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320章

大唐第一庄-第320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蔓青说完,直起身体一礼。
“被告,你可认罪!”司法参军朗声问道。
百济使节心中此时考虑的是,打人可以认罪,但绝对不会认那个辱人之过。什么仗势欺民之话,绝对不能认。否则自己就根本没有必要留在长安了,长安的百姓会对自己,甚至是百济都会有些看法的。
正在百济使节考虑如何开口的时候,堂外有人高举着一份文书高喊:“高句丽正使致信大唐京兆尹,高句丽并无限制平民穿丝绸,并附上高句丽服饰等阶说明,以帮助大唐京兆尹判断东市之案!”
一份正常的文书,高句丽使节团的小吏竟然故意高喊出来。
这是喊给谁听的?
百济使节感觉自己的心都在裂开了,高句丽人竟然会这样作。
一只手按在自己的心口,百济使节的表情极为平静,然后缓缓的离开坐垫站了起来,语气极为的平静:“认罪!”
百济使节这一句认罪,却是让堂上堂下所有人都蒙了,特别是后堂之中魏征派来的人更是象一拳头打在棉花上。
门外的百姓却是在欢呼,百姓们的心是偏向于弱者的。
魏征派来的人更是头痛,这与原本的计划不同。
原本的计划是,只等这百济使节反驳,然后金蔓青这一边出示大量的证据。
堂审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
“既然认罪,一刻钟之后,听判!”司法参军示意堂上书吏拿着笔录去让百济使节画押,然后拿着那份笔录去了后堂。
这是正常的程序,当场宣判也需要一个论刑的过程。
魏征派来的人向京兆尹施了一礼:“既然案子已经结束,那某告辞了。”
“就这么结束?”京兆尹反问了一句。
“秦王殿下有过严令,此案可以设计圈套,可以令百济人丢脸,甚至可以想办法拖高句丽人下水。但是,任何人胆敢干扰大唐律法的公证,重责。某的理解是,圈套是原告下的,但公堂之上,判官只认证据,公正判案!”
京兆尹听后,非常严肃的点了点头:“大唐律法之公正,自然是不容亵渎的。殿下英明。”
这些话是秦王李元兴说的放,反正魏征的人并没有听到李元兴说过,只是魏征告诉他这是秦王殿下的意思,律法必须公正,事情可以有阴谋。
魏征的人离开了。
没过多久,司法参军重新回到了堂上。
这期间,百济使节一直很平静的站着,看到司法参军出来,竟然还微微的点了点头。
“听判!”司法参军站在大堂之上,在众小吏站好位置的时候,大声喊道。
金蔓青也站了起来,她的心思没有那么多,她只是想讨回一个公道罢了。
“贞观元年,大唐新律法之中,各使节正副使节拥有刑罚豁免权,除致人死亡、窃取大唐机密、藐视大唐皇室三大重罪之外,其余罪行可依新唐律。代罚。代罚一,以使节团奴隶之外身份之人,代为受过。”
司法参军说到这里的时候,停了一下。
表面上,是他在等百济使节的反应,事实上他却是在犹豫。
因为第二个代罚是以冠代囚,说的直接一些,就是囚十rì,使节只需要将帽子或者可以代表自己的物品放在牢房之中就可以了。
可魏征派来的人,最初说的想法就是,让百济使节安排他们的人,穿上自己的衣服,然后打他板子,打多少板子不重要,一板也是打,十板也是打。
思来想去,他在文字上玩了一个花样。
“第二代罚,囚刑以冠代刑!”
这就是文字游戏了,也是古文之中的语句不严谨之处。囚刑的意思,一是囚禁这种刑罚,另一种意思就是,囚与刑。囚代表关押,而刑就代表着非常现实的惩罚了,比如打板子,或者是扫街。
“第三代罚,以银钱代罚!”
百济使节心中倒是暗自松了一口气,这个代罚让他没有想到,这算是对各邦国使节的一种宽容,同时也保证了大唐律法的威严。
“但,任何一种代罚,需苦主认同!”
“民女不认以银钱代罚。”金蔓青一抬衣裙,长身一礼。
门外的百姓也跟着起哄:“这位小娘不差钱,身穿云锦的人不需要那点罚的银钱。”
“就是,能穿云锦的人,谁在乎那点钱币!”
百济使节心中也在计算着,不过他却是不急,反正这个已经罚不到自己身上了。当下就问道:“如何罚,请判案!”
“依大唐律,辱人者,掌嘴十至一百。本官判下被告掌嘴三十。被告可服?”没等百济使节有反应,司法参军继续说道:“伤人者,板子十至二百下,致人伤残者,囚一载至五载,同劳。更重者,流放千里!本官判下被告,板子四十下,打人脸者,特别是女子,伤其容貌,虽不留伤痕,但罪加一等!”
