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炼金大中华 >

第527章

炼金大中华-第527章

小说: 炼金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人军这时也站出来解释了:“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也为了让大家能愉快地进去,愉快地出来兑换东西,所以,还请想进去惩罚洋人的父老乡亲们花点时间排排队,逐个进入,这样对大家都好!秩序有了,时间其实不会被浪费,反而是会节省许多的!”
孙人军有人有枪,这些手无寸铁的上海市民还能说什么?
遵守呗!
不过,想明白后,大部分人还是高兴的,毕竟人群里的地痞流氓还是少数,而广大的劳苦大众对这些地痞流氓是躲都躲不及,现在有了人来维持秩序,那些自忖身薄力孤的老寡妇小媳妇们也蠢蠢欲动、跃跃欲试起来,准备抱着孩子,进去碰一碰运气。
她们也不贪心,自忖只要能拿到一、两件洋人的机械制品,比方说怀表、打火机什么的,拿出来换了银子,能顶上自己几日的用度也就满足了。
就这样,几万人开始排起了数条长长的队伍,朝着那个门洞走过去。
说是有门洞卡着,而且旁边也有持枪的士兵,但队伍通过起来一点也不慢。
因为这里没有任何的检查,只是由看守士兵扫一眼,只要是黄肤黑发的中国人,就能顺利地进去。
其中,有一些金发碧眼的外国痞子试图蒙混过关,却被火眼金睛的国防军战士给一一揪了出来。
长龙一般的队伍一下子进了一大半,而里面空荡冷清的租界也热闹起来,成了这群市民的乐园。
……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围墙的另一个出口就有人走了出来,第一个!
那是一个抱着三五岁小孩的中年妇女,她手里半拖拽着一个半人高的座钟,当啷当啷,吃力地一步一步挪动着。
国防军战士倒是好心,见她走近的差不多了,便上去帮她搭把手,将座钟竖好。
“谢谢,谢谢侬!”那妇女抹了把汗,连声感谢。
“大婶,你这就要出去吗?不再多选选?”孙人军早就站在了出口,他可是要了解一下第一个从租界里出来的人的心情感受。
“对呀,里面的好东西太多了,我又不识货,而且多了也搬不动,所以,就拿了这个别人不要的。”妇女憨笑着,不过眼睛里却透着一股子精明。
孙人军看在眼里,心里好笑,也不说破:这个座钟可算蛮值钱的事物,怎么会没人要?不用说,这个女人抢东西的手腕必然了得,怕是早就看好了这个座钟的位置,一进去就直奔目的地,抢了这个刚刚好够她拖动的东西,便第一个跑出来换钱。
不得不说,孙人军还真是猜对了,这个妇女,的确早就看中了这个座钟,当听闻洋人的租界会对外开放,任人搬取,她便打好了主意,踩好点,要抱走这个座钟。
“大婶好眼光啊,真行!大婶,你是要把这东西自己搬回家去?还是在这里兑成现钱?”
孙人军直到此刻,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是放了下来:我就说嘛,这么多的上海市民,怎么会没有人垂涎租界里的东西?只是他们的顾虑太多,瞻前顾后,思前想后,现在顾虑去了,他们行动起来,必然如蝗虫过境一般!哼哼,租界里的这些洋人商行、贵族住宅,要倒大霉了!



524, 中国和英国的反应为何如此迟钝?
“阿拉,阿拉想换点钱,成不成?”
妇女显得有点害怕,毕竟第一次单独面对这么多大头兵,而且还有一名高官,所以言语就犹豫了一些。
“成,当然成!”
孙人军大手一挥,“大婶,你把这个座钟交给那位战士,他是负责登记的……登记好后,就拿上条子,去那个屋子,对,那个紫色的房子里去换钱!”
孙人军很和蔼,往日的杀气荡然无存,他自然知道,灏陛下可能就在某栋高楼上关注自己的表现,自己刚才已经让他失望了一次,这一次兑换物品,自己必须得办的漂漂亮亮的,才能赢回分数。
“多谢长官,阿拉谢谢侬伐!”妇女千恩万谢地谢过孙人军,然后一脸希翼地朝着登记的桌子走去,这会儿,连怀里孩子的不断啼哭也顾不上了。
登记很快完成,那妇女拿着纸条,摇着宽臀,快步朝那紫色房子跑去。
不过当她领到钱之后,却是惨呼一声:“这,这是什么钱啊?怎、怎么不是银子?”
原来,她拿到手里的是一叠纸片,或者确切的说,是一叠纸钱。
“这是龙币,很值钱的!”
负责兑换钱币的工作人员很负责地对那个妇女解释。
“阿拉,阿拉不要这些纸币,给,给阿拉银子可以吗?”妇女苦着脸,嗫嗫地问道。
“抱歉哟,银子我们给不了,只能给龙币!”兑换人员公事公办。没有半点通融的可能。
“哎,怎么这样……”
妇女很是失望。失望起来就搧了自己哭哭啼啼的孩子一巴掌,可谁知,那倒霉孩子哭的却更加厉害了。
旁边有好心的战士提醒道:“大婶,这是龙币,是炼金国的货币。上海很多新奇的商品,都只能用龙币购买的,很抢手!比方说美国过来的漂亮衣服,或者带着香气的肥皂,还有精致的手表,具有神奇功效的药品……”
“可是这些,阿拉都不需要啊!”
