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家大争 >

第98章

兵家大争-第98章

小说: 兵家大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代人很重视祭祀,尤其是对祖先的祭祀,更重视自己死后会不会有人祭祀。灭了对方的国家,如果保持对方对祖先的祭祀权利,这就是一种很大的仁德。而祭祀,也是权利的象征。
武则天生前不怕任何人反对,因为她可以将反对者都杀了,用来维持自己皇位的正统性。可她死了怎么办?古人很重视自己在鬼界的地位,认为人间的祭祀规模直接可以决定鬼界的身份地位!
狄仁杰了解女皇,继续说道:“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择接班人首先应该选择在血缘上和自己最近的人——只有血缘最可靠。最现实的方法就是,您应该立您的亲生儿子为太子。如果您立了您的儿子,将来您就是皇帝的母亲,配享太庙也是理所当然;而您要是立了武氏的后人为太子,那么将来您只能是未来皇帝的姑母,让侄子为姑母立庙,这事似乎有些悬!”
很显然,狄仁杰的话对于武承嗣很有杀伤力,但最终也打动了武则天。她决定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武承嗣最终失去了继承武则天皇位的可能。
这就从体制上保证了狄仁杰不会被武承嗣清算,作为副产品,李唐王朝也借此完成了复辟。
为了确保自己死后武承嗣不会死灰复燃,狄仁杰生前还精心挑选了自己的接班人,此人就是张柬之。
有一天,武则天向狄仁杰征求宰相人选,狄仁杰毫不犹豫地说:“荆州长史张柬之是个难得的人选,这个人虽然老了些,但却是真正的宰相之才。这个人一辈子没被人发现,如果您用他做宰相,他一定会为国家鞠躬尽瘁。”
于是,武则天将张柬之的官职由长史升为司马。过了一段,武则天又让狄仁杰推荐宰相人选,狄仁杰笑了一下,说道:“我以前曾经推荐过张柬之,到现在也没见您用这个人啊。”
武则天说道:“怎么没用啊?我早就把他升为司马了。”
狄仁杰不慌不忙地说:“我给你推荐的是宰相人选,您却让他去做司马,当然算没有任用。”后来,张柬之果然被任命为宰相。
随着岁月的流逝,武则天已经是风烛残年,她已很难有效地控制局势,客观上看,李唐复辟的时机已经成熟。狄仁杰大力推荐的宰相张柬之果然没有辜负狄仁杰的期望,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张柬之毅然决定起事,仅仅用了半个时辰,政变就宣告胜利。
取得胜利后的张柬之,手里提着武则天所宠爱的两个面首——张昌宗、张易之的人头来见武则天,此时,武则天已经无力回天了。
不知当时的武则天,在盯着张柬之发呆的时侯,有没有想起来张柬之的推荐人狄仁杰来。
其实,武则天想起想不起狄仁杰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不久之后,唐中宗又要登上皇帝宝座,李氏将重掌乾坤。等这一切尘埃落定之时,狄仁杰生前所作的安排也被郑重表彰。狄仁杰先是被追封为司空,后又被追封为梁国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至于狄仁杰是否神探,这点毋庸置疑。他担当大理丞(最高法院院长,亲自审案)期间,他曾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记录: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积压案件,涉及到一万七千人,但是却没有一人喊冤。一时间,狄仁杰成为世人推崇的神探!而且他的复活比较奇怪,是直接在某个有点胖胖的可爱演员身上进行了灵魂苏醒。以至于把公孙厉吓了一跳,急忙喊来妻子陈燕一起瞻仰神探先生。 
  
