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传奇纨绔少爷 >

第298章

传奇纨绔少爷-第298章

小说: 传奇纨绔少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一呆,方铮快步迎上,急切问道:“真遇上劫税银的兵马了?”
萧怀远兴奋的点点头,望着方铮的眼神不由带着几分敬佩:“大人果然神机妙算,离开苏州后,龙武军五千人马在太湖旁的广福寺山下发现了埋伏,幸好被冯将军及时察觉,冯将军将计就计,趁夜暗中率军离开营地,只留军帐,辎重和那近百辆骡车,后来三更时分,山上忽然杀来一军,人数约莫有五千人,冯将军引军断了他们的退路,两军一番激烈厮杀,乱军仅余一千多人,终于溃败,四散而逃,温大人派出去跟踪打探的属下传回了消息,乱军溃散之后,在各地三五成群又集在一起,化装成普通百姓或行脚商人,向扬州行去……”
“扬州,又是扬州!”方铮咬牙道。他忽然想起,罗月娘那个冒牌未婚夫赵俊也曾说过,幕后指使绑架他的人,曾提过扬州,以至于后来连派了三拨影子属下去扬州明查暗访,却终是一无所得。
“扬州到底怎么了?跟税案有何关系?跟泰王有何关系?”方铮有些抓狂,种种不利的证据都指向泰王,他不明白,为何昨日还惺惺相惜的一对好友,今日却成了凶犯,这让他很是迷惑和震怒。
“方大人,民女有件事想提醒你。”韩亦真在一旁想了想,俏脸忽然多了几分明悟。
“说!”
“大人可能忘了,十几年前,诸皇子成年,先皇在世之时,分封诸王封地……”
“如何?”
韩亦真咬了咬下唇,道:“泰王的封地,正是扬州!”
方铮闻言一惊,像被抽空了浑身的力气似的,无力的坐在了椅子上,久久不发一语。
脑子里那几条散乱无章的线,此刻终于连成一条明确而清晰的主线。
他想明白了整件事情。
泰王,原来是他!
玉雪坊在扬州,赵俊交代的幕后之人在扬州,那些被击溃的残军集中收拢后,又是去往扬州,泰王的封地也在扬州……
由此推论,自己以前遇到绑架,被人刺杀,放蝎子蛇,酒里投毒……种种手段,一桩桩,一件件,皆与泰王相关,再回忆一下在藏香院里与泰王交谈时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阴寒眼神,还有向他透露了诱敌计划,后来自己又无意间更改了诱敌计划后的大捷,还有昨日送别泰王时,他莫名其妙问的那个皇家正统的问题,以及他昨日匆匆忙忙告辞东去……
泰王,好一个惺惺相惜的朋友!好一个道貌岸然的王爷!
方铮渐渐由不信,到怀疑,到最后终于确定。是他,没错了,难怪自下江南查税案一直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可不是嘛,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近在咫尺的泰王看得明明白白,如此岂能掌握主动?
好一个泰王,隐藏得可真够深的呀!平日里一副温文儒雅,与世无争的模样,言谈间彬彬有礼,尽显皇室子弟气派和淡然性情,万没想到,先皇诸子当中,野心最大的居然就是他,隐藏最深的也是他,对皇位威胁最大的还是他……
此刻方铮心中五味杂陈,神色变幻万端,他有一种被人欺骗了的屈辱感,除此之外,他更觉得愤怒,轻松,以及几分淡淡的怅然和悲凉,种种情绪在心头反复纠结,令他脸色阴晴不定,时青时白,端的有些吓人。
“大人,根据种种迹象表明,泰王,确有谋反不臣之心,请大人早作定夺!”萧怀远恭声禀道。
“来人,命冯仇刀集结龙武军,与本官一起,去扬州!”方铮定了定神,咬牙沉声吩咐道。
萧怀远眉头一跳,急忙问道:“大人,集结龙武军去扬州干嘛?”
