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96章

大唐第一庄-第96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余的箱子全是叶秋霜的东西,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秦王出行,自然也有轻车简从,也有全套仪仗。
李元兴头一次使用全套仪仗出行,这是来自崔敦礼的建议,崔孰礼建议李元兴,大唐长安的百姓对于李元兴这位新秦王还是非常陌生的,所以李元兴应该让大唐长安的百姓知道,大唐还有这样一位秦王。
更重要的是,李元兴大婚的日程越来越近了,李元兴去拜访各世家,全套仪仗是尊重!
李元兴准许了这个建议。可真正到出门的时候,李元兴惊呆了,跟着李元兴身旁穿着欧式公主服的武曌也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她上次去长安,坐着李元兴的双马马车,有百骑护卫进长安,在武曌心中这已经是很大的排场了。
可这个时候,武曌才知道后世的影视剧把仪仗缩水到了什么程度!
李元兴是亲王,而且受封的是秦王,礼部对于李元兴出行的仪仗也有四种不同的标准。最多的时候需要千人,在出使外邦,或者五百里以上出巡的时候使用。
其中龙旗十二面,日旗、月旗等各种旗帜,就有近百面之多。
扇,各种扇六十四。铁甲武士四百八十人。皮甲持戟、戈、刀、金瓜等若干。
这个规格在大唐是仅次于皇帝,高于太子的规格。
此时李元兴使用的是第三个级别的标准,属于秦王正常出行的标准。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串个门子的标准。
龙旗十二面,绝对不会减少,这是秦王特有的标志,是自李渊封李二为秦王的时候就定下的,与皇帝同等的十二面龙族,区别就是这龙旗十二,旗帜的大小、颜色、样式。
铁甲武士八十八人,这是仪仗,也是护卫。
这八十八名铁甲武士,每一个都是勋贵之后,如果不因为此时大军在外征战,象程魔头的长子程怀默就在皇家仪仗队中,而次子程怀亮就是秦王仪仗队中为铁甲武士。这是荣耀,可以说大唐的军官十之**,都出自这两个仪仗铁甲武士之中。
皮甲武士,则是战场之中功勋军士的子侄,比起铁甲低了一个级别。
比如程魔头,他就算是满仪仗也只能是三十六名铁甲武士。
旗帜,铁甲,皮甲,扇!
加上八匹马的马车,以及队伍后提灯的侍女,以及秦王府的太监,这队伍足有一里!
“殿下!”总管太监郑和在前面为李元兴带路,红地毯铺了有一百多米,李元兴带着武曌上了马车之后,那地毯有专门的人收走。
鼓乐声起,队伍缓缓起动。
手扶着车辇之上,李元兴的手都在颤抖,他已经身为秦王三个多月了。这样的仪仗也是头一次使用,一般来说就是带个近卫,轻车简从,无论是去长安,还是去军营。
就是想像,也想像不到这么庞大的队伍,仅仅只是自己出个门。
而且根据郑和说,这才是秦王仪仗的三等规格。四等规格用处太少,仅仅是在长安秦王府到皇宫上朝才使用。
一等规格会如何?李元兴看着缓缓而动的队伍,心中百味丛生。
一直到此时,李元兴才真正的明白了,士、庶、贵、贱四个字。或许理解的不够深,但却是比最初的时候有了更多的感悟。
“还想逛街呢?”武曌也同样震惊,可是她却不会流露出来,所以扯了一句闲话。
“逛街,好主意!”李元兴哈哈一笑。
李元兴刚才发呆,就在想世家的事情。思来想去,自己可能是太急躁了。自己可以改变几个人,但无法改变整个大唐人的道德与身阶的标准。
逛街吗?武曌自己都笑了,这副仪仗不是去逛街,而是去拆店。
“来人!”李元兴轻呼一声,立即有一铁甲骑士靠近了车辇,李元兴小声说道:“派人先行一步,就说本王请求入宫面圣,也想今晚求见太上皇。”
“是!”铁甲骑士先是减慢的速度,然后退到了队伍的好面。
很快,六匹身穿皮甲的骑士就从队伍的一侧向着长安城飞奔而去。
秦王庄到长安的直道两侧,那忙碌的工地上不仅所有的工匠都停下了手上的活计,就是各商业协会的管理也赶紧招呼各自商业协会的人在直道两侧列队。
大唐不兴跪礼,除非是极大的事情,或者是祭祀天地、祖先之时。
“此时此刻,我才知道什么是秦王!”武曌一动不动的笔直的坐在那里,那怕有些腰上发酸她也没有动一下,板着脸轻声对李元兴说着:“整个大唐,除了大唐皇帝之外,所有人都会对秦王弯下腰!”
