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窃隋 (完结)作者:天天肉夹馍 >

第50章

窃隋 (完结)作者:天天肉夹馍-第50章

小说: 窃隋 (完结)作者:天天肉夹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此番正是上天将大隋的江山送到本王的面前,若是不受,实在是愧对上天啊!”

“传令各路军马,不用顾忌后方了,只管疾速前进,务必于三rì后拿下蒲津关!本王要在蒲津关内会师,然后直取大兴!”

兴致高昂之下,杨谅豪气干云,大有气吞山河之势。

旁边的萧摩诃等一众武将闻言,哈哈大笑之余,尽皆摩拳擦掌、神采飞扬,一副亟待沙场建功之态

倒是杨谅的那两个谋士,咨议参军王頍以及总管府兵曹裴文安,闻言尽皆眉头紧锁,眼现疑惑之sè。

“这事儿,似乎,有点儿古怪啊!以前,也没听人说杨广有这么昏聩啊!”

“况且,就算杨广是个昏君,识人不明,可那左仆shè杨素、兵部尚书宇文述、上柱国贺若弼,这些可都是能征惯战之人啊!总不会也一起出昏招吧!”

“更何况,那宇文述更是一口气把一个儿子、三个孙子全都派了出来!他就不怕被我们一勺全都给烩了?那样的话,他们宇文家的第三代,可就要出现断层了!”

“诡异啊!诡异!”

“难道,宇文家的这个小麻杆儿面首,还真有什么本领不成?”

“那也不对啊!就算他是天才,可毕竟还没成年呢,又从来都没上过战场,这些人凭啥断定这小毛孩儿能够打败我们这些人啊!”

“更何况,双方的兵力相差又这么悬殊!”

“一旦在各路大军都在蒲津关下会师的话,保守估计,应该也有三十万的大军。三十万对阵五万,只要我们这方面不派上一头猪去指挥,怎么看,那宇文家的小麻杆儿,应该都没有获胜的可能啊!”

“头疼啊!”

“算了!不想了!反正,既然殿下他决定直取大兴,总归是不会错的!“

蒲州地处西都长安、东都洛阳与北都晋阳之间,可谓是天下三都只要会。更主要的是,在蒲州境内,有一座黄河大桥勾连南北,总控黄河漕运总水路形胜,扼天下之吭。

蒲津关,便是扼守黄河大桥的关口。

对于杨谅的叛军和杨广的平叛大军而言,谁抢先占据了蒲津关,谁便扼住的了对方的咽喉!

杨谅虽然抢先造反,占据了先手,可黄河北的五十二州并非所有的总管都是和杨谅一条心的!有那jīng忠之辈,或者不看好杨谅前途的人就纷纷发表生命坚决反对杨谅的发动行径,拥护杨广为首的皇室正统。

这些总管虽然兵微将寡,顶不住杨谅的如cháo攻势,可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杨谅叛军的进军速度。

此番反叛,杨谅共出动了五路大军。

冀州两路,从滏口出发的大将军綦良、从井陉出发的大将军刘建。

并州两路,从太谷出发的大将军余公理、从雁门出发的柱国乔钟葵。

还有一路就是中路大军,也是杨谅的直系部队,由杨谅的亲信并州总管府兵曹裴文安率领,麾下有大将军将军茹茹天保、纥单贵、王聃子等。

其中,杨谅的中路大军是由晋阳出发,而目标则是京师大兴,而其它四路偏师也是各有目标。

并州多山,道路崎岖,行军速度并不是很快。

自太谷出兵的余公理一路狂奔,累得狗一般直吐舌头,方才赶到蒲津关外。让余公理失望的是,这个时候,蒲津关上已经插满了大隋的军旗。

看了眼身后汗流浃背、盔歪甲斜的军士,又望了望关上密密麻麻的军旗,还有旗帜下密密麻麻、影影绰绰的军队,又听了听关内清晰可闻的隆隆战鼓声,最终,余公理很是无奈地叹了口气,转身下令找地方安营扎寨,一切等军士们恢复了体力再说。

余公理回去安营了,蒲津关上的守将也终于松了口气,转头对身后的一员中年将官道,“王鹰扬郎将,干得不错!你手下的这些府兵也都很不错!本将军会把此次你们的功劳如实上报的!”

“末将不敢居功!此番能后唬住那余公理,全赖麦将军奇谋,末将不敢邀功!”那王鹰扬郎将忙低头谦虚道。

“奇谋么?嘿嘿!麦某一介粗人,可想不出这般奇谋来!这可全赖宇文总管的指点!”那麦将军咧嘴一笑,颌下虬髯乱抖,颇有几分草莽之气。

“宇文总管?”那王鹰扬郎将闻言,一阵愕然,半晌无言。

在关上目送余公理后退了十里,然后看着余公理开始有条不紊地安营扎寨,直到余公理的大营已经建得七七八八了,那麦将军方才转身向关下走去。

一面走,那麦将军一面开口道,“王郎将,那些羊可以放下来了!不过关上的兄弟们还要辛苦一下,多站上一天。”

“卑职遵命!请麦将军放心,若说打仗,末将不敢保证,可站个岗什么的,末将手下的这些儿郎们,还是没有问题的!”那王郎将插手施礼道,“只是,末将斗胆问一声,不知语文将军的大军何时能够到蒲津关啊!末将怕时间一长,会露馅了!”

