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传奇纨绔少爷 >

第226章

传奇纨绔少爷-第226章

小说: 传奇纨绔少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郑儒为首的倒太子派神色怨忿,不解又不满的盯着方铮,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皇上将众人的反应瞧在眼里,又不经意的看了一眼神色平静的太子,随即淡淡道:“太子监国乃是朕的旨意,太子也无甚大错,废黜一事,暂不必提,退朝吧。”
于是,一场蓄谋好的废黜风波,在方铮的干预下,却意外的流产了。众大臣摇着头,满怀疑惑的退出了金銮殿。
太子离开之前。特意向方铮笑了笑,以示感激,笑容显得有几分诡异。
御书房内,皇上正无力的躺在书案旁的软榻上,面色苍白,虚弱的喘着粗气,语气却异常火爆的大骂。
“你……你这个混帐!说!为何在朝堂上胡搅蛮缠,弹压废黜太子之事?今日若不说出个所以然来,朕要砍你的脑袋!”
皇上气得浑身直颤,连花白的胡须都禁不住抖了起来。
方铮习惯性的一缩脖子,苦着脸道:“皇上。您消消气,您身子不好,可别气坏了……太子废不得啊,至少现在废不得,此时若废,朝堂必有祸事……”
皇上神情一凝,沉声道:“什么意思?说清楚。”
方铮小心的看了看皇上的脸色,低声道:“皇上,微臣前几日跟您说过,太子在京城之外的某处秘密训练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到底有多少人,装备如何,训练怎样,领兵者是何人,咱们对这些一无所知,更何况太子与边军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此时若废了太子,不但不能给朝臣和天下百姓们一个说法,反而容易将自己给搁进去,您知道,赔本的买卖是做不得的,微臣……微臣实在不知,皇上您……您这次为何如此急于求成?这不像您的风格呀,以前您都是老奸巨……咳咳,老谋深算的。”
皇上神色渐缓,捂嘴咳了两声,接着叹了口气,神色郁卒道:“你说的这些,朕何尝不知?罢了,朕刚才不过是泄一泄怒火,你做得没错,是朕错了……”
方铮陪笑道:“哪能呢,皇上永远是正确的,微臣只不过是给皇上提了个醒而已,在微臣心目中,皇上一直都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高深莫测……”
“行了行了,把你的马屁收起来吧,朕消受不了……”
皇上沉沉的叹了口气,浑浊的老眼定定的望着门外层层叠叠金瓦红墙的宫殿,目光苍凉而绝望,就像一位溺水的老人,正拼命在浮沉间寻找救命的稻草。
“知道朕今日为何大反常态,如此心急的废黜太子么?”
“前些日子,宫里的御医们给朕会诊,他们已经断言,朕……可能只有一个月左右的寿命了……”
“什么?”方铮大惊失色,脸上顿现焦急之色:“皇上,别开玩笑啊,微臣胆子小,受不得惊吓……”
“朕会拿自己的寿数来开玩笑么?”皇上不满的瞪了他一眼,咳嗽了几声,尽显龙钟病态。
“这几日上朝,几乎都是太监们把朕抬上龙椅的,朕担心……也许明日,朕便倒在了床榻上,再也起不来了……”
方铮怔怔的看着皇上,想起以前皇上待他的种种好处,不由双目涌上一阵湿意。前情尚历历在目,斯人却即将驾鹤西去,想到这里,方铮再也忍不住掉下泪来。
“傻孩子,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情,哭什么……”皇上面色苍白的瞧着他,脸上却满是慈祥的笑意。
“没……没哭,风大,沙子吹进眼里了。”方铮嘴硬道。
