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争鼎 >

第113章

明末争鼎-第113章

小说: 明末争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虎起身道:“属下不敢,属下一定会做好自己的本职!”

“恩”刘夏点了点头,道:“至于守备军团的任命等人员就由参军司统一调度,然后给我报上来,本将军亲自审批。”刘夏看着陈浏对陈浏说道。陈浏缓缓点头应了一声。

如今刘夏的军队,北面的是虎贲旅,虎贲旅的主要任务便是防范清军,必要的时候可以对清军进行攻击。虎贲旅是刘夏最精锐的军队,和清军战斗正合适。东面则是目前最弱的豹骑旅,豹骑旅虽然相比较弱点,但是相比于南明的军队已经非常厉害了。南部是狼啸旅,狼啸旅的任务便是防范吴三桂和尚可喜,目前而言刘夏还没有时间去对付吴三桂,因此此时只能防范着吴三桂不偷偷的过来打劫了。

目前而言,刘夏手下兵力共有将近六万人。有亲卫旅、第一旅(虎贲旅)、第二旅(雄师旅)、第三旅(狼啸旅)、第四旅(豹骑旅)、鹰扬卫、铁鹰卫、张扬三千人卫(目前还没有名称)、洛阳新兵营、西安新兵营、洛阳守备军团营、开封守备军团营、归德守备军团营、汝州守备军团营。共计五个满编旅人数为四万人,鹰扬卫七百人、铁鹰卫两个团兵力共计五千人。张扬手下三千人马,洛阳新兵营和西安新兵营人数不固定。剩余四个守备团兵力为一万人。总共五万五千七百人,将近六万。

第二百〇六章 断绝祖宗罪

刘夏将兵力部署完毕后,作为炮兵团的团长王小同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站起来满脸通红的对刘夏恭声道:“将军,我们炮兵团是不是需要扩编一下。目前咱们炮兵团一共接收兵工厂一百门虎蹲炮,五十门红衣大炮。加上原来的五十三门虎蹲炮,二十一门红衣大炮。如今我们炮兵团一共有一百五十三门虎蹲炮,七十一门红衣大炮。总共火炮总量为二百二十四门火炮”

刘夏听罢王小同的汇报,沉思了起来。最后经过深思熟虑,刘夏决定炮兵团也是该改变一下子了,道:“小同说的也是,如今的战争火炮的作用不容小视,虽然现在火炮还略显笨重,想要移动很困难,像那威力巨大的红衣大炮目前也不过是作为守城之物,但是之前军工厂已经研制出来一种可以便携式的大炮,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够装备上,那时候火炮就会更加的用到战场上面。”

“本将军决定将炮兵团改为神机卫,下辖四个营虎蹲炮营,两个红衣大炮营。两个混成炮营。一个警卫大队。共计五千人马。混成炮营下辖两个虎蹲炮大队一个红衣大炮大队。至于缺少的火炮让兵工厂补齐。其中神机卫一营虎蹲炮营前往铁鹰卫,第一混成炮营驻守潼关,第二混成炮营驻守虎牢。第一红衣大炮营驻守洛阳,第二红衣大炮营驻守西安,剩余三个炮兵营分别前往延津、确山和徐州协助虎贲旅、狼啸旅和豹骑旅进行防护。至于神机卫总营仍然驻扎在洛阳城外军营不变。王小同担任神机卫指挥使,授予扬威校军衔,夏狄担任副指挥使授予扬勇校,其余各营营长授予扬勇校军衔。”刘夏说罢,那王小同立即满面红光的起身,恭恭敬敬的拜了一拜道:“属下多谢将军厚爱!”

本来王小同认为刘夏肯定不会同意的,就算是同意了也不过是随便应付一下,毕竟这些战斗中炮兵的作用并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但是王小同不知道的是刘夏可是未来人,自然是知道以后的军队的发展方向。所以才这么重视炮兵。

炮兵的营长级别被刘夏这么一说就比其他步兵高了一级这让那些将领们略显不满,守虎如今是不敢说话了,而王石头又是什么事情都听着刘夏的。至于守彪则是一个新提拔上来的,军衔也不过是一个扬武校罢了,在这扬威校云集的地方,他哪里有资格说话。至于军师陈浏,陈浏对这些事情则根本不管,毕竟这涉及不到他的利益。而那王小同自然是不会反对了。这在场的将领中唯一一个能提意见的也就只有商闯了,但是商闯刚刚被刘夏提拔为副指挥使,如今商闯也好意思反驳刘夏。因此虽然那些在场的将领们,高资格的不去说,级别低的又不敢说,因此刘夏这命令下去,毫无阻拦的就通过了。

“对了!”刘夏突然间一喝道,刘夏这一喝顿时将众人吓了一跳,心里素质不好的,或者有心脏病的很有可能被刘夏出病来。不过这在场的都是军人,他们的心里素质绝对是顶级的。

陈浏摇了摇羽毛扇子,然后抚了抚自己的小胡子,脸色露着微笑:“将军这是怎么了?”

