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家大争 >

第178章

兵家大争-第178章

小说: 兵家大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刘仁轨所说,这是一个局。既可以削弱国内薛氏,也可以灭了我。只有刘冕那个傻子,还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
公孙策长叹一口气,知道自己吞并东魏已经触及其余三国的底线。他们可以容忍有一个军事强大的魏国,但绝不想看到一个疆域广阔的魏国。
“如果成廉的援军出现的晚一些,今夜就彻底和武周撕破脸皮了。刘仁轨,果然人老成精,老谋深算!”
楚萌萌递上烤好的鱼,擦着手上油脂跟着说道:“如果岸上周军强势,他们也会加入绞杀殿下的行列。毕竟殿下出了事情,魏国别说报复,可能不出三日就会崩溃瓦解。”
“武周高估了薛讷一部的战力,也低估了我的运气!运气?呵呵,哈哈哈!”公孙策大笑,笑的不明所以。
“这个事情就是一根刺,已经扎进了我们心里。我魏国一旦对三国设防,陈兵于边境,四国联盟的根基,必然动摇。看来这个局,很大,大的让我们想不清是谁设计的。”
“殿下的意思是,武周也被利用了?”
公孙策点头,指着自己说道:“杀了我对此时的武周没有一点好处,弊大于利。女皇何等的英明,难道会看不出来?”
“四国联盟所带来的优势,是眼前的。而我们魏国强大,对武周来说是以后的麻烦,而且魏国强盛也会增加四国联盟的威慑力。”
楚萌萌摇头,反驳说:“可东魏是武周藩属,被我们吞并,武周内部必有不满之人。而且他们也不知道我们要顺道吞并赵国,所以不想用武周的肉来喂养我魏国。”
“吞并魏国的风声早就有了,秦晋两国乐意看到我们吞并武周国土。但我们若是吞并了赵国,他们也会不安,真是如履薄冰,步步惊险。”
公孙策见帐中诸将都很疲惫,就结束了这场会议,独自与楚萌萌对饮。
“我们魏国从渡河占据蒲地,脱离秦国开始,就一直与武周亲近,这已经引起了秦晋不满。其中最不安的就是晋国,晋国的衰败我们才是真正引子,所以我怀疑……”
楚萌萌只是点点头,突然说道:“殿下,武周内部有晋国的钉子!”
“嗯,晋周两国本就是个糊涂账,很多武周重臣就源出于晋国,这个可能很大。他们这次的举动会让女皇警觉,可也挽不回两国关系交恶。”
楚萌萌知道,交恶的根本原因不是薛讷,而是公孙策屠杀了两千周军精锐。他想问原因,又没问。见他这幅样子,公孙策也是一叹,说道:“刺杀我,必须要有代价,如果他们都全身而返,以后想刺杀的人,肯定数之不尽!”
“所以这个头,不能开!”
公孙策语气很强硬,楚萌萌依旧听出了少许的无奈。 
  
