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家大争 >

第118章

兵家大争-第118章

小说: 兵家大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我还有,你们喝!”疤脸笑了笑,将腰间的酒壶拍的啪啪作响,走到其他伤残天兵那里散发。
“说说你们为什么会这样?你们都是勇士,晋国为什么抛弃了你们?”公孙策下马,站在断腿天兵面前。
“晋国?能看到晋国灭亡,我们死了也甘心!”断腿天兵见公孙策一身华丽上好山文甲,知道他是这伙骑士的头目,有牛辅相陪,身份想来应该和董卓一样。但他并不畏惧,他们连死亡都不畏惧,还有什么可畏惧的?
“能说说么?看起来你也是有故事的人,那个姑娘是史官,专门记录历史的。说出来,让她记下来,后人也能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不然晋国灭了,你们这样的勇士却得不到后人的称赞传扬,实在是太可惜了。”
公孙策指着骑在巨鹿上的张彩霞对面前的断腿天兵说道,对于公孙策的话,这天兵只是自嘲一笑:“我们有什么好传扬的?战场上的失败者,本该随着失败的战役一起死,却苟且偷生的一群可怜人,哪能称得上勇士?”
“不,你们就是勇士!虽然身体残疾,可你们的信念还在燃烧,你们的战意还在血液里沸腾!你们,就是勇士!”
“虽然不知道你是谁,想来身份不低。有你这样的人称赞和认可,如果你不嫌弃我们,你也不会是晋国的人,我们愿意给你卖命。只求能吃饱,再求能攻进太原,为我们兄弟报仇!”断腿天兵说完,扭头征询其他伤残天兵的意见,见他们都点头,目露乞求之色。
“我是河东公孙策,我和晋国自然尿不到一个壶里。你愿意跟我去河东,我举双手欢迎。说说你们的故事,我想了解一下这里以前的事,对将来制定攻晋的策略应该有帮助。”
“攻晋?好!”断腿天兵大叫一声,拿过酒壶长饮一口,交给毁容天兵,与公孙策坐在街道旁,公孙策开始听断腿天兵的叙述,张彩霞也竖起耳朵,取出纸笔。
“我叫郭荣,今年二十五岁,就是平阳城南边十来里地方的人……”名叫郭荣的断腿天兵组织了一下语言,理清了脑海中的顺序,开始讲述他的故事。
郭荣说起了自己参军,那时候晋国派李神通来平阳郡招募天兵,许诺家人可以享受平民身份,分田地,在今年秋收之前一切物资由晋国发配。
他就和自己的情敌参军入伍,两人关系很铁,不过因为一个女人散伙,也因为这个女人一起走到了军营。
那时候天兵的任务,只是清剿平阳郡内的鬼怪恶灵。为了替那个女子报仇,两人一同参军。后来平阳郡稳定后,他们随自己的神将上司跟李神通进入河东郡逼降刚刚建立的魏国,之后就到了大河之西的夏阳城。
后来董卓率西凉军攻打夏阳城,他的双腿在守城时被西凉军削断。他被兄弟拖下城墙,而他兄弟的眼睛那一战也被一根流矢划破,从此失明。
之后李神通两千伤残守军夜袭西凉军大营,不想西凉军早有准备,他们陷入死战。他的好兄弟战死,他背着兄弟的尸体从混战中的军营爬了出来。如果不是李神通之子李道彦突发慈心,派人送他们过河,可能他现在已经像自己的的兄弟一样,在土里腐化。
虽然李道彦对他有活命之恩,可他并不感谢。因为西凉军进攻平阳郡的时候,守卫这里的晋军自知抵挡不住,就将民众向太原郡转移,他父亲不愿意离开故土,竟被晋军斩首示众,而他也以逃兵罪名,押在死牢中。
至于那个毁容天兵,他只是当成自己的好友的替代品。这一点他没说,是公孙策自己理解的。郭荣和他好友的故事让公孙策感触良多,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马成,神色间多了一份黯然。
“还有些弟兄因为伤残,晋国不肯接纳,被赶出晋国。如果不是董将军见我们可怜,搭庐散粥,我们这些弟兄早就饿死野外,被野狗啃食。”最后郭荣说到了董卓,神色间很是尊崇,这让公孙策有些好奇。
“你是因为西凉军才断腿,你兄弟也是和西凉军作战才战殁。你恨不恨董卓?说实话,我和董卓关系不错,但我们还算开明。”
“两军作战,各安天命,全靠运气和手里的家伙说话。我砍死的西凉军起码有十个,其他弟兄手里都有西凉军人命。怎么不见西凉军找我们报复?西凉军的天兵可以想通,为什么我们想不通?”
郭荣说完笑了笑,笑的如春风一样淡然,不燥不冷。
“要怪,只能怪这该死的世道!”郭荣最后说的这句话,被张彩霞一字不落的记下来,前面的她都是速记,只记录紧要关键,但最后这一句话,她认为可以代表现在所有现代人的心声。
两人谈话间,董卓就已经来了,远远望着,身旁郭亮低声问道:“这么冷,你怎么不给他们发一些衣服?”