似乎不想让二人沉浸在这种悲伤的气氛中,皇上继续道:“……所以,朕才如此着急废黜太子,因为时间不多了,朕若身死,诸皇子野心勃勃,天下必将大乱,百姓们又将陷于刀兵战火之灾,而朕的这几个皇子,也必同室操戈,手足相残,这是朕最不愿看到的。所有这一切的因由,完全都是太子这个名位而引起,所以朕必须在死之前,抓紧时间将此事安排妥当……”
“现在的关键,便是找出京城外太子掌握的那支军队的具体位置,在太子还未来得及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之前,彻底的剿灭它!”皇上说到这里,浑浊的老眼猛然睁开,精光暴射,杀意凛然。
“微臣已将影子的所有人手全都派出去了,想必这几日会有结果。”
皇上点了点头,闭上了眼睛,胸膛急促的起伏着,仿佛不堪重荷一般,无力的躺在龙榻上,喘息道:“若一时找不到,也要预先做好防范,朕昨夜已秘令冯仇刀的龙武军,和韩大石的龙襄军连夜拔营,向京城方向推进,驻扎在离京城只有数里之遥的城外,若有变故,他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驰援京城。这也是朕今日为何敢命人参劾太子的原因。”
皇上忽又睁开眼,盯着方铮道:“方铮,近来京城危机重重,你要保护好你的家人和宓儿,莫要令他们受到伤害才是……”
方铮含泪点头笑了笑,道:“微臣也会保护好皇上,不令您受到伤害。”
皇上闻言笑了,笑容满是欣慰。
出了宫,方铮心中仍沉甸甸的。皇上眼看快驾崩了,回首往事,这位看起来好象时刻凶巴巴,时刻在呵斥训斥他的皇上,其实一直在用他自己的方式,默默的对他好,默默的支持他,甚至容忍他经常闯下的小祸,犯下的小错,更多的时候,他并不像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一位孤独而倔强的老头儿,毫无原则的宠溺着他的晚辈,虽然强势,但心地依然善良。
回过头,方铮望着渐渐闭合的宫门,沉沉的叹了口气。长平在宫里陪着皇上,虽然大家都不说,可他们彼此都知道,她这是想陪她的父皇安静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希望她在宫里不要太悲伤了,心头同样悲痛,方铮竟也找不出话去安慰她。
回到府里,嫣然正在卧房内拨着算盘珠子清帐,昔日琴棋书画皆是京城一绝的才女,如今嫁与商人妇,使起算盘来却也有模有样了。
看到这幅恬静安然的画面,方铮心头不由浮起淡淡的温馨,悲痛的心情稍稍缓解。来者可追,自己将来也会老,也会像皇上那样病入沉疴,然后慢慢死去,人生短短数十载,若能与心爱之人一起白头偕老,便是死了,也是嘴角含着幸福的轻笑吧?
“不许动!打劫!把衣服脱了,本土匪只劫色,不劫财……”方铮悄悄绕到嫣然身后,一把抱住她,压低了声音恶狠狠的道。
嫣然吓了一跳,随即听出方铮的声音,顿时格格直笑。
“夫君别闹,妾身在盘帐呢……”嫣然娇笑躲闪。
“盘什么帐呀,这种事儿交给手下人去办嘛,你只管掌握大方向就行,要不然手下养那么些人,都是吃干饭的么?”
嫣然不高兴的嘟嘴道:“什么吃干饭的呀,夫君交给我打理的青楼,手下几个管事都挺能干的呢,以后可别这么说他们了。”
这时下人来禀,福王殿下请方铮去秦淮河边的雅叙楼。
方铮不用猜就知道,这小子沉不住气,打算问他为何在朝堂上帮太子说话了。
“这家伙的脑含量莫非全长到肥肉里去了?现在都还没明白我的用意,对他的智商终于有了新的认识……”方铮不满的一边咕哝一边往外走去。
“侍卫!走!”
“大人,去哪?”
方铮酷酷的打了个响指:“天竺。”
雅叙楼其实是一座建在秦淮河边可以欣赏江景的茶楼,文人雅士们聚会吟诗一般都会选择此楼,说得好听叫附庸风雅,说得不好听,无非就是方便他们吟完诗后,直接登上画舫召妓。
——好象两种说法都不太好听?
