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家大争 >

第182章

兵家大争-第182章

小说: 兵家大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武安丢失,邯郸失去了西边的屏障,就彻底暴露在西魏爪牙之内!西魏以后兵发于上党,就能从武安直攻邯郸!而我赵国,将会极其被动!”
“许历,你这是误国之言!”
李兑现在还以为是东西两魏联手攻赵,就算他听说了东西两魏合并之事,也会嗤之以鼻,因为他不相信魏无忌会放弃手中的权势。
就像他一样,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敢让嫡系宗室赵豹率大军来到邯郸。因为赵豹一到,他的丞相位置可就岌岌可危了。
赵豹的军队质量可能比不上邯郸的近卫军,可军中将校对于赵国宗室的忠诚却不是近卫军能比的。
“只要邯郸在,赵国就在!君上,请速速召赵豹将军增援邯郸,迟则生变啊!”
许历见赵歇面露犹豫之色,心中大叹,随即被被李兑召来的卫士解掉佩剑,摘掉顶上长冠,毫无反抗就被拖了出去。
许历面对此时的赵国,已经心灰意冷了。
“报!安阳已被魏军前锋大将高顺攻破!守将高信战死!”
卫士慌忙而入,跪在地上哀声禀告。
朝堂内更是一片慌乱,李兑甩袖而走。
他去找燕国驻军,去商议保卫邯郸之事。
卢燕率军监视赵国,在邯郸城外另筑的城堡屯兵。
他自从西征回来,封了一个西平伯后,就被朱棣打发到赵国来领军。
看着一个个神色忧惧的信使不断奔入邯郸,他只是自嘲一笑,坐在城头喝着小酒。
若无意外,他会在这个位置上终老。朱棣也不怕他投奔他国,他的家眷就在这座城堡内。
城头上,他与家眷部将一起沉默饮酒。
他是玄武第五星危月燕的传承者,他已经将其他获得危月燕传承的神将或传承者杀尽,彻底得到了这个传承。
他正要大展拳脚,准备吞掉赵国,可惜他没机会了。
“魏国下手真快,如果打不下赵国,战争陷入僵持,他公孙策可就亏了血本!”
脸上依旧是自嘲,嘲讽自己时运不济。饮下一口酒,他指着城外:“你们看,那就是李兑,赵国的丞相李兑,他现在急匆匆的来求我们了!”
“我们该怎么办?战败了与赵国一起玩完,打赢了我们又能收获什么?”
他堂弟卢云嘿嘿冷笑:“这李兑脸皮够厚,昨晚才和我们吵完架,现在就能放下脸面来找我们!”
“因为他慌了,他害怕魏军将赵国灭掉。没了赵国,他什么都不是,甚至还比不上一个传承者!”
卢燕看了一眼自己弟弟,眯眼说道:“阿云,你去告诉他,就说我醉了,不能见人。看他能出什么价码,不要做不必要的承诺。”
“大哥,你想投靠公孙策?”
卢燕苦笑:“公孙策胆魄过人,手段狠辣,投靠他,咱这三万人马可就保不住了!到时候再看,以魏军的前进速度,中午就能抵达。”
“魏军的速度确实很快,快的让人措手不及。”
“这才是他可怕的地方,他敢赌!”
卢燕说完,躺在一旁,逗着自己三岁儿子,乐呵呵的样子,和城墙上的肃杀形成鲜明的对比。
卢云看着笑的和侄子一样天真的卢燕,似乎知道了卢燕的打算,对嫂子抱拳一礼,转身离去。
昨夜复活在邯郸一带的军魂被卢燕强抢,让一心想要扩军的李兑心如火焚,可卢燕是燕国的将军,李兑发作了一番,也没有什么实质举动。
没想到天亮后,南北两路恶讯不断,为了自己的位置能够稳固,他不得不来请求卢燕。
他自然不会两手空空而来,但他走的时候已经两手空空,还装了一肚子气。
那个该死的,没有见识泥腿子卢云居然装傻,任由他百般请求,就是不给他答复,最后他出言恐吓,竟被卢云一把丢出门外,脸面丢尽。
“大哥,如你所愿,我什么条件都没答应!”