刘夏微微一笑,道:“本将军突然间想起一件事情来,就是在之前在陕西打仗的时候,本将军意识到军队打仗若是没有专门的大夫进行跟随,那么士兵若是受到了伤,根本就无法在第一时间处理,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士兵们的死亡率,于是本将军想着,若是在每支部队中都安置一支专门救治士兵的大夫部队,那么就能完美的解决这个为题。”

刘夏的话顿时激起了在场的将领们的共鸣,每次打仗的时候若是不提前召集大夫,那么在打仗的时候受伤了根本就找不到人医治,就算是小伤若是拖久了也会变成大病。

商闯非常赞同的一直不断的进行点头,脸色略显激动,道:“将军说的不错,必须要大夫跟随者军队进行战斗,这样才能够减少士兵的伤亡。”商闯说罢,其他的低级将领们也都开始说了起来。很快一边倒的赞同意见。只不过那陈浏却皱着眉头,刘夏看罢连忙问道:“军师可有什么疑问?”

陈浏有些为难道:“将军您的想法的确是非常的好,但是实行起来怕是有些困难,毕竟大夫的数量并不多呀!而且我们还不能将所有的大夫都抽调到军队里面,如果那样的话,民间百姓们便若是生病了就找不到人医治了。”刘夏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若有所思的低下头,眉头紧紧的皱着。

刘夏不再说话了,其他的将领们看到刘夏在想事情于是都自觉的乖乖的闭上了嘴巴,整个书房里面都静悄悄的等待着刘夏说话。

片刻,刘夏眉头略带喜色,高兴的说道:“有了!咱们先将这河南陕西有名的大夫们都集中到洛阳,然后在洛阳开设一个军医学院,让那些有经验的人进去教授医术,这样能够培养出来很多的大夫,如此下去就不愁没有大夫了。而且这些大夫们不但可以给军人治病,还可以闲暇时候帮助百姓们。对了,前朝不是有一个著名的国医大师叫李时珍吗?他不是写了一本叫《本草纲目》的书?就让那本书当做教程,命令下去先印刷五百本,钱由财政司出。”

“又要出钱……”

王恩听罢刘夏的话,顿时脸色有些不好看,如今王恩不但掌握着军中的后勤司,更是掌握着财政司,这可是两个极富有油水的部门,不过王恩能够掌握这两个部门也说明了刘夏对于其他人的不信任,和对王恩的信任。

陈浏凝声应答道:“将军这怕也是很难,这些医术高强的人都不会把自己的医术轻易的传授给别人的,毕竟民间有句话说的好,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所以很难让他们进行教学。”

刘夏顿时一拍桌子,怒喝道:“岂有此理,本将军这是为我大中华的医术传承做贡献,他们竟然敢不尊!来人将他们全都抓过来,给他们丰厚的银元,若是他们同意了就给他们自由以后每个月按时发放银元。若是不同意就让调查处的人将他们以断绝祖宗罪关进监牢,什么时候肯同意了再什么时候放出来。”刘夏的反应实在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不过刘夏是真的生气了,因为刚才刘夏想到了在二十一世纪中华很多古代优秀的技术都是失传,后人们也只能在古典书籍里面听到了他们的名称。于是刘夏怒了,为了让这些古代优秀的技术传承下去,刘夏无奈做出了这么强迫人的命令。

“将军,这断绝祖宗罪……这是什么罪名?”众人纳闷的看着还在愤怒的刘夏轻声问道。

刘夏有些尴尬的握了握拳头,道:“这断绝祖宗罪呀,这断绝祖宗罪就是将咱们先祖传下来的好东西好思想、好技术、好医术、好传统等宁愿带进棺材也不愿意拿出来让别人学会,这就是断绝祖宗罪,断绝祖宗罪按照罪名的大小可以进行终身监禁或者死罪。当然若是他知错改了也可以放出来的!”

众人听罢,顿时无语的看着刘夏,这罪名都能够想得出来,看来以后自己有什么好技术都不能私藏着了,要不然刘夏哪天看你不顺眼给你来个断绝祖宗罪,那可就是受不了了。

二百〇七章 医术

卢氏某村,四个缉查来到了一个看上去破落但是干净的院子前,其中一个缉查看了看院子对其他人点了点头,道:“就是这家没错!”

另一个缉查随声道:“好,那咱们快进去将他送到洛阳去。”

“走,开门!”

“砰砰砰,砰砰砰”一个缉查走到了院子的大门口前抬起手对着木质的大门敲了起来。

“谁呀!”一声老迈的声音从院子里面响起,接着便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走来。

“咯吱~~”

那开门的是一个五十岁有余的白发老人,虽然有五十余岁但是那身体确实硬朗。那老人一看这敲门的竟然是缉查,心中略显吃惊。虽说这平北军的缉查比之前的捕快要好上很多,从来不强抢百姓的东西,也不欺压百。但是缉查毕竟是官差,他们找上门总归不好。

“不知几位大人来老小儿家里有何贵干。”老人面带狐疑,虽然开了门但是并没有要请官差到屋子里面的意思。

其中一个中年的缉查微微一笑,道:“我是这李家镇的缉查所所长,这次是接到上面的命令请您来人家去洛阳一趟。”老人听罢满脸惊讶,问道:“洛阳?老小儿我可没有洛阳亲戚,到洛阳干什么?”

