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

第282章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第282章

小说: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嗣源的推三阻四让李嗣昭很不痛快,两人之间甚至爆发了一次激烈的口角,李嗣昭指责李嗣源怯敌畏战,被燕军打破了胆子;李嗣源则争锋相对。批评李嗣昭冒险激进,容易轻敌误事。
周德威苦口婆心的相互调解了好久,这才让二人重新回到桌上,一起讨论下一步的作战方略。
按照周德威的提议,无论如何,三王联军应当先试着攻打燕军营寨,打破燕军对石峪的阻挡。打通南下襄垣的道路。对此,李嗣源也推脱不下去了,只得点头答允,但心里已经在琢磨着消极怠工的念头。
李嗣源离开后,周德威单独和李嗣昭谈了一次,李嗣昭则大发了一通牢sāo。周德威想起来也是好笑。最开始反对南下的是自己和李嗣昭,李嗣源一力主张攻打襄垣,可到了现在,力主积极出兵的成了自己和李嗣昭,李嗣源反而时常将“稳妥”两个字挂在嘴边,当真是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周德威说,李嗣源那家伙虽说答允了主动出击。但看起来不甚积极,心中有所抵触,因此他的兵估计顶不上大用,攻打燕军营寨的主力还是自己和李嗣昭的兵。
李嗣昭说如果不是看在三家一体的关系上,早就撤兵走人了,谁有那工夫来帮李嗣源打地盘?
周德威安抚说,你这么想是对的,咱们三家还是应该以大局为重。只有紧紧抱成一团,才可抗衡天下诸侯。帮助李嗣源就是帮助咱们自己,这一点务必要搞清楚。
李嗣昭悻悻说,自己这边是没有问题的,该怎么打都听你的,你在咱们老河东军中就以谋略出名,考虑的东西也比我这个农家子弟出来的大老粗jīng细。你就放心吧。
周德威说你明白就好,李嗣源也不是不愿意打,我估计他是受石磴山西战败的影响比较深,的确如你所说。有点畏敌如虎了,毕竟李从珂至今都没有任何音讯,或许对李嗣源的打击比较重。
李嗣昭说,行了,某知道了,一切都听你的。
周德威说还是按照原定方略,只要打破燕军的营寨,李嗣源想必就会重振信心,到时候咱们再打襄垣和潞州,他应该会积极得多,毕竟是帮助他收复失地嘛。另外,你还得派人向武乡催粮,燕军的战力咱们都是知道的,不亚于老河东军,某估计这次至少得打一个月才能见分晓,粮食缺了可不成。
李嗣昭答允着下去布置催粮的事情了,周德威再一次将作战方略在心中过了一遍,然后决定三rì后开战。
三王联军的石峪大营与燕军平丘大营一东一西,相隔不到三里地,几乎是一眼就能看到对方。其中石峪大营占有地利之便,处于几处高地之上,平丘大营所依靠的只是一片平缓的矮丘,背后就是南沟河。
平丘大营向南大约五里多地,则是驻扎着燕军骑兵的郗家烟村,由郗家烟村向北至平丘的这片开阔地带,便是石峪通向襄垣的南沟河通道。
周德威知道,要想攻打襄垣,必须彻底将南沟河通道拿到手上,也就是说必须打破燕军在平丘和郗家烟村构筑的防御壁垒。通过自己的亲身查探,再结合李嗣源这段时间以来观察到的燕军军情,周德威判断,平丘大营的燕军驻兵在一万至一万五千人之间,郗家烟村的燕军骑兵则有四千左右。
当然,这个数字只是初步判断,具体是否如此,还需要实兵试探。可惜李嗣源自从收缩于石峪大营后,一直没有出兵摸过燕军底细,白白浪费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让周德威也很是恼火和无奈。
周德威的实兵试探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派出少许兵力,围着燕军平丘大营的北、西、南三个方向轮番进攻,寻找燕军的防守薄弱点,同时通过燕军的防守力度来估算对方兵力。
其二是派出骑兵对郗家烟村进行牵制,以掩护自己对燕军平丘大营的试探性攻击。他和李嗣昭带兵来到石峪后,三王联军的骑兵达到了五千余骑,其中有一半是以前老河东军中的黑亚军jīng骑。凭借这股骑兵军力,周德威有信心彻底压制住燕军骑兵。
九月四rì,石峪大营大开,三王联军出动六千步卒,从三个方向展开了对平丘大营的试探攻击。李嗣昭在北、李嗣源在南,周德威本人则负责正西方向,同时他还承担着居中调度的责任。
试探性攻击的兵力密度要求不高,但需要投送的频次却很大,所以周德威将军士分成小队,以百人为一攻击波次,向着平丘大营杀去。因为和燕军相处比较熟悉,老河东兵卒都知道对面的敌人装备奢华,尤其是箭矢攻击力很强,除了箭矢外,老河东兵卒也大概听说过燕军的投石车和弩车非常犀利。所以进攻的时候,队形都分得很散,百名兵卒又分成十多组,相互间隔有距。
以这种方式攻击,燕军果然没有使用覆盖性的箭阵,也没有动用投石车和弩车,哪怕燕军装备再奢华,也干不起如此亏本的买卖。所以三王联军很快就进抵平丘大营营寨之外,一边以盾牌防止冷箭,一边破坏和拆除营栅前的鹿角和木砦、绊索、陷坑等拦阻设施。
