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是天王老子 >

第43章

我是天王老子-第43章

小说: 我是天王老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那画像的左右各有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洪门创立初期的目的和口号便是反清复明,但是到了近代,这个口号随着义和团的出现变成了保家卫国,义薄云天八个字。这也是洪门历史上最大的转折,尤其是中山老先生上位之后,这八个字更是成了洪门的核心。

第六十三章 义盖香山白纸扇 (5)

延至今日,保家卫国,义薄云天成了洪门的宗旨,掌门龙头大哥的为人准则。你要时时刻刻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

三爷端坐在正堂最高处,中食二指不断敲打着桌面发出嗒嗒的声音。

“开始吧!”长老团大长老赵世雄赵长老开口说道。

三爷点了点头,一挥手,紧接着,三种关具被搬了上来。

赵世雄站起身来解释说:“洪门纸扇大爷和洪棍大爷二职一直以来是洪门选拔异常严格的两个位置,你可知道这是为何?”

苏杨摇了摇头。

赵世雄呵呵笑道:“当年上世界二战时期,我美国洪门第二代掌门大哥,孙中山,中山老先生在即位龙头大哥一职之前,入门之时封的便是‘洪棍’,而陈少白,陈老先生封号便是纸扇。你现在明白了吧。说起来,洪棍和纸扇一职已经空了接近百余年,如今,纸扇一职已经是职有所主了。”

苏杨受宠若惊,连忙说道:“小四何德何能,怎敢受此荣誉,实在愧不敢当啊。在下无名小卒一个,而陈少白陈老先生为国家兴亡鞠躬尽瘁,乃是天地间少有的大英雄。我如果担任纸扇一职,这不是蒙了陈少白陈老先生的威名吗?”

说着,苏杨望向三爷:“三爷,您看。”

三爷呵呵笑道:“小四,你为洪门所做的一切,在座的诸位都看在眼中,记在心中。古往今来,高位能者居之。你是有才之人,我相信你能做好纸扇大爷一职,你就能。”

“可是……”

“怎么,小四,是不是嫌弃纸扇大爷之位?”

“不敢,不敢。”苏杨说道,“只是,小四实在愧对这个职位。”

“世上,没有什么愧对不愧对之事。陈少白,是天地间少有的大英雄没错。那不过是他生对了时代而已。天下间,没有天生的英雄豪杰,只有后天的枭雄人物。”三爷说道,“小四,我相信,你不是第二个陈少白,因为你是小四,天下间,古往今来唯一的自己。”

“多谢三爷栽培。”苏杨说。

“纸扇大爷虽然不是什么重点要职,但是毕竟是当年陈少白,陈老先生之位。你担任纸扇一职,算是继承陈少白,陈大哥的衣钵。当然,这纸扇大爷入职的规矩还是必须要走的。”说着,三爷一挥手,“上三关。”

苏杨愣愣的望着前方。所谓三关乃是加入洪门的一种仪式,而退出洪门也需要走另外一种仪式,据说好像叫什么刀剑阵,在乱刀之下能够闯过去,命大的话或许可以活着获得自由,但是一般人想要退出洪门,只怕没有那个命。当然,古往今来,还没有听说过有什么人退出洪门的。

第六十三章 义盖香山白纸扇 (6)

三关之中的第一关跟电影中演的一样,叫做滚钢板。

钢板虽然只有三米长,但是上面那老长老长老尖老尖的钢钉便让你望的心里发毛。这人要是在上面滚过去,还不得成了肉泥了。

苏杨心惊胆战的望着前方,自己可没有三哥那样刀枪不入的硬气功。这可是现实摆在眼前,而不是电影。

“开始吧。”赵世雄说完,重新坐好。

苏杨望了一眼那三米长的钢板,用手在上面摸了一下,锋利的钢钉瞬间在他的手心划出一道口子。这单单就碰一下就被咬了一口,要是人在上面滚一圈,还能活嘛?

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对,如果不可能完成,那么就不会设有这样的关卡了。

苏杨望了一眼站在钢板两侧的大汉心中略有所动,心一横,一手抓住一人,然后向着钢板扔了过去。那家伙重重的砸在钢板之上,身体好像抽筋一般,浑身抽搐了几下,鲜血染红了一地,紧接着,苏杨面色不善的望着右边那一人,三招将他制服,如上一次一样。两个人已经命丧黄泉。如今,钢钉早已经贯穿了他们的肉身,现在对于苏杨来说,钢板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他打了个滚,顺利的滚过钢板。

望了一眼诸位长老和三爷,他们倒没有对此发表什么意见。这种凶残之极的手段落在他们眼中是赞赏,老天啊,苏杨甚至怀疑自己有没有看错。甚至在那个叫做李长风李长老的眼中,苏杨还看到了少许青睐之意,刚才自己动手之际,他竟然满意的点了点头。