“那时,末将生死是小,若是误了将军的大事,可就不妙了!”

“王郎将且放宽心,最迟不过今晚,就会有大军就到达!”

“如此,甚好!”闻言,那王郎将终于松了口气,旋即转头吩咐手下的亲兵道,“快去,让人把那些羊全都从战鼓上弄下来!”

原来,这蒲津关此刻,虽然看上去旌旗招展,关内也是战鼓如雷,可实际上却是个空架子!

所谓的鼓声,不过是把一群羊悬到了战鼓上,羊蹄子踢鼓弄出来的响动!

而关内的所有兵将,也都一个不落地上去站岗了,这还不够,还又临时扎了一堆的草人,披上盔甲混在军士身后充数!这才勉强唬住了关外的余公理大军!

盖因这蒲津关虽是天下咽喉,可毕竟这时大隋境内,故而平素驻军并不是很多,只有一个不满编的中府府军,总人数不到一千人,而且还都是老弱残兵,战斗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的那种!

这点儿人马相对于关外余公理那总数达五万的大军,实在毛毛雨!

这个时候,只要外面那余公理让手下的五万大军稍微大声喊上那么几嗓子,放两拨的箭雨,没准儿,这蒲津关上的那些老弱残兵们就会被吓得跑路了!

可惜的是,余公理不知道关内的情况,被密密麻麻的军旗给吓到了!

此刻,真正赶到关上的援军只有一人,就是那位麦将军,原右屯卫车骑将军,麦铁杖!

第二卷在长安第一百〇八章麦小土匪

麦铁杖是个奇人,这厮原本是个南陈的土匪,后来被广州刺史给捉了,贬为官奴,给南陈皇帝陈后主陈叔宝执掌御伞。

那一年,麦铁杖还没到十五岁,纯属小屁孩儿一个!

哪曾想,这厮匪xìng不该,白天给陈叔宝打伞,晚上跑出一百多里地,到南徐州城里明火执仗,继续干起了老本行,抢劫!

连续作案多起,徐州的那些苦主们都已经认识这个长得颇有特点的小土匪了,于是联名上告到了州里。

那刺史一看,这个长得这么有特点的小土匪,不就是给咱大老板陈叔宝打伞的那小官奴么?然后,就把这事儿捅到了陈叔宝那里!

一开始,陈叔宝还不信,心想,“这刺史大概是老糊涂了吧!人家小麦童鞋虽然以前是土匪,可这段时间很消停啊!从来就没离开朕的左右,哪有时间跑到一百多里外作案去啊?”

不但陈叔宝不信,就连满朝的文武大臣,也没一个信的,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压下了!

事情虽然暂时压下了,可小麦土匪却没就此罢手!反而发扬一不怕苦、而不怕死的土匪jīng神,顶风连续作案,继续光明正大的抢劫!

于是,告状的人越来越多!

告状的人多了,陈叔宝也不由得心下狐疑了,难道,真的是小麦童鞋干的?

后来,有个大臣就出主意了,编了个谎说有一份紧急公文送往南徐州,要求第二天早朝前必须将回文带回来,谁能办成这事儿,有一百两银子的酬金。

这事儿可是真的很急,因为,就算骑最快的马,半天一晚也跑不了一个来回!

结果就是,这份公告贴出来后,根本就没人应招。

小麦土匪不知是计,一看这事儿小菜一碟啊!而且还有一百两银子赚,还能顺路去抢劫一番!于是,便兴冲冲地接了任务!

都没有驿站的快马,小麦土匪光脚半天跑了一个来回,晚上还顺便在南徐州干了一票,第二天早上回来都没耽误陈叔宝的早朝!

于是,小麦土匪杯具了!虽然得了一百两银子的酬金,可先前抢劫所得都被陈叔宝义正言辞地没收了,而小麦土匪本人也被陈叔宝命人揍了个屁股开花!

后来南陈被灭国,小麦土匪也就跑到大隋这面当兵了,积累战功之下,也当上了个右屯卫车骑将军。

在南陈的降将里,麦铁杖以不到三十的年龄当上正五品的实权将军,也算是一个异数了!

此番宇文成龙领军出征,想起了这位奇葩,就把他从杨素手下暂借了过来!

知道蒲津关至关重要,害怕这里有失,早在大军出发之前,宇文成龙就交代了这麦铁杖一番,让他自己先跑到蒲津关来先顶住!

没想到,还真派上用场了!

麦铁杖早上刚到蒲津关,中午的时候,杨谅手下的余公理大将军便气势汹汹地赶到了关外!于是就有了刚刚这次的疑兵之计!

大功告成后,小麦土匪也是长出了一口气,晕沉沉地回屋睡觉去了!