第三十九章 云集
这时的咸阳很是热闹,西北因为被秦军平定,各地先后苏醒的神将和传承者都来到咸阳碰机会。只是各地地盘都已经争抢完毕,对于他们秦国并不是很需求,此时只是将他们养在咸阳,让他们自行发展。
被限制了自由的神将们听闻有晋周两国的使者将要来到咸阳,一个个内心火热,准备抱上晋周两国使者的腿,跟着他们离开秦国。
原来公孙策的府邸,现在的兴平侯府。
狄仁杰笑呵呵的当了一会模特,陈燕啧啧称奇的看完后就走了,留下两人讨论正事。
“这是公孙恩将军托我转交兴平君的书信。”狄仁杰掏出一封信交给公孙厉,他一边也在庆幸,庆幸那日公孙恩的运气。
当时周军和王翦对峙,对其余数座军营发动猛攻,先后拔除。被捆成粽子的公孙恩自然也被发现,虽然穿着秦国将军制式铠甲,但被捆的状态让刘冕起了兴趣,又见公孙恩是现代人,心中恻隐,就没有当场斩杀。
公孙恩虽然嘴硬,死活没说一个字。但还是有秦军投降的天兵将他的信息说了出来,刘仁轨如获至宝,让孙儿刘冕运送公孙恩去神都洛阳,多次嘱咐刘冕好生招待公孙恩,最好能成为朋友。
听到侄儿的信息,公孙厉手一抖,微颤颤接过信一看,果然是自己侄儿潦草的自己,错字别字充斥满篇,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是说女皇武则天很器重他,封他做千牛卫中郎将。
一个个跳跃的字符,似乎洋溢着公孙恩的喜悦。感受到这种喜悦,公孙厉一张严肃的脸也开始露出笑容,这让狄仁杰暗自松了一口气。
“这小子命真大,感谢女皇陛下不杀之恩。不知狄大人来找我公孙厉何事?我这个谏议大夫只是虚衔,挂在郎中令那里出工不出力。属于白拿国家俸禄的那种闲散人员,不过狄大人有需要,我公孙厉力所能及之事,绝不推辞!”
公孙厉说的很豪爽,但这也是无奈。自己的侄儿就在人家手里,他又很珍惜公孙恩的小命,只能受制于人。
“呵呵,兴平君言重了。我狄怀英前来拜访兴平君,只是为了转交公孙恩将军的家信,并无他事。”狄仁杰摸着胡须,一脸和煦的微笑。他很满意公孙厉的上道,但他也知道,公孙厉的身份只是人质,并无多少实权。
“武周对我侄儿有不杀之恩,我公孙家必不相忘!”公孙厉低头略微思考,说出了自己的承诺。
“这是公孙恩将军自己有本事,女皇陛下知人善用,绝不会埋没任何有才能的人。”狄仁杰说的话,一语双关。
公孙厉只当是场面话,并不较真。
此时的咸阳东城的市集酒馆里冒出了很多的人,他们相互在讨论着对晋周使者的看法,一个个信心满面。
“知道晋国的使者长孙晟么?他可是真正的文武双全!”一些人在酒桌上卖弄自己的才识,将长孙晟和狄仁杰进行对比,吵得很是热闹,热闹的另一重意思就是乱。
也有些安静饮酒的酒客,看着免费的现场剧,有思索那些吵论酒客言辞间信息的,也有独自思索心事的。
被他们讨论的长孙晟确实很有本事,如果活的长一些,李渊只能夹紧尾巴,乖乖给杨广当马夫。
长孙晟,(551—609年),字季晟,神都洛阳人,是隋朝著名军事将领。长孙晟少年时可以说是:“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矫捷过人”
北周时崇尚武功,贵族子弟交游皆以武艺相夸相敬,每次共同驰射,同辈皆在长孙晟之下。长孙晟十八岁时为司卫上士。起初没有名气,别人也不知其才能,唯杨坚一见,深赞其异才,携其手并对人说:“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突厥首领沙钵略可汗求婚于北周,周宣帝以赵王宇文招之女许之。娉娶时,北周与沙钵略可汗各自炫耀本土能事,并精选骁勇之士充为使者。
因此长孙晟被派遣为使者,做汝南公宇文神庆的副手,送千金公主至沙钵略可汗处。北周曾先后派数十名倒使者前往,但沙钵略可汗多轻视不礼,却独喜爱长孙晟,可能是长孙晟很帅,谈吐不凡,又很有本事。
对于这样类似与周瑜的人,没有人会不喜欢。这位突厥可汗常与长孙晟游猎,以至长孙晟留住其处竟达一年之久。
一次出游,遇二雕飞而争肉,沙钵略可汗给长孙晟两枝箭,并说:“请射取之”。长孙晟驰马而奔,正遇双雕相叠,遂一箭而贯双雕。沙钵略可汗大喜,命诸子弟贵人皆与长孙晟亲近,学习其射箭的本事。
当时沙钵略可汗之弟处罗侯甚得众心,结果遭到沙钵略可汗的猜忌,处罗侯便暗中托心腹之人与长孙晟结盟。从此,长孙晟在突厥乘游猎之机,察知突厥山川形势及部众强弱。
长孙晟归来后,杨坚已为北周丞相,长孙晟便将突厥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杨坚,杨坚闻后大喜,遂将长孙晟迁为奉车都尉。
其后杨坚代北周立隋国,突厥可汗认为这是叛逆,要替妻子所在的北周皇室讨公道,实际上是乘着北周政权更替,内部不稳之际想捞一笔。于是长孙晟再度出使突厥,说服突厥可汗,并代表杨坚,将北周的公主收为杨坚义女。
其后长孙晟根据自己对突厥的了解,不断在突厥内部制造矛盾,让突厥陷入内乱。采取驱狼吞虎的计略,让威胁隋朝北方的突厥无力南下,始终在草原上相互绞杀。长孙晟努力平衡着草原上的势力,给隋军调集大军渡江灭陈奠定了基础。
长孙晟是个大帅哥,和杨广这个超级帅哥关系很好。杨广继位后对他很是信任,长孙晟对杨广的劝谏,杨广还是能听得进去的。后来长孙晟在大业五年病死,杨广大业十一年出塞北巡,被突厥可汗包围在雁门郡。
当时杨广就感叹,如果长孙晟还健在,突厥人肯定没胆子也没能力南下将他包围,他也不会丢这么大的脸面。这一点和曹操赤壁之后哭郭嘉;苻坚淝水之战之后感叹王猛很是类似。
杨广是很爱面子的一个人,这点不需要论证。
值得一说的是,李世民就在救援杨广被困雁门这一战里,崭露头角。虽然这一战也没怎么打起来,但李世民还是被杨广注意到了。比起杨广对李建成的注意程度来说,李世民就是一个酱油众,从杨广面前只留了一个印象,然后就消失了。
长孙晟出身显赫,是鲜卑北魏皇族拓跋氏支系,后改成长孙氏。
长孙晟大儿子长孙无乃,字行布。也多谋略,有父风。杨广弟弟汉王杨谅起兵,长孙无乃与杨谅交好,奉杨谅之命镇守太原城,也就是杨谅的老巢。杨谅一走,忠心大隋的他下令关闭城门拒杨谅入城,杨谅大怒,攻破太原城杀死了长孙无乃。
次子长孙无傲,字安业。以兄功授鹰扬郎将,是个籍籍无名之辈,没什么好说的。
三子长孙无宪,字安业。曾在父亲过世后,继承家业,将长孙无忌兄妹及其母赶出家门。贞观元年为左监门将军,后造反,因皇后长孙无垢求情而判流放。可见李世民是很爱长孙无垢的,谋反可是最重的罪,没有处罚皇后已经很难得了,还听了皇后的请求,居然放了长孙无宪一命!
少子长孙无忌为唐朝贞观名臣。长孙晟的女儿嫁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立其为皇后,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孙皇后,为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因此在唐贞观朝,长孙晟被追赠为司空、上柱国、齐国公,谥曰献。
一箭双雕说的不仅仅是长孙晟的超凡箭术,也指他的谋略。为患神州千年的北方游牧民族,在他手里胡萝卜的指挥下,相互厮杀,无力南寇神州。偶尔他手中的大棒也会敲到游牧民族的脑壳上,在他有生之年,隋国北边是最安稳的。
以一人之力,保神州安宁,古往今来也就那么一些人。只有长孙晟消耗最少的国力,取的了最大的效果。这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似乎读过的书中,没有人能超过他。
长孙晟对神州有守护之功,复活后的实力自然会更强。这个强,就和公孙策、赢荡的强一样,是躯体上的极限强化,以及飘渺的气运加持。
酒肆里还在吵闹,长孙晟的信息不断的传播,不知道的人纷纷感叹,表示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么个牛人。
市集酒肆里聚集了这么多的传承者、神将,还有获得天兵传承的士。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平常他们都宅在家里,吃着大秦的供养,很少出门。现在都跳了出来,对治安很不利,于是负责咸阳治安的中尉军调入城中加强巡守,并加大各处紧要之处的防御力度,比如公孙厉的府邸。
咸阳中尉是王翦之子王贲,对于城中巡哨这种小事他交给了自己的儿子王离,自己去宫中寻秦王议事去了。
王离一副青年人模样,带着数名铁鹰锐士来到了酒肆。热闹的酒肆因为铁鹰锐士冰冷的目光而陷入寂静,对此王离只是笑笑。轻蔑的扫了一眼这些白吃白喝不出力的米虫,径自上了二楼。
秦国一切都归国有,酒肆也是如此。这个酒肆建设的很大,但现在依旧有些拥挤。虽然二楼空阔,可都是只有不更军爵才能上去的。
见到王离离开,酒肆再次进入热闹状态。只有几拨人不动声色间用暗号沟通完毕,静等王离下楼。 
  
