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通天人物 >

第5章

通天人物-第5章

小说: 通天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定会死命保他。这样的话,就等于把“球”踢回去了。看你王华欣怎么处理。你处理也好,不处理也好,反正把柄在我手里……

可是,结果却恰恰相反。那个“二炮”到处给人说:“呼县长把钱交上来了,我不处理行吗?!”王华欣也在大会上说:“呼县长做得对,很对,非常对。廉政,廉政,啥叫廉政?这就是廉政……”话上说得很得体,可这么一来,呼国庆反而成了众矢之的,成了“廉政”的楷模——也就成了直接把骡子干掉的“杀手”,成了骡子的仇人了。

“球”又踢回来了。送去的时候不声不响,踢回来却是“大鸣大放”。在中层干部眼里,王华欣落的是“挥泪斩马谡”,不得已为之;呼国庆却落的是“嫌隙人有心生嫌隙”,“弄小巧借刀杀人”。说又说不清楚,解释又不能解释,自家酿的苦果,也只好自己咽了。

节外生枝

在离婚的事情上,呼国庆又错走了一步。

他错就错在,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让离了婚的妻子即刻就回娘家。离婚本来是两人之间的事,可女人一旦回了娘家,那羞辱就成了一家人的了。

刚回去那几天,吴广文并没把离婚的事透出去。一是她觉得没脸说,二是她还抱着一线希望,她以为呼国庆还会回心转意,他的话里还留着活口呢……可是,女儿心里有事,家里人很快就看出来了。

吴广文的父亲是城关镇七里店的支书,人是很精明的。他先后当了十五年支书,好朋好友好脸面,自然有些活动能力。女儿回家来,对他来说是件大事,那是“县长夫人”回来了,一家人自然十分高看。吴支书立马吩咐女人:“多弄俩菜。”这本是待客的规矩,女儿出了门就是客了,何况还是“县长夫人”。于是,当娘的就顿顿给女儿做好吃的。可几天过去了,女儿却越吃越少,一点点一点点的。娘看在眼里,说:“咋猫样?”女儿却说:“饱了。”吴支书看着女儿,说:“算了,那边油水大。”私下里却对女人说:“广文心里有事。”女人说:“我也看出来了,夜里搂着丹丹掉泪哪。”吴支书说:“你夜里问问她。”夜里,娘就问广文:“咋了?”吴广文说:“不咋。”娘说:“生气了?”吴广文说:“没有。”娘说:“没有你回来干啥?”吴广文不吭。娘说:“呼县长知道你回来?”吴广文说:“他送我回来的。”娘说:“嗯?”吴广文说:“嗯。”娘说:“嗯是个啥?”吴广文说:“没啥。”娘说:“是不是没生娃?这也好说,把丹丹给她舅,再生一个。”吴广文说:“不是。”娘说:“不是又是啥?”吴广文说:“娘,你别问了……”说着,眼圈就有点红。娘说:“有啥说说,也犯不上这样。”吴广文扑在床上,“哇”的一声哭起来了。

第二天上午,一家至亲全都在堂屋里坐着,吴支书朝里间喊了一声:“广文,你出来。”吴广文慢慢从里间走了出来,也就是一夜之间,眼圈黑着,人也瘦了许多。吴支书说:“广文,你说实话,是不是已经‘那个’了?”吴广文不说话,一句话也不说。吴支书说:“你说话呀?!是不是真‘那个’了?”吴广文还是不吭。吴支书急了,发脾气说:“广文,你再不说实话,哭都来不及!你说,到底办了没有?!”吴广文勾着头,像蚊子哼一样说了声:“嗯。”

一时间,全家人都成了勾头大麦了。那耻辱最先出现在吴支书的柿饼脸上,血丝一线一线地漫上来,漫成了一个血葫芦瓢。看起来,女儿是被退回来了。女儿成了一块用过的抹布,人家说不要就不要了,这是多么大的难堪哪!这,这往后还怎么做人呢?吴支书咬着牙说:“你,你怎么不死呢?!”接着,他眼里先是有了泪,而后一跺脚,长叹一声,说:“我去找你舅。”

下午,范骡子竟然主动来了。这时的范骡子已被免职,他已很久没有出门了,他的脸面已被那件事情碾碎,没有脸又怎么做人呢?他成了一头真正的“咸骡子”,只好终日躺在床上养“病”。

平心而论,范骡子并不是贪官,他给呼国庆送去的那一万块钱有一部分还是借的,可他撞到枪口上了!因此,在他躺倒之后,也还有人来看他,还有人说他是太老实了,连给人送礼也不会……所以范骡子是又愧又恨,愧是愧在不该去干那样的蠢事,可愧是虚的,恨却是实的,有目标的。那个目标就是呼国庆,他恨死了呼国庆!所以,当吴支书来找他时,他刚刚还在床上头疼得呻吟呢,可一听完来意,忽一下他就坐起来了,那病先就好了七分。他觉得是上天给了他一个报仇的机会,这是无论如何不能错过的。