直到午夜时分,仪同三司张须陀方才领着三府的左卫军jīng骑气喘吁吁地赶至蒲津关内。

做为大隋最jīng锐(装备上)的部队,左卫军的jīng骑的还都是上等的大宛马,此番为了赶路,宇文成龙还特地给这三府的人马配了一人双骑!

而张须陀一路领军,那可当真是马不停蹄地赶来,一路上,吃喝都是在马背上完成的!连续狂奔了三天两夜多,足有几百个左卫军跑掉了队,这才终于赶到蒲津关

饶是如此,张须陀所部也比麦铁杖晚到了近十个时辰!

三府九千的人马入关,那位原本镇守蒲津关的王鹰扬郎将终于松了口气。

而麦铁杖小土匪,起来看了一眼张须陀后,又继续回屋睡觉去了!

吩咐手下军士赶紧休息准备明天的战斗,张须陀本人则把那王鹰扬郎将叫过来了解了一番情况,听闻了王郎将的讲述后,张须陀也是暗道“好险”,心中对小麦土匪的惊艳表现大为佩服!同时,张须陀也对自己现在的顶头上司、那个乐平公主的面首、宇文成龙小麻杆儿多了几分好奇!

放开其它的暂且不论,但只这份战略眼光、军事谋略以及识人用人的本领,那个小麻杆儿,都可谓是上上之选!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啊!

只不知,自己在这小麻杆儿手下当差,是福是祸!

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张须陀强打jīng神,将整个蒲津关巡视了一遍,纠正了几个防守上的疏漏之处后,又草草吃了顿夜宵,方才回转营帐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张须陀便被关外隆隆的战鼓声震醒。

连忙起身顶盔掼甲,当张须陀一面嚼着干粮一面提着弯刀走进校场之时,那三府的左卫军已经在九名姽婳卫代骁骑指挥下排起了整齐的队伍。

这些左卫军虽然一个个都面有倦sè,而且还一面站队一面嚼着干粮,可士气相当的不错,更兼盔明甲亮,身板儿笔直,竟是颇有几分jīng锐之师的意味!

“这就是传说中的大隋战斗力最差的jīng锐“公子军”左卫军么?怎么在本将军看来,这气势,比起边军,也不弱啊!”

就在张须陀心中感慨之际,那厢的几名姽婳卫已然各自整理完了本部人马,其中三名姽婳卫出列来到张须陀面前,嘶哑着嗓音禀报。

“报告张郎将,左卫军第一府,应到三千人,实到两千八百七十八人。有一百二十二人路上掉队,至今未至!姽婳一号报告完毕,请指示!”

“报告张郎将,左卫军第二府,应到三千人,实到两千八百七十三人。有一百二十七人路上掉队,至今未至!姽婳四号报告完毕,请指示!”

“报告张郎将,左卫军第三府,应到三千人,实到两千八百六十五人。有一百三十五人路上掉队,至今未至!姽婳七号报告完毕,请指示!”

“嗯,一百二十二、一百二十七,再加上一百三十五,那就是掉了三百八十四人!九千人的队伍,第一次连续急行军三天三夜,掉队三百多人呢,算是不错了!”

“如此,眼前就有八千六百八十六人,又有关隘之险,凭某家的本领,暂时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

心中盘算着,张须陀脸上不动声sè地开始发布命令道,“现在起,左卫军第一府全面接手蒲津关防务;第二府暂时衣不解甲、休息待命;第三府回营休息,晚饭过后,第三府开始接手第一府的防务。都听明白了没有?”

第二卷在长安第一百〇九章麻杆儿劫营

张须陀紧张了半天,登上城头才发现,那位余公理大将军只是例行公事的擂鼓点军而已,只是声音吵了点儿。

倒不是余公理不想攻城,而是,没有攻城器械!

做为天下第一咽喉,蒲津关虽然驻兵不多,可关隘修得非常的结实,城墙高达近十丈。

若是没有云梯、攻城锤什么的,想要破城,那无疑是痴人说梦!

而此番余公理为了抢时间,一路疾行,自然没有带着攻城器械!

抱着一丝的侥幸心理,余公理一面命人去伐木造云梯,一面带着一部人马亲自到蒲津关外,打算劝降。

对此,张须陀的应对方法就是完全不理会!

反复观察了半晌后,张须陀终于确认,今天白天应该也没什么危险,于是便把原本驻守蒲津关的王郎将喊来,让他派手下那一千残兵上城站岗去。

虽然同为郎将,可张须陀是正五品的实权京官儿,现在又暂代左卫军虎贲郎将,手下管着一万多的左卫军。

而那王郎将则是鹰扬郎将,属于十二卫下属的地方守备部队,人马也只有不到一千的老弱残兵!

简单地做个比较,张须陀相当于zhōngyāngjǐng卫团代营长,而那王郎将则是个地方民兵团的营长!

绝对的没有可比xìng!

所以,对于张须陀的要求,那位王郎将没有丝毫犹豫地表示了接受,并迅速安排手下人上岗执勤。

连续休整了两天,张须陀的人马都已经养jīng蓄锐完毕,一个个摩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