方铮到雅叙楼的时候,胖子已经灌了一肚子茶水,本就圆溜溜的肚子,更显得饱满充实,这要给他一把九齿钉耙,他都不带化妆的。
走进以屏风相隔的的雅座,胖子一见方铮,如同见了亲人般,挺着圆溜溜的肚子便朝他滚了过来。
方铮吓得急忙扶住他:“慢点儿,慢点儿,这都几个月了,怎么还这么不小心,伤着肚里的孩子怎么办?”
胖子满头黑线:“……”
“方兄,现在可怎么办呀!我可急死了,太子估计快坐不住了,咱们得想想办法呀……”胖子急得像颗球似的原地团团转。
方铮大奇:“咦?你不怪我早上为太子说话?怎么问都不问我一句呀?”
胖子一楞,随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呵呵,不怪你,我知道你有目的的,为的就是稳住太子,拖延他起兵的时间……”
方铮大惊:“这才半天不见,胖子你吃灵丹妙药啦?怎么脑子忽然变得如此灵光?这么复杂的问题居然能想明白,真是不简单呐……”
胖子苦笑道:“方兄,你就别埋汰我了,这么复杂的问题……咳咳,当然不是我想明白的……”
方铮如释重负,确定了,还是以前的胖子。
胖子笑道:“我给方兄介绍一位故人,此人方兄也是认识的……”
方铮恍然,合着胖子请到了高人,难怪能看清自己的意图。
正在这时,雅座的屏风后传来一男一女两个声音,声音又软又糯,令人甜腻欲绝。
“你喜欢我吗?”女人深陷爱河的声音。
“喜欢。”男人满含情意。
“那你喜欢我什么呀?”
“我什么都喜欢。”
“那什么是什么呀?”
“什么就是全部。”
“全部什么呀?”
“全部都喜欢。”
“那你喜欢什么呀?”
“什么都喜欢。”
“……”
“……”
(无限循环中……)
方铮和胖子坐在屏风的另一面,兄弟俩冷得像冬天里的寒号鸟,各自不停的搓着手臂上的鸡皮疙瘩。
这情话说的,真他妈的提神!
方铮努了努嘴,不可置信道:“别告诉我你介绍认识的就是这俩货啊,我立马派侍卫把他们扔秦淮河里去,正好路不远,省力气。”
胖子急忙摇头,神情茫然。
既然不是熟人,方铮就不客气了,狠狠的敲了敲屏风的木框,朝屏风后面正沉浸在爱河不可自拔的狗男女大喝道:“喂!你们俩都给老子闭嘴!要腻歪滚到客栈开房去,别他妈的在公共场所恶心人!”
方铮吼过之后,屏风后面立马就安静下来,半晌没发出声。
方铮这才扭过头,板着脸对胖子道:“明儿我得给皇上提个建议,建议给咱华朝的律法里加上一条,像这种陶冶了自己,恶心了别人的人,罚款!重重的罚款!罚到他惜字如金为止。”
胖子苦笑道:“方兄,此楼叫雅叙楼,你这……也太不雅了吧。”
方铮没好气的瞪他一眼:“你雅,你雅不可耐!”
