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398章

大唐第一庄-第398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的县令已经命村里人清扫街道。
大唐县子,是大唐次二等的爵位。四个,实为三个等级的王爵之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县子受封开国县子,这在大唐也属于士族了,至少是入了士族的门,这个加封可不是玩笑。
除了武曌是两位皇帝的特旨给了虚衔的公主外,其余的必须经由礼部认证。
大唐四个等级的王爵,分别是大唐秦王,各位亲王,然后就是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因为秦王独一位,而且不再传承,也就大唐只有三等级的王爵。
高句丽这里的县,几乎就没有上县,这里更是很小的县。
原本是京兆一个偏僻下县的县丞,正九品小官,连升五级成为从七品下的县令来到了高句丽。
县令在村子里来回转着,连路口的杂石都命令摆开。
这不是巴结,依唐礼,礼部公文。大唐有爵位的官员回乡省亲这是需要当地县令有迎接的礼节,这是礼。也是给予有爵位的功勋之臣一个巨大的颜面。
要不为何叫衣锦还乡。
更何况,在位县令在赴任之时礼部就有特别的交待,这位金蔓青的爵位是大唐秦王殿下、大唐长孙皇后殿下亲点的,而且让她衣锦还乡还有战略层面的意思,一个小官不会解释太多,却让他小心应付。
拥有六品职司,实为正七品的官员,县令也不敢马虎了。
这位县令却是紧张,就让整个村子所有人紧张,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极度压抑的气氛中。
终于,金蔓青看到村子,看到了村前写村名的石碑。
一块竖在这里不知道有多少年的石碑。金蔓青哭了,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随着她一起回乡的人当中,不落泪的根本就没有。
“报,来了,来了。”一个小吏急急的跑了过来。
县令整衣冠,带着手下人向村口走去。他的手下中只有三个人是大唐人,其余的也是当地挑选的,或者原先衙门里的干吏。
“立……正!”一声响亮的口号之后,整齐啪的一声,唐人知道,那是大唐军士军靴脚跟相碰的声音,不知道长安百姓有多么喜欢这种声音,这代表着唐军的威武。
整个村子的人都在村口,他们害怕,大多数人都跪伏在地上。
至少以前高句丽的贵族会打人,会抢人。不跪下的人会被用鞭子打,甚至会杀死。
可有几个大胆的却望着那队伍,似乎队伍中有人就是自己的家人,可他们不敢认。大唐贵族的队伍之中,怎么可能有他们低贱的高句丽平民在队伍之中。
“下官,青礁县令恭迎上官回乡省亲。”
金蔓青强忍着立即冲进村的冲动,从马车上轻步下来,每一步都谨记着大唐的官员礼节,在青礁县令面前在唐官礼回了一礼:“有劳县尊亲迎,本官回乡打扰县中公务,实为不安。请受本官一礼!”
听到是女人的声音,整个村子所有人都把头抬起来了。
一个女人,身上穿的是何等的华贵。
可那是他们高句丽的服色,没有知道那个女子在说什么,可却可以感觉到从身份上那女子高于这里最大的贵人,青礁县的县尊。
青礁县令轻声说道:“官礼之后,金管工不用再顾忌什么。下官如果衣件还乡,怕是会扑到爹娘身前,下官这就回县中,有任何需要请派人前来。”
金蔓青已经说不出话了,泪水如泉水一般的涌出。
她已经看到了跪在人群当中的父母,虽然八年过去了,父母苍老,可那面孔就是用刀刻在她内心深处的,生她养她的父母。家中穷苦,弟妹们都要饿死了,只要把自己送到宫中,作一个低贱的婢女这才是活命的机会。
八年,整整八年了。
金蔓青从八年前在高句丽王宫之中受女官的皮鞭,再到拼命的学习医术,再到随宫中医官被派到北方公干,再到被靺鞨人抓走,最后成为耀州的奴隶。
现在,身为大唐正七品官员,带着足可以比得上青礁县全县的财富回到家中。
金蔓青几乎已经要晕倒了。
在县令离开之后,金蔓青带着的几个女医工已经哭的晕死过去。
金蔓青再也忍不住了,飞奔着扑到父母的面前,用高句丽语大叫着,放声的哭泣着,来倾述着她这些年受到的苦,受到委屈,还有此时见到父母时无法形容的心情。
原本害怕的村民们惊呆了。
他们听不懂汉话,却是可以听得懂高句丽语。
一个连大唐县令都要恭敬的女子,竟然跪倒在金家夫妇的面前,竟然是金家夫妇的女儿,这是在作梦吗?
更多的人冲了过来,他们不知道期待了多少个rìrì夜夜,却是没有想到回乡的一天。
整个村子被哭声包围了。
杀过人,流过血。面对突厥十万铁骑寸步不退的大唐校尉眼圈都红了,为了不让人看到,故意的转过头去,冲着部下黑着脸骂了一句:“不立即去扎营,大巴掌呼你们呀!”
众军士也是眼圈红红的。听到吩咐众军士都用力的点了点头,转身命令开始扎营。
村里却是哭的昏天黑地,都是生活了上百年的老邻居,金蔓青是村里出去的女儿,衣锦还乡,谁人不为之激动。
村里穷。却好客,他们搬出家里所有的存粮准备招待大唐的军士们。
那校尉爽朗的笑着,大声的下令:“弟兄们,大锅搬出来。整一出咱们军中的名菜,大锅的猪肉白菜炖粉条,大锅的整红白高粱,把酒也搬出来,放开了整!”
“开整!”二百军士扯开嗓子大声的回应着!(未完待续。)

