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从校园到职场 >

第14章

从校园到职场-第14章

小说: 从校园到职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在脚下: 我的成长故事(1)
中国农民的年夜饭
1970年的春天,“*”已经从高峰开始下滑,“武斗”基本已经停止。在城市当中,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知识分子们开始被“下放”到农村,去和“知识青年”们一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时被称作“走五七道路”。因为毛主席在1966年5月7日给*写了一封信,讲了对社会分工的一些设想,这封信被称为“五七指示”。
我的父母是大学老师,所以也无法逃脱这种命运的安排。我便跟着父母,来到了吉林省,白城地区,呼和浩特市,科佑前旗,索伦公社,丰林大队,第七小队“插队落户”。
离开城市去农村插队,对于大人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我模糊地记得有很多大人痛哭流涕,校园沉浸在一片凄凉气氛之中。后来听我的父亲说,当时他们认为此生不可能再回大学教书了。最可能的情况,是在农村接受几年“再教育”,然后去当地县城里面的工厂当一个技术员而已。他们倒也没有认为真的就会一辈子待在农村做农民。因为社会的运行,终究需要知识分子的,而不能只有农民。
那两年的插队生活,对于我这样的小孩子来讲,却是一段挺快乐的时光。
首先,那里的自然环境要比城里面有趣得多。我们那个地方被称作半山区,是半农业半牧业地区,既有大片的农田,也有崇山峻岭和大小河流。春天的时候,我们会结伴去开着鲜花的山坡上玩耍。在夏天,我们在透明的塑料布上挖一个洞,用绳子捆住蒙在小盆上,盆里面放一点吃的,然后把盆放到小河底,就可以抓到许多小鱼。到了秋天,我们便去树林中摘野果。其中最多的,是被我们叫做“酸丁子”的一种果子。这种野果一直可以放到冬天,被冻透了再吃,酸甜可口,别有味道。入冬季以后,白雪覆盖了整个世界,小鸟们觅食成了大问题。我们就在雪地上面清理出一小块土地,洒点粮食,在土中埋上捉鸟的夹子,一旦鸟上钩被捉到,便成了我们的美餐。我们捉到的基本都是比麻雀大一点的山雀。我们通常把它们放到炉灶还有余火的炭灰中烤熟,然后去掉外皮和内脏,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其次,当时这些“插队干部”的待遇,并没有完全和农民一样。我们的父母依然拿着原来的工资,我们还是吃着国家定量的供应粮,还有因为离开城市没有暖气而发的取暖补贴。所以,当时的生活在我的印象中,要比后来回城之后还好。因为在农村的时候,除开国家的供应外,我们还可以在自留地里种蔬菜,可以自己养鸡养猪。由于我们是半牧区,还能买到羊来吃。这些在当时的城市里面,基本是办不到的。
这一切,使得我童年中的那一段生活丰富而快乐。唯一的一次“痛苦”经历,是和小伙伴骑毛驴。因为我从来没骑过动物,非常紧张。结果那头小毛驴刚刚一开始走动我就从驴背上掉了下来,造成右前臂骨裂。
当时农民老乡们对我们也很是照顾。我们那个地区的住户都是烧木材做饭取暖。木材则要自己去山林中搜集自然落到地面的树枝。大家都不去砍伐树木,以保护自然环境。秋收之后,村里会给我们家大量的、远超过他们自己每家得到的脱粒之后的玉米棒,供我们家冬天取暖用。这减轻了一些我们家冬天取暖的负担。村里也从来没有要求我母亲与他们一样下田间干活。而我父亲则大部分时间被公社调到卫生院,去做一些事情,也基本没有真的做繁重的农活。
路在脚下: 我的成长故事(2)
尽管当时我还只是一个7岁的孩子,许多事情在后来都被岁月消磨得模糊不清了。但是在这两年的快乐时光中,有一件事情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在我懂事以后,曾经反复回忆思考这件事情,它对我后来的人生态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件事情往大了说,是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深处;往小了说,是农民家庭的年夜饭,让我无法忘怀。
我们那里大片的农田中,种的有玉米、谷子、小麦等农作物。每干完一年,村里要按照国家的指标交公粮――按国家定价收购。然后国家把这些公粮按照分配的定量卖给我们这些城里人吃,农民无法享受。他们只能留下一些粗粮,作为自己度日的“口粮”。村里到年底,很多家庭都欠了“公家”的钱,我们叫做“拉饥荒”。我们当时的生产队安队长的家,由于人口多,也拉了许多的“饥荒”。
第一年的春节前夕,我看到村民们都到生产队的队部去领东西,我家就住在队部旁边,我便好奇地去看热闹。我发现分发给大家的是一种黑褐色的粉。我生性好奇,便回家问我母亲他们分的是什么东西。我得到的答案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底。
我们东北人最喜欢吃的是饺子。而过年的时候,是一定要包饺子的。村里的每个家庭,在春节快到的时候,会从“公家”那里领到少量的,比我们当时在城里吃的黑面还要黑的面粉,用来过年包饺子。那天我看到的,就是这个场景。
