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丞相乖,碗里来 作者:家养鬼怪 >

第6章

丞相乖,碗里来 作者:家养鬼怪-第6章

小说: 丞相乖,碗里来 作者:家养鬼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派和右丞相洛青侯一派,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官员不属于这两派之中,颜国舅就是其中之一,这种中间势力正是老爷要求我们极力拉拢的对象,而大人您今天的举动,非但没有拉拢之意,反而倒像是把人往洛派那边推。”孙青冷冷的开口道。

孟酌言闻言,冷笑道:“原本我以为我不过是给孟家当个看客的,现在看来还多了个拉客的任务啊。”

“不管怎么样,还希望大人凡事以大局为重 ,否则老爷那边,属下只能如实禀报了。”孙青不动声色的说道。

孟酌言一愣,听口气孙青是在威胁自己,她吸了口气,沉声道:
“那依孙校尉的意思,本官该如何是好?”

“对于朝中官员,只需做到像以前那样即可。”

“以前那样是哪样?”

“能躲则躲。”

“躲不开又如何?”

“能忍则忍。”

啊呸,孟酌言在心中吼道:老娘可不是Hello Kitty。她沉思了一下,对孙青说道:
“孙校尉,无论如何,只要能把老爷交的任务完成即可,你只要看结果就好,至于过程如何,就不容你费心了,本官自有分寸。”言下之意很明确了,不该你管的事别管。
要是遇上别人,兴许就闭了嘴了,可是偏偏这个孙青真是个楞头青。他面不改色的继续道:
“朝中的四位尚书大人之中,只有黄自立黄尚书是老爷的人,其他三人中有两个是中间派系,都是老爷极力笼络的对象,希望大人在上朝之时不要胡乱冲撞,以免误了老爷的大事,凡事唯黄尚书的意思是从即可,多余的话不需要讲。”

孟酌言此刻心中真的有些怒了,她强忍住暴走的冲动,对孙青说道:
“孙校尉若是不相信本官,那本官回府继续称病即可。”

“不行,老爷吩咐,近日北戎军情有变,要时刻关注朝中动向,大人一定要上朝。”

孟酌言真的有些头痛了,真不知道孟慎之在什么地方收服了这个木头精,这份忠心真是天地可表,日月可鉴啊。

孟酌言没有继续开口,和这个楞头青继续纠缠下去只会给自己气的吐血,心里想着反正一会上朝的是自己。

果然,孙青送引着孟酌言进了皇宫,过了几道门之后,对孟酌言说道:
“大人,前面的路要大人自己过去了,沿着此路直走到底就可以到大殿。请大人谨记谨言慎行。”说罢,还意味深长的看了孟酌言一眼。

孟酌言淡淡回道:“有劳孙校尉了,请回吧。”说罢,转身朝大殿走去。

没有了孙青的唠叨,孟酌言心情愉悦了不少,一边走一边欣赏两边的风景,古代的空气就是好,青天白云,红花绿叶,对于她而言,皇宫里的一切都是陌生而新鲜的,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望,一直走到了大殿之上,只见三三两两的官员正围拢在一起低声议论。

孟酌言想到了昨天魅香楼遇见的帅哥,于是放眼寻找,不过只消十几秒钟,就已经确定帅哥不在之中,放眼望去,粗细符合的就那么几个,这几个里面刨去长短不达标的就剩两个,这两个里面一个年过花甲满头白发,所以目标唯一了,孟酌言转悠到这唯一的目标附近,一看侧脸,斯文白净,虽然也称得上帅哥一枚,但是和昨日所见之人完全不是一个Style。

看来那人不是官场中人呢。想到此,孟酌言的心微微有些失落。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从大殿中走出,打开殿门,高声喊道:“百官进殿。”

殿外等候的官员立刻整衣正帽,纷纷走入殿中,孟酌言就随着众人一同进入了大殿之内,光滑的大理石地面,鎏金的柱子,深红色的帷幔,正中央是皇帝的龙头宝座,中央上方一块大匾上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正大光明”。

孟酌言啧啧称赞的同时,心里又腹诽道:真没新意,又是这四个字,明明是大齐国,为什么不带个齐字呢?比方说“齐天大圣”不是挺好的……

就在她东张西望的时候,其他的官员都已经站好了,孟酌言此时发现,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从前到后,大致应该是按官阶划分,孟酌言之前研究过大齐国的官阶设定,知道每一个品阶所穿的官服颜色花纹不同,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看着前面紫压压一片,孟酌言大致推测出了站位的排列规律。

于是,孟酌言走到前面,又仔细看了看众人身上的花纹各有不同,她拼命的回忆着前几日书上看到的内容:“一品,径五寸独科花;二品,径二寸独科花;三品,无枝叶散答花。”一边看着自己衣服上的花纹大小,一边不动声色的悄悄往前面走,终于,在最前面看见了一个和自己身着一样官服的人站在最前方的右侧,而第一排只有他一个人,孟酌言见到左侧空出的那个位置,心里明白了,这第一排应该就是左右丞相之位了。她快步走到那空白之处站定,同时扭头向右边看了看,这一看则微微有些吃惊,右边的这位正是方才在殿外那个斯文白净的帅哥。

