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家大争 >

第40章

兵家大争-第40章

小说: 兵家大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亮事无巨细,将咸阳经历全部说出,听的公孙策和楚萌萌有点难以相信。
“董卓不记前仇,我自然不会去找他的麻烦。如果他对你不错,你就认他这个义父。这事对你对我,对大家都有好处!”公孙策见郭亮言辞之间很尊重董卓,知道郭亮对董卓有好感,反正这件事他也持赞同态度。
“知道了,大哥!”郭亮得了公孙策亲口允诺,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要知道他接连接受董卓及西凉诸将的好处,等于拿了订金。如果公孙策这里反对,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面对西凉诸将。
“董卓今夜将会对城外西夏军发动夜袭,他遣我过来,就是希望大哥在他袭击西夏军营时,加把力气,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至于今夜夜袭的计划,很有操作性!不过先后顺序要调换一下,西夏军一直在防范我,由我先发动夜袭。这样会解除他们的警惕,再由董卓一部发动夜袭,必能收到奇效!”
这段时间公孙策和城外西夏军对峙,想来想去唯一能破敌的方法就是夜袭。不过李思谏夜间守备能力很强,而且扎营极为精妙,外围防御工事极强,且环环相扣。不是他短时间能攻破的,短时间内无法杀进大营,夜袭也就失去了意义。
当夜董卓率军绕到西夏军背后,正要发动袭击时,鬼将李进带着公孙策等人的信函找到了他。
董卓看完几人的信件,想了想,随即大笑。
只是告诉李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否则会极大的影响军心士气!这一仗是平西军组建以来的第一战,必须经历一场血战,才能打好平西军的底子!”
董卓先行夜袭的计划不会改变,李进只得拿了董卓的信函去找公孙策。
西夏大营内,李思谏得到斥候报告,说是华亭内秦军出城,一路摸向自己大营。
李思谏调兵遣将,在营寨外埋伏,布成一张渔网,静等公孙策率部来投。
等公孙策将要投入西夏军组成的大网前,李进恰好到达,将董卓书信交给公孙策。公孙策一看,也是大笑,当即命令部队组成战阵,向前赶赴。
“杀!”黑夜视线受阻,埋伏的夏军看到秦军大队人马进入伏击圈子,顿时高喝杀喊声,密密麻麻向公孙策冲杀过来!
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是戈盾兵!西夏军猛地扑过来,见秦兵没有惊慌溃散,很是不解,依旧是一头扑向秦军,不想被一层盾墙堵住,其后大盾后面的戈兵持戈凿击,夏军攻势受阻,前进不得,纷纷后退,在和黑夜里和秦军对峙。
戈盾兵组成的战线可谓犀利,盾墙前进,戈兵跟进,乱戈横扫开路。不多时早有准备的西夏军扛着一根根原木撞了过来,盾阵被破,两军绞杀在一起。
“宋配那个矮子猜的不错,公孙策果然会布置戈盾兵!”李思谏立在寨中,不断听着斥候报告的信息,抚须大笑。
“报!王上,后营有大队秦军杀来,不知来敌多少!我部兵少,苦战坚守。还请王上速派援军!”一名校尉慌慌张张跑进大帐,听到消息的李思谏猛地站起,随后就听到了后营飘来的杀喊声。
一把抄起桌上战刀,李思谏出了大帐,就见后营火光冲天,恍如明昼。红彤彤的火光下,李思谏的脸色却是那么的苍白,宛如皓月一般的苍白。
“杀!”火光下,一伙打着平西将军旗号的秦军出现,不断追杀从后营败退的西夏军卒。
董卓一身黄金山文甲,披着暗紫色披风,身旁战将环列。他持刀指着李思谏大喝道:“敌将在那里!诸将随我杀!”
“杀!”西凉诸将闻令,个个争先,甩掉董卓,直扑李思谏而来。
李思谏如遭雷劈,脑海一片空白,身旁亲近将领拉着李思谏就跑。还有亲兵组成战阵,原地坚守,为李思谏的撤离争取时间。
“陇西李蒙在此!贼将休逃!”
“武威张绣来也!贼将纳命来!”
火光下,李蒙和张绣两人俱是青年面相,一身白甲,各带亲兵并列杀向李思谏。
“董越、董璜,护在老夫身旁何用?”董卓转身对身后两名青年武将呵斥道:“速去杀敌,不可堕了我董家威风!”
