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还是鬼上身? >

第11章

重生还是鬼上身?-第11章

小说: 重生还是鬼上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哄哄的场面等到刘盛一来,就像草寇收编一样了。刘盛指挥两个男生扛着两大麻袋的烟花,“每组510人,组长过来拿烟花,只准放烟花,没有鞭炮,大的礼花统一朝向南面,小的也要注意不要碰到衣物,好了,各自散开。”

“哇,这么多?班长请客么?”

“从班费里扣!”刘盛一本正经的回答。

下面笑成一堆。

许晴晓刚点亮一根,就有同班同学凑上来:“许晴晓,你的烟花好像特别漂亮。”

“是么?那给你好了。”许晴晓转手赠人,再点亮一根。

“真的诶,许晴晓给你的这根比我们的都亮。”说这话的同学双目炯炯盯着许晴晓……手里的烟花。

“……给……”许晴晓再点上一根还是特别璀璨。

原因很简单,许晴晓这边魑魅魍三只最近因为出场镜头少,所以特别卖力,本来鬼火就和磷火有亲缘关系,身上带着鬼灵精怪特质的三只很方便的利用自身条件给许晴晓的烟火加料,好亮啊,好美啊,好开心啊。

许晴晓失笑,由着它们闹腾。干脆点上一大把,谁来就给谁。

韩娜娜也双眼放光地盯着许晴晓这边,不过她的视线不在烟花上,而在围着烟花的三只小鬼身上。最近好像越来越清晰了,已经可以看到小鬼的五官雏形了。

许晴晓感受到韩娜娜“好羡慕,好羡慕,真的好羡慕”的目光,赶紧挪位置。

正好边上是秦江,“二江,秦医生过年在家吧?我妈说要来拜年。”

“他初二初三值班,其余轮休。”秦江只将两手插在口袋里做旁观者。

“唔。”许晴晓点点头,将手中剩下的三根燃了一半的烟花递过去,“给。”送习惯了不是。
秦江自然伸手,握着手中尚带余温的烟花,愣了愣。

那边大礼花一放,整个学校的天空仿佛成了一幅黑色的画布,各种颜色的燃料啪啪的往上甩,甩出不同形状的花,消失,又绽放,下面一群拍手闹腾的。于是,许晴晓这边就清净了。

许晴晓蹲在地上,手中还抓着一大把烟花,三只小鬼在火光的映衬下跳着乱七八糟的鬼舞。

“你在干什么?”

许晴晓抬头,正好一朵大礼花绽开,照亮了叶宸远的脸。

许晴晓笑了,对着俯身弯腰的叶宸远笑的清甜无害,酒窝浅浅,手中那一把特别灿烂美丽的烟花递到叶宸远的鼻尖下:“送给你。”

烟火的光芒中,许晴晓的笑容随着烟花绽放。宛如缀了光,让人移不开眼睛。

叶宸远愣了半响,才憋出两个字:“谢谢。”

许晴晓拍拍手站起来,从下面往上看,像鬼!(无法想象的晚上拿手电塔搁在下巴上拧开试试)许晴晓鉴定完毕。

剩下叶宸远在那里就纠结,许晴晓干嘛要送花给我,烟花?烟花也是花吧?算是吧?





、二十一、喜欢热闹的年兽!?

大年三十的晚上,餐桌上只有三个人,方兰、方竹婷,还有许晴晓。方兰的大哥方景松远在北京,要初三才能过来,方家人口就算齐了。许晴晓倒不觉的冷清,因为热腾腾的方兰私房年菜,言笑晏晏的小姨方竹婷,就足够许晴晓招架的了。

下午开始,就有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像是新架上一口油锅,到了6、7点,油锅初热,至夜半就会像何倩说的“整个城市像炸了一样。”