百济使节没有立即回答,只是看着金蔓青。
金蔓青伸手一指那天在东市他遇到的,那个非常凶的百济护卫:“如果他来代打,民女认同!”说罢,金蔓青又向司法参军施了一礼。她的态度却是极为了坚决。
“如果三代罚同用,可否减轻刑罚!”
百济使节要是放在以前,绝对不会作出这样的选择。他才不会在乎一个护卫会不会被打呢,或者说会不会被打死,打残,只要自己不受罪就行。
可现在,他的心态有了些许的变化。原因就是,作为盟友的高句丽不但背弃了他,而且还落井下石。
这种被人背叛的感觉真的是非常的不好。
无论是一时冲动,还是良心发现,百济使节眼下第一就是想尽快了结这件事情。然后就是让自己的护卫少受一点罪,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他要借这个机会在长安的百姓面前给自己挣一些好感,因为他还需要留在长安,还需要有一些计划与想法的。
司法参军心中极是高兴,这样的结果正合他心意。
“原告,被告在堂上没有丝毫的自辩,立即认罪。这是一种诚意,既然被告已经认错,长安自元月开始,自有礼让三分的美德。本官以为,罚钱一贯,赔钱五贯。由那护卫穿上被告之服、冠。受掌嘴之刑五,板十。原告你以为如何?”
京兆尹在后面听着,心说司法参军你当真是自作聪明。不过,他却已经不能阻止了。(未完待续……)

、第532节 意外的结局

金蔓青事实上,心中也没有主意了。
因为眼下的情况,是魏征没有想到的,也并没有给她有过指点。金蔓青毕竟年龄还小,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了。
被司法参军这样一问。
金蔓青心说,这钱也罚了,人也打了,似乎自己应该知足。
“民女认可,民女自请那五贯捐与东市济世馆。”金蔓青不再追究,这事情算是结束了。
堂上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宣判,结案,这案子就算是了解了。
有百姓高喊:“金小娘子高义,下次再来东市,我等免费给您引路。”
竟然也有人喊道:“百济人认错知错,却也是知礼。”
百济使节对于这个结果也是非常的意外,当堂就交了钱,认了罚。
事情传回秦王府后,魏征找到李元兴:“殿下,现在这种情况还要赶百济人回家吗?”
“搞不清,高句丽人为何会放弃自己的盟友,甚至是落井下石。百济人怎么就这么快服软了,这件事情让本王准备了这么久,竟然没有得到一个让本王满意的猎物。”李元兴不满意,可以说是非常的不满意。
魏征说道:“百济人与高句丽人交恶,对我大唐不是一件坏事?”
“错,绝对是一件坏事。”
“请殿下指点!”
“百济与高句丽交恶,这就等于给了新罗一个盟友。新罗除了大唐之后,还有其他的选择,这才是真正让本王不满意的地方。百济人出了这么一当子事,怕是在最近会安份许多,想整他们怕是不容易!”
李元兴心中在快速的计算着。
魏征在旁边说道:“殿下,不如暗中告诉所有人,不理会高句丽使节。听鸿胪寺说,高句丽人来的头一天,就递上了国书,说是要献礼给圣上。”
“告诉礼部这些事情全部给本王压,在本王没有同意之前,任何的正式的衙门口谁也不许与各邦使节有正式的见面。这件事情容本王想一想。”
“殿下需要思考什么?臣下或许帮殿下分忧!”魏征又问道。
李元兴想了想之后说道:“很简单一句话,高句丽是来求和的。我大唐是上国大邦,我们不能拒绝小国的求和,如果连这一点气度也没有的话,那么会被人嘲笑,甚至会引起周围小邦的不安。”
“殿下所言丝毫不差!”
“本王想让高句丽先翻脸,如果是高句丽无礼在先,那么本王就可以让大唐保持与高句丽的战争状态,本王任何的时候出兵,都不算是不宣而战。也要为本王巡视辽东作些准备,如果机会合适,让高句丽再疼一些,还是可以的。”
魏征明白了,李元兴根本就不打算与高句丽讲和。
“殿下,臣下有一计,先给高句丽一点难堪,再观察一下他们的反应。再作下一步计划,殿下认为如何?”
李元兴点了点头后,魏征说道:“近几rì安排献礼,可给第一位献礼的以极丰厚的回赠。殿下可能不知道,武德年间,小邦送上的物品如何价值一千贯,大唐的回礼至少都是两千贯,这是在显示大唐的上国风度!”
