五亩地的产量。二郎当真不知道,秦王庄的无论种什么,亩产的数量都让司农寺的官员发疯吗?大寒瓜一亩七千斤。”
李二笑着摇了摇头:“问五郎,还有什么新鲜的东西!”
长孙皇后示意拿出两个盒子,一个盒子是草莓,另一个盒子是葡萄。
“这个是早熟的,不够甜。真正成熟草莓还需要十天左右,葡萄还需要一个月。五郎秦王庄的葡萄,足够长安每个人都能吃上一斤了。这两种水果,最低亩产是二千斤,五郎种了葡萄一万多亩,草莓两万亩。”
李二一摆手:“宫中不要浪费!”
说完,李二又转身去书房了,长孙皇后示意自己身旁宫女洗上一些,立即给李二送去。
崔莹莹出了皇宫,没有去天策上将府。金蔓青的事情与她无关,更重要是李元兴声明过,任何人不要与金蔓青作过多的接触,不要影响他接下来的计划。
崔莹莹回到清河崔氏在长安的府邸。
这算是回娘家,崔莹莹带了一万斤寒瓜,五斤草莓,还有一百斤葡萄。
正在户部当值的崔君肃接到家中管事的报告,安排了户部的差事之后,立即赶回。
“叔父!”崔莹莹在主厅一直等着,见到崔君肃回来后立即起身施礼。
“莹王妃!”崔君肃的礼比崔莹莹的还大,腰弯的更深一些。
崔莹莹现在的身份是秦王侧妃,相当于二品诰命,自然是比崔君肃这个正三品的户部尚书身份更高一些。
“有些许小事,去叔父书房可否?”崔莹莹这不是在询问,而是在告诉崔君肃,有些重要的事情,咱们需要关起门来谈。
书房外守的是崔君肃的亲信,崔莹莹先是问道:“叔父可知耀州医女金蔓青之事?”
“长安四品以上,有谁不知?”
“叔父如何看?”崔莹莹追问了一句。
崔君肃摇了摇头:“先不说怎么看,就说这事情带来的后果。你来这里,应该是秦王殿下授意吧,秦王如何打算!”
“有一计!”崔莹莹回忆着李元兴讲述的那些,在数次重复之后,总算是认为自己已经把事情全部清楚,李元兴的交待绝对不会少说了什么。
崔君肃听完,长长的感慨一句:“在秦王殿下手中,万物皆为兵!”
“叔父以为如何?”崔莹莹关切的问着,她眼下最关心的是这事情是不是可以办好。
“可行,此事确实是可行的。只是区区一个百济罢了,秦王殿下懒得出手,就让市井小民陪他乐一乐。某将细节认思考一翻,今夜就加印报纸。你是在府中住一夜,还是今天就赶回秦王庄去!”
崔莹莹想了想:“今晚就回去,叔父有派人查过棉花的收成吗?眼看到了采收的rì子,秦王农庄已经有少许的开始裂桃,只是秦王庄种植的数量实在太少,真正留种还是要靠河北那里!”
“此事……”崔君肃想了想,还是没有说下去:“你吃些点心就回去吧!”
崔莹莹施礼,离开了崔君肃的书房。
点心什么的就是客气话了,崔莹莹要住下自然就会有安排,她既然不住,考虑到长安城宵禁,还是早一些回去更好一些。
崔莹莹离开之后,崔君肃起身在书架上拿起一封信来,打开读了读,轻轻的摇了摇头:“秦王殿下,你可知突厥人反复无常。西突厥眼前因为有西域之敌所以与大唐结盟,可五年,十年之后呢。”
崔君肃想到那上千万亩棉田要放在天山一带,那里可以西突厥的完全控制区呀。
以前崔君肃对棉花的理解还不算多,可现在他却知道,这棉花是宝,从花到籽,再到杆,根,全部都是宝,利用率是他根本就无法想到的。
此事,给崔莹莹说没有意义,眼下倒是李元兴说的事情可以办一办。
“来人,招报馆的大掌柜来,再挑两个机灵一些笔客晚上过来。”崔君肃吩咐之后,起身吩咐备车,他还在户部当值,可以离开,却不能下午不再过去,所以也要急急的赶回户部去。
次rì长安城当中,长安报的头版多了一个简画。
不要小看大唐的画师,他们的绘画水平已经达到了一种非常不平凡的高度。
百济人打了大唐人!