方铮冷冷扫了他一眼:“还能干嘛?抓捕叛王,以正纲常!”
萧怀远大急道:“大人!万万不可啊!”
“有何不可?”
萧怀远小心的看着方铮快要爆发的脸色,道:“大人,休说泰王见势不妙已离开了苏州,肯定不会乖乖的坐在扬州王府里等着你去抓他,就算大人要出兵抓捕泰王,您也不能冲动行事啊……”
方铮眉梢一挑,冷声道:“什么意思?”
“大人,不论泰王是不是真的有谋反之心,他既然是皇上的亲兄长,此事就不能等闲视之,皇上刚登基,朝中各大臣和言官们的眼睛都盯着皇上,大人与皇上亲如兄弟,一言一行更是倍受关注,亲王叛乱这么大的事情,若未经圣旨便贸然动刀兵抓捕,恐怕会授人口实,说大人您专横跋扈,在无真凭实据的情况下,连皇上的亲兄弟都敢抓,于大人在朝堂的风评不利呀,若有人进谗言于皇上,将来……”
萧怀远话未说完便住了嘴,不过他的未尽之意方铮也听明白了。
是啊,再亲如兄弟,若行事太过冲动孟浪,难免给胖子心里造成一种专横的印象,时日久了,胖子也许会对自己生出嫌隙之心,那时他与胖子的关系将会走到什么地步?
韩亦真俏目瞟了瞟方铮,悠悠叹道:“朝廷派下来的钦差里面,总算有一个明事理的……”
这娘们儿怎么老跟我过不去呀?
方铮瞪了她一眼,赞道:“好久没人把嘲讽的话说得如此清新脱俗了……”
韩亦真白眼以对。
方铮想了想,沉声道:“来人,笔墨伺候!老子给皇上先上份奏折!”
萧怀远急忙将前堂的一张红木茶几清空,接过侍卫递过来的纸墨,搁在茶几上,然后低头拿起墨条,开始在砚台里磨起了墨,不时抬头朝方铮讨好的笑笑。
方铮气沉丹田,马步微蹲,抓着上好的湖州狼毫戳了戳脑袋,笔尖还未触纸,便听萧怀远轰然大喝:“好字!大人写得好!”
一旁的影子管事和侍卫纷纷附和:“大人之字龙飞凤舞,大气磅礴,古来书圣亦自愧不如……”
“都给老子闭嘴!”方铮现在心情很差,这帮家伙的马屁拍得实在太不着调,老子一个字都没写,你们从哪儿看出“龙飞凤舞,大气磅礴”来了?
众人顿时噤若寒蝉。
顿了顿,方铮忽然伸手,一把拎过正在磨墨的萧怀远,将笔递给他:“你来帮我写!”
“啊?大人,您才是钦差,下官只是个副使,这递给皇上的奏章应该是您亲自写才对……”
我写?老子那手臭字恐怕会把胖子吓死,到时候叛老子一个轼君之罪算谁的?
“少废话,快写!”
“大人,这怎么好意思呢……”
“快点啊,不写我揍你!”
萧怀远无奈展开空白的奏章,提笔思索一阵,落笔写道:“臣世袭忠国公,奉谕巡狩江南钦差兼京城守备将军方铮叩请圣安:臣尝闻,‘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方铮在旁看他开头便是一大串之乎者也,顿时很不耐烦的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咬文嚼字,酸不酸呐你?重写!我来念,你来写!快!”