何倩隔一会就打电话来抱怨,外面好吵好吵啊,春晚节目怎么这么闷啊,晓晓你怎么不吭声啊……

许晴晓抿着嘴角看窗外蹦蹦跳跳的小年兽,“过年不就是吵吵闹闹的么?”年兽啊年兽,每年到这个时候才能欢欢腾腾来蹦跶一会儿,对于喜欢鞭炮爆竹炸响那种惊悚热闹的年兽来说,这个时节才是放风的好时节啊,更何况,现在年兽的数目已经越来越稀缺。所以许晴晓到不介意炸上几个晚上让闷了一年的年兽们寻点开心。

至于春晚,许晴晓认为那就像火鸡一样是把一群人聚在一起的手段,内容什么的倒是其次了。而且身边还有个笑点奇低的方竹婷,一边看,一边点评,还搂着许晴晓不停地喊:“啊呀,笑死我了!”、“真是太好笑了!”许晴晓……陪笑……

守岁什么的,对于以前的向晚来说,那就是瞎掺和,乱闹腾,和年兽手把手跳圆圈舞。对于现在作息规律的“好学生”许晴晓来说就是下巴打节奏,眼皮粘胶水。到后来索性蜷成一团窝在方兰的怀里直接睡去,这空调,温度正好……

十二点差十分,何倩的电话:“新年快乐!新年快乐!新年快乐!新年快乐!”

许晴晓:“同乐。”

“……”

“……”

“你敷衍我,我要去睡觉了,55555”何倩退散。

十二点差五分,秦江的电话:“新年快乐。”

“嗯,新年快乐!”已经睡了有一阵且完全被何倩吵醒的许晴晓恢复了神识。

秦江在另一头,听到这清润如溪水的祝福,完全可以想象许晴晓眉眼弯弯的清甜笑容,不自觉地唇角牵出一个弧度。

十二点差三分,叶宸远正在拨打电话,他从刚才到现在拨打第三个电话了,听到的总是同一个柔美的女声“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请稍后再拨……”重复,重复,叶宸远握着听筒发呆。

许晴晓这边,没有搁稳的电话听筒传来细弱但规律的短音,在鞭炮爆竹的轰鸣声中实在是什么也算不上了。所以,叶宸远,你放弃吧……

第二天照例吃汤团,“圆滚滚的白色汤团飘在撒着桂花的青瓷碗中,小勺碰壁,发出清脆的声响,舀起一个汤团,一口咬下去,热乎乎的猪油芝麻馅争先恐后涌出来,实在是……太好吃了!”

许晴晓看着现场播报的小吃,淡然以眼示意:“一人只准吃一个。”小吃捂脸哭,虐待家生小鬼。

大年初一的许晴晓,一身大红的唐装,龙腾虎跃的金色线纹,中国结的盘扣,整个人喜气洋洋,远看就像……一根超大号的爆竹……

早上许晴晓乖乖跟着方兰去奶奶家,去得早也是为了打个时间差,错开许文华一家子。奶奶家是老式的房子,水泥墙外露,没刷漆,走道上已经变成各家小仓库。奶奶一看到方兰笑的慈祥,看到乖巧的许晴晓更是笑的合不拢嘴:“晓晓啊,快进来,快进来!”奶奶的身体已经不复当年麻利,但是还算硬朗。

“奶奶,新年吉祥,给奶奶拜年!”许晴晓号的“爆竹”拱手弯腰,将拜年的动作做得十足到位,脸上的笑容更是二十分的卖力。

奶奶连说:“好、好好。”乐呵的说不出其他的话。

本来方兰打算拜完年,稍坐就走,但是奶奶高兴啊,左手拉方兰,右手牵许晴晓,硬要她们坐了吃零嘴,还非得留饭不可。

一留饭,就是许文华前妻对新妇,大女儿对小儿子,餐桌尴尬。奶奶偏疼许晴晓,夹菜劝食不说,还一个劲儿夸许晴晓长大了,懂事了,越来越水灵了,左一句好孩子又一句俊闺女,把本来受宠的弟弟许晴阳冷落一边,嘟着小嘴一脸委屈。

许晴晓的弟弟许晴阳时年6岁,乌溜溜的大眼睛配着弯月般的小眉毛,皮肤又白又嫩,看着还挺有几分缩小版许晴晓的味道。

排座位时许晴阳还不肯坐在许晴晓旁边:“我不要和她坐,她要欺负我!”

