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394章

大唐第一庄-第394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妃也有?”
郑秀嫣被按在椅子上,三位御医诊脉,可都摇了摇头。
“有没有?”武曌大声追问着。
“有是有,只是脉像古怪,分不出男女来。”
“怕是双生?”孙老道试探着问了一句,然后也坐在桌旁为郑秀嫣诊脉,这一次,又是一柱香时间。之后孙老道站了起来:“请三位再诊,贫道也说不好,似是双生,但偏女脉。
哇……
郑秀嫣哭了。
杨妃赶紧劝:“女孩也好,封个公主有什么不好的。秦王府多个公主也是大喜之事。”
众人也纷纷劝解。
却谁想,郑秀嫣大哭:“我的鸡汤喝不成了,娘亲说这要忌口。我会被饿死的!”三位御医打算再诊脉,却被郑秀嫣打到一旁:“管他是男是女,生出来就知道。我要喝鸡汤!”
“有比鸡汤好一千倍的,李元兴都只吃过普通的,这极品美味。好吃又大补,安心啦!”武曌的劝解最管用,郑秀嫣一下就乐了。(未完待续。)

、第652节 海珍

鲍鱼这东西在大唐值多少钱。
武曌不知道,李元兴也不知道。武曌在打开木桶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人给建安发了一份电报,而且是机密类型的,要求交给陆毛锋。
秦王府摆宴,名目就是庆祝秦王妃有喜。
长安城所有的报纸紧急改版,加印。将原本各位作为头版头条的消息全部换成了秦王妃有喜的新闻,这是长安甚至是整个大唐最大的事情了。
秦王府摆宴,除了宴请长安士族之外,也在门外给百姓们准备了些喜饼之类。
鲍鱼、海参,头一次出现在了报纸上,有秦王殿下亲自书写的药理,以及孙神仙初观之后给出的一些意见,同时声明需要经过详细的验证,孙神仙会再出一份药理医案。
连秦王殿下都惊讶的食材,鲍鱼。海中的人参,海参。
普通百姓最关心的是这些食材要花多个钱,是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有口福的,那怕就象是以前穷的时候,到过年之时吃上一次肉那样,也是百姓们期待的。
大唐皇帝李二、大唐太上皇李渊亲自到了天策上将府,以兄长与父亲的身份,来作为主人迎接着客人,自然是没有人敢让这两位来迎接了,不过有这个意思,就是总管太监在门口迎接着,这也是皇家的礼。
“此事,暂时暂时不要告诉五郎。前方战事要紧,切不可让五郎分心。”李二当场就写了一道圣旨,要求整个长安城必须为此暂时保密。其实只要控制了电报局,还有给飞舟上的人交待好,李元兴要想知道,怕是也要一个月之后了。
李渊与李二都是一个心思。
而且两个人想的完全一样,就怕李元兴心说自己有儿子了,要作些善事,下手就轻了。现在是打仗,一定要够恨才行。
两位皇帝同时点了点头,笑了。
这会才开始注意那一只只的大桶,这一看又笑了。因为武曌正让人背着,一只又一只的让人把桶打开,似乎在找着什么。
李渊与李二走到一只打开的桶前,似乎除了海水之外,就是那被称为鲍鱼的海珍。
“有何区别?或者五郎藏了什么?”李渊问李二。
李二也摇了摇头,两位皇帝来到武曌面前,李二开口问道:“明月呀,你在找什么?”
“超级超品鲍!超级海王参!”武曌回答完,又示意继续打开下一个木桶。
李二与李渊一听,超级!能让武曌加一个超级在前面的,就足以代表着非凡。
打开的桶中又没有,武曌很失望的示意继续找。然后对李二解释着:“圣上有所不知,李元兴这个吃货,以前吃过最大的个头的不过了六品、五品鲍鱼罢了,那海参也不过只有两寸长,鲍鱼这东西有着一句话,那就是有钱难买二品鲍。”
武曌说完,又解释了这个鲍鱼订级的规则。
接着武曌又说道:“我更可怜,野生的鲍鱼连见都没有见过。只是吃过人工养殖的六品鲍鱼。这东西是人间美味,我一定要找到李元兴说的那个超级超品鲍。二斤多重呀,想起来就流口水!”
李二与李渊同时笑了。
武曌那一句人间美味倒是误导了他们,有些东西人间是美味,可天庭却是不宵一顾的。自然是很难找到,但也证明了武曌在天庭的身份没有李元兴高。
听到流口水,郑秀嫣也大着胆子跑来了,叫自己身旁人也去帮忙。
终于,比武曌脑袋还大,足有脸盆那么大的,唐斤的二斤三两重的极品鲍鱼给发现了,那一桶之中三十只鲍鱼,最小的也是一斤半重,全是极品鲍。
“啊!”武曌惊呼一声:“给块黄金也不换!”
“给两块黄金也不换!”郑秀嫣不知道这东西怎么吃,但能让明月公主惊呼的美食,肯定不会差了。