没有错,就是大唐人,因为画师将那金蔓青的服装作了细微的调整,原本高句丽的服装就受到汉民族的影响,身上的长裙细微之处的调整,加上那有着女官标志的头饰,这就是一个大唐人。
而且是一个男人,去打一个女人。
鸿胪寺那里围了十多个笔客,迎宾苑更是有三十多个笔客,还有许多年轻的文士。
“我们是朱雀长街报的笔客……
“我们是东市商报的笔客……
“我们是兴隆报馆的笔客……
“我们是长安报的笔客……
笔客,就相当于后世的记者,这些笔客可比后世的记者狠多了,因为他们是文士,甚至许多人都在官方的考试之中,过了县试,甚至是州试的。
可不愿意在家乡作一个八品九品的小官,来长安找一个机会。
报馆笔客,这是年轻的学子热门的职业,甚至超过了六部的流外小吏。
(注解:流外小吏是指没有品阶,相当于办事员这样的级别。干上一两年,干的好的,经过考核可以成为有品阶的官员,这才算真正的入仕为官。所以这是成为京城官员的一条路径)
笔客们说起来,也是从九品下的士子,真正堵了迎宾苑的大门,看门的卫士也无奈。
百济的使节也很无奈。
而这个时候,鸿胪寺卿就坐在他的面前,一边品着茶,一边很随意在翻看着当天的报纸。
报纸,这种神奇的事务但凡是来到大唐的使节都会去读,而且每一份报纸都不会错过,长安报纸最稳定的销量是两个区域,一个是新建成的使馆区,一个就是鸿胪寺的迎宾苑。
回纥的使馆,常驻这里的正式人员才七个人,加上仆役官奴也不过二十三人。可他们每天长安所有的报纸每种三十份,任何情况也不会减少,有大事还会特别增加一倍的数量。这些报纸其中有二十七份都可以说没有人读过,打包运回他们回纥部落去。
这是外族了解大唐的一个门径。
百济也不例外,他们订的没有那么多,但也有每天各样十份。
“鸿胪寺应该制止报馆,他们污我大百济的名声!”百济使节语气之中带着一种焦躁。
鸿胪寺卿依然在不紧不慢的喝着茶:“清者自清!”
“那请那我迎宾苑之中我大百济院落之外的闲杂人等赶离。”
“自然是可以的!”放下茶杯,鸿胪寺卿慢吞吞的站了起来:“既然百济没有什么可说的,外面的闲杂人等自然不会再来打扰,本官不会让他们再靠近五十步之内,告辞!”
必要的礼节百济使节还是有的,起身相送:“有劳了!”
鸿胪寺卿到了外面,示意护卫们将靠近院门的几个人赶到台阶人,然后挥了挥手:“散了吧,这里没有什么有趣的新闻。”
说罢,鸿胪寺卿竟然伸手轻轻一推其中一个笔客:“你们都聚焦在这里,长安再无趣事了吗?鸿胪寺这几rì,多国使节到访,七天之内你等不得靠近这里百步,退散了吧!”
众笔客似乎还不愿意。
、二月求月票!求推荐!
羊年过去,马年来。
我是属马的,这是我的本命年。
而且我的生rì是农历正月,公历二月下旬。
2014年2月,新年之后,初八大伙开始上班,而身为作者,也会全力进入工作状态,努力码字。
过年期间,二更保底,无论如何也要顶起来,誓不断更,这就是我的诚意。先求保底月票,谢谢各位的支持。
二月中旬开始,各位看我的表现,用诚意换月票。
一月没有求过票,大量的时间用于查资料,整理剧情,整理思路。就是为二月在作准备。
2014,马年农历正月,公历二月。
用努力与诚意换月票,用精彩的剧情,高质量的小说,以及适时的加更,请大伙投一张月票给我,谢谢。(未完待续。)

、第518节 报纸的威力 三

【祝所有人新年快乐,求月票】
鸿胪寺迎宾苑门前,众笔客还是不愿意离开。
可那个被鸿胪寺卿轻轻推了一下的笔客却说道:“各位,长安有九大城门,入长安不止一条路,各位我们自然还有路!”