“喏!”二董相互看一眼,各带亲兵朝不断移动的李思谏杀去。
董璜是董卓哥哥的儿子,统兵能力不是很高;董越则是董卓的族子,能力不凡。
“主公,牛辅、段煨现已击破夏军右寨!”突然夏军右寨大乱,火光冲天。几乎同时,夏军左宅被胡轸、杨定攻破。
“传令诸军,奋勇前进,追杀敌军。不可贪图财物,延误军机!”董卓知道这一仗已经没有悬念了,随即下令。
一群飞熊亲卫纷纷离去,向西凉各将宣传董卓军令。
“撤!”与公孙策一部正杀的难舍难分的一名西夏将领见军营起火,喊杀声喧嚣震天。急忙撤兵,打算要去守卫军营,将李思谏救出来。
“去死!”火光下,公孙策伸脚勾起一支短矛,对着那名西夏将领背影投去。两人相距三四十米,那名敌将不知身后情况,被这飞速射来的一矛射穿背胸,钉死在前方一颗枯树上。
“放箭!”公孙策见和西夏军拉开距离,正是上好的箭靶,不可错失机会。黑夜里弩箭破空声连响,西夏军成片倒地,死伤遍地。
“杀!”郭亮手持马槊,跟着符骑纵马奔驰,手中马槊接连甩击,夏军被他接二连三击杀。也有夏军成群杀向郭亮,不想手执大刀的华雄迈着步子冲过来,两三下,这群夏军就成了一地残尸。
“小主公武艺精熟,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华雄已经知道公孙策不反对郭亮成为董卓嗣子,所以改口就叫郭亮小主公。
“我也感觉到了,就连大哥他也处在这种状态,迟迟无法找到突破的门径。”郭亮下马,这一战已经赢了,他看到公孙策已经和董卓汇合,西夏帅旗被砍倒。
两人交谈间,全军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呐喊,原来是李思谏被张绣斩杀。
当夜统计伤亡,打理战场,第二日董卓留胡轸、杨定率一千秦军防守华亭,他与公孙策合军朝天水杀去。
两人联合后,秦军兵力高大一万四千人。董卓用兵老道,公孙策与西凉诸将又是豪勇异常,一路西征,接连破敌,无人能挡。
当然了,这也和凉军将精锐都调往天水也是有很大关联的。
最后在天水郡秦安县陇城古镇,秦军止步了。因为这里出现了董卓的老朋友——韩遂。
韩遂,字文约,金城(治今甘肃永靖西北)人。汉末群雄之一。初以儒名闻于凉州,为当地名士。后被被羌胡北宫伯玉、李文侯等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以诛宦官为名举兵造反,聚众十万,先后击败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后受朝廷招安,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
他曾与扶风人马腾结为异姓兄弟,后因和马腾因地盘划分问题反目,二人关系破裂。同时也就是这一次,韩遂率兵屠了马腾一家!不过没有屠干净,不然两人就真的成了死敌。
后来袁、曹相争之际,马腾、韩遂被钟繇说服,依附于曹操。马腾厌倦了西北的动乱,主动接受曹操邀请,从而入京,留其子马超统领部队。后来曹操西征汉中张鲁,西凉众将认为这是曹操诡计,想要名为打张鲁,实则是为了解决他们西凉各将。
于是马超推举韩遂为首领,联合西凉各将起兵反叛曹操,最终西凉联军在渭水为曹操所败,韩遂逃奔凉州,后又被夏侯渊所败,病死,死时已七十余岁。
韩遂身率西凉八部,本在金城以南游荡。不久前他听取了宋配的建议,准备联手抗秦。还主动投靠北凉,被北凉拜为镇西将军,与宋配一起攻略天水郡的秦军。
天水郡此时战火纷飞,就这陇城古镇就有三股势力盘踞,极为混乱,却有着难得的平安。
这三部实力都是不弱,只是不敢打破现有的平衡,相互牵制才使得这里成为一片平安乐土。 
  
第五十七章 神威天将军
秦安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字叫做成纪。
据史书记载,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就出生在这里,素有“羲里娲乡”之称。成纪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三国时期的街亭战场就在县内陇城一带。这里名人辈出,飞将军李广,前秦王苻坚,诗仙李白都是成纪人。
上面这些人物只是人臣,下面要说的可成纪出动庞然大物——成纪李氏。
成纪是神州第一大姓李氏的发祥地。成纪李氏的苗裔在历史上有皇帝25人、宰相29人、大将军52人、王公侯510多人,有较大影响的文学家、诗人、画家、音乐家20多位,太守、刺史、知府、进士、举人等不胜枚举。成纪李氏苗裔被正史立传者有600多人。
原先全球六七十亿人,其中姓李的就有一亿出头!可以想象这是多么的庞大的一股力量!可以想象神州复活的李姓英灵,会有多么的多!
这股力量聚合起来,足可以傲世任何一个朝代。如果再和李唐结成一体,试问天下,谁人能挡?