燕军则组织弓手登上箭楼近距离狙shè和干扰,间或投上一两个油罐,以火箭点燃,起到阻吓的作用。
攻防双方都在不紧不慢的交锋,进攻者对防守设施的破坏效果相当有限,防守者对攻方士卒的杀伤也不明显。试探性作战没有三五天是结束不了的,这种战斗比较枯燥,也很考验双方的耐性。
周德威和李嗣昭压阵的西、北两个方向试探的力度还算合适,但李嗣源指挥的南方就明显要马虎得多。韩军往往锣鼓喧天,高呼着冲到距离营栅百步之外便掉头折返,声势惊人,却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因为在李嗣源的心里,只要安重诲骑兵突袭黎城得手,眼前的一切都毫无意义,打不打这座营寨属于无关痛痒的事情。
对于李嗣源的作为和想法,周德威没有深究,反正是试探性攻击,只要能够帮助自己估算敌军的守备兵力和防守重点就可以了。周德威这几天真正牵挂着的是对郗家烟村燕军骑兵的牵制作战。
周德威明面上派了六百骑,大模大样的摆在郗家烟村外,堵住了燕军骑兵北上的路。不管李嗣源是不是真的畏敌如虎,周德威认为,至少李嗣源有一点考虑是正确的,没有骑兵掩护的情况下,强行攻打燕军平丘大营,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燕军骑兵从郗家烟村向北,只要一炷香的工夫,就能直接冲到平丘,给正在攻打平丘的大军拦腰来一记横撞。
周德威用六百骑去堵郗家烟村,只是一个诱饵,实际上在石峪的一处高地后面,他隐藏了三千黑鸦军jīng骑。他很希望郗家烟村的燕军骑兵出营咬饵,到时候黑鸦军出其不意的杀出来,有九成的可能取得较大的战果。
可惜连续三天,周德威都没有等来燕军骑兵,似乎郗家烟村的燕军骑兵指挥者对平丘大营很有信心。于是周德威只能暂时放弃了伏击燕军骑兵的计划,他准备将这一计划推迟到全力进攻平丘大营的时候再进行,一边猛攻平丘,一边等燕军骑兵上钩,到时候看看那个叫赵在礼的家伙还忍不忍得住!


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上党(十九)
ps:  感谢松路、来自大海的石头、魔力虾、鸾雨乱月的打赏。
连续对燕军平丘大营试探性进攻了三天后,周德威发现,平丘大营中的燕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周德威没有燕军那样精于计算的参谋军官,但他的作战经验极其丰富,从对方的防守的力度来判断,感觉上似乎不到万人。
甚至周德威猜测,平丘大营中的燕军也许连七千人都没有,因为李嗣源报过来的数字应该会有很大水分——哪怕他一再强调燕军抵抗异常凶猛。
不过,虽说估计出来的敌军兵力要比原先预想的少了近一半,但这座大营的防御设施却修筑得非常好,而且非常有层次,轻易之间是攻不下来的。如果强行攻打的话,很可能会造成巨大伤亡。
因此,周德威很快调整了计划,将主要作战目标从攻克平丘大营更改为伏击燕军骑兵。
九月七日,石峪大营三军齐出,向着燕军平丘大营发动佯攻。这一仗,周德威调动了一万八千步卒,从三个方向展开攻击,李嗣源、李嗣昭和他本人仍旧一人负责一个方向。周德威的要求是,攻击要比前些日子更加猛烈,但务必将损失尽量减少到最小,一切以制造声势为主。他希望通过对平丘大营的围攻,将燕军骑兵调出郗家烟村。当然,如果能够打开缺口的话,也不要放弃破寨的机会。
周德威的真正主力则在郗家烟村到平丘之间的通道旁设伏,准备聚歼燕军骑兵、在这条长五里、宽两里的南沟河通道旁,有石峪延伸出来的几处高岭,周德威将两万步卒和五千骑兵藏在高岭之后,以八百骑前往郗家烟村村口充当诱饵。
八百骑这个数量是周德威盘算良久之后决定的,兵太少或者干脆不派兵的话,这个圈套会显得比较明显,容易被人看出破绽来;兵要是放多了。他又害怕郗家烟村的赵在礼不敢出头,继续坐视平丘大营的友军被围——这样的举动对于一个军头来说太正常不过了。八百骑这个诱饵应该算是合适的,既能减少赵在礼的疑惑,又正好是燕军骑兵能够勉强一口吞下的限度,面对这样的诱惑,周德威觉得赵在礼很有可能动心。
一旦赵在礼出动,那么这八百骑兵就会向北后撤,引着燕军骑兵进入南沟河通道,到时候以这支骑兵反身冲上去纠缠,可以掩护两万步卒从旁边藏身的高岭处杀出来。封锁住燕军的归路。加上五千精骑配合,周德威相信赵在礼不死也得脱层皮。
一天过去了,又是一天过去,连续两天,不管平丘大营的战事进行到什么程度,周德威的注意力始终紧盯着郗家烟村方向。探骑不停的将消息反馈到周德威这里,所有的消息都宣称,郗家烟村的燕军骑兵没有丝毫动静。
但周德威并不着急,他有的是耐心继续等下去。乾宁二年的时候。周德威随李克用讨伐逼宫长安的王行瑜,周德威用了十二天时间设伏,一举击溃王行瑜主力;天复元年,面对朱友宁和氏叔琮对晋阳的围困。周德威顶住李克用的严令,耐心等候一个多月,终于觅得良机,从晋阳出奇兵包抄氏叔琮侧翼。逼迫十万宣武大军撤去了晋阳之围。
与这两次周德威经典的成名之战相比,等候区区几日工夫又算得了什么?