第四十章 乱
午间,狄仁杰与随从留在兴平侯府,并没有去大秦郎中令李信给他们安排府邸。让公孙厉诧异的他看到了李元芳这个虚构人物!他读书不多,但是知道,李元芳这个人物是虚构的!
连忙邀请李元芳一起用饭,李元芳帅气而又冷酷的面容在狄仁杰点头的时候融化,遂与公孙厉等人一起用饭。
李元芳的出现,狄仁杰是清楚的。这个李元芳完全由信仰之力塑造的,他在所有人眼中的形象是什么,那么李元芳的形象性格就是什么。对此,狄仁杰只有高兴,毕竟李元芳的武艺可是很高的。
狄仁杰知道李元芳的来历,女皇陛下自然也是知道,顺理成章的册封李元芳为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正三品的官职,专门担当狄仁杰的卫队长。值得一说的是,带着‘检校’二字的官职,都是皇帝私人任命,只是一种虚职,是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
酒肆中,王离默默喝酒,和往日一样,只是喝了三分醉就起身下楼。他踩着木质楼梯发出的声音再次让一楼大堂陷入寂静,下了楼梯,王离抿嘴浅笑。
“小将军,晋国使者长孙晟进了东门,正朝这里驶来。”一名城门小吏小跑过来,轻声说道。
“责令各部。加强警戒!咸阳城中,难保没有刺客出没!”王离沉声说罢,带着铁鹰锐士出了酒肆,酒精让他浑身暖融融,冰凉的风吹到脸上,格外的舒爽。
嘈乱的酒肆中,先后几拨人站了起来,并相互发现了对方,瞬间眼神交流中,他们就确定了相互可以成为临时盟友。一个个摇摇晃晃,一身酒气出了酒肆。
王离带着两名铁鹰锐士突然发现自己面前多了一群人,从这帮人眼眸中的坚毅让他知道,这不是故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