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清当军阀 >

第91章

回到明清当军阀-第91章

小说: 回到明清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衣服穿在身上,这些难民相互打量着,短短的头发精神,身上的衣服虽然不是太合身,但是更加精神板正,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不一样的精气劲。
不远处的女性通道也陆续的有人走了出来,这些女人们除了留着长发之外,衣服什么的与男人没什么两样,暂时安置这些难民,没有太多的衣服可供选择,除非他们参加工作有了钱以后,才能自己到拿着钱到衣店里做衣服或是买成品。
而女人当中,小脚女人为数不少,三十岁以下的女人必须第一时间到医院的骨科去放脚,新城不允许有女人裹脚的现像存在,三十岁以上骨骼定形的没办法,但是三十岁以下的必须要处理。
头发在强烈要求下可以不剪,但是放脚,无论是谁要求,都绝可能废处,曾经管理会、教会、长老会三大部门联合上书,萧远都不为所动,当然,现在又多了一个廉政公署的欧阳词,只是这不是他的管辖范围,欧阳词也学聪明了,只是在遇到萧远的时候磨叨两句,绝不会出现书面上的东西让萧远抓住把柄。
但是萧远是铁了心的挑战女人裹脚这个陋习,必须放脚,就差没有喊出裹脚不留头,留头不裹脚的强硬口号了。
这些难民被集中了五街到八街之间的空置房屋当中,后继还有人要来,新城的建设局要有的忙了。
这些难民被登记之后,除了白天要抽出五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教育普及之外,其它的时候垗出精壮来出工,跟着建设局在五到八街建设新的房屋。

第3卷 第583节:粮食危机 (2)

由于预计到了以后来的人会很多,郑子鸣已经通过情报部传回了消息,就算是郑子鸣不说,消息也很容易打探出来,似乎大明有意要将受灾地区的难民都安置到新城来,只怕新城要在短时间之内突破五十万人口,甚至更多,没看郑家调集了超过五百艘大船,连商贸都不做的,拼命的向新城运送人口,除了死在沿途了,每船都有超过八成的人成功运抵新城。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新城终于上马了二层楼房的建设,在五街之外,与楼房配合的输水管道虽然有所预留,但是却没有投入使用,使用的是集中供水系统。
就是由城外的河流提水,经过初步的去污处理,停留两个小时养鱼观察是否有毒,然后再通过钢铁管道一直运送到城内,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水龙头,连枪都做得出来,闸阀自然更没有问题了。
使用二层楼房的好处就是人员集中,而且增加居住面积,便于管理等等,最主要的是这东西建起来够快。
人员的大量涌入,给新城的教育,住房等带来的极大的压力,甚至一度不得不十几个人挤一个屋子,静等着新建的房屋投入使用,当然,这些房子并不是白白分给他们的,如果想要让房子具有继承的权力,就需要在日后的工作者,还清房屋的余款,利息一点也不高,比现代的房贷还要低呢。
这些压力都是轻的,房子不够,大伙挤挤,燃料不够,加大进口量,蜂窝煤很好用,商人没有道理有钱不赚。
可是最大的危机还是粮食危机,当新城的人口从二十万增加到三十五万的时候,萧远就不得不打开战略储备粮仓来进行放粮了,民间自由流动的粮食已经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开始一个劲的上浮了,如果再这么搞下去,会对新城刚刚萌生的私有经济萌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这人一多,立刻就显出了新城之前冗官的好处,大量的官员立刻被分派了出去,使得新城的内部并没有出现任何乱子,警察上街值勤得更加频繁了,新来的难民们小心翼翼的学习着,从来的第一天他们就被告知,新城酷法严苛,但是只要没犯事,就是天王老子也管不到头上来。
随着粮食危机的一天天严重,战略储备粮仓一座座的空下来,萧远已经开始犹豫着是不是要动用军事管制这个手段了。

第3卷 第584节:武装行商 (1)