尽管我的年纪很小,可是细粮好吃、粗粮难咽却是非常明白的。那种黑面的颜色,让我非常惊讶,所以印象极为深刻。因为对于我们这些城里人来讲,尽管白面的定量不多,但是过年包饺子的时候,也不会用黑面来包的。何况供应给我们的黑面,也要比农民在春节前得到的看上去白很多。
后来,毛主席指示:理工科大学还是要办的。全国的高等院校开始逐步恢复正常运转,我们家便在1972年结束了两年的农村生活。我的父母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继续从事教学工作。
我在“*”中读完了小学,在“*”后完成了中学学习,后来又到了北京,进入清华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中国社会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农民们辛苦一年,最后在春节的时候只能用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黑褐色的面来包饺子这件事情,一直清晰地保留于我的记忆深处,在某些时刻便会浮现出来。
随着国门的打开,我们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发达和富有。许多中国人认定他们原本可以生活得更好。大量的文学作品,对于“干部”和知识分子阶层在“*”中的不幸遭遇,做了充分的描述。在各种作品中,不乏无尽的哀怨、不平乃至愤怒。这种普遍性的情绪,我能够理解,但是却很难产生共鸣。不是因为自己确实没有受到那么多的折磨,而是因为我亲眼看到过,辛劳一年的农民们只能在过年的时候领到那一点包饺子用的褐色的黑面,而我们这些城里的知识分子家庭即使在农村接受“再教育”的时候,却依然能时常吃上白面,尽管不多。如果要抱怨的话,农民们应该更有理由。
“*”中,我们家固然也受了许多的冲击,但是我们这些“被领导”,“被教育和改造”的知识分子家庭的生活,依然是作为“领导阶级”一员的农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我不知道他们是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看着我们这些来自城市,接受他们“再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的。作为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我自己从小学开始,始终是在中国最好的学校中接受教育,并且是免费的。这中间当然有我自己的努力,但是根本上我是享受了当时的体制为我带来的天生的便利。
路在脚下: 我的成长故事(3)
或许你会说,当时农民所做的,也是被迫无奈之举,并非自愿,所以不必高看他们,这说明你太幼稚。是呀,农民们当时的所作所为,他们生活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是体制使然。可是他们在被称为国家的“领导阶级”的时候,依然非常友善尊重地对待我们这些要接受他们的“再教育”,同时又享受比他们高得多的物质待遇的知识分子家庭成员。这不能不令我这个“被教育者”深受感动,永生不忘。
所以,我对于那些“干部”和知识分子等阶层发出的哀怨,有同情但是缺少共鸣。固然我没有必要矫情地为自己、自己的家庭和所属的阶层在当时的体制下所获得的特权而羞愧或忏悔,但是,农民们过年用的褐色的黑面,尽管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我心中的自怨自艾的毛病,却也足以在我成人的日子里,有效地压抑了我对各种不如意的抱怨。不论这不如意来自何方,是因为制度体制的原因,或是公司管理的不完善,还是因为某个领导,及其他个人。
这多少有点逆来顺受的味道。所以我一直评价自己是一个不太有出息的人。但是,这种逆来顺受,却让我能够努力静下心来,面对现实,在普通的生活当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而有了许多的感悟和长进。
其实,我们很难说哪一种生活态度就一定是好的或不好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真正心甘情愿去接受自己选择的生活态度给自己带来的一切――好的以及不好的,你所希望的和不希望的结果。
后来懂了更多的历史之后,我理解了新中国那时的体制设置的根本原因――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快速实现工业化。这是经历了西方帝国主义上百年的欺辱以后,新中国领导人最强烈的愿望之一。1949年蒋介石把中国能搬走的财富大都运到了台湾,有人说那是中国近代最为贫穷的时刻。在新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积累和苏联的援助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中国农民为中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那黑褐色的面粉,就是一个直接的证明。几十年来我们不断有大量的作品去歌颂两弹一星的壮举,可是在老一辈作家之后好像很少有人去为农民们为共和国快速实现工业化而做出的默默贡献花费笔墨。我却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这个国家的现代化,也就是为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付出的血汗,承受的艰辛。
