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382章

大唐第一庄-第382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来出云城主也不过如此,他的粮仓里没有存放过一千石精米。
看着在这里排队的倭人,一条辉冲着身旁的几人点了点头,也没有等带他们过来的小吏出面,而是自己走上前去。
一秋辉身旁的两个身体强壮的倭人喝骂着:“滚开,**民也敢在这里挡路!”
听到这个骂声,秦王府的小吏愣了一下,转而却是笑了,不自然的放慢的脚步,他们骂的是倭人,又不是大唐子民,秦王府小吏自然是不会去管了,反倒想看看热闹,也好回去有可以报告的趣事。
大岛光三也在这里,他好不容易从礼部那里求到了测试的机会。
给这他带的几百人进行测试,每个人交测试用花费二十文,这对于他来说花了几贯钱,却也不算是一笔小钱了。
听到后面的喊声,而且是用倭国的语言喊的,他不由的回过头去。
大岛光三与一条辉四目相对,相互看着对方。
一条辉毕竟是去过奈良城的,他看到对方戴的是大红色的帽子,这是圣德太子的十二阶中第五阶大礼的官位,在倭岛算是大官了。
而一条辉却是没有帽子,在倭岛层面上他只是低级的平民。
“让开!”有不懂圣德太子十二阶的人,一条辉身旁的那位刀一横就让大岛光三的随从让道,倒是没有敢直接冲着大岛光三。
“你是谁?”大岛光三问道。
“鹰司长空!”终于有名字了,当着别人的面报出自己的名字,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荣耀。而另一位也将手中的横刀平举了起来:“二条信致!”同样也报上了名字。
大岛光三听到对方有名字,虽然没有帽子但也不敢轻视。
只是这两个姓氏他根本就没有听说过。
毕竟这不是倭岛,这里是大唐的长安城,大岛光三示意让开一张桌子的空位。
一条辉深吸一口走上前去,这一幕可以说对这二十九人的冲击是极大的,仅仅是报上名字就让倭岛贵族给他们让道,这代表着他们有着不亚于贵族的身份。
“礼部上官,我等前来报名应试。”一条辉在大唐的官员面前倒是规矩。
“可有凭条?”
一条辉将秦王府开出的条子放在桌上,然后又说道:“我们路上忘记购买纸笔,可否卖给我们。”说着,一条辉就将那张代表着一百贯的纸片放在桌上,那张纸条是什么,大岛光三并不是十分的清楚。
那礼部官员扫了一眼,笑骂道:“有没有小些的存钱文书,有谁会拿十万钱买纸笔。”
一条辉往身后看了看:“谁有五千钱的。”
最后的一个半大孩子挤了过来:“我有。”然后将自己那张五贯钱的放在桌上。
那官员叫人收下那张纸片,然后一个小吏问明人数,拿了三盒笔,三十只墨,然后每人给了二十张纸,一共数了六百张。最后将一个盘子放在桌了:“收你五贯钱,找回四贯又一百文钱,十文的纸笔,二十文的测试费。”
一条辉将那半大孩子收到钱币,然后带人进入了御学司考试的地方。
大岛光三突然开口问那半大了这阵:“你叫什么?”
“九条信长!”那半大孩子应之后,快速的跟上队伍跑了进去。
大岛光三更加的疑惑了,他们是什么人,连半大孩子都有姓有名,要知道自己带来的这几百人当中,有姓有名的连五十人都不到,其余的都是次郎,大男之类的喊着,有时候连他都会把人搞错了。
大岛光三心中是疑惑。
可这些等着参加考试的人却是震惊。
同样是倭人,为什么他们的差距会这么大。
倭人中贵族的姓氏也就那么多,能来这里的人都多少有些学识的。
至少这些姓氏他们没有听说过。
说到富有,光是看衣着差距就让他们惭愧。
有许多人在参加考试的时候,却是不经意的开始靠近一条辉等人了。
考试之时不能随便交谈,可他们却是在等着考完之后,去结识一下。(未完待续。)