卢云再次出现在城头,俯身对假寐的卢燕低声说道。
卢燕点点头,摇着怀里睡着的儿子,嘴里哼着轻柔小调。
他就这样睡着,卢云知道了自己大哥的意思,就去做准备了。
烈日高悬,北面出现了红色的潮流,一眼望不尽的红色。
赤红色的旗幡,赤红色的衣甲,还有赤红色华字大旗。
赵都邯郸城头的鼓声不要命的敲响,还在争论的朝堂彻底陷入寂静,赵侯赵歇打呼噜的声音在安静的朝堂上回荡,群臣相望无语,又感到心寒。
反正对赵歇来说,在哪里都是傀儡,赵国被灭了,他可能还能混个安乐侯爷。
城北十里外,华雄喘着粗气,举刀高呼:“我们先来了,还是我们左卫强!”
“前军立阵备战,中军扎营!”
左卫前锋累的连呼喊的力气都没有,可他们望着赵都邯郸一个个士气高昂,如果不是体力不济,他们现在就想攻城!
华雄正在巡视周边地形,见斥候飞马而来:“华将军,燕军使者卢云求见!”
“卢云?他是谁?”
“是燕国大将卢燕之弟,卢燕是燕国安扎在赵国的驻军将军!”
斥候很兴奋,他还看到卢云带着他们紧缺的粮草,他又不傻,知道了卢氏兄弟的立场,是向着他们大魏的! 
  
第六十二章 天下风云出我辈
八月十五这一夜,对各国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先说塞外草原,一个被风吹的满脸红丝,皮肤黝黑的汉子振臂高呼:“凡是骑马住帐篷的人,都是萌古人!”
与他复活的萌古二十万铁骑响应,欢呼。
他们南边五百里地就是晋国雁门郡,西边二百里正是从高昌出走,在草原混杀的马成一部。
马成在这一夜中,实力大涨,加上前后掳获收编的草原人口和骑手,他所在的部落人口不下二十万,全民皆兵,能战者有十二三万。
他意气风发,想他从高昌出奔还不到两个月,如今就能打下一份不逊色于高昌的基业,他哪能不傲?
他自傲的同时,又感觉身心疲惫,他想回中原,不想再和狼一样的草原人打交道。
望着南边,他为自己的好友祈福,希望他的国家能过度过这一场灾难。
秦国因为占据古都长安,不得不与复活在长安的汉唐军魂作战,此时的战火依旧在关中八百里秦川燃烧。
武周地处中原,复活在各地的军魂此起彼伏,使得武周各地惨遭流寇叛军侵扰。
东边的齐国也好不到哪里去,山东之地自古多匪,韩信接到高长恭加急求援信时也是无可奈何,因为齐军要稳定国内,清剿叛军。
南边的楚国更是凄惨,古都金陵被吴侯孙策用半夜的时间击破,王族西逃,金陵以东,人心惶惶,大多思变。
燕国依旧在一片水深火热中,叛变的胡人联盟还有燕云地区复活的军魂,以及其他没有参与叛乱的胡人军队搅得燕国一塌糊涂。
而这场动乱中只有魏晋两国受到的祸害较少,两国疆域不大,都是精兵政策,而且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又早早做了安排,才使得各地早有准备,没有自乱阵脚。
八月十六的傍晚,赵都邯郸已经被魏军南北两路大军合围,同时驻扎在邯郸的燕军大将卢燕背弃燕国,投靠魏国,使得邯郸守军震怖。
武安重镇,这里魏赵两军默默对视。
赵军武安守军原本五万余,加上收编的军魂接近八万,此时全面收缩,围绕武安扎营驻守。
来攻武安的是郭亮率领的新编戍卫,他手下七军都是新编入的军魂,兵将尚未磨合,但他们士气高昂。
武安城中,赵豹大醉,他对面赵括默然无语,他中午快马赶到武安,劝降赵豹,至今无果。
赵括手中的茶喝了一下午,淡的和水一样。
“这就是赵国,就是灭亡也不想让你率军回邯郸。”
赵括喝尽最后一滴茶水,起身说道:“我先回了,赶天明给我一个答复。是降是战,全在你一念之间。”
“且慢!”