“给了,都不要。他们表示,除非我收编他们,否则不会脱下晋军衣甲。一群硬汉子!我粮食紧张,如果宽松的话,就冲他们的血性,有多少我收编多少!”董卓没好气的看了一眼郭亮,郭亮嘿嘿一笑。
“这些天兵虽然残疾,但虐杀同等数量的军魂不是问题!大哥的运气不错,手下又多了一支意志如铁,还忠心耿耿的部队。”
“晋国的人犯傻,等着这群天兵攻进太原郡,想必李世民的脸色一定会很精彩!”董卓时刻都在想着率军攻进太原,让郭亮心中苦笑。不知道自己大哥能不能说服这个固执的老头子。 
  
第六十八章 渡劫
有董卓在场,这些伤残天兵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在公孙策和董卓交杯把盏的时候,这些残兵已经在军营洗了热水澡,换了新衣袍。
董卓的府邸很简朴,他占领平阳郡后一心练兵,靠搜寻各地废墟中的物资度日。从来没有好好经营平阳郡的想法,就连府邸都是原来的郡守府。
因为平阳郡四战之地又无险可守,在他看来,种田就是在给敌人种,而不是给自己。
“自从突厥归附,晋国不断增兵屯守于边境。平阳郡处处都是漏洞,没有八万人,根本无法建立完整的防御体系。咱只能将大军尽数云集于平阳城,各地派散兵虚张声势。”
“这种小伎俩自然无法瞒过李世民,咱西凉军摆出一副死磕太原郡的架势,晋军就怂了!河西太原两郡屯驻在平阳郡边境的大军,足有十万,两倍于咱家西凉军。他们合攻,咱董卓打不过,若是单对单,这两个方向的晋军咱家一口一个,都能给吞了!”
董卓言辞间洋溢着得意,但更多的忧愁。
五万西凉军是毒蜂一根尾刺,刺击能力很强,但只有一刺之力。西凉军如果破罐破摔,舍命攻进太原郡,李世民哭都来不及,到时候西凉军全灭,再将平阳郡给他,李世民也笑不出来。
所以董卓摆出一副死磕的架势后,各地原本打算步步蚕食的晋军都龟缩不出。生怕刺激到西凉军上下心中紧绷的那根弦,到时候西凉军发疯,晋军只能哭。
“这是李世民给咱家的信,封咱做平阳郡公,总管平阳郡军政。言辞里还有什么加封太保三公什么的,说的很好听,可都是虚名!”董卓掏出一沓信甩到桌子上,公孙策与郭亮随意拿起一封看了起来。
“每三天就有一封信送来,搞得人烦不胜烦,忍无可忍!”董卓对于这些信,很是无奈。他总不能将送信的人都杀了吧?
公孙策拿起这封信一看,原来还是密封的信,尚未拆封。可见董卓对这些书信有多么的不待见,随意看了一遍,没发现什么有营养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的赞扬。
一旁的郭亮看了一半,忍不住发笑,大笑连连。他指着信对董卓说:“老头子,你看人家说你‘举世无双,风华绝世’!”
“亮儿看的只是这些么?”董卓横了一眼郭亮,皱眉问道。
郭亮一听,敛去脸上笑容,摇了摇头说道:“似乎知道这些信有问题,一时间没去想能有什么作用。”
公孙策放下第二封信,看着郭亮说道:“这信确实有问题,我只能看出这信有两个作用,目的很是阴险。”
“我只能看出一个,晋军似乎在麻痹老头子的视听,想让老头子一心以为晋国要招降,从而放松警惕!”
郭亮说罢,董卓摸着胡子,很满意的点头。郭亮才接近二十,在他的观念里还不算成年人。能看出这一点,也算极为难得的一件事情。
“这种基础的伎俩晋军也不抱希望,他们第二个作用就是用这信给西凉军安心,和第一个作用一样,但主要是用来稳住西凉军,瓦解西凉军战意。同时一封封信发往平阳郡,肯定是瞒不过秦军耳目,顺带可以离间西凉军与秦军关系。”
“晋国人好阴险,一封信也能玩出这么多花样!”郭亮不喜欢这样计谋多端的存在,和晋国做邻居,整天提心吊胆,实在是太累,劳心劳力。
听了郭亮的孩子话,董卓呵呵一笑,随即严肃说道:“两国交战,无所不用其极。一切手段,只为胜利服务。亮儿还需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切的选择,都是为了最终的胜利!”公孙策随即也说道,让董卓神情一愕,董卓已经知道公孙策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郭亮张口欲说,他对太原王氏没有多少仇恨,头脑清醒,自然能看出平阳郡的种种坏事。不过他被董卓和公孙策抬手同时制止,董卓与公孙策相视一笑。
董卓说道:“公孙小子先说说,如何你能说服咱家,咱就听你的。”
“先说说神将和传承者的不同。因为要劝服董伯父,首先要说清楚董伯父和麾下西凉军为什么要对太原王氏赶尽杀绝。必先杀之而后快,这不仅仅是仇恨那么简单,还牵扯到西凉军上到神将,下到天兵的未来。”
公孙策一脸严肃,扫视整个大堂。
大堂内并没有多少人,只有他和董卓的亲卫将。
董卓会意说道:“董越,五十步警戒!”