、第633节 春天了!【求月票】

【紧急求助,求大唐空中堡垒旗舰名】
李元兴见过倭人之后也就再没有往心里去。
过了几天,崔敦礼来到秦王庄报告公务的时候,给李元兴说了一件趣事。
“殿下,那些倭人有些不安份呀。”
“怎么讲?”李元兴心说难道他们在**吗?
崔敦礼笑着说道:“倭国使节团的许多人暗中离团了,那位一条辉就在这些人当中收了十六个家臣,让他们成有一条氏家臣,然后允许他们姓一条。就是那个年轻最小的九条信长都收了两个家臣。听说还有几个人希望成为近卫忠仁的家臣。”
“好事,派人告诉他们。只要他们的家臣忠心,养活家臣的费用可以在秦王府预借,将来用他们的功勋来还上这笔借款。这件事情要支持,但不要插手,这是倭人的事情,不是我大唐的事情!”
崔敦礼动脑子想了想后躬身说道:“殿下高明!”
说到这里,李元兴停顿了一下:“他们凭什么?”
“秦王府的狗,在倭人眼中也是猛兽!”
李元兴指着崔敦礼笑了:“媚语!媚语!”
崔敦礼也笑了:“不过殿下,想牢牢的抓住他们,就给他们以立功的机会,带那个近卫忠仁上战场,如立下大功,殿下还有一个赏赐可用。”
“说来听听!”李元兴心说,崔敦礼似乎被魏黑子感染了。
“殿下,李姓……近卫氏!”崔敦礼一字一句的轻声说着。
好一句李姓……近卫氏呀!崔敦礼何止是高明,李元兴不得在大叫一声服,这种赏赐别人不行,但他李元兴可以,因为李元兴是秦王,是正统的皇族,有资格给家里的奴隶赐姓……李!
(注:古代姓氏是两个概念,贵族有姓有氏,秦以后姓氏逐渐合一了。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春秋以前,贵族之姓承袭自远祖,因此百代不变,比较稳定;氏为贵族得自与自己血缘关系较亲近的先人。)
崔敦礼这一招,就是要让倭人新兴贵族被区分开来。
“上次本王让安排的事情,作的如何了?”
“回殿下的话,一条辉所学之史书部分,就已经是新改过的。大唐关于秦徐福的记载,也全部有所更改。但关于倭岛历史的部分,这一次给王霸送补给之时已经安排了数个可靠的能吏,只是进度却不敢保证。”
李元兴听后点了点头:“过段时间试探一下,看这三十个倭人谁愿意把祖宗变成大唐的。这个……,你懂得!”
崔敦礼点了点头:“此事下臣会亲自过问!”
李元兴示意崔敦礼坐下:“倭人的事情是小事,倒是本王让收集的数据如何了?”
“回殿下,正在整理之中。现下河东道去年到现在滴水末落的县有十七个,这些县的养鸡数量仅有殿下要求的十之一,看来他们大灾是避不掉了。”崔敦礼在说蝗灾,可语气却是非常的平静。
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这个夏天不好过,告诉他们,所有田中种土豆或者红薯,在遇到蝗虫之后,田里挖一挖,还能扛点事。那些州县的官员办事不利的,这次要挑几个重责,其余的让其戴罪立功吧!”
崔敦礼与李元兴又说了一些细节,这才离开。
此时,就在长安城春晓园。
李元兴很大方的给倭人们划了一个院子,这个院子的围墙与其他的有所不同,虽然都是树墙,可这个树墙却是高了一些。院墙种了一些樱桃树,春晓园之中的不种花树,多种果树,这也是百姓们喜欢的。
毕竟多一些果子,那怕不吃看着也高兴。
这个院子占地三亩,有一块一亩地大小的中心空地,一圈全是四层的筒子楼,最初是给穷苦人的便宜房子,现在整个给了倭人。
一条辉凭身份,他在这里最高的。所以他的屋子是正中间三楼与四楼的二间屋,四楼是是他的卧室与学习的书房。三楼那间作为了他会客与召集手下人开会的地方。
三楼与四楼旁边的两间,他都分给了他的家臣。
正面一楼原本就是一个最大的公共区域,大约有四间屋的大小。这里现在作为了文化课的教室,御学司专门派了几个教员过来教他们初级知识,而原本学识就不错的则在二楼一间单屋里学习。
每天清晨,一条辉都带着所有人在中间那一亩大小的场院之中用木刀练强身之术。
然后就列队等着讲课的老师过来。
尊师,这是他们学习的第一课。
这一次来的不仅仅是老师,还有长长的车队。
前面几架马车上装的是用藤条编成,装钱的箱子,一箱十贯钱,秦王钱的重量是每贯六斤四两,十贯连箱子就是七十斤重。
然后的车上却有丝绸、细白麻、雪绒布。再下来,有玉米、精米、还有一些白菜、萝卜、粉条,整扇的肉也装了一车。
送东西的人什么也没有说,只给了一封信,还有一个清单让签字。
一条辉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恭敬的双手接过了信。
那小吏施了半礼,一条辉赶紧回礼。并且吩咐那些倭人赶快过来把车上的东西登记,并且搬到几个空着的房间内。
“一条君!”鹰司长空悄然站在一条辉的身边。
一条辉把信封给鹰司长安看了一眼后说道:“我也心中疑惑,想尽这信中会让我们明白。”
“不是这样,我只是想说大唐之富,这秦王府更是身份超然。我们是不是应该作一些什么,毕竟任何一位家主也不会养活无用之人!”鹰司长空倒是有些心思。
“我们拥有力量,才可以作事情。现在的我们什么也没有,安心学习吧。让那些家臣们明白,我们效忠的人有多么强大。只是不知道近卫君现在如何,或许应该在苦练刀术,我们也不能放松,告诉所有人,每天练字的时间必须再加一个时辰!”
“哈!”鹰司长空重重的点了点头。
rì本原本就没有文字,到了公元七百七十多年,才开始拆解汉字作为他们的文字。现在还属于象形文字的阶段。
rì本贵族们真正认字的,可以记载的,也无一例外的使用的是汉字。
学习汉字,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高贵的事业。
最无奈的却是大岛光三,他带过来的那些人有三分之一已经跑掉了。但也不算是跑掉,而是去那个一条辉的地方。现在听说已经在开始学习汉字汉话了。
按说任务也算是完成,这些人已经开始学习了。
但麻烦这才刚刚开始,留下的人想入学,那预学院要收学费,学费仅一个人的数量已经足够巨大了,这几百人他真的拿不出这些钱来。
更让他为难的是,真的安排这些人作工,这些人也就等于散了。
而那一条辉却是很犹豫,挑走的全是最优秀的,其余的人竟然不要了,这立即就让所有人拉开了差距,更让大岛光三郁闷的是,一条辉那里上学不用交学费,只听闻是大唐秦王殿下应一条辉的恳求,所以出钱资助了。
同样是倭人,这生活与学习的差距却是拉开了。
这个差距还当真是不小的。
人必惶惶呀!
大岛光三决定再一次求见大唐秦王殿下,无论如何也要见到这位秦王。
此时,尊贵的大唐秦王李元兴正站在花园之中看着盛开的迎春花,一阵凉风吹来,却是带着一丝水气。
崔莹莹出现在李元兴身后,手里拿着纸伞:“殿下,要下雨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李元兴不是故事,只是由感而发一首杜甫的《春夜喜雨》随口背了出来。却引出崔莹莹的惊呼之声:“殿下的诗词越发的精进了,怕是又一道传遍长安的好诗。”
李元兴笑着摇了摇头:“回屋吧,今年的春耕马上就要到了。你们几人**心着安排一下,还有六十天,六十天呀!”李元兴的语气多了几分杀气,走了几步之后说道:“晚上我在后院和你们一起吃饭,叫一刀闲了来见我!”
什么叫闲了。
崔莹莹心说在秦王府无论是谁,什么事情能比秦王殿下亲自召见更重要呢。
在李元兴刚刚在书房坐下的时候,一刀就已经从训练场来到了前院,近卫忠仁一直跟着他,一刀进了书房,忠仁就守在门口。倭人还有一些优秀品德的,比如他们生活在残酷的环境之中,性格比起总是在安逸环境中的人更加的坚韧。
还有一点就是,倭人因为知识少,各种技术少,所以他们对‘师’的重视甚至超过了父亲,一个真正愿意教给他们本事的人,他们愿意付出生命。
一刀在近卫忠仁身上留下了至少数百条藤条的痕迹。
换来的却是近卫忠仁加倍的努力以及对一刀深深的感激与敬重之情。
一刀进了李元兴书房,李元兴正在摆开一个照相机,看到一刀进来李元兴开口说道:“一刀,脱去上衣。本王想给你造一条假手!”
“谢,谢殿下!”一刀的表情虽然没有太大变化,心中语气之中已经难以掩饰激动之情。(未完待续。)

