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传奇纨绔少爷 >

第238章

传奇纨绔少爷-第238章

小说: 传奇纨绔少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莫再伤怀,过不了几日便会再见,属下一定会将大人的家眷完整囫囵的送回来,大人,只是短暂几日分别,不必舍不得……”
方铮呜咽出声,大恸道:“我这是舍不得吗?什么眼力见儿!我这是在感叹自己遭遇凄惨,身世飘零,呜呜……”
“啊?”温森大惊失色,……这位方大人的心思果然高深莫测,令人捉摸不透啊。
方铮抹着眼泪仍在哭诉:“你说说,你说说,我是皇上最疼爱的女婿,他干嘛要把我留在这最危险的京城?还要我严密注意城防军……呜呜,五万多人的军队,他们要是造反怎么办?皇上这分明是把我这只无辜而无助的小绵羊往一群狼嘴边送啊……呜呜,这像话吗?太欺负人了……呜呜……”
“大人……大人真是……”温森想安慰,又想拍马屁,但想了半天都没想出什么华丽的辞藻来赞美方大人,最后结结巴巴道:“……真是感情丰富啊!嘎嘎,嘎嘎……”
太子府内今晚一片肃然,府内侍卫戒备森严,箭出囊,刀出鞘,严密的在府内各处巡弋警戒,平日略显阴冷的太子府,今晚四处充斥着萧杀之气,如同大战来临前一般,沉闷而阴森,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太子负手站在后殿门前的台阶上,仰望着乌云密布,大雨磅礴的夜空,他的心中正如这恶劣的天气一般,沉重压抑。
“明日,父皇就要出城祭天了,也许……明日会是个好天气吧。”太子望着夜空,喃喃自语,英俊的脸上布满阴霾。
“殿下,您明日要跟皇上和朝中官员们一同出京,今晚早些歇息了吧。”范瑞躬身道。
太子缓缓摇头:“先生,生死存亡就看明日这一战,你觉得此时此刻,孤还睡得着吗?”
范瑞不敢接言,躬身不语。
“柴梦山的边军到哪里了?”太子皱眉问道。
“天气恶劣,军报一直无法传达。”范瑞也皱起了眉,“算算日子,柴将军所部应该已快到徐州城外了……”
“希望他不会出什么差错,否则孤之大业便功亏一篑了……”太子不安的蹙紧了眉头。
“殿下,您的私军已出了山林,正在南部扎营,明日只待殿下一声令下,他们便会飞快扑向神烈山,在最短的时间内剿灭禁军,将神烈山团团围住。”
太子略微松开眉头,点头道:“秦重的城防军呢?”
“城防军无异常,听说方铮将会领城防军驻守京城,不过在下看来,城防军牢牢握在秦将军手中,方铮根本无法调动一兵一卒……”
太子点点头,眼中迅速闪过一丝狠厉,阴森道:“派人严密控制秦重的府宅,若秦重此人有不稳的迹象,立即将他的家眷挟持,逼他就范!”
“是。”范瑞一惊,急忙恭声应道。
诸事安排妥当,太子心头似乎轻松了一些,笑道:“既然都睡不着,先生与孤再将明日之战在地图上推演一番如何?”
“敢不从命。”
后殿随即点起儿臂粗的红烛,将空荡的后殿照得通亮,太子与范瑞在烛光下,手指着地图,不断布局,演练,厮杀,直至三更梆子敲响,夜色愈加深沉。
“什么人躲在屏风后?”范瑞忽然暴喝道,眼中厉色一闪而过。
太子悚然一惊,飞快抬头望向屏风。
只见后殿左侧一扇绣着百鸟朝凤的屏风后,一道纤弱的身影抖抖索索走了出来,俏脸惨白的看了太子一眼,然后扑通一声,便跪在地上,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思思?你在屏风后面站了多久了?”太子一楞之下,厉声问道。
“殿下,思思刚来,见夜已三更,想请殿下早些回寝宫歇息……”思思娇躯直抖,颤声回道。
“刚才我与范先生说的话,你是不是都听到了?”太子脸上闪过几分复杂的神色。
思思吓得面色愈加苍白,急忙摇头否认道:“殿下明鉴,思思才刚走到屏风后,便被范先生听到了,思思真的一个字都未听到。”
范瑞盯着跪在地上的思思,眼中闪过狠厉的光芒,随即看着太子,低声道:“殿下,此事不可走漏半点风声,不如……”
说着,范瑞手掌化刀,虚虚朝下一切。
太子定定望着思思,脸上神色变幻万千,时而狠厉,时而犹豫,时而不舍。范瑞的意思他当然明白,可是……
“你起来,退下吧。”思索半晌,太子终于淡淡道。
思思闻言忙不迭站起身,颤抖着身子,缓缓朝后退去。
“殿下!”范瑞急道,脸上已微微冒出了冷汗。
太子摆了摆手,又道:“思思……”
思思闻言娇躯又是一抖,停住了后退的身子,站着一动不动,像一只待宰的绵羊一般,等待着太子决定她的生死。
太子目光阴冷的注视着她,半晌才开口道:“明日孤要陪同父皇去神烈山祭天,你陪孤一同前去吧。”
思思一楞,接着满面喜色,盈盈下拜道:“是。”