来到第二关,这是一个油锅,油锅之中放着一枚硬币。烧沸了的猪油冒着热泡,只要能徒手将油锅里的硬币拿出来,那么就算是闯关成功。

苏杨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故意刁难自己的。

过这关工具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双手套。戴上手套,苏杨围着油锅抓了一圈之后,带上手套的两只手缓缓插入油锅之中,好像电影中借助水缸练习太极的一般。当油锅中心出现一个漩涡之后,硬币随着浮立浮了起来,而油锅中心漩涡距离锅底是沸腾的热油最浅的地方,抓住时机,苏杨快速追击,中食二指直接夹住硬币然后拔了出来。虽说带着牛皮手套,但是还是有少许油点溅到自己的胳膊上,那玩意,一烫就是一个水泡,很疼很疼。

“不错,不错。”几位长老交头接耳互相说道。

第三关便是木人巷,乃是当年少林寺的铜人阵改良而成。传说,洪门曾经出自少林寺,不过这件事情是真是假也无法追溯了。因为少林寺存在足有千年之久,而洪门存在却仅仅数百年,如果两者真的同根同源的话,苏杨敢肯定,洪门绝对是世上,不对,全世界存在历史最悠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帮组织。当然,美国的十大家族除外。

第六十三章 义盖香山白纸扇 (7)

望着左右共十六位拿着长棍一身腱子肉的八尺大汉,单凭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气势便让苏杨不敢小视。这群人都是洪门的金牌打手,俗称红棍而非洪棍。洪棍和红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两者之间却是天翻地覆的差别。洪棍乃是文职,军师之类的谋士,而红棍,江湖上俗称金牌打手,属于武职。

在最前方的二人的胳膊上,苏杨甚至看到两朵红花的纹身。这种纹身代表着另外一种身份,双花红棍。洪棍之中的精英,顶尖的存在,只有从未一败的高手才能称得上是双花红棍。这不仅仅是你洪门一家的事情,想要获得双花红棍的资格,你就必须要接受华人圈各大黑帮的强者的挑战,只有胜利者,才能称得上这种封号。

古往今来,即便是洪门这种大型帮派,能称得上是红棍的多如牛毛,但是敢封为双花红棍的却少之又少。

虽然苏杨对于自己的身手有几分信心,但是在这个时候却不敢有丝毫大意。

苏杨心中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汗水在苏杨额头上不断滴落,苏杨握紧拳头刚要出手,就在这时,三爷抬了抬手。苏杨立刻止住身子退到一边。

“这第三关不比也就罢了。”三爷问,“各位长老,你们说呢?”

吴志强说道:“掌门大哥,这滚钢板、油锅、木人巷乃是纸扇大爷登位必须要闯的三关。滚钢板是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心性。最近两年不是流行这么一句话吗?男人,要么忍,要么狠。狠者,出人头地,一飞冲天,忍着,默默无闻,庸碌一声。混我们这条道的如果没有几分狠劲,那么还是回家娶老婆抱孩子去吧。省的在这里打酱油了。”

三爷呵呵笑道:“吴长老看来最近学的不少啊,网络上流行的白词你都用上了,看来,最近两年快清闲啊。”

吴志强一愣,连忙说道:“偶然所学,偶然所学罢了。”

见三爷没有怪罪他的意思,吴志强接着说道:“这第二关,油锅,考验的便是一个人的智慧。我洪门成立数百载,号称,洪武门下,英才辈出。洪门自建立以来,英雄可以说是代代辈出,诸如,郑成功,我洪门开山立派宗爷,陈少白,陈老爷子,孙中山,我美国洪门第一代掌门大哥……等等等等。如果没有智慧,只能称的上是匹夫之勇,这种人,难谋大事。至于第三关,便是对纸扇大爷自身能力的考验。只有勇、狠、智、德、才五者兼备者,才有资格做我洪门的纸扇大爷。”

“小四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大家从今以后都是自家人。不管是哪一方受伤,对于我洪门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持刀之所以刀身向外,是因为刀是用来对付敌人的,而不是自己。吴长老的意思,乔某心中明白,只是,希望吴长老莫要太过苛刻,有时候,规矩是死的,人才是活的。”

第六十三章 义盖香山白纸扇 (8)

吴志强望了一眼三爷,坐回位置上,头向着门外瞥去,双手向着三爷一拱:“既然掌门大哥都这么说了,那么吴某再多说别的也没有意义。”

“吴兄,好了,好了。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犯得着这么生气吗?”