“甭废话了,赶紧把你要介绍认识的高人请出来吧。”
胖子神秘的朝他一笑,然后朝屏风外拍了拍手,只见一位高高瘦瘦,身穿略显陈旧的灰色儒衫,面带微笑朝二人走来。
方铮一见此人,顿时两眼发直,定定的望着此人半晌,忽然拉起胖子的手,大叫道:“快跑!咱俩在书院旷课一年多,东窗事发,陈夫子来逮人了……”
第二百六十一章阴险的文化人
方铮和胖子是明道书院的学生。——包括现在也是,只要教授他们课程的夫子没亲口表示他们已学有所成,他们在夫子面前就还得是学生的身份。哪怕这两位不思进取的学生如今一个是亲王之尊,另一个亦是名满天下的朝廷大官。
所以方铮看到陈夫子的时候,不由一阵心虚。
读书的时候他当然不算个好学生,甚至连皇帝下道圣旨,他都得要别人帮他翻译成白话文才能听懂。更过分的是,当他做官以后,立马便离开了书院,挥一挥衣袖,走得潇洒无比,连招呼都未曾打过。
陈夫子站在方铮面前,笑吟吟的看着他,眼中的欣赏之意,一如当年方铮从容对上他出的对联时他望着方铮的眼神。
他穿着略显陈旧,洗得有些发白的儒衫,头发一丝不苟的挽成髻,然后用文士方巾扎起,脸上时刻露着儒雅的笑容,只是笑容之中略显几分沧桑。
胖子见方铮心虚的模样,笑道:“方兄。陈夫子可不是来逮咱们去上课的,他是我特意接到府上帮我出谋划策的,呵呵,你不总说最贵的是人才吗?陈夫子可是个大大的人才啊!”
陈夫子摆摆手,笑道:“不敢不敢,京城卧虎藏龙之地,大隐于市者甚多,我岂敢妄称‘人才’二字,只是为福王和方大人出几个小主意,呵呵,不值一哂。”
方铮恍然,原来胖子已将陈夫子请到府上做了他的幕僚,难怪……
陈夫子说完,笑吟吟的望着方铮,拱手道:“方大人,书院学成,别来无恙乎?”
方铮吓得一激灵,赶紧伸手拦住了陈夫子施礼,苦笑道:“陈夫子,您这不是扇学生的耳光么?哪有老师向学生施礼的?这事儿传出去,朝廷那帮吃饱饭没事干的言官们,不知又要上多少道奏折参劾我了……”
陈夫子见方铮如今身居高位,还对他如此客气,不由更加欣慰,捋了捋胡须,笑道:“那我还是叫你的名字吧,方铮。当年我没有看错你,你果然非池中之物……”
方铮笑道:“我当然不是,池中之物那是王八……”
陈夫子大汗:“……”
胖子笑道:“夫子别理他,这家伙向来不着调惯了,嘴上没个把门儿的。”
陈夫子微笑着看着面前的二位年轻人,心头不由泛起几分自豪,曾几何时,当年书院里调皮捣蛋,学业不精的二人,如今已是华朝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左右朝局,睥睨天下,当年给他们授课之时,可曾想过二人会有今日之荣耀?
看着福王和方铮,陈夫子目露欣赏,纵声笑道:“秦淮声逐影。”
胖子和方铮相视一笑,齐声对曰:“妓院浪翻天。”
这个当年方铮对上的对联,如今再次重温,三人相望之后,不由哈哈大笑。
良久,陈夫子喟叹道:“你二人书院求学之时。何曾想过有今日?不简单,也都不容易啊!特别是方铮,听说你为朝廷立下不少功劳,为百姓消弭了不少灾难,华朝有你,蒙天之幸也!”
方铮谦虚道:“这不算什么,呵呵,都靠大家的帮忙,不然我也成不了事,正所谓:‘一人独叫不是春,众人齐叫春满园’……”
陈夫子脸一黑,叹道:“可惜学问仍无半点长进,悲哀啊……”
方铮脸红:“……”
三人落座,胖子又不着痕迹的介绍了一下陈夫子的生平。原来陈夫子年轻的时候居然还是头甲前百名的进士出身,入朝为官后,由于不懂逢迎上司,又看不惯潘尚书在朝堂内一手遮天的跋扈,于是愤而辞官,隐入书院,甘心平凡的当了一名授业的老师。
胖子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跟陈夫子闲聊,发现他谈吐不俗,而且对当今天下的时政,治军,改制,民生等等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