武曌挑出最小的那一只,唐斤的一斤四两多,放在现代接近九百克。“明月要这个就行了,圣上与太上皇享用最大的。”
李二哈哈一笑:“挑最大的几只,朕与你们分享。”
只是吃食罢了,李二还没有什么都占的心思,倒是李渊拿过武曌挑的那只:“这一只归朕了。勋贵也需要有些赏赐,这些货物倒是没有上过账,显示是五郎那里的心思不在这吃食上,如果管,明月丫头作主了!”
鲍鱼呀!
武曌眼睛都直了,接近三斤重的鲍鱼。武曌的反应和李元兴最初看到时一样,我的神仙呀,竟然有这么巨大的鲍鱼。在现代的时候,叶秋霜没吃过野生的鲍鱼,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到了大唐,这样的天然野生极品鲍鱼。
武曌已经无法形容此时的心情了。
一尺长的海参,被称为海王参也丝毫不为过,这东西估计吃下去武曌就能流几升鼻血。
这个时候,在建安城旁那个小渔村,陆毛锋正在视察着村中的渔业。叫过村长,一边走一边闲聊着:“这东西不要捡得太多,多了就不值钱了。那些个头非常大的,自然也要留下的,也要能以后留些大的。”
“您说的极是!”
“海带、海菜这些晒干的方式你们要改进,那鲍鱼与海参人工养殖的方法。自然也是会教给你们的,秦王府作事向来公道。”
陆毛锋有一句没一句的引着话题。
终于,村长开口说了一句:“小老儿听说这次的赏赐丰厚,小老儿惶恐呀。”
“那九品鲍你认为应该定个什么价,一品鲍你认为应该订个什么价?”陆毛锋终于有机会问了,至少他需要知道一下渔民们的心思。
村长似乎就没有考虑,当下就说道,这附近几十个村的宿老们已经商量过了。我们下水也不容易,九品自然要一文钱一只,一品的怎么也要九文。或者给个整,十文钱。那超品的,单独算价。
村长想的也简单,这东西潜到海里去,一捡就是一筐,当然大的珍贵些,自然价要高些。
陆毛锋大笑。
“您要是认为不合适,就直说。殿下说了他作主,小民这也是自己瞎想的。”
陆毛锋轻轻的摇了摇头:“我只是知道殿下的意思是,加一级翻倍,只是这个算法有些古怪,我不是算师。简单打个比方,比如说吧,九品一文钱一只,那八品就是五文两只,七品就是十文三只。殿下说了,六品一道槛。六品就是三十文,五品就到了四十文,四品就是五十文。三品往上,一品一道槛,三品,二品的价,就是我能想到的,一品那东西只能皇家了。之上的,不用说了吧!”
老村长惊讶的张大嘴巴,他想过这东西贵重,可却是没有想到竟然这么贵。
陆毛锋又说道:“府里的算师认为,还可以论斤算。九品以下,分为十头,十一,十二,这样的小个头。不过这斤两又怕有短,所以到现在也没有拿出一个方案来。倒是某认为,论个头数,却是一个好办法。”
村长只是点头。
“学会养这东西,六头鲍鱼就是两年时间就长成了。想一想,一只就算十文钱,你们也能富了。殿下说了,海里的东西再多,人要是无止尽的去捕也会没有的。某年少之时当过猎人,老猎人都知道封山的规矩,母兽不打,小兽不打。靠海吃海,可也要学会敬海,海有恩赐,可人却不能贪婪!”
老村长跪下给大海磕了一个头。
陆毛锋这话说的在理呀。
这话倒真是李元兴说的,不过眼下就凭这几个村子,靠人力下水,给他们一万年也把这个海资源破坏不了。
李元兴怕的是,大渔船。
此时李元兴并没有再把小渔村放在心上,一个小小的渔村对整个大唐的影响是极少的,他只是开了一个头,告诉天下人海中有宝。
但如何取宝自然会有一个规矩,这个规矩会由天英阁正式讨论,经由刑部、礼部正式发出的。
坐在建安城临时的书房中,李元兴关心的却是如何挖钻石,什么时候开始挖。
会不会影响到这些刚刚投降的高句丽城池。
之所以没有对卑沙城与安市城之间的地方动武,李元兴考虑到这里在东晋的时候,还有汉人的国土,这里有着大量的汉族人,以及汉族与高句丽一族混居的家族,还有混血等。总体上他们是偏向大唐的。
吏部已经在准备派人了,先是接管这些城市的政务以及防务。
翻看着手中的资料,李元兴下意识的叫了一句:“秋香呀!”结果这才意识到,秋香还在长安呢。
苦笑着摇了摇头:“来人!”
陆毛锋还是小渔村,进来的是一名队正。
“两件事,一是以本王的名义去询问礼部王尚书,本王身旁有些文书的工作是借由府中女官处理,询问可否招女官来到建安。第二个就是发电报,叫李元昌带着他的手下赶紧过来,本王有事让他们作!”
李元昌,也是受封的亲王,也只有李元兴敢直呼其名了。
王及善就在城中,正和礼部官员还有袁天罡等人讨论着关于京观的礼法问题。
亲卫过来把事情一说。
王及善微微的点了点头,与旁边的几位官员低语着。(未完待续。)