“秦王是个苦差事,要不你躺下!”李元兴一样坐的笔直,调笑了武曌一句,武曌与李元兴一样,都是从现代来的,而且他们也没有见过在大唐别的亲王是怎么个形象,所以他们努力着保持着自己的形象。
如果这个时候,躺在车辇上,会不会被百姓们轻视。
正襟危坐,这应该是礼节,正如这仪仗一样。
大唐秦王的仪仗向长安而来,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大唐秦王殿下头一次使用正式的仪仗出行。就算是为了看个新鲜,许多人也会赶到官道两侧。
秦王是一个好王,仅是秦王庄周边那些商业协会开始建屋,就让长安的百姓富足了不少。
就是卖草鞋的,一天也给比往日多卖十几双。
而世家们听到秦王使用仪仗出长安,七大世家却已经开始准备了。秦王立妃,那怕暂时不立正妃,这也是正经的婚事。
第一步纳采,应该就在近几日来完成了。
纳采的人选都已经订好,由李氏皇族的李道宗持大唐皇帝圣旨代表李氏皇族。而秦王府则由魏征来出现,因为崔敦礼是博陵崔氏,所以他选择了回避。
七姓,实际为五姓。因为崔氏分为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而李氏则分为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其余三家为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这些豪门大族,在各自的地盘上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在长安,他们也各自拥有宅院。
最初来到长安的,是清河崔氏的崔莹莹,卢氏的卢秋雨、王氏王语烟。
接到大唐皇帝的圣旨之后,第一次反对的陇西李氏,他们连李氏皇族都不承认是陇西李氏的一员,所以对皇帝这结亲的旨意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但,王、崔、卢三家,却选择了家中嫡女。
理由很简单,李氏皇族是与李元兴,根本就是不相关的,李元兴是李元兴,来自天庭的星君,虽然姓李,虽然被封为秦王,但不是李氏皇族,这个身份足够与世家结亲,而且事实证明,秦王李元兴有足够的手段可以让世家更加的兴盛!
在神印术、天赐神犁之后,羊毛与煤才是真正刺激世家的东西。
王家争到了大利,巨利。这一点世家之中已经没什么可以隐瞒的,所以另外四家也选择了嫡女,既然秦王正妃不好争,那就让乱到底吧。
太原王家拒绝了大唐皇帝李二,为李承乾选太子妃一事。更是世家尽知,所以世家选择嫡女嫁入秦王府的心更加的坚决了。
纳采之礼,七家隆重接待。问名、纳吉,几乎就是家主这个级别,或者是仅次于家主这样一个级别亲自出面。而太原王氏,甚至是老族长都接到了长安,这个巨大的反差,也是在作给大唐皇帝李二看。
更是作给李氏皇族在看。
七姓十家,看重的是李元兴,与你们李氏皇族无关!
到了六礼中的第四礼,纳征!
太原王氏号称征礼百车,一百头健牛拉着一百辆大车,装满了嫁妆。
李二在李承乾太子妃一事上已经被拒绝过一次了,不仅仅是李二,李是太上皇李渊都没有半点反应,身为皇帝,无论大小事件都不应该有过激的反应。你们捧李元兴,踩李二与李承乾,那好,李二在等着看,谁会笑到最后。
李二在李元兴的婚礼之事上,只下过一个命令,调禁卫精锐,秦王大婚时要一等仪仗。
最初的时候,李二下圣旨赐婚,根本就没有指望七大世家全部同意。只要有一家同意,其余六家给庶女都把面子撑住了,也算是给李元兴在大唐安了一个家。
七家全部是嫡女,让李二也没有想到。
李元兴进长安,五十里路走了接近三个时辰,李元兴感觉全身都僵硬了,武曌想让李元兴打昏自己,省得活受罪。
李二亲自出迎!
对外人而言,这是李二对李元兴的态度,这是大唐皇帝对大唐秦王的亲厚。事实上,李二是来看热闹的,因为下面的人报告,大唐秦王正襟危坐,从出秦王庄开始,一直到进了长安城,坐姿都没有变一下。
李元兴坐的功夫很好吗?
李二不信,他是来看笑话的,来看李二会不会腰疼,会不会腿麻,会不会脖子抽筋。
“皇兄!”李元兴想起身都难。武曌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太惨了,实在是太惨了。这根本就是上刑,出秦王庄,走过商业协会区那会武曌还很兴奋,可不到半个时辰,她就感觉到全身酸痛,特别是武曌这身体才三岁呀。
李元兴还好些,只是全身僵硬!

、第165节 大唐明月【团团圆圆】

李二先是说了一声免礼,然后虚扶一把,这才靠近李元兴小声说道:“帐子拉下来,出门也就一小会,进长安最多半个时辰,其余的时间,帐自然是要拉下来了。为兄听说你辛苦了一路,特来关怀!”
关怀!
好吧,就是来关怀的!
武曌被几个宫女抬走了,小身体需要按摩一下,要不然明天会酸痛的动不了。
“上次几个提案,皇兄以为如何?”李元兴问的是关于室韦与靺鞨之事,还有针对高丽的长期骚扰行动,以及强行收服契丹三件事情。
李二摇了摇头,然后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最近为兄发现,让聪明人去想那些复杂的问题。然后为兄在那些聪明人结论之中,挑选出最聪明的那个。这一点,倒是向你五郎学习的,那一箱文稿果真不是凡品。”
那一箱!李元兴知道,是大唐对突厥攻略。
“任何一份,都是大才华。为兄自认花上几个月时间苦心研究,也未必可以达到其中任何一份的深度。所以,为兄认为,世上聪明人很多,他们拿出聪明的办法,你我兄弟挑上一挑,找上一份最好的,或者挑上几份好的,取其精华!”