“老头子,是谁呀!”这时候从屋子里面走出了一个老太太,那老太太身后还跟着一个七八岁的顽童,脸上正露着笑容,一跳一跳的跟着老太太。

老人扭头对老太太喊道:“没事,快带孩子回屋子去。”老太太有些疑惑,不过还是听了老头的话带着孙子回到了屋子里面,老人对着几位缉查恭声道:“不知道大人到底是什么事情?”

那李家镇的所长道:“你是李存申是吧,据说你是这数个县有名的大夫,外人称呼华佗在世。”那老汉听罢所长的话,心里有了计较,脸色也放松了下来,对那所长道:“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呀!”

所长道:“老人家叫我小牧就行,咱们也是从战场上面退下来的,之前也是农民,大家都是一样的。不要见外,这次呢是洛阳城里面的将军要召集天下名医去洛阳,而老人家您的名声在外于是知县大人就将您的名字报到了洛阳城去,最后经过审判老人家您也就被选中了。”那李存申听罢,脸色微露喜色,连忙将大门完全打开了,道:“几位大人屋子里请,屋子里请,小牧,小牧是吧。是洛阳城里的什么人要治病吗?”老人将大门打开然后引了几个缉查走了进去,边走边说道。

这时候那院子的外面也聚集了几个村民,他们好奇的看着缉查人员,虽然缉查人员如今差不多已经普遍了,但是对于这些偏远一些的小村落而言还是很好奇的。

“老婆子,快点上茶,上茶!”

那老太太一看来的人竟然是几个官人,顿时脸色露出了惧色,道:“咋是官差呀!好好好,茶水这就来。”对于普通的百姓们而言,官差还是很让人恐惧的,主要原因还是之前明朝的时候官差的名声太坏了。

“老人家不用怕我们,我们可是正规的缉查,是在洛阳备案的,是不会和百姓作对的。若是以后老人家发现有哪个缉查人员犯错误,砸打百姓,欺负百姓就告诉我,我一定严惩不贷。”小牧满脸微笑的说道。

刚才那小牧并没有回答老人的话,那李存申重复道:“大人可知道洛阳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让国公爷诏令天下大夫进洛阳?”这等事情他一个小小的缉查所长哪里知道?不过有点他倒是听说了,道:“听说和什么什么本什么草木的书有关。”

那李存申一拍大腿激动道:“你是说本草纲目!”

“对,对,对,就是本草纲目。”小牧道。

“竟然是本草纲目”李存申有些激动了一下,接着道:“难道国公爷要完善本草纲目?”

“嗨嗨,老爷子,各位大人,茶水来了。”这时那老太太端着几杯茶水走了过来。那几位缉查顿时齐声道:“多谢多谢。”

小牧道:“具体的事情我也不知道,只有等到洛阳您才能知道,不过据说不是坏事,是个好事。而且听说将军还要为这些神医下发银币。以后算是官家的人了。”小牧说罢那李存申满脸红光道:“若是能看看本草纲目便是死无遗憾呀!就为了看着本草纲目老小儿我也要去洛阳一遭。”

“怎么还要去洛阳呀!”这时那老太太听到声音走了过来。李存申道:“老婆子你懂什么,那可是本草纲目呀,作为大夫谁不想看看本草纲目?”

小牧脸色露着笑容道:“好好,老人家今日先收拾收拾行李,明日我们带马车过来来接您。”说罢这四人便走出了屋子,要离开这里。那李存申连忙也跟着出去,道:“我来送送你们,送送你们。”

偃师城中,四个缉查来到了一个名叫‘宝芝堂’的店铺前走了进去。这宝芝堂乃是一个药店,同时里面也住着一个有名的中医大夫,在这偃师城中很有名气。

才已进入门中,便迎来一个学徒,那学徒不过十七八岁的年龄,但是长得却鬼灵精鬼灵精的。对着四位缉查笑呵呵道:“不知几位大人来小店有何贵干,可是要看病?”那领头的缉查连忙摆手道:“我们可不是看病的,你看我们的样子像是病了吗?我们要见你们老爷。”

那学徒一听脸色顿时满是惊讶,是人都知道这缉查可是缉拿坏蛋的人呀,如今到了他们药店里面那……学徒心想着:难道是自家的老爷犯罪了?治了错病害了人?

“愣着干嘛,快带我们见你家老爷。”那学徒感觉不太好,于是连忙要说自家老爷不在,这时从后面传来一阵声音,只听是一阵苍老的声音喊来,道:“是谁要找老夫?”话音落罢,接着只见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走了出来,那老人手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