初次近距离接触小弟的许晴晓还没来得及发挥一下长姊的关爱,就被打入冷宫。

于是许文华看到,前妻拉下了脸,新妇一脸无措的尴尬,大女儿和小儿子睁着同样乌溜溜的眼睛,皆是无限委屈。

“谁说姐姐要欺负你的?”许文华瞪一眼许晴阳。

许晴阳吸吸鼻子,更加委屈:“小姨说的。”

新妇更加尴尬:“阳阳乖,晓晓是你姐姐,怎么会欺负你呢?”

“可是小姨说,她要和我抢爸爸。”

“小姨开玩笑的,回去就骂小姨不懂事。”新妇连忙劝止。

奶奶冷哼一声。

许文华赶紧硬着头皮现场教育:“阳阳,爸爸永远是阳阳的爸爸,别人抢不走,但是爸爸也是晓晓的爸爸,你们都是爸爸的孩子,爸爸会对你们一样好……”许文华自己也说不下去了,一样好,自己天天抱着儿子,许晴晓那边一个月才见上没几面,吃上一顿饭。

这餐饭,注定在尴尬中开场,在不愉快中收场。

好在许晴晓基本不受影响,依旧笑的犹如弥勒佛。不过,小姨,许晴晓对比之后判断,这样看来,我的小姨比晴阳的小姨好很多嘛。

初三下午,方景松舅舅携舅妈到,许晴晓的表哥方涵还在英国念大学,要到6月份放暑假才回来。方景松看到许晴晓吓一跳,齐刘海,中短发,眉眼弯弯,这个笑的讨喜可人的小姑娘是自己的外甥女?真是……女大十八变啊!

“舅舅,舅妈,新年快乐!”许晴晓在长辈面前扮乖已经非常娴熟。

果然,连舅妈都被许晴晓的笑容迷惑了,又往红包里加了料才塞过来。

舅舅很高兴地说:“晓晓啊,有空来北京玩,让你方涵哥哥陪着你到处逛逛。”

“好!”许晴晓眨着晶亮的眼睛,答得顺溜。京城啊,好似很久没去了。这个很久,自然指身为向晚灵的时候。





、二十二、找你同学玩去!?

初六,方兰带着许晴晓去秦医生家拜年,感谢手术前后照顾。

许晴晓还是喜庆的爆竹形状,让秦江忍不住笑了。

相比许晴晓家的简洁现代,何倩家的实用热闹(去年年尾何倩生日时许晴晓去过),秦江家就是古朴传统了,黄梨木、红松木的家具,竹制草编的藤椅、托盘,尤其是对门秦爷爷的书房(秦家原房拆迁后,特地选了对门的两个单元打通),居然还有多宝阁,上面青铜卧狮、老根笔筒、珊瑚漆盒各色古玩瓷器像是一个小小展览馆。

许晴晓很感兴趣,凑近看了看。

秦爷爷问:“小姑娘也喜欢这些东西?”

许晴晓点点头:“看起来很漂亮,闪闪发亮。”

秦爷爷眉目舒展:“那是包浆,经常摩挲才会活过来。”

精心打造的器物,特别是时间久远的,多具灵性,所以许晴晓所说的漂亮,指的不是包浆,而是器物上闪闪亮的小器灵们。

但是秦爷爷像是觅得了知音,很是高兴,指着一个乌亮的容器问许晴晓。

“你知道这是什么?”

许晴晓抬眸,有个小小的紫衣女子坐在上面,青丝逶迤,面容姣好,看着许晴晓的时候微微矜持。

许晴晓随即眉眼弯弯地回答秦爷爷:“是灵芝,老灵芝。”

秦爷爷眼前一亮:“想不到你这样一个小女娃还真看得出来。”那的确是个紫芝水丞。

“这个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么?”