李二对于自己这个想法,非常的满意。
李元兴心中却是抽了一下,这与历史已经不同了,历史上记载的大唐皇帝李世民,是一个事必躬亲,勤政的皇帝。
可现在,似乎真的变了。
是历史变了,还是因为自己的出现,改变的不止是历史,还有人。
“五郎在想何事?”李二看到李元兴不说话,问了一句。
李元兴靠近两步,小声说道:“臣弟最近可能会有些麻烦,而且还是一个**烦!”
“麻烦,朕喜欢麻烦!”李二冷笑几声。
大唐皇帝李二,大唐秦王李元兴没有去大殿,也没有去书房,而是去了后宫。去了李渊所在的宫殿,从某种角度来说,李元兴也是李渊的儿子,无论是干儿子,还是义子什么的,这父子的名份自然是存在的。
今日是家宴,其中就有四道点心是用玉米制作的。
大唐皇宫的厨师还是相当高明的,在研究过玉米这东西之后,很快就将其制作精美。
武曌饿了一路,出门前她心情不好,什么也没有吃。这一路上三个时辰,摆足了姿势,把自己累的够呛,进了皇宫被几个宫女全身上下按摩一遍,这会饿的前心贴后心了,必要的礼节之后,武曌只是低头猛吃。
李渊认为自己的眼睛一定是花了。
有资格到这殿中来的丫头,怎么有一个他不认识的。而且那身衣服很,很特别,很漂亮,很合身。
最主要是,小丫头很漂亮。
“那个小娘是谁呀?”李渊想了半天,也不记得自己有那个侄女、孙女是这样的。
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在了武曌身上。
武曌在宫女的提醒下,才知道大伙都在注意自己,而且太上皇也在看着自己。慢慢的抬起头来,然后伸手抓住桌上一块桂花糕慢慢的塞进了自己的嘴里,一副任由你们惊讶,小娘子我也要先吃饱的样子。
“哈,哈哈哈!”李渊先是一愣,最后被武曌往嘴里塞糕点的样子萌翻了,大笑不止。
李二靠近,将武曌的来历与细节讲了一遍,李渊示意抱武曌过来,然后将自己面前的盘子放在武曌的面前:“不怕,谁敢欺负你告诉朕,他们两个无论是谁,咱都打他们的屁股!有朕给你撑腰, 有朕护着你!”
曾经,叶老师也对无助的叶秋霜说过,无论如何,都会护着你。
武曌哇的一声哭了,眼泪鼻涕全都抹到大唐太上皇李渊的身上。宫女太监们急忙过来要抱走武曌,却被李渊制止了。
无他,武曌实在太可爱了。
这个时候,李元兴却悠悠的说了一句:“倒是可怜丫头,有亲似无亲,无亲胜有亲!”
“在大唐,还是在别处?”李二追问了一句。
“都一样,都一样是个可怜人儿。要是男儿身,说不定可以干一翻事业出来!”
“谁说女子不如儿男!”李渊被李元兴一句话激怒了,抱着武曌站了起来,大步走到李元兴面前,指着李元兴大骂:“这种混帐话,天下人可以说,我大唐李氏不能说。你们的姐姐平阳,那里比男儿差!”
李渊怒了,这世上能让他疼的人不多。
平阳公主,柴绍的嫡妻。
李二与李元兴都赶紧施礼认错,还是被李渊劈头盖脸骂了,骂了就骂了。那怕一个是大唐皇帝,一个是大唐秦王也一样。最冤就是李二了,完全属于躺着中枪,这事情与他没有半点关系,他完全就是被李元兴连累了。
李二打了三次眼色给李元兴,让想办法解决这个麻烦。
“父皇,不如将苇泽关改名为娘子关如何?”娘子关这个名称后世就有,其传说的一部分,就是唐初时,李二的某个妹妹带领娘子军镇守此关而得名。
“娘子关!”李渊重复了一句之后,大喝一声:“好,就改名娘子关。你们两个都要用印,用正印。公示天下,找那虞老头写赞文,要让天下人尽知!”
小事,全是小事,只要李渊不发火了,一切都是小事。
李二与李元兴同时松了一口气。
重新坐下喝酒,武曌这会坐到了李渊的桌上。
这级别升的真是很快,从头一次进皇宫在李元兴桌上吃饭,然后升级到长孙皇后桌上吃饭,这会已经到了太上皇桌上吃饭了。
一脸小可怜像的武曌却是讨人喜欢。
武氏兄弟实在可恶,但武氏兄弟身份太过低微,无论是李渊,李二,还是李元兴都没有半点可能作任何针对武氏兄弟的事情。原因没有其他的,只是因为这身份差距实在太大了。而且武氏兄弟,还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