“傻!”李元兴笑骂一句。
“是傻,所以这一次献礼第一家会有极丰厚的回赠,然后将高句丽放在第二家。给他们极少的一点回赠,然后看一看他们的反应,殿下当如何。”
“你去安排吧,本王在献礼的时候要上殿。关于谁作为第一家,去兵部讨要军功名册,去年谁为大唐出战的军功最多,这一次就赏给他们一些富足的财货。”
李元兴吩咐完,魏征去安排细节了。
这个时候,金蔓青回到天策上将府,交上文书请求立即回去耀州。
她已经离开耀州有七八天的时间了,那里的工作并没有作出交接,不知道会不会耽误了许多。
另一边,百济使节回到迎宾苑。
他的护卫被打的不重,只是正常的刑罚,并没有把人往死里整的意思。
路过高句丽使节团的院子时,百济使节停下了脚步,他在犹豫自己是不是需要进去。
“高句丽人,没有当我们是朋友,只当我们是奴隶。”百济使节的护卫在旁边小声的说着。以是放在以前,他肯定不敢说这样的话。
今天,百济使节算是护着他,这份情谊让他感激。
百济使节摇了摇头,大步走回到自己的院中,心中已经没有中午时的那种怒火,反倒变的极为平静,他需要非常认真的思考这事情之后的得失。
真的与高句丽人翻脸,似乎也不可能。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金蔓青在李元兴的书房门口施大礼,准备离开天策上将夜的时候,李元兴看到她身上的一身衣服,心中一个坏念头闪过。
“元春!”李元兴轻呼一声,元春就从侧面的桌子处走了过来:“请殿下吩咐!”
“去办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让报馆明天出一份评,评的内容就是,大唐子民自有大唐庇护,任何敢打我大唐子民,辱我大唐子民的,我大唐一定按律法严惩。然后称赞百济使节是非常聪明的人,没有作出以卵击石的愚蠢行为了,在长安城之中,任何作过恶事之人,只有老实的认罪,才是唯一的出路!”
元春听完,开口劝道:“殿下,咱们已经赢了。怕是整个长安已经知道了。”
“就是赢了,才要让人知道。要所有人都知道,我大唐子民不是他们谁能随便欺负的。别忘记了,在耀州还有几十万奴隶呢。去办!”
“元春知罪,殿下吩咐完毕之后,就立即去办?”
“第二件事情,你亲自去长安城最大的几家成衣坊,告诉他们本王要订货。每一家都连夜的赶制,明天早晨最好,最晚也要在明天傍晚时分,每家送十套样衣在天策上将府门口,用竹杆撑开,让百姓们看到衣服。”
元春不太理解,可却是认真的记录着李元兴的命令。
“衣服的样式,分为。粗麻男奴工服,细麻男奴工服,白麻男奴工服。细麻女工服、白麻女工服。以及,粗丝女奴rì常服,锦常服等。记住一点就是,必须要有rì常穿的丝绸衣服,而且也要有上等丝绸的。”
元春快速的记录着。
“明天,让他们在天策上将府门前排队,就要让长安城的人知道。马上入秋了,商人们打算作耀州那几十万奴隶的生意了。特别是高句丽奴隶。”
“殿下,最好的衣服,一定要让高句丽使节团的人都要眼红!”
“果真是聪明!”李元兴笑着在元春的脸上轻轻的爱抚了一下:“办好这件事情,既然报纸上都说了,我大唐富足,高句丽很穷,那就让高句丽人看一看,在我大唐作奴隶的,比你高句丽贵族还富有。”
“元春懂得,元春立即就去安排。”
元春头一次有自己单独的任务了,兴奋的向外跑去,跑到门口的时候又转回头来:“殿下,是否可以让耀州派些奴隶代表来?”
“你写封信给卢承庆,正好金蔓青回耀州,让她带回去。”
“是殿下,那就安排在明天中午了。”
李元兴挥了挥手,元春开心的跑着出去了,可是吓了正准备进屋的郑和一跳,赶紧给让开道,然后才在门口施礼:“殿下,宫里派人过来,有圣上的手书!”
“放这里吧!”李元兴指了指自己的桌角。
信自然是李二写的,李二也在第一时间知道了金蔓青案件的结果。所以特意写了这封信来,信中在告诉李元兴:五郎,胜了就是胜了。这是我大唐的威严胜了,任何敢对大唐子民动手的人,都会受到严罚,这才是这件事情真正的意义。为兄知道你想借这个机会与高句丽人有一次交锋,可五郎你是否想过,原本东市之事,就是突然发生的。五郎已经是大胜了。
高句丽人,可以整军再战,为兄相信五郎自然是有手段的。
今年让为兄反感的不是高句丽,因为高句丽已经是大唐兵锋之下的败军。为兄反倒对高昌那里有所不安,高昌人是吐谷浑的狗,今年不一定打狗,但却要这只狗与狗的主人安份一些。
五郎,展示你秦王之威吧!
李二这信是劝慰吗?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李元兴更是感觉这是李二的鼓动,李二在鼓动自己闹事,辽东只是象大唐卧榻之侧,而高昌却是大唐西域的咽喉。
“皇兄怕是看到商的好处了,知道富了可以作许多的事情。”李元兴给自己点上了一支烟,靠在软椅之上发呆。
不说别的,仅说一件事情,李元兴怎么也想不通高句丽人为何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