范瑞失望的看着太子,一颗心忽然迅速的往下沉去,直至不见底的深渊……
第二百七十一章君为臣纲
皇帝祭天了。
这个消息让整个京城的百姓都沸腾了起来。
不论对时局如何评价的平民或仕子。对皇帝的这种举动都感到了由衷的认同。
华朝今年开春以来各地旱涝灾害不断,农田荒芜,春播无法顺利进行,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这些不好的消息令许多人都揪着心。而皇帝祭天无疑给百姓们释放出最大的安抚之意,百姓们忽然发现,那位一直住在深宫里,多年未曾出宫的皇上,原来心里也牵挂着他们的生死。
所以,不论祭天这种举动有没有效果,对百姓们来说,都是欢欣鼓舞的。在一个以农业为民生支柱的古老国家,在靠天吃饭的百姓心中,祭天是一件非常神秘的事情,令他们不得不产生敬畏之情。
下了一夜春雨,早晨雨已住,京城四处鸟鸣柳绿,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芳香,令人闻之精神一振。
辰时,皇宫钟楼的钟声敲响,厚重沉实的中宫大门打开。威武英挺的禁军卫士排着整齐的队列,当先行出。旌旗蔽日,迎风招展,行走间尽显皇家威仪。接着便是御前仪仗武士,手执金瓜节杖,大群的太监宫女迈着小碎步,亦步亦趋紧跟其后。各种旌旗,法器,伞盖,幡扇顺序登场。
最后出来的是皇帝的龙辇大驾,六马御车,金黄夺目,明黄色的銮车上珠宝嵌玉,华贵至极。
皇帝出行,扈从如云,由西安门而出,转经卢政牌楼,驾前武士开道,净水泼街,沿途百姓仕子尽皆跪拜。帝王之威,九五至尊,受命于天,如高山般巍峨,如云天般莫测,令人不自觉的伏首膜拜。
銮驾出了卢政牌楼,经过太平大街,最后行至城北太平门外。出了这道门,皇帝便算是正式出京了。
这时有仪鸾太监高喝道:“奉圣谕,御驾且住——”
于是,这支浩浩荡荡延绵十余里,由禁军,太监,宫女等混杂起来的一万多人的队伍霎时便停了下来。
龙辇的珠帘掀开,身着五爪金龙袍,头戴翼龙冠的皇上由曹公公搀扶着,微颤颤的慢慢挪出龙辇,随行的官员,勋贵,以及禁军,太监,宫女,包括敬慕天颜的百姓们在内,见皇帝走下了龙辇,不由纷纷伏首跪拜,齐声唱喝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摆了摆手,身旁的曹公公忙高喝道:“皇上命众卿平身——”
跪拜的众人这才站起身来,垂头恭立。数万人的太平大街上鸦雀无声,仿若死一般寂静。
皇上龙目微张,在恭立的人群中扫视了一圈,发现站在随行官员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边,方铮也像模像样的学着众官员,眼观鼻,鼻观心,一动不动的恭立着。
不过方大少爷很明显是个闲不住的人,没人陪他玩,他便自己玩,此时他正试图用两眼看清自己的鼻尖,很好的诠释何谓“眼观鼻,鼻观心”。所以……他现在已变成了斗鸡眼,仍在乐此不疲的玩着,也不知这种玩法到底有何乐趣。
皇上见他这模样,龙目中不由露出笑意,带着几分宠溺的味道,仿佛在看着自己调皮捣蛋的孩子一般。随即皇上又叹了口气,心中不免惴惴起来。
——将京城的防务交给这么一个人……真不知是不是朕此生做的最错误的一个决定。
朝曹公公微微示意了一下,曹公公立马上前一步,高声喝道:“皇上有旨,宣忠勇侯,守备将军方铮上前觐见,宣城防军副将秦重上前觐见——”
人群中,玩得忘乎所以的方铮被身旁的官员轻轻拍了一下,低声提醒道:“方大人,方大人!皇上叫你呢。”
眼睛与鼻子较了半天劲儿的方铮,将斗鸡眼恢复成正常,随即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晃着脑袋叫苦道:“斗鸡眼不能老玩,哎呀……头好晕哦……”
身旁众官员满头黑线:“……”
……
銮驾前,皇上威严的注视着面前的两位年轻的将军,方铮一副惫懒模样,就连站在皇上面前,他都小动作不断,不时的挠挠头,抓抓脸,而方铮身旁的秦重,则是一脸肃然沉静,目光坚毅,面容刚强,武将的剽悍与文人的儒雅,似乎都能从他身上找到影子。
“两位将军,京城防务至关重要,朕祭天的这几日,京城便托付给二位了。”皇上语重心长道。
方铮闻言神色一正,郑重的抱拳,凛然道:“皇上请放心,微臣定将京城防务处理得有条不紊,如铁桶一般严实,静待皇上回京。”
然后方铮在心里补充了一句:……在微臣逃跑以前。
秦重也急忙抱拳应命。
皇上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特意盯着秦重。目光深沉而凝重,良久,忽然问道:“秦将军,何为三纲?”