原来这洛青侯如此年轻,孟酌言有些诧异,原本以为能与孟怀山分庭抗衡的右丞相怎么也应该是五十往上的老油条了,没想到却是如此一个小面团。

似乎感觉到了孟酌言毫不掩饰的目光,洛青侯转过脸,正对上孟酌言的目光,只见他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目光中有几分疑惑,平日里头都不肯抬的孟酌言此刻正大咧咧的如同看珍兽一般盯着自己,洛青侯有些奇怪,两人对望了一会,洛青侯见对方丝毫没有收回视线的意思,有些略微尴尬的轻咳了一下,说道:
“孟丞相身体已经无碍了吗?”

话音一出,孟酌言才意识到自己的目光太不矜持了,于是她立刻也跟着咳嗽了一下,说道:“已经恢复,已经恢复,多谢洛丞相关心。”

洛青侯闻言,轻点了下头,转过身子,没有继续说话。孟酌言也立刻目视前方,心中则有些诧异,单看这洛青侯的外貌,不像是寻常印象中的反派BOSS啊。

就在此时,身后的一位大人说道:“咦?今天颜尚书怎么还没到?平日里他都是最早来的一个啊。”
“是啊,方才在殿外也没看见他。”另外一人说道:“黄尚书,你呢?”
孟酌言身子微微侧了下,用余光看着后面的三人,只听自己正后方的一个人说道:
“未曾看见。想来是家中有事,耽搁了吧。”

孟酌言心里想到,看来此人就是孙青口中的孟派尚书,黄自立。另外两人,站在洛青侯身后的应该是洛派的,剩下中间的这个和路上遇见的颜国舅,就是待拉拢对象。

想到刚才颜尚书的模样,孟酌言不由得嘴角微翘了一下,想必这位是回家换衣服去了。

就在后面三位尚书还在议论之时,颜尚书那略显富态的身影匆匆出现在殿门口,只见他满头是汗,气喘吁吁的跑到前面。见状,中间那位尚书开口问道:
“颜尚书,今日为何如此之迟啊?”
“出门不顺啊,脏了朝服。”颜尚书有些咬牙切齿的说道。随后瞟了眼前面的孟酌言,继续开口道:“孟丞相早啊,路上是否顺利?”

见到平日里眼高于顶的颜尚书主动和孟酌言开口说话,其他三位尚书都略微有些惊讶,洛青侯身后那位则是抬眼看了下前面的洛青侯,后者仿佛没听到般没有一丝动静。

孟酌言闻言,回头微微一笑,说道:
“托颜尚书的福,本官一路通畅。倒是颜尚书,早饭吃的如何?”






☆、赤胆忠心黄尚书

颜国舅闻言,脸色都气得有些发绿了。

孟酌言则是一脸的坦荡从容,其他三位尚书见状,都有些摸不到头脑,原本见到颜尚书主动搭话,还以为是他有向孟派势力靠拢的意思,不过现在看到两人的脸色都不太正常,完全没有结成友好同盟的意思。
就在此时,方才出去的内侍从殿后走了出来,喊道:“上朝!”

殿内的百官立刻噤声,正襟危站。

皇帝出来了。

此刻,孟酌言的心中突然一阵紧张,皇上,这个似乎只在电视里看到的情景,现在就要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了,不知道这景文帝长得是什么模样,恍惚间脑中竟然出现了皇帝专业户铁林叔的面庞……

孟酌言暗自吸了口气,如果真是那样,自己以后绝对听孙青的话,闷头少说话。

接下来一阵群臣跪拜,孟酌言余光瞟着一旁的洛青侯,依葫芦画瓢的做完,动作有些僵硬。

“有事奏本,无事退朝。”

直至内侍的喊声响起,孟酌言才微微松了一口气,打算悄无声息的站一会,找时机偷瞄下皇帝的尊荣。

不料,还未等下面的大臣开口,龙椅上的皇帝开口道:

“孟爱卿,朕听闻你近日身体抱恙,甚为忧虑,爱卿恢复的状况如何?”皇帝的声音低沉中带着几分阴柔,让人听起来很是舒服,话语中流露出的那份关切也有几分真诚。

孟爱卿……

孟酌言一下子还没适应这个称呼,一时间有些怔住了,好在只是几秒钟的恍惚,孟酌言立刻清醒了过来,她躬身而立,回道:
“谢圣上关心,臣身体已无大碍。”

“嗯,那朕就放心了,孟爱卿身体一向较弱,要多注意休息,这朝中之事就由洛爱卿多分担一些吧。”皇上继续说道。

“臣领旨,定当全力协助孟丞相。”洛青侯回道。

孟酌言心中道:原本就没多少事情,这下更轻松了……

接下来,身后的大臣开始陆续的奏本,孟酌言借机偷偷的抬头看了下龙椅上的景文帝,只见他年纪很轻,大约二十出头,浓眉大眼,虽然没有身边的洛青侯那般相貌出众,但是看起来平易近人,没有君王的架子,却又不是皇家的威严。他正眉头微皱,认真的听着身后大臣们的奏本。

这个皇帝,有些出乎孟酌言的意料,看见他给柳传夕的题匾,她一直以为皇帝应该是个色迷迷的登徒子类型。但是,现在看来,眼前之人,除了有些面色有几分阴柔之外,完全符合一个年轻有为明君的形象。

此时孟酌言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前任小孟会对皇帝如此着迷。

前面几个无关紧要的折子奏完之后,大殿上安静了下来,景文帝看了下百官问道:
“众卿家可还有奏本?”