赵世雄一脸好人样的站起身来,来到苏杨的身边呵呵笑道。

“脱衣服吧。”苏杨一愣,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苏杨不敢怠慢,将上衣脱下来。赵世雄摸了摸苏杨后背如同蜈蚣一般的刀疤,嘴里打着香舌说道:“哎呀呀,这得吃了多少苦。单凭你这身伤疤就足矣不让纸扇大爷的名号在你身上蒙羞了。”

纹身,没错,他居然给自己纹身。虽说苏杨身上早已经有毒狼的纹身,只是,已经烂成肉泥而愈合的后背早已经看不清以前的纹身了。如果说有,那么刀疤枪伤便是最好的纹身。

义盖香山。

赵世雄给苏杨纹的一不是龙,也不是虎,而是一座红叶飘飞的大山,当年美国洪门掌门大哥中山老先生革命的起源之地,檀香山,同盟会也就是在此建立的。而后来,纸扇大爷便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纹身必须是义盖香山的图案。标志着精诚团结、清高无上之意。

苏杨咬着牙,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总算是好了。此刻,苏杨已经累得够呛,赵世雄也累得是气喘吁吁的,显然,他已经很多年没干这种事情了。

两把半香被缓缓点燃之后,入门仪式这才结束。

苏杨穿好衣服,跟在三爷身后,从今以后,他小四便是洪门正式一员。

义盖香山,好一个义盖香山,这就是一辈子的枷锁

第六十四章 风波 (1)

“小四,辛苦你了。”

“什么辛苦不辛苦的。”苏杨说,“这一切多亏了三爷的栽培,没有三爷,就没有我小四今天纸扇大爷之名。”

三爷呵呵笑着:“好,好,好。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今天是你接任纸扇大爷的大喜之日,三爷没有什么送给你的,在城南有一家戏园子都是地道的名角,算是三爷为你接风吧。”

“对了,你喜欢听戏吗?”三爷问。

“谈不上喜欢,但是听戏也是一种享受。毕竟京剧是咱们国家的国粹。”苏杨如实说道。

苏杨并不是一个戏痴,但是却受了那个男人的影响而爱上了这门老祖宗留下的精魂。没错,在青州的时候,苏杨常常陪着那人去青州戏园子里听戏,几乎三天都会去上一次,而且一听就是四个小时。

那时候,苏杨还年轻,十七八岁,心高气傲,跟一般的年轻人一样,喜欢追逐潮流,也喜欢听那些不知道唱着啥玩意的歌曲。也许是因为被逼无奈,他只能适应自己的生活。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反抗不了的时候,你就应该学会尽量去适应它,享受它。

后来,苏杨迷恋了红歌,迷恋了祖宗留下来的古典的一切。虽说踏入江湖,但是苏杨却没有感觉自己堕落,相反,他已经成了一种异类。即便跟自己同龄的孩子,有代沟,每当看到他们穿的那所谓时髦的东西,苏杨都有些看不过去,便是比他大一点的混混那副人渣样也让苏杨有些看不惯。

二十三四岁的年龄,六十七岁的心智,也许这便是苏杨,不折不扣的四哥。

苏杨一直以来都信奉一句话,人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年龄,而在于远见。年龄再大又有什么用,只能代表他比人家多吃两年干饭,至于其他的,什么也代表不了。

书归正传,跟着三爷,苏杨来到了他所说的那家私人戏园子。

这里是三爷独家所有,仅仅为三爷唱戏。

偌大个园子之中,仅仅只有两名正式听众。一个是苏杨,一个就是三爷,在二人身后站着一排洪门子弟,他们是负责保护三爷安全的,其身手个个比之美国的眼镜蛇特种部队的成员还要恐怖。因为,他们是真正经历生与死考验才活下来的,身手已经成为他们活着的唯一手段和资本,这是哪个国家的特种部队所不具备的。

身体极限已经不是衡量他们训练的一项指标,而这种苛刻在指标便是生死考验,要么成功,要么就被淘汰,而淘汰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这便是真正的残酷。

三爷问苏杨:“小四,想听些什么?”

“沙家浜。”苏杨想了想,又补了一句,“沙家浜,智斗。”

第六十四章 风波 (2)

智斗这部戏是近代京戏,讲的是抗日年间阿庆嫂与刁德一和鬼子之间的心理战的博弈。这部戏也是苏杨最喜欢的一部。

苏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因为那个男人喜欢,自己也就不知不觉喜欢上了。也许,这要感谢他,是受了他的熏陶。

而在苏杨的记忆中,戏曲之中,关于这部智斗也是他记得最深刻的一部戏了。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

台上的演员都很专业,无论是咬文嚼字还是一举一动都恰到好处,比之电影演的要传神多了。这就是京剧的魅力。这个年代,电影已经成了一种视觉疲惫的东西,有时候去欣赏一些另类的存在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京剧最大的魅力就在传神。

苏杨认真听着,望着台上那扮演刁德一的演员,此人横眉冷水,可以说将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