第五十四章 八月十五明月夜
灵武元年八月十五,列国大军都在调动中。
朝歌城,这座很出名的城已经被西魏大军接手,公孙策立在东城墙上,望着东边,等待魏无忌的到来。
东西两魏因为魏无忌的意志,两国格外亲密。若不是将要发生的动乱给了公孙策机会,此时的两魏必然会结成攻防一体,同进退的兄弟之盟。
对于魏无忌,公孙策是很敬佩的,除了敬佩他生前之外,更大的原因还是魏无忌的良苦用心。
虽然没有见过面,但他知道,魏无忌最大的追求是什么,是建立姬姓正统王朝,再现黄帝嫡系血脉的光辉。
楚萌萌手中握着一只白鸽,径直来找公孙策背后,轻声说道:“殿下,赵国镇守寿阳的乐乘已经率军归降。北路大军不费一兵一卒,正朝井陉移动,镇守井陉的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
“乐乘居然归降?有些奇怪!”
公孙策拿过密信,是郭亮笔迹,密信只有寥寥五个字:“乐乘降,意诚。”
“赵国将军之中,唯有乐乘与廉颇交恶,他能投降我军,一是大势所致,而是廉颇将军。”
楚萌萌又拿出一封密信递给公孙策说道:“廉颇将军亲入寿阳,自断一臂向乐乘请罪,乐乘故而投降。”
神将天兵断臂之后还能续上,可疼痛却是真实的,而且还会影响以后的武力,所以廉颇的损失很大。
乐乘与廉颇同为赵国将军,只是地位差廉颇不止一筹。新赵王即位后,重用乐乘而忽视廉颇,廉颇愤慨,率私兵攻击乐乘,乐乘逃走,而廉颇也被迫出走赵国,在魏国混日子。
乐乘是魏国开国重将乐羊后裔,与他同时期的乐氏名将还有燕国的乐间。统率五国之兵差点攻灭东边霸主齐国的乐毅就是乐间的父亲。
乐毅本就是赵国贵族,因为赵武灵王长子代君赵章作乱,杀丞相肥义,却被叔叔公子赵成和李兑击败,向父亲赵武灵王求命,结果被赵武灵王之弟赵成率军围住沙丘行宫,强行杀死。
赵成怕哥哥赵武灵王报复,在李兑的坚持下,以平叛大军将他围在沙丘饿死,使得蒸蒸日上的赵国内乱不止,乐毅才出奔到燕国,最后乐毅功高震主,被离间后就返回了赵国,并死于赵国。
“乐乘能降,最好不过。如果杀了他,名将乐毅复活后可能就是敌人。赵奢那里怎么说?”
“赵奢军中将校意动,赵奢不能止。也知军无战心,或者对于大联并也动心,所以他保证会放大军过关,只要邯郸降,则他就降。”
“他儿子赵括的灵魂还在我们土地下沉睡,如果这次赵括跟着复活,要么被我们绞杀,要么投降我们,他别无选择。”
公孙策放下书信,对于现在的赵王他一点都不重视,因为他就是李兑的傀儡。李兑也是赢姓后裔,赵国宗室,他复活后依靠燕国的力量把持赵国大政,已经引得赵国上下很是不满。
所以楚萌萌的计划才能进行的如此顺利,毕竟赵国文武早就不满傀儡式的赵国。对于更换一个赵国国君,以换取一个更为自由的效力平台,对他们来说毫无压力。
赵国的文武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他们多是贵族出身,可以对王室忠诚,但因为自身的利益,绝不会效忠于一个君王。在他们看来,君王只是王室的代表而已。
“殿下,就怕赵奢反复,所以北路大军等待殿下抉择。”
“只要赵奢让开关口,左卫全军挥戈东进!”
楚萌萌缓缓点头,将手中白鸽放飞,白鸽没有携带任何信件。
现在还有收手的可能,可北路大军一旦穿过井陉,那就再无反悔的可能。
“魏无忌的车架还有多久?”
“还有十里地,信使来报,说是他正在城外行营内沐浴更衣,还要祭告先祖,估计天黑之时才能入城。”
“一定要保证这次会面的安稳,不能出一点疏漏!”
楚萌萌抱拳离去,公孙策依旧立在城头,喝着风。
听到甲叶撞击的清脆声,急促的脚步声让他扭头,见是自己堂弟公孙孝。
清剿前朝遗留的大族时,公孙孝在惊慌中再次受到刺激,已经恢复了神智。“三哥,前锋高顺已经率骁卫大军赶到邺城,按行程,昼夜行军可在明日中午出现在赵都邯郸城下。”
公孙孝脸上很是担忧,这次他亲哥哥公孙恩就在骁卫,如果不能一举迫降赵国,那么孤军深入的骁卫就会非常的危险。
“别担心,赵国复活的神将大多数已经站到了我们这边。这就是大势,邯郸方面也多有布置,只要杀了李兑,邯郸必降。”
“可就是怕!怕不能逼降赵国,而东魏又出反复。现在大军外出,国内只有新组建的金吾卫,战力不高,又要分兵据守,如果后方出了问题,我们可就万劫不复了!”
“这是一场赌博,输的话我公孙一族也有隐居的权力,大不了退出这场游戏。只要我活着,河东被攻陷,没人敢伤害他们!”
公孙策自信满满,因为他有这个资本。
“可就怕秦晋两国的大族余孽!我们已经和他们彻底撕破脸脸皮,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们亡。自魏国建立以来,从没有这一刻这么的虚弱!”
公孙孝的担忧不是一个人的担忧,而是军中大部分人的担忧。
他是担忧亲族,然后是魏国;而军中将校乃至军士担忧后路被包抄,全军失去给养。
公孙策就是一杆大旗,只要这杆旗子还在飘扬,大军就不会乱。
“各县民壮都已经召集,只要后方战事一起,那里留守的神将就能拉起一支三十万的大军,只要拖到我们将赵国解决,与东魏合并,敌军必退!”
公孙策指着夜空皓月,对自己弟弟说道:“一年前,月亮也是这么圆,那时候我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把铁戟。半年的时间就能打下三郡之地,创立魏国!”
“如今治下民众二百余万,精锐二十万,史书留名的神将近百,战将上千!只要我在,他们在,我们公孙家的希望就在!”
“三哥,你自负了。”
公孙孝一句话,就让公孙策沉默。
自从没了意识星空,公孙策就会被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控制,处理事情,他很难冷静。
“像三哥所说,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我们什么都有,如果输了,也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三哥是世人传颂的当时战神,三哥旌旗所向,我将和魏军将士一样,甘愿赴死!”
公孙孝说的决然,走的也决然。
留下公孙策一人,依旧在喝着凉风,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以至于一个一身王袍的青年出现在他身后,他都没有发现。
他是魏无忌,面相秉承贵族子弟的优良传统,很俊。英气蓬勃的眉宇间却有着丝丝抑郁,眼神中也弥漫着忧郁。
“太子在想什么?”
公孙策转身,凝视片刻:“魏王无忌?”
“其实孤最喜欢的还是信陵君无忌这个称呼。”
魏无忌走到公孙策身旁,指着城下大军几十里联营的灯火说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计谋有时候并没有高下之分,能赢全靠胆魄与坚持。”
“我有胆魄发动这场战争,却在可能出现的失败面前犹豫了,着实不该。”
“我来这里是投降的,过了今夜,世间再无东西两魏,只有一个姬姓公孙氏的魏国!”
这句话说出,魏无忌眉宇间郁气尽去,整个人如同出鞘的利剑,双目犹如初升的旭日一样,朝气蓬勃。
公孙策疑惑:“陛下不是说在逼降赵国后,才会两魏合并么?”
“哈哈!那时候只是考验你的胆魄而已,你通过了考验!我已遣人将魏郡虎符交由高顺将军,现在是来想你递交魏武卒的虎符。”
魏无忌从袖中取出一枚金光闪闪的虎符,双手递向公孙策。
望着张牙舞爪的虎符,公孙策接过,把玩片刻后又递给魏无忌:“还是以前的计划,你率武卒挡住齐国可能出现的兵锋。”
“呵呵,吴起将军一人足矣!”
魏无忌将虎符推回去,继续说道:“国小却琐事多,我已经倦了。”
皓月当空,公孙策一笑,又将虎符推向魏无忌。 
  