大殿上鸦雀无声,景文帝见状,并没有继续说话,目光落在了躬身立在一旁一直未开口的洛青侯身上。后者则是一脸的沉默。

片刻之后,只听孟酌言身后的黄自立尚书向前一步,躬身沉声道:
“臣有一事,不知当讲不讲。”

景文帝点头:“准奏。”

黄尚书开口道:
“启奏圣上,昨日北戎边境传来军报,据探子来报,北戎王数月前下达立太子旨意属实,要求北戎四位皇子领兵扩张领土,一年为期,扩张领土最多者为太子。”

景文帝点头道:“此事朕也曾有耳闻,不过消息传出后并未见北戎国有何动作。”

黄尚书继续说道:“据微臣分析,北戎四位皇子的关系也是暗流涌动,前几个月明里按兵不动,实际则在各自招兵买马,积蓄力量。最近一个月开始边关的战事越发的频繁,种种迹象表明他们已开始有所动作。所以,加强边关驻军的守备力量刻不容缓。眼下已至秋季,臣以为应当增加配发给边关将士御寒取暖的粮草,为冬季做准备。”

听到此处,孟酌言明白了,这老黄果真是孟怀山的心腹,一开口就是为孟慎之的军队争取粮草,果然赤胆忠心。

景文帝闻言,沉思了下,开口道:“朕记得上月孟将军来报,军粮告急,朕已经拨发了三百万两白银给孟将军,这还不到一月光景,粮草又不足了吗?”

黄尚书说道:“圣上有所不知,若是在平时,这三百万两足够过冬,但是近期北戎方面频频挑衅,战事不断,边关正在大举招募士兵,这三百万两 ,恐怕很快就会用完,北戎气候极寒,若要等到寒冬来临之时再增加粮草,恐怕时间来不及,在这关键时期,一旦粮草短缺,士气低落,北戎军队就可大举进攻,对我大齐非常不利,所以,微臣以为还应未雨绸缪,早作打算。”

继续赤胆忠心……

景文帝眉头微皱了下,有些迟疑的说道:
“黄爱卿所言有理,不过,近两年赋税连减,国库收入本来就已大幅减少,加之军费花销猛增,现在国库已经近乎亏空,还要留出银两修整江淮两岸的河堤,所以……”

“圣上,今年梅雨季节已过,江淮两岸暂时无忧,但是边疆的军情可是等不得啊。”黄尚书继续说道。

不遗余力的赤胆忠心……

正当景文帝左右为难之时,一旁一直没有出声的洛青侯开口道:
“启奏圣上,臣有事容禀。”

景文帝闻言,眉间一喜,开口道:
“洛爱卿请讲。”

洛青侯沉思了一下,缓缓开口道:“臣以为,现在给孟将军处增加粮草不妥。”

一旁的黄尚书闻言立刻反驳道:“洛丞相此言差矣,丞相久居庙堂之上,岂能知道边关将士之苦。若不增派粮草,将士难过寒冬,若是北戎军借机侵犯,恐怕我大齐城池不保。不知洛丞相此言居心何在?”

前仆后继的赤胆忠心……

景文帝摆了摆手道:“洛爱卿必定有他的理由,洛爱卿,为何不妥?”

洛青侯继续说道:“关于北戎王下旨立太子之事,因为涉及到我大齐边关状况,臣一早就有所关注,并派出了几路人马安插在边关各城刺探军情。”

景文帝闻言,问道:“可曾有收获?”

洛青侯说道:“回禀圣上,前几月北戎境内确实如黄尚书所言,表面并无动作,但是私下里北戎几位皇子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单纯的招兵买马如此简单。想我大齐和北戎自古相邻,从前朝开始两国便开始对立,这些年大小战役无数,虽然双方各有输赢,但是自从先皇登机以后,两国领土的划分疆界从来没有变化过,即便北戎将士骁勇善战,北戎却无法强掠我大齐领土一分一毫。其中原因有二,一是北戎国内皇权不稳,在现在的北戎王之前,一直都是几方势力相互争斗,夺权内乱不止,一直到北戎王登机,北戎才算正式统一,之前的各部兵马势力分散,各部落领主心怀鬼胎,不能一直对外。但是统一之后,这种情况大为改观,所以近几年来北戎的军事实力有了极大的增长。其二则是我大齐驻守边关的将士勇猛善战,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