萧怀远抬头无奈的看了方铮一眼,只好换过一份空白奏章,只听得方铮一字一句念道:“胖子,你麻烦了!你麻烦大了……”
萧怀远闻言吓得手一颤,一滴浓黑的墨汁滴在雪白的奏章上,分外夺目。
第三百二十六章赴扬州
深夜,一骑快马连夜飞驰入了京城。马上骑士风尘仆仆,背后斜背着一方盖了火漆的木匣,匣子外插着一根红色的孔雀翎,这根孔雀翎代表着十万紧急的军情。
京城皇宫。
午时,钟楼敲响了钟声,早朝散了,众大臣迈着方步,三五成群,缓缓从金銮殿走出。
御书房内,几名朝廷重要大臣散坐各处,胖子身着五爪金龙袍,神色凝重的从书案上取出一份奏章,先缓缓扫视了众大臣一眼,然后沉声道:“各位爱卿,江南生变,这是钦差方铮派人连夜向朕递的奏章,各位不妨看看,然后商议一下,拿个章程出来……”
众人闻言一惊,互相看了一眼,兵部尚书魏承德站起身。恭谨的接过胖子手中的奏章,回头一扫,见众大臣都眼巴巴的瞧着他,魏承德只好打开奏章,扬声念道:“胖子……”
此言一出,静谧的御书房内顿时一阵呛咳声,不少老大臣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咳得面目发紫。
从古至今,哪位大臣给皇帝上的奏章里敢如此称呼皇帝?这位方大人,总能带给他们惊喜,或者惊吓?
胖子神色尴尬道:“这个……咳,称呼就不必念了,直接念下文吧……”
魏承德的神色也有几分尴尬,不自在的捋了捋胡须,接着念道:“……你麻烦了,你麻烦大了,江南税案水落石出,幕后主犯已被我查出来了,猜猜幕后主犯是谁?给你三次机会,猜不着你得请我吃宵夜……”
御史中丞郑儒浓眉一挑,胡须气得一颤,怒声道:“这……这个方铮太不像话了!竟敢目无君上,对皇上如此无礼……”
胖子扶着额头,重重叹了口气,这家伙,写份奏章都如此不着调……
胖子无奈道:“魏大人,你接着念吧。别停,你们别插嘴,听魏大人念完再做计较。”
“……好吧,别猜了,我还是直接告诉你吧,税案的幕后黑手,是你那温文儒雅,与世无争的三皇兄泰王,经过影子多方确认,以及各种证据比对,目前已确定是他了,真他妈的黑啊!那家伙太阴险了,装纯又装逼,骗了咱们这么多年,把咱们当猴儿耍……还有件事,我说出来估计你连房事都没心情了,你那泰王兄不但操纵六府知府贪墨税银,而且他在江南还有不小的势力,这次我出了个引蛇出洞的主意,结果他随随便便就调了五千乱军来劫税银,由此可知。他在江南的势力何等庞大,其中有没有与江南的世家勾结,目前正在追查,泰王此人其心不小,看得出他对皇位有觊觎之意,而且我估计他很快会有所动作。好了,事情基本就是这样,是抓他还是装聋作哑,这事儿你拿主意吧,快点,我等着你回信呢,家里老婆大着肚子,我不能老在江南耽误……你最英俊最帅气最潇洒的臣子,江湖人称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玉面飞龙,方铮。”
魏承德把这份奏章不像奏章,公文不像公文的东西念完,整个御书房陷入一片沉默。
众人面面相觑,目光尽皆不敢置信。
那个向来对朝臣们彬彬有礼,温和淡然的泰王殿下,竟然是税案的幕后主犯,而且还有不臣之心?这怎么可能!