秦海在一旁笑着说:“爷爷你这是在为难老二的同学了。”

但是许晴晓回答了:“是清代仿烧的龙泉哥窑。”

这些器物许晴晓有些的确见过,但是了解的并不深,所以没有那些小器灵,许晴晓是认不出的。眼前的广口瓷瓶釉厚重,光沉静,且“金丝铁线”交织的很是漂亮,当然更重要的是,上面有个带着帽子穿着小朝服的孩子在跳来跳去,向许晴晓倾述。

秦海、秦江都有些讶异,秦爷爷更加高兴:“是乾隆朝年间仿制的,特意做旧,下面没有款。”一边说还一边拿起来让许晴晓细瞧。

秦爷爷来了兴致,拉着许晴晓一一辨识,又逐个解说。

比如那个楠木的嵌百宝笔筒,上面原本镶嵌的富贵花满枝的图案掉落少许,专门请师父寻螺钿、碧玺、珊瑚、松石、染牙一一填回去,现在这样的师傅已经很难找了,材料也没有云云。

比如这尊青铜卧狮,当初从小摊上带回来的时候,灰扑扑的,慢慢擦拭磨砂才变成现在这个模样,这个造型,非是宋代以前的不可。

许晴晓在一旁乖巧点头:“看着很英气。”那上面的小人身背长剑,脊梁笔挺,脸上是一派肃静古穆。

“这个……”偶有许晴晓略微沉吟,小吃、妹子、阿旺就群起殴打某个盘子上倨傲的肚兜小器灵,小器灵抱头,屈打成招。许晴晓甚是欣慰,家有小鬼好办事,果然最近是越来越乖了。

不多时,秦爷爷已经恨不能拿秦江去换许晴晓了。

方兰早就扔下投了秦爷爷眼缘的许晴晓,回家去了。许晴晓被秦爷爷拉住喝茶。

秦爷爷拿出一整套茶具,兴致勃勃的摆弄,像个老小孩的玩具。随口打发一旁两个孙子。

“老大啊,不是医院很忙么?那就多去照顾病人。”

秦海:“……”不是您让我多回家的么?

“老二啊,找你同学玩去,不用陪我老头子了。”

秦江:“……”陪您玩的,就是我的同学……

总之,许晴晓干脆利索的博得了秦爷爷的好感,成为秦爷爷古玩方面的一个“老友”。
寒假还在继续,方兰征求过许晴晓的意见——要不要上补习班?

许晴晓摇头,学校的作业可以借倩倩、二江他们的抄,补习班的作业问谁抄?

于是许晴晓跟着小卢叔叔和卢樊迪乐滋滋地去了厦门,叶宸远去了云南,秦江去了海南,只有何倩一人留守大本营,无比怨念,“记得带好吃的回来啊,好吃的回来啊,回来啊。”远在厦门的许晴晓仿佛还能听到何倩的怨念回音。

等到这年冬天真正意义上的大雪时,已经快要开学了。不过许晴晓他们还是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场。堆了一个大雪人,用胡萝卜做鼻子,玻璃珠子做眼睛,徒手画出笑得很开心的嘴巴,脖子绕着根布条,头上斜插两根筷子,手里抱着一把扫帚……让路过的行人纷纷侧目。

一起玩了打雪仗,不管是那个方向袭来的雪球,每次许晴晓都能轻松避开。

“晓晓,你背后长眼睛啊?”何倩叉腰不满。

“对啊,我背后不止一双眼睛。”许晴晓笑的狡黠。真的,有三双,六只绿油油的眼睛盯着呢。

还在许晴晓家浇糖人玩,用雪铺满盘子,然后将烧的滚烫的糖汁浇下去,不间断地画出一圈图案,一次成型。

许晴晓浇了一条小鱼,秦江的是五角星,卢樊迪小朋友很神奇的划出一辆小汽车,只有何倩,试了几次线条都歪歪扭扭,她说是跳舞的小人,但是卢樊迪小朋友很不给面子的指出——

“好诡异的糖人,看起来像车祸现场画的粉笔线。”

众人沉默,童言啊,你真是无忌地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二十三、陷害什么,最讨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