明月夜
第五十五章 正是扯旗造反时
同样的明月下,燕国代郡郡治代城已经揭开了杀戮的乐章。
这个代城是古时代县所在,即前朝蔚县。
明军延伸出来的燕军虽然早有防范,还是招架不住胡人联盟的内外共起。
代城守将是燕国代北都督朱能,他是明朝前期名将。字士弘,徽州怀远人。
他从燕王朱棣征漠北,骁勇善战。
靖难之役时独立领军,于真定击败耿炳文部;于燕京东北击败李景隆部;于河北雄州之战中击败平安部。
他战功彪炳,功勋卓著。
在齐地东昌之战中,殊死搏战从重围中救出燕王。有救驾之功,深得朱棣信任。
之后攻克东阿、东平。持三日粮,进军淝水,于淝水一战大败十多万南明官军。灵璧一战,又俘平安等十万人。
朱棣即位后,升他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永乐四年,佩征夷将军印,征讨安南,卒于军中。追封东平王,谥武烈。
他此时身中数箭,目眦欲裂,背靠都督府聚将堂前的立柱,看着亲兵被绞杀,视线开始渐渐变黑。
“你们这群不忠不义的贼子,若不是燕王一战安定河北之地,尔等必死于胡人之手!”
“你的话太多了,听说斩杀名将可以提升实力……”
一刀划过,朱能尸首两分,头颅滚落在青年脚下,两眼中满是讥讽。似乎在说,你们离死也不远了……
朱能一腔热血冲天而起,纷纷落落,洒了青年一身。
“传言果然是真的,公孙策那里据说有五六名晋国凌霄阁名臣,真想尽数斩于刀下呀!”
青年轻轻擦拭手中战刀,提着朱能首级转身迈步而出,带领叛军朝城门杀去。
“姓卢的,你背弃祖宗,不怕遗臭万年么!”
一名官居城门都尉的燕军传承者奋力死战,守着城门绞盘台座死战不退。
“你也是人才,投靠我,我会封你做侯!我卢志远只要自立一国,那就是真正的人上人,谁敢说我的不是!”
“弟兄们,我们都是炎黄血裔,你们真的要背弃祖宗,随这姓卢的走上这条不归路么!”
“你的话太多了,别想动摇他们的战意!”
卢志远持弩射中城门都尉就是一射,随手将手弩抛弃,命令亲兵搬开尸体,开始转动绞盘。
城门嘎吱响起,城头依旧死战的燕军在军官的带领下,杀向卢志远,要抢回控制城门的绞盘。
他们如潮水一样不断冲击卢志远所在,都被强弓劲弩击退,虽伏尸一地,依旧对着卢志远发动猛攻。
城门大开,等待已久的胡人前锋嘶吼着,杀进城中。
金族大汗黄台吉在城门前哈哈大笑,扬鞭指着代城:“孩子们,杀进去!里面有吃不完的粮食,数不尽的女人,还有我们需要的兵器甲胄!”
代城是燕国对抗晋国的西线核心城市,这座城的规模丝毫不下于中原重镇。
“大汗,任务完成了!”
卢志远带着残存亲兵站在城门甬道内,大声呼喊,似在邀功。
回应他的只是黄台吉挥下的马鞭,以及如潮水一样冲来的鼠尾辫金族骑士。
战马冲击的威力卢志远哪能不知,赶紧避开,等潮水一样的骑士走空,他才向黄台吉小跑过去,没了刚才的威风,一丝都没有。
“你是谁?”
黄台吉这样问,随即与周围金族神将相视,俱是仰天大笑。
卢志远急忙搓掉脸上血渍,一脸真诚的笑容:“大汗,是我啊,卢志远!”
“哦,原来是你,这回真亏了你顺应天命,否则大金勇士不知要有多少归天!”
卢志远见黄台吉张口闭口不提封他为侯的事情,急了,急忙大声说道:“索额图说了,说只要末将打开城门,大汗要封末将为侯的呀!”
黄台吉对身侧骑士笑了笑,不说话。
他身后骑士一鞭子抽到卢志远脸上,噼啪作响,卢志远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