趴在几案上赵豹大喝一声,伏在厅堂侧室的黑衣武士冲出一群,将赵括包围。
“呵呵,哈哈哈!”
赵豹摇摇晃晃起身,笑的怆然,一把抽出腰间的青铜菱纹长剑,摸着剑刃,留下一条血线。
“这是当初我随先王复活,我镇守邯郸时先王赐予的宝剑。先王被废,我无能为力;如今魏国倾国来攻,我又无能为力!”
“我赵国可能是列国第一个灭亡的,我赵豹不甘心!”
赵括面无表情,视黑衣武士手中寒光利刃如无物,盯着赵豹,沉声说道:“这是大势!李兑得到燕国扶持,把持赵国朝政的时候,就注定了赵国的灭亡。从先王被迫逊位开始,赵国就已经失去了崛起的可能!”
“你细数列国,有那个国家的王退位了?列国的王,都是最适合初期发展的王,他们一倒下,他们的国家也就完了!”
“立国才一年整,何其的短暂!”
“难道你要让赵地百姓血流成河,十室九空才会满意么!赵国的底蕴本就比不上列国,被灭亡也在情理之中。”
赵豹摇头,剑指赵括:“那公孙氏何德何能,怎么有资格灭亡我大赵!”
赵括以身逼开黑衣武士手中的利刃,缓步来到赵豹剑刃前,伸手将赵豹的剑按下,说道:“公孙氏秉承上古姬姓血脉,又得现世百姓厚望,根基深厚,被公孙氏灭国,有什么不对!”
赵豹默然,从腰间解下一物,抛到赵括怀里,赵括没接着,赵豹自嘲一笑,不发一言,拖着剑步入后堂。
赵括要追,被黑衣武士拦住,等他捡起地上的虎符,黑衣武士相视后,齐齐跪地。
等赵括来到后堂,看到赵豹的尸体,不由闭上了眼睛,痛苦质问:“为赵国殉葬,你这又是何苦?”
夜里,郭亮率戍卫进驻武安,收编赵国军队,他立在城头对张绣说道:“这才一年,我们就成了河北雄霸!”
“十年之内,大哥必能一统河北之地,造就席卷天下之势!”
武安八万赵军一降,邯郸区区数万人怎能挡得住魏国三路三十余万大军的进攻!
所以赵国的灭亡,在所有东征将领眼中,已成定局。
河东,新编的三卫衣甲未换,很是杂乱。
他们被魏军打散,从新编制,一个百人队里面,各朝各代的军魂都有,因为衣甲不足,所以还没有换装。
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天真的很累,被收编后吃了一顿饭,就开始跟着陌生的战友在河东郡迈开脚丫子奔跑。
河东空虚,各个紧要地方都需要大军防备,而且还要防备这些收编的军魂作乱,不仅这些军魂累,魏国文武百官也很累。
魏王公孙厉至今未睡,虽然现在局势走向比预计中的还要顺利,可他还是不敢睡。而且也睡不着,因为太激动。
只要撑过这一段时间,魏国就是神州真正的强国,不再是那个夹缝中生存的小国,要看大国脸色的小国。
秦国已经乱了,复活在长安一带的汉唐军队没有相互对砍,而是对着长安发起一波波的猛烈进攻,同时分兵掠地,近在咫尺的的咸阳就是他们最好的目标。
唐军本该归晋国统辖,可见鬼的是这股唐军的统率者是李渊!