当然,只要萧远愿意的话,他随时都可以从现代调集来几千几万吨的粮食而不引起任何方面的注意,但是那样的话,会把他累得吐血,而新城,现在除了在资金和科技领域,其它方面,萧远已经决心要放手了,不能让新城像是娃娃一样总让自己扶着。
“别的倒好说,就是粮食是个问题,折子递上去,这大明朝那头,一点反应都没有,看来他们是打算放手不管了,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一些手段了!”萧远敲着桌子说道,下面管理会、财政部等几个部门的官员们坐在那里,一声也不吭。
“这个……萧大人,财政方面,挺吃紧了,之前我们采购了大量的被服等,建设局也从这里调走了颇多的资金,很多都是从私人手上收购而来,不如……”
“不如什么?劫富济贫呐……那些人有没有按章交税?”萧远问道。
“呃……交税倒是交了,倒是没什么人抗税,咱们在商税上收得也不是很重!”财政部的人低着头。
“只要人家没犯法,就算是天王老子都不能动他们,他们拥有经商的自由权利!”萧远沉声说道,“最好别打什么歪主意!”
“如今,我们只能去买粮食了!”萧远捏着下巴说道。
“买粮?大明朝自己的粮食都紧张,又如何能卖给我们?”一名管理会的官员低声说道。
“不,去日本,梅泉,你的商队只怕要暂时放下沿海的航线,跑几趟日本了,用我们的商品,交换日本的粮食,还有朝鲜,朝鲜也不能放,我们的商船足够吧?”萧远向梅泉问道。
“我们现在大小商船已经达到了百艘,若是能将船装满粮食运回来,往来几趟,倒是也可以撑到我们秋收,今年我们的粮食种植面积又有所扩大,粮食的长势良好,撑过一年倒是不成问题。”梅泉捏着下巴说道,现在的农业方面还没有独立出来,归属工业会的陆事局管理,所以工业会的人也是一个劲的点着头,实际上,农业这一块,萧远最为重视,他自己的心里也很清楚。
“只是……”梅泉脸上的肉抖了抖,“只怕这航线不会太安全,郑家在东海的势力太大了,朝鲜那块还好点,是满清在控制着,但是手还没有完全伸进去,只算是属国,可是这日本就不好说了,郑家那日本的海路控制得太严了,日本出产的并不仅仅是稻米,还有银、丝等,几乎全部被郑家把持着!”梅泉有些为难的说道。
“怕个屁,海军将是你最强大的后盾,哼,他郑家不是把这些难民都推到我新城来吗?那总得给咱们一条活路,他不给咱们活路,咱们就不给他们面子,敢来硬的,就干死他们,放心去干,我会给海军下达战争动员令,无论是郑家还是日本的天皇,谁敢拦着咱们找活路,咱们就干死他,至于朝庭那头,我会上书说明!”萧远说道,日本算来,也是大明的番属国。

第3卷 第585节:武装行商 (2)

散了会,萧远又连夜召来了海军的一众校级以上军官,拍着桌子告诉他们,他们的这一次行动,可不仅仅是从前的那种护航练兵任务,而是涉及到了新城未来生死存亡的行动,哪怕是海龙王挡在他们的面前,哪怕鬼子的什么八个脑袋的大蛇冒出来,也给老子用火炮轰到海底去。虽然萧远在名义上是最高统率,但是除了最早跟在他身边的那一批人,还拎刀持刀战斗的时候,后来的人,很少看到萧远有这么张狂的一面,直到此时,一大堆的人才猛然想起,他们这个萧大人,可不是什么文官,而是冲过满清鞑子军营的人物,当年一支枪一把刀,也是杀得一身血红。
有了萧远放话,杨胖这个海军少将总指挥亲赴前线,率领着十八艘海军军舰,亲自为百艘商船护航。
同时还有一支十几艘商船跑了朝鲜这趟线,随行的是三艘海军留守的训练舰,萧远这回算是豁出去了,所有的海上力量都派了出去。
郑三接到消息,犹豫了许久,如今新城的海上防御空虚,若是派出海上部队的话……
可是郑三马上又接到了一个消息,在新城的防御重地,南北两门山的沿海地带,半山腰上又多了不少炮台,海防重炮增加到了五十门,这种射程超远,可以达到十五里的超级重炮,着实让郑三为之心惊,更是搞不懂新城倒底拥有什么样的力量。
若是能够冲上港口,只怕在新城陆军的围剿之下,也很难站稳,还不如打打海上舰队的主意。
新城到现在为止,至少在面海防御这一块,已经彻底的站稳了脚跟,最大的功臣自然就是那些海防重炮。
海防重炮制造困难,最重要的仍然是炮管,长达三米的炮管需要从两端进行镗铣,只不过新城有数的几台数控机床只能加工小件,像这种大件加工,需要使用原始车床,而原始车床虽然是用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但是精度不行,废品率极高,成功率不足百分之五十。
炮管造出来之后,使用陆军炮的那种打磨方式,放到细砂里打磨,直到内膛外膛都打磨光滑才能进一步的加工。
而且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个,由于这种炮的膛压太高,新城的钢铁材料无法与现代材料相比,只能用数量来弥补质量,炮管壁极厚,达到了十公分以上,甚至接近了十五公分。
这样造出来的炮管极为沉重,再加上开炮时炮管发热,很容易出现炮管弯曲的情况,所以不得不再用角钢等大量的钢材进行加工,甚至后来的一批炮管造成六棱形以减轻炮管自身的压力。
如此一来,新城的海防炮的成本极高,五十门已经是极限了,海防重炮造五十门,顶得上陆军炮或是普通的海军炮造五百门的价了,要是摆上一二百分,非把新城拖垮,或者把萧远拖垮不可。