妇女苦着脸:“阿拉只想换点银子买几袋米,嗯。还有几斤猪肉回去。”
高楼之上,龙灏注视着租界里还算平稳运行的‘抄家行动’,不由暗暗点头:这些上海市民还是比较理性的,没有一进去就胡乱哄抢,或者趁机伤人!嗯,孙人军派了一些士兵埋伏在租界里,一旦发现有为非作歹之徒,便就地处理。不错,这一点做的很不错嘛!
细雨这时插嘴说道:“少爷,你说他们发现兑换的是我们的龙币。会不会不乐意啊?”
龙灏笑道:“怎么会不乐意?呵呵,龙币现在可是超过了美元,一元龙币可以兑换一点二元的美元呢!用这些东西兑换龙币,他们可是占了大便宜!”
“可是,他们不知道龙币的好处啊,我想。他们肯定还是更喜欢银子。”
小柯也说起话,言语里略有忧虑。
她是怕自己这边吃力不讨好,用龙币来兑换这些东西,容易好心办坏事,明明付出了许多,但得到的恐怕是这些上海市民的抱怨。
还没有直接提供银子来的简单、了当。
“不妨事的。”
龙灏笑了,摆摆手:“现在上海就有专门兑换龙币的黑市,一元龙币可以换到一两三钱左右的银子!那些士兵,会给这些市民加以指点的。”
“才换一两三钱?”
细雨掩嘴,惊诧道:“一美元都能换到一两六钱银子了,这个黑市还真是黑啊,利润的大头都流到它那儿去了!少爷,抄了它吧!”
“抄什么抄,尽胡说!”
龙灏失笑,指向旁边一人:“这个黑市也是我们的,龙二,你来给这两位姑娘介绍一下采用龙币兑换这些从租界里搬出来的东西的好处吧!”
龙灏所指之人,年纪轻轻,穿着却是最上层的高端服饰,他冲龙灏行了一礼,举止妥贴、优雅悦目,正是四位继承候选人之一的龙二。
龙二在上海扎根已有半年以上的光景,靠着金钱开路,实际上,他已将势力范围铺设到了江浙一带,甚至齐鲁大地,也有涉及……他如今已是这一带数一数二的上流人物,与清廷许多官员都有着很不错的交情。
龙二开设的工厂,修筑的公路,更是让上海周边不少村镇获益不浅。
很多种地的农村人都跑出来做工修路,因为做工修路一天的工钱,就几乎能抵得上他们一个月的收入。
这样的好事,谁会不干?
好了,先把龙二的成绩搁下不说,还是听一听他力主将龙币作为兑换物的理由吧。
第一,发放龙币,乃是希望借着这个契机,让上海市民接受龙币,因为,不管这几个月来,龙二雇佣了多少农村人来修路做工,可他们要求的都是以银两来结算工钱,这样的话,对龙二的经济压力其实是比较大的,因为,炼金国却白银,而拿黄金去兑换白银,这个兑换汇差本身就是一笔庞大的开销。
虽然,龙二也在上海周边开设了不少用龙币结算的日常用品商店,用打折来招揽客源,但想要让本地居民真正认可,进去消费,还需要一个引导过程和时间积累。
第二,派发龙币,也是为了减少龙灏这边接受租界物品的经济压力,别看租界不大,但里面具有价值的好东西还真不少,想要真金白银的公平收购,花费肯定不小,要是全部用白银来支付,那么龙二的钱包立刻就会瘪掉,资金链立刻就会断裂。
而龙币,可以随便自己印制,想发多少都没问题,只要自己这边有充足的货品供应即可。
另外,兑换黑市的存在。也能让龙二赚取一笔可观的差价。
综上两点,龙二才会力主借用这个场合。‘推销’龙币。
“原来如此,我想,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让这些市民认识龙币,接纳龙币。并将龙币看做洋人的钱币那样,稀罕它,推崇它,以拥有它为荣,这对我们的发展来说是很有利的!”
柯幂彤看的很透彻,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
“不光如此,少爷知道后。还给我支了一个招,想来过不了多久,龙币就会为更多的人所接受!”龙二又道,还带着崇拜的眼神看向龙灏。
“那不叫什么支招,只是正常的引导。”
面对这无形的马屁,龙灏不在乎地摆摆手,淡笑道:“这个招能不能奏效,归根结底。还得看我们的实力硬不硬才行!”
原来,龙灏给出的建议便是:从今天开始,将会在中国境内的炼金国商店(包括卖场、商行等)设立消费记录制度。但凡有人前来商店使用龙币购买东西、消费服务,那么,在经过身份登记后,就会给他开辟一个专门记录贡献分的账户。
例如,消费到了多少龙币,其贡献分就会增加一分!