、第659节 大唐女子爵

哭累,哭够了,哭的已经让许多人晕倒过去数次。
终于,哭声渐小。
金蔓青的母亲开口问道:“女儿,这,为什么……,你,大唐……”金蔓青的母亲年龄才三十多岁,却象四十多接近五十岁那样的苍老,面对女儿却是语无纶次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了。
毕竟,女儿是她们送到王宫,等于也卖身为奴了。
八年过去,女儿回家,却是穿着何等华贵,身份是何等的荣耀。
金蔓青扶着母亲起来,准备找地方坐下。金蔓青的父亲四下看看,这那里有能够让金蔓青坐的地方,索性脱了衣服铺在一块长石上,真是怕把金蔓青的衣服给弄脏了,要说家里,比外面干净不了多少。
金蔓青的弟弟妹妹在她离家的时候还小,看到这位身穿华服的姐姐,不认识,也不敢认。
这时,裴校尉拿来一条长凳:“金管工,您用这个。下官正吩咐军士们开伙,没经您同意用了两扇猪肉。”
“谢……”金蔓青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下官懂了,晚餐下官会安排,让您好招待全村老少!”
金蔓青用力的点了点头。
大唐的军服,内是劲装,外面有一个披风,披风前面用的金丝线绕的绳子。内劲装还有装饰用的彩色装饰带,何等的威武。
在高句丽人眼中,这就是贵人。
可这样的一位贵人对表情恭敬的对金蔓青说话,太让人吃惊了。
裴校尉退下之后,金母问道:“是跟了一个好人家?”
金母用的是跟,而不是嫁。她不相信女儿有机会能成为正妻,身份太低财了。
金蔓青一下就脸红了,小声说着:“不,女儿还没有许人家。女儿在北方被人抓走,卖到了大唐当奴隶,之后遇到了贵了。又有一位被尊为神仙的人收了女儿作学生,女儿作了些出色的事情,受到了贵人的赏赐,作了官,也赏了爵位。”
“女,女人也能作官?”金父结结巴巴的问着。
“恩,大唐女人可以作官,只要有才能。”金蔓青非常自豪的回答着,然后一脸兴奋的拿出自己的身份纸,还有那块精钢的身份牌:“这是大唐京兆府发的文书,原先我是大唐的平民,现在是子爵,是贵族。还有,还有……”
说到那身份牌的时候,金蔓青兴奋的几乎要跳起来:“这是大唐耀州的身份牌,女儿在长安东市被百济的使节打了一巴掌,那是百济的使节,百济的大贵族呀。当时女儿刚刚拿到平民的身份纸。”
周围的人全都摒住了呼吸,他们真的很紧张。
“可大唐人为我出气,因为大唐秦王殿下说过,我大唐子民岂是你小小邦国可以欺负的。大唐的大官都亲自来看望女儿,认为女儿受了委屈。后来在长安城打官司,百济使节给女儿赔礼,赔钱。”
啊……
一片惊呼之声。
羡慕,真心的是羡慕呀。那大贵族,打了大唐一个平民一巴掌,还要赔礼赔钱。
大唐……
令人向往。
这时,一个十五六岁,海女打扮,头发用麻绳绑在身后的少女,怯怯的靠近金蔓青,小声的问着:“姐姐,这身衣服,可以让我摸一下吗?”
摸一下,听到这话金蔓青感觉到一阵心酸。
“姐姐给你带了两件,是给你的。”
“这衣服,贵吗?”金蔓青的妹妹非常小声的问着。
提到这衣服的价格,金蔓青笑了:“高句丽的使节团到了大唐,在长安城中他们看到衣服,听闻有一个还在大贵族,想给他的正妻买一件,看到价格却是有些犹豫,最终买的是比姐姐这次一等的衣料。”
金蔓青站了起来,展示了一下她的衣服。
“这是大唐云锦,一匹云锦卖到高句丽就是上百贯钱,换成精米要有一千石!”
上百贯钱有多少,普通的百姓不知道。但一石精米他们懂,谁家里有一石精米过年,那就是让全村人羡慕的富户,可金蔓青身上的衣服衣料一匹就要上千石,那这一件衣服要多贵重呀。
“这件衣服,在大唐。就是大唐人买,前些rì子也要差不多一百石米的价格。”
一件衣服一百石精品,当场就有许多人晕倒,这衣服的价值已经不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这金家的丫头在长安有多富。
金蔓青的妹妹又问道:“姐姐已经是长安的大人物了吗?最富的人吗?”
金蔓青微笑着回答:“姐姐在长安只是一个普通人,长安城中富有的非常多。大唐皇帝陛下拥有四海,大唐秦王殿下可以轻易的堆起一座金山。姐姐仅仅是有幸陪新罗公主参加过一次秦王府的宴会,殿下的打赏,当是新罗公主都惊讶的不小!”
那一串在李元兴看来普通的珍珠项链,金蔓青解开围巾,从脖子上取了下来。
又是一片惊呼声。
那怕是在海边讨生活的渔民,这里几十个海女,谁见过这种粉色的直径超过一厘米的珍珠项链。
“给你!”金蔓青亲手给自己的妹妹戴上。