他一进家门,就对吴广文说:“广文,事儿到了这一步,你也别遮遮掩掩了,把啥都说出来吧。说出来我好帮你拿个主意。”

吴广文不想说,她实在是羞于启齿。范骡子就启发说:“闺女,这里就你爹你娘你舅,没有外人。你说吧,你得原原本本地给我说出来,再难说的,你也得说,你不说我没法儿帮你……”

就这样,就像是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的,吴广文还是把经过说出来了……

吴广文刚一说完,范骡子眼就亮了。他瞪着两只牛蛋眼,一连吸了两支烟,一拍桌子说:“闺女呀,傻闺女呀,这是个‘套’呀!这都是他算计好的,就是让你往里钻的呀!”

吴广文还有些不信,怔怔地望着范骡子……

范骡子说:“他是不是早就说要去深圳?”

吴广文说:“是。”

范骡子说:“到了那天,东西收拾好了,车票也买了,是不是?”

吴广文说:“是。我给他装了两套换洗衣服,还有……”

范骡子说:“可他没走,半夜里又突然回来了,是不是?”

吴广文小声说:“是。”

“回来就看见你和秦校长在一块坐……是不是?”

吴广文像蚊子样地“哼”了一声……

范骡子说:“闺女,这一环一环的扣得这么紧,你还看不出来吗?早说要走要走,他为啥突然又不走了?既然不去了,为啥中午不回家?晚上又不回?就说有事,也可以往家打个电话呀?他过去也这样?”

吴广文回忆说:“过去……他总是打个电话说一声。”

范骡子说:“这是个阴谋!是他早就设计好的。你还在鼓里蒙着呢!你知道这是为啥?他是存心不要你了!他是有外头了,肯定是有外头了!不然,他不会费这么大的周折……”

“闺女呀,看起来人家早就下手了。这不是一般的毒辣,这‘招’是蝎子喂出来的。狠着呢!人家网早就张好了,就等你往里钻呢。到了这一步,你离也得离,不离也得离,离了还叫你没话说,离了还泼你一身臭水,让你走哪儿臭哪儿……”范骡子开始给吴广文做工作了。

范骡子说:“闺女呀,千不该,万不该,你不该给他写那‘保证’,那就是证据呀!他说写个‘保证’就没事了,那是骗你的。那是个屎盆子!就是要往你头上扣的……不信我托个人给你问问,肯定法院里看过那东西。心机深哪!”

坐在一旁的吴支书,听着听着,那脸就像是让人扇了一样,他沉默了很久才说:“她舅,你看咋办吧?”

这时,范骡子沉着脸说:“大主意还得闺女自己拿。我看只有两条路。一条,忍了,趁早别想复婚的事,那是不可能了。他要是有这个心,他就不会急着去办手续。我敢肯定,不出仨月,准有个浪女出现,我要呛不准,把我的眼抠了!另一条,就是告他。他不让你活,他也别想安生!”

吴支书咬着牙说:“老丢人哪!告!就是倾家荡产、砸锅卖铁,也得出这口恶气!”

范骡子最后又特别叮嘱说:“闺女,走到这一步了,你也别怕。有你舅给你做主,没人敢咋你。你给我写个‘材料’,我给你往上递,省市县一齐送!不光往上递,‘人大’也送,到‘人大’开会时,一个代表送一份,准叫他县长当不成!”

吴广文还有点不忍,嗫嗫嚅嚅地说:“那,告他啥呢?”

范骡子急了,拍着桌子说:“你咋还迷哪?!傻闺女,别抱幻想了,他不会再跟你过了。告啥?啥要紧告啥,啥吃劲告啥。告他喜新厌旧,告他行贿受贿,告他……你好好回忆回忆,他都收过谁的钱,收过谁的礼,要一笔一笔给他写下来!”

吴支书也说:“写,写吧。他让咱死哩,临死也得拉个垫背的,咬也得咬他一口!”

范骡子劝道:“写吧,闺女,人就是一口气呀!不然,这算啥呢?落个人不人鬼不鬼的……”

女人在一旁说:“要是给他认个错,兴许……”

范骡子拍着手说:“老姐姐呀,你呀你呀,嗨!咋恁糊涂哪?人家是下狠手了,死活不要你了,你跪下喊爷也不行!”

吴支书瞪了女人一眼,说“你别喳喳了,听她舅的。”

话虽已说到了这种地步,可吴广文还是没有写。她还抱着一线希望。她偷偷地回去了一趟,想再见见呼国庆,看他怎么说……然而,当她带着女儿回家后,一连等了三天,天天给呼国庆打电话,最终也没有见到呼国庆。她明白了,那是呼国庆故意躲着不见她。到了这时,她才彻底绝望了。

当范骡子再来的时候,她咬着牙说:“我写。”

不久,呼国庆就知道了吴广文告状的事。开初,他还有点不以为然,私下里给人说:“让她告去。告到联合国我都不怕!”可是,渐渐地,他就觉得风头不对了。他知道,县委书记王华欣早就看过那份“材料”了,可他却一直不动声色,就像是不知道这件事一样,既不制止,也不通气,一任事态发展。很快,县长老婆状告县长的事,成了全县的特大新闻!一时,各种谣传满天飞,到处都在传播县长呼国庆受贿多少多少的消息。人们纷纷议论说:别人说的有假,他老婆说的还有假?!