沉默中,胖子缓缓扫视着众人的表情,心中五味杂陈。
三皇兄果然心怀不轨,多年来以谦恭之态,不声不响的为他自己捞取人心。在座的这些人,全都是朝堂中的老臣,重臣,他们此时却尽皆一副不相信的神态,由此可知。三皇兄在这些大臣们心中的形象多么的正派,人心呐,果然是个难测的东西。
此时,胖子心中不由生了几分愤怒,更多的,则是被人背叛的耻辱感。他与泰王自小交好,先皇的诸多皇子,胖子与他们素无往来,惟独对这位三皇兄,却是兄弟情深,他与泰王年纪相仿,性情相似,从小到大,自是无话不谈,却没料到,泰王竟是谦恭其表,实则乃包藏祸心之辈,这让胖子心中感到一阵悲凉。
幸好自己派方铮下江南,一月不到方铮便察觉了泰王的阴谋,否则若任由泰王在民间积蓄发展,将来不知会酿成何等泼天大祸,看来这次派方铮下江南的决定是对的。想到方铮在江南为自己费心劳力,为自己的江山社稷奔波辛苦。胖子不由打从心眼里生出一股暖流,被兄弟背叛的悲凉之情稍有缓解。
闭了闭眼,又忽然睁开,胖子肥肥的脸上不经意的抽搐了几下,缓缓道:“各位爱卿,方铮的奏章已写得很清楚了,朕没想到,泰王竟是如此包藏祸心之辈,实在让朕痛心不已!各位当知,朕之即位,乃是顺天意。从民心,先皇驾崩之前,当着各位爱卿的面亲口传位于朕,而且也留下了遗诏,以示后人和天下臣民,朕不明白,为何这天下觊觎皇帝之位的野心之辈如此之多?以前的潘文远,还有前太子,如今又多了个泰王,这天下的人心都怎么了?各位爱卿,何以教朕?”
胖子的语气隐隐含着几分怒气,书房内几位大臣互望一眼,纷纷垂头叹息,不敢接话。
沉默半晌,礼部尚书杨笃清低声道:“皇上,礼乐崩坏,人心不古,滋生邪念,此乃逆天道罔民心,大逆之举也!吾皇即位时日尚短,首要之举,当重教化,尊儒术,令天下臣民重拾君臣之道,遵从三纲五常之诲,假以时日,臣民皆知君君臣臣的道理,天下靖矣。”
胖子缓缓点头,扫视众臣,强笑道:“杨尚书之言,很有道理,朕当继先皇之志,召群臣商议,尽快定出教化臣民的具体章程。——不过,现在的燃眉之事,乃是如何应对泰王不臣之举,各位爱卿可有良策?”
御史中丞郑儒起身禀道:“皇上。泰王大逆之举不容姑息,老臣以为,泰王的阴谋既被方大人发现,趁着泰王此时准备不足,实力尚小,不如命方大人领兵平叛,在泰王还未公然起兵谋反之时,尽快将其拿下,将其爪牙逆从一网打尽,消弥兵灾于无形……”
“郑大人此言差矣!老臣以为万万不可!”
魏承德起身驳道:“皇上,兵者,凶器也,不到万不得已,切莫妄动刀兵。休说如今国库空虚,粮饷不足,此时若再起兵平叛,耗费钱粮巨大,实不合时宜,便是为了吾皇之名位威望计,此刻也委实不宜大动干戈,请皇上三思!”
胖子眼睛眯成了两条小缝:“魏大人可否为朕详细说说?朕之名位威望,跟平灭叛乱有何关系?”
魏承德道:“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天下任何事情,都是有了正式的说法以后,才能尽付而行,恕老臣直言,皇上刚刚登基,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民间,威望和根基尚未稳固,臣民和四夷皆在睁大眼睛盯着皇上,看皇上到底有何作为,新皇登基尚月余,便大张旗鼓起兵平灭叛乱,岂不是给臣民们留下一个穷兵黩武的暴君印象?印象一旦产生,将来皇上若再想收拢人心,不知还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皇上,叛乱易平,民心不易收啊!得失之间,还请皇上斟酌。”
魏承德侍奉两代帝王,任兵部尚书多年,德高望重,这番老成谋国之语说出来,书房内众臣纷纷点头赞同,魏大人说得不错,轻易便起大军平叛,实在对皇上的声名不利,更何况先皇在世之时,平潘文远和前太子之叛乱,天下百姓早已人心惶惶,若新皇也重蹈覆辙,恐怕百姓们愈发惶然,到时民心思变,朝廷会得不偿失。
胖子闭上眼,肥肥的手指不轻不重的敲击着椅子的扶手,半晌后,他睁开眼,望着魏承德道:“老大人说得有理,朕倒是疏忽了这一点,依老大人之见,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