秦重一楞,赶忙回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皇上点头,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喃喃道:“说的好,说的好啊……”
随即皇上转过身,淡然吩咐道:“启程吧。”
然后皇上便在曹公公的搀扶下。艰难的登上了龙辇,珠帘落下的瞬间,留给方铮和秦重一道苍凉老迈的身影。
曹公公轻甩拂尘,高声喝道:“奉圣谕,启程——”
浩浩荡荡的队伍顿时又开始慢腾腾的移动起来,一直往北延伸。
太子的銮驾紧跟着皇帝的六马御车,经过方铮和秦重身边时,太子轻轻掀开了车帘,朝方铮投去诡异莫名的一笑。随即又飞快的看了一眼秦重,眼神却变得有几分凌厉和阴沉。
太平门外,只留下方铮和秦重二人,面色各异的恭立,直到皇帝的仪仗全部出了城门,二人这才站直了身子。方铮扭头一看,见秦重的面色颇有几分苍白,看来皇上那句看似莫名其妙的问话,在他心中悄然扎下了根,令他心绪开始波动起来。
二人转身又登上了北城楼,目送着皇上的銮驾渐渐走远,秦重不经意的扭头,见方铮神情凝重,目光从未如此严肃的盯着前方,眉头紧紧锁起,不知在思索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秦重见状微微一叹,情势已渐明朗,他和方铮,就要在今日分出敌友,此时的方铮,难道一如他之心绪,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吗?当日方铮大街上勇擒劫匪的情景又浮现在秦重的脑海中,少年臣子,居高位而犹思民安,可惜,此生似已无缘与他结交……
这时,面色肃然的方铮忽然抬起手,指着銮驾,神情凝重的对秦重道:“秦将军请看……”
秦重心头一跳。急忙顺着手指望去,却见銮驾队伍的最尾部,一群手执幡扇,黄罗的宫女正排着队列,紧紧跟着大队,缓缓向前移动。
秦重看了半天也没看出端倪,不由疑惑道:“方将军可有什么发现?”
难道太子还在队伍中安排了刺客?难道方铮发现了什么疑点?
方铮严肃的摇摇头,目注前方,沉声道:“看见走在最后,手执幡扇的那个宫女了吗?”
秦重看了一下,点头。
“那个宫女……”方铮沉吟了一下,随即表情一变,开始不可抑制的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边喘着气道:“……那个宫女的屁股居然一边大一边小,走起路来一扭一扭,跟得了痔疮似的,太他妈的搞笑了!噢活活活活,哇哈哈哈哈……”
冷汗,从秦重的脑门上一滴一滴的流下……
这是个贱人!
脖子上青筋暴跳的秦重正式下了结论。
北城楼上,方铮和秦重面北而立,皇上的銮驾早已行远,万余人的仪仗也不见了身影,可两人仍在城楼上直直的站着,面上表情各异。
二人身后,鲜衣亮甲的城防军士兵成队行走巡弋,经过两位将军身后时,士兵们不由向他们投去好奇的目光。——定定站了半个多时辰,两位将军莫非在一起练功?
只有离他们不远处的烽火台边,十几名城防军高级将领死死盯着方铮,目光不算很友善。
“秦将军,城防军何去何从?”良久之后,方铮目注前方,看也没看秦重,开口问道。
没时间再跟他绕圈子了,为了皇上大计能够成功,今日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就地斩杀秦重,二是说服秦重投诚,除此别无它径。
秦重脸上浮出痛苦之色,嘴唇嗫嚅了几下,忽然又恢复了平静,淡然道:“末将的答案若令方将军不满意,将军是否要将我就地斩杀,然后控制住城防军?”
方铮笑了笑,不置可否。
秦重扭过头,扫了方铮一眼,道:“方将军,城防军五万余人马皆在我手,你杀得了我吗?”
方铮眨眨眼,笑道:“若秦将军执迷不悟,一定要做那人人唾弃的乱臣贼子,说不得,我便只好试试了……”
乱臣贼子!
这个字眼如同一道霹雳,直接劈在秦重的头上,秦重脸上瞬间便失去了血色,变得苍白无比。
“我……不是乱臣贼子!”秦重愤怒的握紧了拳头,努力的辩驳道。可这话连他自己都感到一阵心虚,协助太子弑君篡位,这行径……不是乱臣贼子是什么?
自小熟读兵书,阅尽万卷,勤学武功,牢记三纲五常,多年过来,只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自己,那便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曾几何时,自己却成了欲图谋害帝王的凶手?此刻秦重心中如同万箭穿心,方铮的一句话,便毫不留情的道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看着秦重越来越苍白的脸色,方铮冷笑道:“秦将军,你做乱臣贼子不打紧,世上奸恶之徒多你不多,少你不少,可是你不要把城防军的这五万多将士都变成了叛军,乱军!他们将会被你的一个决定害死不说,死了都将背上一个叛军的罪名,他们的遗属不但得不到朝廷的抚恤赡养,反而会因你一时愚蠢的决定,而尽数充军边疆,为奴为仆,永世不得翻身。这些将士们,在千古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