时间又过了两天,郗家烟村方向仍然没有任何变化。周德威毫不介意,打算继续耐心等候,但平丘大营的佯攻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李嗣昭所部郑军和周德威自己麾下的晋军,分别在燕军平丘大营的北部和西部取得了突破。其中,郑军三次突入燕军大营,晋军也于昨日午后突入了一次。可惜因为是佯攻,后继兵力投入不足,被防守营寨的燕军全数打了出来,没有能够拿下平丘大营。
李嗣昭亲自赶到周德威这里,和他商议改变方略,全力拿下平丘大营的事宜。李嗣昭兴奋的说,燕军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强悍,虽说器械精良、进退有序,但缺乏效死之心,只要己方一开始能够忍受住出现的伤亡,拼死发起进攻,就能在之后的作战中取得很大成果。李嗣昭认为,只要投入充足的兵力保持攻击强度,拿下平丘大营是指顾之间的事情。
周德威没有被李嗣昭的兴奋分散注意力,他关注的是李嗣昭话语中透露出来的重要信息——燕军远远没有预料中那么多,别说七千人,恐怕连五千人都没有。于是周德威让人去请李嗣源,想要听听他那头佯攻的战况。
李嗣源所部韩军虽然没有郑军、晋军攻得那么猛,但连续多日下来,也已经察觉到平丘大营的异常了。李嗣源南下快两个月了,他深知燕军的兵力实情,知道平丘大营应该驻扎了上万燕军,这个数字很有可能在一万五千人以上。可是燕军的防守力度与这个数字完全不能匹配,单单只说一点就可以看出来,那么多天的对战中,燕军竟然没有组织过一次出营侧击!
听说郑军和晋军都成功的突入了平丘大营数次,李嗣源的心思立刻开始活跃起来。事实上,在周德威向他派出的传令兵还没有出营,李嗣源就已经赶过来了。
三人凑在一起相互通报了一番战况,得出的结论是,平丘大营内燕军兵力薄弱,可一鼓而下!
李嗣昭反复煽动着要立刻拿下平丘大营,但却被周德威阻止。为将者决不能轻易改变原定部署,这可是兵家大忌!而且周德威始终认为,战局的关键不是一座燕军大营,只有消灭位于郗家烟村的燕军骑兵,才能把握住战场主动权,这才是重中之重。因此,他竭力劝说李嗣昭不要轻举妄动,一定要保持耐心继续等待,以平丘大营为饵,将燕军骑兵吸引到伏击圈里来。
同时周德威还提醒李嗣昭和李嗣源,切不可轻敌妄动。一定要好好想想,敌军驻守平丘的兵力怎么会远远低于预料之中呢?
就在周德威反复劝说的时候,李嗣源猛然间爆发出一阵大笑,让周德威脸色很不好看。李嗣源并非是要嘲笑周德威,他实在是忍不住了,一股莫名的狂喜涌上心头,将他憋屈了近两个月的郁闷陡然间冲去,他如何忍得住不笑?
到了这个地步,李嗣源已经觉得没有必要再隐瞒下去了,大功已经稳稳捞到手上。也许黎城,不,也许连潞州都已经被安重诲奇兵拿下来了,现在需要做的是尽快鼓动自己这两个盟友,立刻挥军南下,支援安重诲。
李嗣源将自己派遣安重诲由浊漳河谷小道奇袭黎城的计划全盘搬了出来,末了以极为肯定的语气说,安重诲的奇兵偷袭几乎可以肯定成效显著,甚至已经攻克潞州、截断了敌军的后路。敌军主力必然已经调回了南边。总之一句话,此刻正是席卷之时,切不可狐疑不决!
周德威这才明白了李嗣源这段时期的怪异表现,不禁叹了口气。下令改变原有部署,要求立刻拿下平丘大营,然后向南进兵。
看着李嗣源意气风发的离开了大帐,周德威忽然感到很不是滋味。似乎大胜即将来临,可为何自己心里是如此别扭呢?看了看李嗣昭,就见李嗣昭重重往地上唾了一口。恨恨道:“邈吉烈竖子!竟敢行此背心离德之事,为一己私欲,连如此军机大事也来隐瞒,将来必不得好死!”
李嗣源本是沙陀奴,“邈吉烈”是他的本名,飞黄腾达后,李嗣源改了名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