又有人说:市纪委调查组马上就下来了……

到了这时,县委书记王华欣还是没有明确态度。他只是很随意地问了一句:“你老婆是咋回事?”

呼国庆马上掏出了吴广文和秦校长写的那份“检讨”,他把那张纸往王华欣的桌上一放,说:“是她干下了见不得人的事,倒反咬一口!她告䞍让她告了,我奉陪到底!”

王华欣并不看那张纸,只皱了皱眉头说:“这是干什么?很不好嘛。你别理她,让她告去。”

话虽是这样说,可私下里,却有人告诉呼国庆说,最近范骡子常到王书记那里去……还有消息说,这件事是范骡子一手策划的,他正到处活动呢,不光是往上发告状信,还串联了十几个乡的乡长……县里的班子马上就要改选,呼国庆这会儿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于是,他立即拨通了呼家堡的电话,在电话里,他对村秘书杨根宝说:“根宝,无论如何我得见呼伯一面!”

第二章 省级领导来给呼伯拜寿,呼伯一个都不见

花甲

八月二十七,是呼家堡的吉数,是上苍给呼家堡送来星宿的日子。

六十年前的那一天,迎着灿灿的朝霞,呼天成光荣诞生在呼家堡的一座破旧的茅屋里。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漫长的六十年过去了,在呼家堡,他已先后领导了四代人,呼家堡也成了平原上最有名的村子。

有一天,他忽然说,他老了。

呼家堡人说,呼伯不老。再说,没有呼伯,我们怎么活呢?

他笑笑说,他们巴不得我去呢。

呼家堡人一个个泪汪汪的,说,呼伯,你怎么说这话呢?你的恩德我们会记一辈子的……

他叹口气说,人都是要去的。过了八月二十七,我就活满一个甲子了。老了,老了呀。

这话虽然是私下说的,也就是一两个人知道,可很快就传遍全村了。于是,就有人死死地记住了这个日子……

晨光里,在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高挂在呼家堡村街中央的大喇叭就响起来了,喇叭里播出的是《东方红》乐曲。三十年来,呼家堡的第一支曲子一直是《东方红》。这其实是一道命令,一道无形的命令,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呼家堡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个个揉着眼,小跑着走出来,齐聚在村办公楼前的广场上。接着大喇叭里就传出了“呼家堡健身操”的音乐,这音乐是套仿的,其实也就是一般的操乐。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呼家堡人就跟着伸胳膊蜷腿……这就是呼家堡的晨操。这套操是呼天成创的,也是八节,所以叫“呼家堡健身操”。

做完健身操,当人们回家吃饭的时候,挂在各家屋门前的小喇叭就又响起来了,喇叭碗儿里传出的是女播音员姜红豆那半普通半乡土的语音。姜红豆的语音里带有一股牛屎饼花加含羞草的气味,很让呼家堡的小伙子们着迷。姜红豆在小喇叭碗儿里捏着腔说:呼家堡人民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了……同志们,今天是八月十七,八月十七,也就是说,离我们最敬爱的老书记的生日只有十天了,只有十天了!各单位、各部门都纷纷写下了决心书,决心以实际行动,以优异的工作成绩为老人的生日献礼!写决心书的单位有:第一队、第二队、第三队、奶牛厂、面粉厂、造纸厂、制药厂、食品厂、饮料厂、猪场、羊场、饲料厂、汽车队、机耕队、卫生院、浴池、学校……接着,姜红豆又说:这个日子就快要来到了。人们都期盼着这个难忘的日子,期盼着能在老人六十大寿那一天去为他祝寿!……可是,姜红豆仅仅才播了一大半,刚刚播完那些“决心书”,就再也不播那个“时刻”了。当有人问起的时候,她抿着嘴儿,有点遗憾地说:“老头”不让播了。

是呀,村民们都盼着这一天哪,村民们早就开始串联了,人们在私下里偷偷商议着,该给“老头”送点什么好呢?不光是村民们想为老人祝寿。早在半月前,就先后有省、地、县的各方人士纷纷打电话来,询问寿辰的具体时间……可是,当播音停止后,突然之间,老人发下话了。老人只说了六个字:不祝寿,不收礼。

就这六个字,立时平息了村人们祝寿的念头,他们都知道老人的脾气,也就罢了。只是忙坏了村里的秘书。在那些天里,他几乎每天都坐在电话机旁,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