对于四国联盟的盟约熟视无睹,他只想打下长安,还要让秦国大伤元气,他要给他的儿子李世民心里添堵。
至于复活的汉军没什么好说的,秦汉本就是死敌,若不是巴蜀之地的汉军在平叛,否则现在早就从汉中出发,挥军向长安了。
魏国北面的晋国,已经大兵压境,却被伏晓光率领的一千骑兵堵在甘亭,秦晋首战的地方,公孙策大展神威的地方。
被魏国从上一战俘获的李靖、程咬金、秦琼等无双神将,以及从晋阳之战抢走的近百李氏宗室家眷就排成一字,摆在阵前。
晋国统兵大将是李恪,他率军南下,按李世民的意思就是逼迫一下魏国,让魏国把这批在魏国‘做客’的大将和亲眷放回来。
没想到公孙厉派伏晓光率兵星夜北上,用很强硬的态度回答了晋国的试探。
而南边的武周,似乎也陷入了内乱,但魏国也没有放松戒备。
孟津渡口北百里处一个小渡口,密密麻麻的大军在渡河背上。
他们穿的都是周军制式铠甲,没有这次复活军魂的参与,都是一水的精锐。
领兵是王忠嗣之子王振,他和刘冕一样,是转世者。
“上一次军魂复活,前朝一夜崩溃,公孙策抓住机遇腾飞而起!他还妄想在这一次一举奠定魏国霸业根基,我要让他身死族灭,我要为惨死在西凉军手中的数万族人报仇!”
王振身后站着几排神将以及传承者,他们都姓王。
“晋军已经南下,只要我们翻过中条山,奇袭魏都夏城,魏国必然陷入混乱!到时候所谓的盟约就是一张用来撕扯的纸,晋军必然南下!”
“然后,我们就坐看率大军归来的公孙策与晋军火并,择机而动,坐收渔翁之利!”
“这是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是敢打敢拼就有收获的时代,是我们的时代!”
王振的声音并不高亢,却让王姓子弟听的热血激昂,沸腾不已。 
  
第六十三章 一朝身陷九重围
八月十六的月,依旧很圆很亮。
赶到邯郸城下的公孙策先召见了卢燕兄弟,他没想到这么快又和这个家伙打交道,更没想到他会成为自己魏国的将军。
“降将卢燕、卢云拜见太子殿下!”
公孙策正在用饭,呼噜呼噜吃着,抓着筷子的手示意他们起身。
“都是现代人,不喜欢跪来跪去,我大魏的将军,平时只跪阵亡的英烈。至于怕老婆的,可以跪他老婆。”
公孙策放下碗筷,随意说着,卢燕面容沉静,他堂弟忍不住发笑,又急忙低头。
“我喜欢真性情的人,你当我近卫将军,如何?”
公孙策擦着嘴,伸手指着卢云。
“快,拜谢殿下信任!”卢燕踩了堂弟一脚,见此公孙策只是一笑。
“末将卢云谢殿下信任,末将在,决不让敌人近殿下百步!”
见卢云如此说,公孙策走过去一把扶起,询问:“卢将军也是神射手?”
卢云摸了摸后脑勺,望着侍立在不远处的叶轻舟和牛霸先说道:“回禀殿下,比得不到叶将军和牛将军,末将不会弓术,只会弩。”
听到卢云称呼自己为将军,牛霸先神色舒张,好看了不少。
这突然发起的东征,各卫校尉几乎都是升了一级,自领一军,虽然是暂编,但也是将军,搞不好战后就会成为真正的将军。
而他虽然挂着校尉军职,可只是一个高级侍卫,他觉得很憋屈,很抑郁。
“对了,听说李兑今日早上曾经来这座城堡请求燕军协助防守邯郸。你们怎么不答应他,否则这时我已经住进了赵侯的宫殿!”
公孙策突然厉声发问:“你们早有投靠我魏国决心,怎么不带一份大礼?还是此时投降,是因为情势所迫!”
卢云脸色渗出一层汗,卢燕神色不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