“在大唐,其余小邦国的公主。也未必有姐姐富有,但大唐的公主,才能够真正的称得上是公主。天下间,除了大唐没有任何一邦一国任何人再有资格称为公主了。大唐攻下了高句丽王城,高句丽公主在姐姐的面前都象是一个普通的平民,在尊贵的大唐公主面前,他们就象我们站在高句丽王室面前。”
金蔓青在不断的说着大唐的美丽,大唐的伟大。
如果李元兴在这里听着,一定会非常的高兴,金蔓青正在作的事情比李元兴心中期待的还要好。
金蔓青回乡,跟着金蔓青的那些人回乡。
还有别外的三十五人的回乡。
李元兴很巧妙的让他们分布在整个卑沙城到安市城之间。
大唐带他们的是震惊,也是神秘。
裴校尉手下军士在大锅里煮的食物,放在现代人眼中已经与精美无关。就是在长安人眼中,也只是一种吃食罢了。
为什么裴校尉要说这是军中美食。
能在行军之中,有这样的食物已经是一种享受。
可放在贫苦的高句丽小村,他们一生也未必有机会见到这样的食物。
如过年一样的喜庆,整个小村陷入了一种半疯狂的状态。可就在这时,金蔓青那只有十岁的弟弟却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让这狂欢如踩了刹车一样的,突然就停止了。
金蔓青的弟弟问道:“姐姐,你可以带我们去大唐吗,去长安吗?”
瞬间,周边的人安静了下来,然后这种安静象是可怕的瘟疫一样让整个村子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金蔓青的回答。
金蔓青不想让弟弟失望,可她又能如何,只能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怕是不容易。没有凭引,根本就过不了大唐的各个关卡,没有凭引随便上路在大唐是要受罚的,姐姐这一次回乡,下次再回来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拿到凭引!”
失望吗?或许不是失望,金蔓青的弟弟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想那样的好地方,也是不许我们这些贱民去的。倒不如被人买了奴隶,说不定还能去看到长安!”
小孩子说话不会有太多的掩饰,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
许多人甚至有着同样的想法,或许变成奴隶被卖到大唐去,可以到长安,他们不会去想奴隶有多可怕,因为金蔓青说过她就是被卖到长安的奴隶,在长安她非但没有受到欺负,反而拥有着不亚于高句丽大贵族的富贵。
别说是金蔓青,就是许多现在还是奴隶身份,跟着金蔓青一起回乡的人,也比高句丽许多贵族富足的多。
变成奴隶,去长安。这个心思瞬间占据了无数人的心底。
别说是村里人,就是金蔓青都动了这个心思,或许这是把大家带到长安去的一个方法。
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从角落里传了出来,裴校尉大笑着走到金蔓青弟弟的面前:“小家伙,作奴隶有什么好的。就算成了奴隶你也看不到长安城,私奴出行是有限制的,你姐姐也把你们带不到长安。如果是官家认可的奴贩,你们可能被卖到任何地方去。再说,你们想去长安是为了什么?”
小家伙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
倒是有个成年人借由金蔓青翻译:“他们想只是过上好rì子!”
“金管工,您是上官,我级别低。但有些事情您看的不明白,这里是什么地方,说起来也是大唐的土地了。您认为秦王殿下会让大唐子民吃不饱,穿不暖吗?那个小渔村,您难道不记得了。”裴校尉保持着很温和的微笑,看着金蔓青。
金蔓青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可面对裴校尉的目光却感觉有些灼热!
金蔓青立即就给所有人讲了那个建安城旁小渔村的事情,金蔓青不懂太多,只是告诉村里了,秦王殿下预支了百万钱,那村子召集了两千多海女下水,海里有些珍贵的海珍,长安城的贵族们喜欢,所以村子一夜就富了。(未完待续。)

、第660节 大唐贵族【第三更】

派来的军士都有着属于他们的任务。
裴校尉讲完之后,又跑到角落里去了,一个军士在他的旁边小声的给他翻译着金蔓青正在说的话。
这名军士就是以前的前隋降兵,派出来的都是经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