李氏的发源可以从李广的七世祖李崇说起,李崇于先秦时曾任陇西郡守,李氏开始与陇上结缘。李崇的孙子李信为秦大将军,封陇西侯,据传李信曾居成纪,死后亦葬成纪。李信之后,李广的父亲李尚为成纪令,李广就出生在成纪。
而且从李广父亲李尚以来,李广的家族就以成纪为根据地,迅速繁盛壮大,到南北朝时,已成为举国望族。所谓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李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且分支众多。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赵郡郡治在今河北赵县,初后魏时置郡。赵郡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李牧是战国时有名的武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柏人(今邢台隆尧),为赵郡李氏的始祖。
似乎李牧的身份还有一种说法,是赵国宗室,赢姓,李氏。这个也是对的,因为书上有记载。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唐皇族和秦国公族流淌的是一样的血液。
之前的陇城古镇周围盘踞的三股势力,全是李氏家族的势力,因为时代不同,才有各种纷争。他们虽然内部争斗,面对外敌却是很团结。一支是李孝基三千并州军魂,另一支是李敢两千羽林军魂,最后一支部队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五千西凉军魂。
原本陇城周围是三支李氏部队三雄争霸,现在还是三雄争霸。韩遂的西凉八部有两万出头,在街亭立下军营后,只是和李氏部队对峙;现在加上董卓公孙策的秦军又成了三雄争霸。
夜里秦军立下营寨,公孙策带亲骑探查四周地形。发现这一仗真心不好打,因为陇城处于交通要道,周围全是险峻山岭。
陇城处于三岔口之间,正中已经荒废,李氏在西南道路上,于山坡与山路正中早早立下营寨,准备良久,各种守城物资丰沛,极难攻破;通向西北的道路,正好是古战场街亭所在的之处,可以想象这里有多险要。又有兵力比自己还要多的韩遂军在扼守,是块硬骨头。
本来秦军顺着公路就可以直接打到成纪,谁能想到修建在山上的公路正在坍塌。不知道是质量的问题还是因为苏醒的诸灵搞的鬼,于是秦军才转道陇城。没想到这里也是死胡同,被堵在这里。
夜里全军举行军议,董卓与公孙策俱坐主位,其余将领分立两侧。董卓身旁是李儒,公孙策身旁是楚萌萌。
“今日不仅公孙将军探测了地形,本将也派人侦查了一番。从古至今两千年,这里并没有多少变化。也就是说,这里和我们生前的地形一样,很难打!”
“形势对我军很是不利,李氏联军和韩遂可能早已结成联盟。我们不进攻还好,一旦进攻一方,另一方必然从我军身后杀出!”董卓也是头疼,公孙策也很头疼。
两个人头疼的原因之一就是现在被困在这里,却没有好的办法可以跳出这个困境。第二个原因就是两人的目标出现了分歧,董卓的目标就是打通通往天水郡的道路,主张攻克李氏营寨;公孙策则是想攻破韩遂,沿街亭古道向西挺进。
现在秦军不能分散,分散后对谁都没好处。公孙策明白,他和董卓必须要有一个人放弃自己的坚持。这里董卓军职比自己高,实力比自己强。分散后实力弱的自己,最是吃亏。
这一场军议董卓需要公孙策表态支持他,但公孙策没有当场表示分兵,就已经是最大的支持了。显然这个结果董卓是不满意的,夜里派李儒前去拜访楚萌萌。
“我家主公知道董公所虑之事,在当面之敌未破之前,我横野军绝不与平西军分兵!还请先生回去告知董公,请安心等待。明日天明,我家主公必给董公一个答复。”
“公孙将军是信义之人,李某今夜也能睡个安稳觉了。李某就不再叨扰楚先生了,就此告辞。”李儒离开后,楚萌萌收拾了一下仪容,径自去找公孙策。
公孙策大帐内,弥漫着一股酒气,楚萌萌未至,就在帐外闻到,不由暗自皱眉。帐外值守的卫士正要进去通报,楚萌萌伸手制止。
他还没走两步,大帐中奔出一个人影,直接趴在楚萌萌脚下开始呕吐,楚萌萌赶紧跳开,等那人吐完,他捏着鼻子一看,原来是刘威。
刘威起身,脸上全是泥土,醉眼朦胧:“今天就差你了,公孙那家伙今晚怎么都灌不翻,加上你,咱四个肯定能把他灌倒!”
“喝酒本是一件乐事,像你这样,我只觉得痛苦。”楚萌萌说罢,转身绕开刘威,进了大帐。
刘威吸着冷气,嘿嘿傻笑,对着面前空气说道:“你怎么知道我的痛苦?你不知道!公孙策的住宅像个公园,老子跟他历经生死,只有他的十分之一。连个女人都看不起我,好不容易回去一趟,还给我甩脸色!唉…没法活了!”
刘威确实很郁闷,回到咸阳被自己心爱的女人一顿狠批。他在女人面前有再多的道理,也是说不来的软蛋蛋。在自己府邸睡不了,半夜去找郭亮,才勉强度过一夜。
想起来,他就觉得自己窝囊。自己在外出生入死,时刻都会阵亡。结果回去还要遭受一个女人的责骂,她吃自己的,穿自己的,有什么资格骂自己?
他虽然这样想,可一旦站在田甜面前,就软了,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彻彻底底的软了。所以才这么痛苦,大帐内众人未醉,他先醉。
公孙策见楚萌萌进来,嚼着花生米,躺在毡毯上问道:“李儒那边催的紧不紧?”
“没什么,只是说明早给他答复,他就走了。”楚萌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