、第634节 疯狂的渊盖苏文【三更求月票】

李元兴早就想给伍斌整一个假肢了,只是象伍斌这样的刀客,普通的假肢当真没有意义。现在他拥有足够的势力,可以尝试着给伍斌整一个非常特别的。
按伍斌的身高,体形,测试的臂力等,李元兴作了详细的记录。
然后又给伍斌的左手拍了上百张不同角度的照片。
“伍斌,你想要一只手,还是想让这只手成为武器。”
“一切听殿下安排!”
李元兴后悔问了,真是问了也白问,笑着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叫双鱼回来,告诉他近卫忠仁收了家臣,让他也选择一个足够身份的代他师傅收个**,如果有可能请老谢也出来指点一二。”
“殿下,这些倭人可大用吗?”
“将来攻略倭岛他们是主力,再往后有些地方,不好打。他们也是先头部队,总不能让本王拿大唐军士的命去填吧。象近卫忠仁这样的,他忠于大唐了,自然也会给他一个身份,给他一份富贵。”
李元兴很难得的解释了一下,伍斌点点头表示明白。
“崔壹叶还是太善良了,调他去魏长史那里学习半年。你下去吧,让那近卫忠仁两个月之后至少能够接你一招。”
“得令!”伍斌退下了。
李元兴回到现代,现代这边已经没什么特别的风波,教一教唐式养生功,拍一拍电影就成了李元兴全部的工作。
至于伍斌的假手,柜爷亲自去办了。
这个时候,在半岛。
一滴滴的血染红了地面,提着单刀的渊盖苏文推开门,痛苦的扔掉了手中的刀,用手按在自己的头上,如恶鬼一样的大叫着。
赵言德如鬼魅一样出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