那褐色的黑面,时常地提醒我,要自觉地做一个普通的人,不要接受所谓的“精英”、“贵族”之类的说法,以“高人一等”自居去傲视他人;并且它告诉我,要尽自己的努力,利用自己的优势,去为那些普通人的平等、尊严和幸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们固然可以指责别人造成了我们无数的不如意,但是,那两年的农村生活,明白无误地告诉我,我每天吃的粮食,就是那些农民起早贪黑辛苦劳作而他们自己却无法充分享用的产出。他们正是我们所说的抽象的国家和民族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这些农民的汗水,让我永远也无法否认,是这个国家养育了我――尽管在我小的时候,吃得并不算好。
北京大学的潘维教授曾经说过:“是啊,认同祖国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情,那里面掺杂着无数个人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委屈与失望。是啊,家很丑陋,但那是我们自己的家。”
回首往事,我能够在刚刚懂一点事情的时候,有机会在中国的农村生活了两年,我感到实在是一段非常宝贵和值得珍视的经历。
小学老师的教益
从农村回到城里,我继续上小学。那个时候还是“*”当中。尽管教育界受到非常大的冲击,有许多后来认为非常荒唐的事情发生,可是我的小学班主任老师李秀云,却给了我非常有益的教诲。
李老师比我的父母要年轻,原来是在外地做水利工作。在我们家回城的时候,她刚刚结束两地分居,回到丈夫身边。我父母和她丈夫都在吉林工业大学工作,她则来到吉林工业大学的附属小学任教。
那个时候学校确实不太重视读书,我还记得有的班主任非常卖力地带领学生们去参与“批林批孔”等活动,“革命大批判”搞得红红火火,而把学生们的学习放在了次要位置上面。
李老师固然也要带领我们开展革命大批判,但是她对我们的学习抓得非常紧。
在我们到了五年级的时候,已经比较懂事了。在期中和期末考试结束的时候,李老师会用红纸,把我们的考试成绩排出次序张榜公布。我清晰地记得,在红纸上面写着:“比、学、赶、帮、超”几个大字。这个做法在当时“*”尚未结束的时候,倒也并没有引起什么非议。而李老师的初衷,是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当时在班上,她把我们这些学习好的同学与学习差一点的同学组成课外学习小组,放学后一起写家庭作业,所以我就经常要帮助学习差一点的同学。
在李老师的这种教育下,也因为我一直就学得比较好,而且生来心眼就比较直,所以我那时候没有培养出竞争意识,相反不论别人有什么问题,我都愿意尽力去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李老师不只培养了我乐于助人的习惯,而且当我在给不同的同学反复讲解的过程中,我还锻炼出了出色的表达能力。以至于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我的老师对我说:“你是一个天生当老师的料,只要你懂的东西,你就能给别人讲明白。你为什么不愿意留下来当老师呢?”
人在小时候接受的一些灌输,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李老师给予我的互帮互爱的教育,影响我至今。
由于竞争意识的缺乏,进入社会以后我在很多人眼里成为了异类。可是,竞争难道不都是以自我利益为导向的吗?一个社会极力倡导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导向,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吗?没有竞争意识不等于不求上进。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在与他人的竞争中取胜,而是要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只有看不清自己的人,才会以外在的目标为超越对象。
在小学的时候,我不止学得好,而且也敢想敢干。当时李老师很喜欢我这个特点。不过当我做过头了的时候,她毫不客气地教训了我一次。
1976年初夏,长春绿树成荫,凉爽宜人。暑期一到,我们将要结束小学的学业升入中学。当时我在吉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四班学习。我们班分成五个小组,我在第五组。大家将要分别去不同的中学上学。尽管小孩子还不太懂事,但是我们还是颇有些恋恋不舍,总觉得这是一个大的变化。我们小组的几个人商量,应该买些“纪念品”相互留个纪念。
但是,在那个年代,家中都不富裕,家长是不会给这笔钱的。我们就开动脑筋想着如何弄些钱。一个同学讲,在他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