第3卷 第586节:调虎离山 (1)

而且南北两门山的山腰处也没有地方再建炮台了,这种足足近二百毫米口径的重炮后座力大得可怕,需要近二十米长的滑道进行减轻后座力,再加上其巨大的消耗,五十门,是新城极限了,不过也够用了。有了萧远下令撑腰,海军舰队一路杀气腾腾的向日本杀去,而郑三,为了让自己的计划能够完美的执行下去,让人口拖垮新城,只能选择阻止新城的商队从日本获取粮食。
日本这条航线一直都是郑家把持着,而做为郑家实际的执行者,郑三也知道,若是这一次让新城的商队成功了,只怕郑家就要失去日本这块大肥肉了。
郑三定下了两层阻力,一就是海上力量的围剿,派郑家的精锐,五十艘海上战船,本来还想联合一部分海盗,可是那些海盗已经被新城猛烈的炮火打得怕了,碰到新城的青龙旗,有多远躲多远,郑三卖了老大的面子,也不过纠集起有数的几股悍徒。
凑和一下,一百多艘船,这点力量还不如从前的三分之一,从前数百战船都拿人家没办法,任何是现在不过百多艘呢,不过这一次,郑家两员大将,郑三,还有郑大海都亲自出马,无论如何,也要把新城的海上部队消灭。
郑三自然不可能直接与对方对轰,自己这头的炮虽然有一部分是来自新城,但是在射程上,却打不过新城的正版火炮,炮都是一样的,只是新城在供应火药的时候,留了一手。
新城的发射药和爆炸药,一部分是黑火药,还有一部分则是超时代的栗色火药,与黑火药的制造方法差不多,不具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可是却可以做为现代步枪的发射药来使,可见其威力有多大,就连新城的火炮,都不敢完全使用这种火药,威力太大,炮管受不了。
而供应给郑家的那些火炮,送的都是湿制法的黑火药罢了,两边没法比,射程足足差了近一里多。
不过郑家崛起于海上,自然懂得海上的打法,风向,地域的熟悉程度,都将成为致胜的关键。
而郑三,则选择了引蛇出动的打法,把对方的船只引出来,引入到礁石区,仗着自己这一边熟悉地形,让大自然对付他们的火炮去,有能耐你们就用火炮把礁石都炸碎了。
“不要大意,我们明天就能到达日本沿海了,今夜要小心!”靠上一座小岛,进行补充淡水的时候,杨胖举着望远镜四下观望着说道,实际上,上面还有热气球呢,他能看到个屁。
“是。”飞浪号驱逐舰的舰长蒋甘点了点头应声道,上次做战负伤,虽然英勇,可是却使得两船差点沉了,算是功过相抵了,这种护航任务,没有什么功劳可言,练兵哪来的太大的功劳。

第3卷 第587节:调虎离山 (2)

不过这种说法也只有萧远自己知道是个托词,他也是顺手推舟,不赏就不赏吧,不过他已经在做补充了,军功勋章这个荣誉性质的东西已经在研究可行性了。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哪怕是在夜里,也不会让所有的船只靠岸休息,虽然现在商船有一大部分都是新造的快船,但是聚在一起停靠,很容易受到攻击,所以哪怕是在夜里,也要把船只分散,几艘高速的破浪小帆船在外围十几里的地方进行夜间侦察,反正船小吃水浅,只要不是乱礁区,就不怕沉船。
军船上升起的热气球灯为他们导航,也不怕迷路,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立刻烟花示警,十几里的距离,足以让新城的战舰在夜间也能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其实这种来自现代比赛用船的计设小帆船,最好的近卫武器应该是机枪,或者是重机枪,机枪这东西,以新城现在造枪的技术能力,应该能勉强造出来,甚至已经造出两挺来摆在那里,当做技术储备,根本就不敢投入使用,机枪这玩意,可是吃子弹的大户,新城的子弹生产一向不快,用缩壳机改装来的子弹制造设备,造出来的子弹缺少很多必要工序,铜的延展性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打过的子弹只能回炉重炼,根本就无法进行复装,使得成本增大,速度减慢。
就是因为子弹制造速度,拖慢了新城陆军的发展,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除非仿制的缩壳机可以稳定下来,故障率能低一些,但是这是需要一个钢铁和其它一些传动技术的成熟过程,只怕三两年之内都无法解决,萧远已经在现代寻求解决的办法了。
天色渐亮,当驱逐舰上的热气球升了起来,负责夜间侦察的帆船终于可以返航了,用吊索吊到了战舰上,商队再一次出现了。
“有情况,西北十里,有船只向我方靠近!”热气球上的侦察兵动用了对讲机,通知各舰。
“准备战斗!”杨胖毫不犹豫的做了好了准备,战舰调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