董越起身抱拳而出,公孙策一挥手,成廉抱拳一礼,也是迈步而出。
“为什么有的历史名将会选择传承者,有的却要复活?原因就是宿命!”公孙策沉声说道。
在河东这段时间,除了思索将来的前途和局势外,思考最多的就是这个。
“复活的神将,大多是心有不甘,愤怨难平之人。他们复活,只为报仇雪恨!除了这个原因外,也是为了杜绝后患。”
“原因还是宿命,因为比如董伯父生前被关东士族坑了,罪魁祸首是太原王氏。所以董伯父复活后,命中注定,会再次被太原王氏坑一下。不论太原王氏是主动还是被动,这一劫是董伯父必须要经历的。”
公孙策的意思很简单,董卓想要一直活下去,就必须渡劫。最好的渡劫方式,不是等着雷劈你,而是将制造雷的发电机轰成渣。
董卓听了缓缓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所以太原王氏一日不除,咱家一日难以安眠!时常担忧来自太原王氏的种种阴险计谋,这些世家大族杀人不见血,最是恶毒!”
“可是董伯父有没有想过,太原王氏有多少人?找董伯父麻烦的不仅有太原王氏的历代兵家名将,还有儒家圣灵。甚至太原王氏繁衍至今的子孙,都会是董伯父此生的大劫!”
公孙策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做了保守估计:“这些人太多了,光遍布神州的王氏子孙,现在残存的都要比我们麾下的军民要多的多!”
“这些名门大阀历代联姻,相互通婚。所以要灭尽王氏子孙,就等于与天下为敌!这个目标,比统一天下,还要艰难!”
公孙策说完,董卓只是点点头,郭亮则是一脸惊骇。
郭亮第一次听说神将的劫,没有想到自家老头子要解除自己的劫,需要干掉那么多人!
“所以这是个长期目标,不是攻克太原郡,杀尽太原王氏就能达成。而且杀尽太原王氏后,那些沉睡的王氏名将和圣灵必然苏醒,这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在我们没有站稳之前,我的意思就是不要去管太原王氏!”
董卓脸色阴沉,他知道自己的仇很难完成,如公孙策所说,太原王氏的力量太强大。翻一下史书,王姓的名人到处都有。其中有些虽不是太原王氏,但祖籍大多在太原。
“太原王氏立足两千年,仇家不知有多少。这些仇家,都是我们的潜在盟友。等这股仇恨王氏的力量壮大后,那时候再灭太原王氏不迟!毕竟董伯父灭太原王氏,除了报仇外,还要解除后患,好好活下去,活个千八百年!”
听到公孙策说神将可以存活几百年,郭亮瞪大了眼睛,望着公孙策张了张口,不知道该怎么问。他只是鱼士疾的武技传承者,鱼士疾用自己的香火之力对将他潜力开发。
实际上他还不算兵家传承者,听到神将能活几百年,想来有神将传承的兵家子弟,生命力也不会差多少。这一刻他想了很多,有羡慕,有惆怅。
羡慕长久的生命力,是每个生命的本能愿望。郭亮也不例外,他很想活着,并且是永久的青春。作为一个很美丽的男人,他对待青春就和女人一样,很是眷恋和珍惜。
他又担心李晶,李晶只是一个普通女子。他怕自己得到长久的生命后,看着李晶慢慢老去,他只是现在一瞬间想到,就觉得心痛。痛的彻骨,痛的他不知道怎么询问。
“你说的有道理,这个道理李儒已经给我说了,我也想通了。可望着近在咫尺的太原王氏一族,我很难放下复仇的想法。我不仅是为自己和部下将士复仇,还要替我董氏一族和我娘复仇!”
董卓抹了一把脸,继续说道:“身为人子,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只有复仇,才是尽孝的唯一手段!”
先秦一直持续到三国的复仇风气深深影响着董卓,在他那个年代,社会主流就是孝。
一个人想要做官,只有四种途径,第一是孝,哪怕他杀人偷盗,只要干的事情和孝有关系,社会就会原谅他,并且推崇他的行为。
至于其他三种途径分别就是:身世、长得好看和有才能。
所以那个时代人,为了复仇,可以说是手段百出,极尽人能。
张辽一族是雁门郡本土豪强,为了避仇都要改姓。改姓有的是因为荣誉,有的却是耻辱。张辽一族改姓是什么性质,一目了然。
因为复仇的时候,杀光对方一族,社会上只会说他行事果决,不留后患。而不会说他残暴,说他没有人性。
复仇风气虽然直接爽快,就是太血腥,对生命太践踏。但有些人复仇的时候,还是很讲原则。
有个少年因为父亲被本县豪强打伤,他带了一帮朋友杀进豪强家中,结果发现这家豪强上上下下都感染了流行病,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