当随着炼金国越来越强大。国际地位越来越高,里边的福利越来越好,吸引更多人向往成为炼金国的国民之时,龙币才会真正在神州大地上畅通无阻。
……一天下来,租界基本上被搬空了,想想也是,几万的市民涌进去,那就好比是耗子进了粮仓,不搬空才奇怪呢!
偌大一个租界,也就只剩下房屋的空架子了。
在市民哄抢搬运的过程中,龙灏倒也生起了一些恶趣味,他命人将那些关押的洋人带了出来,让他们在三层高楼上亲眼目睹自己的店铺和住宅被洗劫的场景。
听一听洋人的哀嚎和咒骂,沐浴阳光,闭目养神,倒也不失为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九日这一天过去,租界的开放就告一段落,据事后统计,有超过三万的上海市民在黑市兑换了龙币,而他们中间超过九成,都是一边抱怨,一边寻着黑市,将这些龙币全给换成了银两,或者黄金。
而等到后来,当听闻龙币消费记录可以累积成炼金国贡献分时,他们当中有多少人捶足顿胸、后悔不迭,那就不太清楚了……
好了,上海的事情告一段落,此刻,距离上海‘沦陷’也过去了近一周,全球各方势力,多多少少已从震惊中缓过劲来,开始要准备对策,或者是筹划反击了。
且让我们逐一来欣赏一下这些高光人物的……动向精选。
先说中国,北京方面,自然不用谈,慈禧、光绪和他们的小伙伴们乍听闻到‘江南巨变’(清廷对这次变故的称呼)后,统统都惊呆了。
慈禧太后立刻就想起了当年圆明园被烧一事,她也顾不上筹备什么六十大寿了,开始密令心腹、收拾细软,随时准备出京避祸。
慈禧如此慌乱,自然是一朝被蛇咬的典型案例,而托她慌乱的福,清朝上下一时间陷入到了失声瘫痪的状态,各方大臣,湘皖淮冀,争论不休,却没法拿出一个对外的统一腔调。
有大臣力主要刘坤一五花大绑回京受罚,审判后,将他剥了皮送给英国人,以消对方怒火。
有大臣则是力挺刘坤一,比方说我们的张之洞老爷子,他认为刘坤一在面对英国人的攻击时,没有一败涂地、丧权丢地,就已经是为大清朝争夺了颜面,而他保住了南京城,也是大功一件,过得罚、功得赏,绝不能寒了功臣的心。
有大臣认为北京不安全了,死谏皇上,要迁回旗人老家盛京。
等等……
多亏了没有慈禧太后的盖棺定论,小皇帝光绪这时终于感受到了亲政的滋味,大权在握的滋味!
他在帝师翁同龢的协助下,一会儿训斥主降派,一会儿打压主战派,累了还时不时踹一踹脑袋摔坏的迁都派……他的立意倒不见得是要对这次江南巨变做出什么反应,反倒是要借着慈禧被吓破胆的真空期掌控权利,让朝堂上的人重新认识他光绪大帝!
一时间,光绪倒是有点沉迷于这种权利制衡的政坛游戏当中。要不是李鸿章突然回京,恐怕他还会继续磨蹭下去。不给江南巨变一个说法。
行,先将北京的事暂压一压,我们换个口味,来看一看此事的正主之一:爱德华七世的反应。
这位英国新任国王为什么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什么大动静呢?
这些天。除了英国国内的几家报纸在叫嚷要派皇家舰队去把龙灏和上海铲平外,白金汉宫可没有半点有营养的命令发布出来。
似乎,整个英国陷入了瘫痪一般,对发生在中国的‘恶劣事件’,没了对策。
是的,爱德华七世陛下现在十分头疼,他在品尝了垂涎多年的英国国王王座之后,开始逐渐体味到罢黜维多利亚女王的诸多负面后果。
第一。军火供应不足,原先供给给英国的欧洲几大军火商,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对英的最新武器供应。
令人痛心的,这其中还包含了英国本国的军火供应商!
他们给出的理由很是冠冕堂皇:要求放出女王陛下,由女王陛下为爱德华加冕,否则,这些军火宁愿烂在仓库,也不会卖给一个篡位的王子!
烂你mb。都是钢铁产物,给你一百年,你烂给我看看?
爱德华七世为此暴怒。摔烂了不下五十只杯子,但同时也无可奈何。
他清楚地明白,这些军火商就是要立贞洁牌坊的婊子,他们哪里是要为女王请愿,根本就是要借着这个机会,重新商定给英国的军火供应价格。从中狠赚上一笔!
他们挑选的时机也非常恰当,爱德华罢黜女王伊始,他们并没有表态,可是当英国与德国联手压制奥俄联盟的战争进行到关键时刻,他们就一古脑爆发了,停止供应军火,用前线英军士兵的宝贵生命来威胁爱德华七世。
第二,爱德华七世打了个转,愕然发现自己的命令居然只能局限在本国国土,而对英国最引以为傲的皇家海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