似乎有料,众笔客都是读书人,心中精明。
鸿胪寺卿只是微笑着摸了一下自己的胡子,招呼自己的随从:“回去喝茶!”
众笔客离开,那带头的打开了鸿胪寺聊手中的纸条,上面只有四个字,契丹、回纥!
“对呀,我们为何不去使馆区!”
众笔客到使馆区的时候,人数已经达到了四十人,长安现在大大小小,有报馆十几间。许多小报馆比如东市报,他们的发行仅仅就在东市,报纸上最多的新闻就是新店开张,各种货物行情的预测。
各种酒楼美食的点评等。
说是小报馆,每天也有接近两千份的销售量。
比如大的,象长安报,每天十万份起印,同时送往周边四百里的州县。包括洛阳都有长安报在售卖。
听到消息,契丹驻长安使节竟然大开中门,摆上茶点迎接众笔客们。
这些笔客无论是干什么,契丹使节都不愿意得罪他们,百济现在就是一个例子,这些家伙已经被骂的狗血喷头了,一个男人在长安的街道上打陌生的女子,这事情真正是非常丢脸的,至少在契丹绝对不会。
问明众笔客来意,那契丹使节用力一拍桌子。
“要是当时本人在场,看看这个!”契丹使用抬起自己那个扇子一般的大手掌:“某就一巴掌扇在那百济文奴货的脸上,他懂不懂什么叫作礼,他们百济一帮只会吃生肉,连盐都不知道是什么的蛮子们,他们懂不懂礼!”
礼!
众笔客震惊了,眼前这位才更象是野蛮人,那胸口的胸毛比起头发都不算少。
扇子一样的大手上,光是金戒指就戴了十四个,有根手指上还戴了三个,这种刚刚从野人学会穿衣服的家伙,竟然在饱读诗书的众笔客面前讲,礼!
很好,非常好,非常强大。
这才是真正的新闻。
“什么是礼,某以为给老人家让道就是礼。咱买东西绝对不大着嗓门讲价,卖家不还价咱不骂人就是礼。那百济的文奴货懂个屁的礼,他那不知道那家裤衩里跑出来的货色,跑到大长安城来摆威风,他就是个球,贱球!”
这粗口都爆上了,这是在讲,礼!
“尊贵的契丹使节,您认为百济使节当街打人是错误的,而且打的一个弱质女子。在对方并无过错的前提下,是不应该打人的!”
有笔客开始提问了。
“扯蛋,有没有过错都不应该打一个女子,有种他找个厉害的打打。他就是一个软蛋,有种让他冲着老子来!”
好么,这老子都用上了。
在笔客的引导之下,足足问了上百个问题,那契丹使节兴奋的要招呼大伙喝酒吃肉。不仅仅是契丹这野蛮人使节,契丹使馆所有人,只要不是奴隶的都有发言。
契丹之后,是回纥人。
回纥人更加的了不起,就在前院摆开了茶棚,连纸笔都为笔客们准备好了。还特意在长安知名的店铺了买了些点心。
“周礼有云……”
了不起的回纥使节,当着四十多个可以把四书五经倒背的笔客讲了一遍周礼,然后又扯了足足十几分钟秦王的礼让三分论点,最后代表回纥人民鄙视百济使节的无礼。
完了,回纥使节说了一句非常精彩的话。
“不知道,百济这位使节,是不是认识字!”
精彩,绝对是明天的头版头条,众笔客兴趣的甚至忘记了忙碌大半天的劳累。
精彩吗?
更精彩的在后面,靺鞨使节当场表示,男人对女人的雄风绝对不是在拳头上。买十个百济女奴,要他在使馆街门前,向百济人展示一下,什么是男人!
忙碌了一天的崔君肃终于回到家了,进门第一件事情就是询问管家:“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