、第653节 公开的体测【第二更】

很快,王及善与礼部的几位官员就商量出了结果。
“本官以为,前线战事已经了,已经非战时。接下来就是控制与发展之道,非秦王殿下不能主持。所以本官建议,女官要来,也要请秦王妃中两三位前来,殿下身旁总是要有细心之人照顾才行。”别说是王及善,整个大唐也没有人把李元兴当着急色之人。
所以李元兴要女官过来作文书,那就肯定是为了政务。
有礼部的官员也建议,不如好人作到底,请秦王妃也过来几位。
此时的李元兴则在收拾着自己的行李,以前他拿走一些东西的时候,总是需要找一个理由,或者是借口。再不行,就用李岚姗那个数量混乱的办法,从中抽走一些带回现代去,现在他不用。
平壤城中抢回来的东西九成半都在丹东港封存着。
真正有什么宝贝之类的,还需要仔细鉴定。这个并不是李元兴的强项,李元兴仅仅只是在其中挑选了一些自己认为是宝贝的。
装箱,打上献给大唐太上贤皇的名义,连假账都不用作了,这是光明正大的拿走。
当晚,李元兴回到了现代。
鲍鱼、海参。这些东西是活物,李元兴是带不回去的,弄成干货怕是回去也不能吃。所以李元兴带回去的,多了从平壤城中拿回来的东西。
李岚姗还是照旧在等着李元兴回来,呆呆的坐在床上,看着李元兴回来的那个位置。
“呼!”李元兴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冲着李岚姗笑了:“可以轻松上四天了!”
“你不轻松吗?”
“这几天,就算是我躲出去,每天也会有无数人来请求。更有无数人等着觐见,心累。主要是心理压力过大,现在能陪我聊天的人不多了。就算是大着胆子说些闲话,他们也是非常掌握分寸的。”
李元兴说的李岚姗理解,毕竟是历史系学霸,太清楚古代的等级观念了。
“能聊天的,现在算起来,连二十个人都没有,而且也不可能经常见到。有些话题,更是没有人陪我聊。就比如我最近心里压力不小,作了些闲事,却也有些过不了这道槛!给二哥说了,怕是他会笑我,其他人甚至不能说。”
李岚姗轻轻的将李元兴抱在怀中:“那给我说。”
“最近杀人了!”
“杀了就杀了!”李岚姗轻声的回应着。
李元兴苦笑着:“杀了不知道多少人,数都数不清,一万人肯定是有了,说两万可能也有了。我把平壤城给灭了,整个城里但凡是贵族,官员什么的不知道死了多少,士兵们连人头都不去捡了,因为这一场他们已经不需要用人头去领功了。”
李岚姗却是笑了,平壤之战,以飞艇空投燃烧弹有多大威力,她能够想像得出来。
只是,她依然需要安慰李元兴:“没办法,战争有些是残酷的。”
“原本我计划着,战术性攻击。可谁想到,老头子也在,他当真是发了狠。如果不是我讨厌滥杀,怕是屠城这种事情都能整出来。你是不知道,伍斌那小子真成了狂人了,在敌军的军营里杀了一个七进七出,全身象是泡了一个血澡一样。听其他的亲卫将,光是他就杀了至少三百多,也可能更多。”
李岚姗把李元兴抱的紧了些。
现代人对于屠城是接受不了的。
“告诉你两个好消息,一个是我们之间的事情,另一个则是爷爷那里的。”
“先听爷爷那里的!”
“那把刀,给你要回来了。不过,却是封装在真空的玻璃盒内,而且严禁你再使用。仿制的那一把,使用的材料你想都想不到,可以说是现代材料工艺的极致了。”李岚姗捧着李元兴的脸,一脸的笑容。
李元兴也笑了:“我不要那刀,能不能把那种超级材料的,给上十把?”
“不行,两把是极限,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那材料也在试验阶段!”
李元兴没有就刀的问题再多问:“告诉我,我们之间的好消息是什么?”
李岚姗从床边拿出一个粉色的塑料条,李元兴一看到上面的两道红杠,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发愁。
“你这是什么表情!”李岚姗生气了,只是装出来的生气。
“我只是在想,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会长大的。我这样来回跑不知道还会有多久,我的秘密瞒住外人可以,瞒住自己最亲的人你认为容易吗?所以我有些发愁呀,不过总体来说肯定是好事,应该庆祝一下。”
李岚姗知道李元兴说的是实话,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后坐在李元兴的身旁。
“睡吧,明天早上起来,找爷爷扯扯闲话。那些东西归你了,我最近准备恶心棒子一回,先搞些东西,证明他们高句丽全灭,现在的高丽与高句丽没有半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